《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种时刻耆英的到来,无异于是给已经感到毫无指望的奕忻等人上了一锅子劲头十足的大烟。

    “这群狗娘养的洋毛子!卑鄙肮脏的贼!”当听耆英说到闹了半天俄国人是惦记上了皇宫内的大批珍宝的时候,奕忻不由得咬牙切齿地咒骂起来。他真是有些后怕,倘若不是耆英的耳朵尖,提前摸清了俄国人猛然间又变得竟如此友善的内情,他说不定还真的就会接受这些条件,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前番他拒绝僧格林沁突围的建议,那是因为他不能不认真考虑到突围以后的事情。僧格林沁说的简单,真要是突出去了,哪里还会那么简单?那叫另立朝廷,慈禧不肯善罢甘休,俄国人也不会坐视他们不管。现在只要交出小皇上他们就可以走,他当然愿意。没了小皇上,充其量丢失了荣华富贵,可在皇宫内被围困的这些时间里,他看明白了一点,无官一身轻,与其这么你死我活地斗来斗去,倒不如找个清静的地方与世无争来得更好。

    “恭王,何必动此大气。”僧格林沁似乎没有奕忻的那么多烦恼。在他看来,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应该想办法生存下去,至于什么珍宝不珍宝的,那不过都是身外之物,谁的拳头硬,就暂时归谁。再说了,不用说宫内的这些奇珍异宝,就是这座大大的紫禁城,又有哪一件不是你们大清当初凭借着拳头硬从别人手里抢来的呢。

    “我看啊,咱们不妨就接受他们的条件。”僧格林沁瞅瞅被他说得目露惊诧的奕忻,不紧不慢地说到,“即便咱们不走,这里也守不上几时。皇宫一被攻破,其结果还不是一样?不管怎么样,咱们先平安地撤出这里,至少还有个卧薪尝胆的机会。另外,在咱们出去之后,俄国人即便想那么干,本来就贪得无厌的慈禧也不会完全接受。当然,她要是愿意给,那就另当别论了。”

    “老六啊,我……我倒是也觉得如此……如此做不失为是一条路。”端华吭吭唧唧地也表示着赞同,不过,他有他的高招,“我知道,你是怕背上有辱先祖的骂名。我们完全可以向洋毛子提,皇宫和皇上交出来可以,但绝对不交给他们,要交到慈禧的手里。这以后的事嘛……”

    “就跟你我无关了,是吧?”奕忻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我倒想问问你们,这样做之后,你们晚上睡觉就不怕做噩梦?”

    “老六,你也太死心眼儿了!”端华的脾气一下子也冒了出来,“僧王说的对,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不过就是过眼云烟。今天你拿,明天他玩,到了后天,谁敢保证又不会再轮回到咱们的手里?你要是真的想对得起列祖列宗,那就好好找个没人的地方闷上他几年,练得膀大腰圆了,再他妈的像成吉思汗那样,到他们的家门口去抢啊。现在叫这个劲有什么用,难道咱们守得住这个活棺材?”

    “守不住也要守!”奕忻第一次扯着嗓门儿大吼了起来。他扬起右手,颤抖着四下一指,脚在地上狠狠地一跺,“一旦皇宫不保,本王就是一把火全烧了他,也不给那些洋毛子留下片瓦。”

    “恭王,不要冲动。”僧格林沁上前搀扶住浑身抖个不停的奕忻,眼角儿的余光又赶紧扫扫一声不吭的载垣,嘴里劝慰着,“毁不得……毁不得……丢了总还可以找回来,毁了就不会再重生了。其实,恭王你还没有真正明白我的意思。耆大人刚才不是说了吗,太平红军不仅前些天拿下了天津,还已经打到了廊坊。根据耆大人得到的消息,廊坊一带出现的太平红军根本不是大沽上岸的那支人马,很明显,那是由山东方向杀过来的。这个消息,也恰恰解释了我以前心头上的疑惑。我一直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孤军深入天津?现在我明白了,不出数日,京城就将会被他们包围。这也是洋毛子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来,急于要求我们让出皇宫的主要原因。在豫北和鲁北有那么多的精兵尚且阻拦不住他们的脚步,如今闹得已经是鸡飞狗跳墙,哪里还能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咱们走,后面自会有债主追讨上他们的门的。”

    说完,他又狠狠地瞪了载垣几眼。

    载垣明白僧格林沁想叫他在这种时候说什么,但是,他的话却是出乎僧格林沁的意料。

    “不能走!”载垣瞅瞅僧格林沁,看看端华,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奕忻的身上,声音不高,却是不容置疑,“我赞成恭王的意见,绝对不走,而且还要必须坚守住皇宫,老祖宗的基业不能就这么地毁在咱们的手里。”

    “我说怡王啊,你这话说的倒是轻松,守,怎么守?真是迂腐之见。”僧格林沁气恼地一指城内炮声隆隆、枪声也是不绝于耳密集传来的方向,两道大粗眉一立,“听到了吗,他们在最后的解决绵洵,不久就会全力地攻打这里。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咱们就得进行最后的拼死一战。我僧格林沁不怕一战,大丈夫马革裹尸又何足惜。但是,你想过没有,穷凶极恶的洋毛子及李鸿章等人一旦发起疯来,这皇宫哪里还能完整地保留下来?”

    “都不要说了!”奕忻又是一声大吼,一把推开扶着自己的僧格林沁,扑到悬挂着一口宝刀的那面墙边,仓啷啷刀出鞘。他低头珍爱地用马蹄袖口擦拭了一下耀眼夺目的宝刀,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一口叱咤过关外,又曾经耀武中原的宝刀,封刀多年,却锋利依旧。

    猛地,他一转身,目光逼视着屋子里的所有人,“怕死的,可以马上跟着耆英大人去回复那些混帐王八蛋的洋毛子,想要皇宫里的珍宝,先来看看我的这口刀同意不同意!”

    说完,一头冲出武英殿,叫上隔壁的几十个大内侍卫,簇拥起呜哇啼哭的小皇上,急步如飞地直奔**而去。

    “唉……简直是迂腐到家了!”僧格林沁摇着头,一声长叹,一把抽出肋下的佩刀,头也不回地奔出门去。

    “耆大人,就这么回复洋毛子吧。”载垣说着,瞅瞅还在发愣的端华,哈哈一笑,“怎么,你郑王不会是个怕死的吧?”

    端华先是摇摇头,跟着眼睛一横,“真他妈的,有这么多人陪着,死就死一回吧,反正老子从小到大还他妈的一次没死过呢。”

第四五二章 摊牌(二)() 
看到弈忻出现在**的城楼上,城下正挥舞着手中的洋枪,调兵遣将,就等着里面一旦不接受俄国朋友们提出的条件,立即就会猛扑上去,一显身手的李鸿章眼睛突然一亮。

    “恭王,是不是我马上派人去把公使和总顾问大人们请来,也好尽快安排您的行程啊?”

    望着下面李鸿章的那副丑态,弈忻不禁一阵的恶心。他刚想张口痛骂一番这条跟在慈禧及洋毛子屁股后面的哈巴狗,却被身边的一个人拉扯了一下,抢先冲着下面大声发了话。

    “李鸿章,李大人,老朽曾经叹服过你的聪颖。虽然你那句大清中兴第一人的自诩太过夸张,总还是有点子少年的壮怀激烈。可老朽就不明白了,你李大人吃着我大清的粮食,拿着我大清的俸禄,却甘愿做那个出卖大清,出卖自己的肮脏女人的狗,做无视我大清利益,搜刮我大清钱财,污染我大清国土的洋鬼子的应声虫。”

    耆英一手扒着城墙,一手指着李鸿章,“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看清楚恭王爷怀中抱着的是谁?这是我大清的真龙天子万岁爷。你不仅不跪倒参拜,还公然在圣上面前舞刀弄枪,恣意咆哮。我倒想问问你,你李大人还是不是我大清的朝廷命官?难道你宁肯不顾灭门九族的滔天大罪,要兴兵作乱不成?”

    弈忻一见耆英居然也没有离开这里,不禁心头感慨万千。他小声地埋怨着耆英,“介春老大人啊,你怎么也留下来了呢。不应该,不应该啊。我们毕竟是势成骑虎,而你出去回复纯属正常,能少在这里搭上一个,总是好的。”

    “恭王,老臣乃是行将朽木之人,绝不吝啬是否能够再多活上个一年半载的。”耆英惨然一笑,“今天看到恭王誓与皇宫共存亡的气势,老臣这心里是实感羞愧。当年奕经在浙江与洋人战败,老臣作为钦差大人署理杭州将军,同伊里布一起赴浙江向英军屈膝求和。之后英人闯入金陵下关的江面,又是老臣耆英同伊里布赶奔金陵,跟那个该死的璞鼎查签订了第一个有辱我大清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后来,老臣又迫于璞鼎查的要挟,极力诬陷在台湾领军抗英的台湾道台姚莹、总兵达洪阿等‘冒功欺罔’,致使姚、达二人被革职逮问。随后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的《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的《黄埔条约》,与瑞典签署的《中瑞广州条约》等等,无不是昧心出卖祖宗的利益。说起来,老臣早就是死有余辜了。今天能陪着恭王您充回英雄,也总算可以慰籍一下了。如果苍天有眼,恭王您能逃脱此难,老臣还烦请恭王务必要给老臣正个名。老臣的所作所为,的确也有自己的利欲熏心,可很多的事情,如果没有背后更高人物的授意,老臣岂敢妄为?”

    “不要说了,”听完耆英的一番肺腑之言,弈忻的脸上也在泛红。他仰天一声叹息,愧疚地说到,“本王也是一样啊!没有本王当初与那个慈禧异想天开地引狼入室,何至于有今天啊!”

    “李鸿章,你到底跪是不跪?”耆英扭头一看下面的李鸿章还在木呆呆发愣,不由得怒气勃发,“你要是不跪圣上,就等于承认了你不是我大清的朝廷命官,而是犯上作乱的恶贼!”

    这个时候的李鸿章,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跪下去?可跪完之后还怎么办?不跪?自己平日里满嘴里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难道说给别人听的,这不是等于是自己抽自己的大嘴巴吗?

    “大人,不能跪!”

    李鸿章想到最后,没有理会身后程学启的小声提示,两腿还是一软,扑通跪倒在地。随着他的举动,原本气宇轩昂的官兵们呼啦啦跪倒一片。

    在一阵“吾皇万岁,万万岁”的山呼叩首之后,李鸿章跪在地上,运足中气向着城上喊到,“圣上啊,我李鸿章并非胆大妄为,而是受命于观音转世的太后老佛爷,来此清君侧,救援圣驾。”

    喊完,李鸿章霍地站起身,低头看看那一身的肮脏泥水,冷笑着一指城上的奕忻,“恭王,不要以圣上的龙体做挡箭牌。你们挟持圣上,暗通赤匪,干尽了出卖我大清利益的烂事。我劝恭王你还是听从公使大人他们的提议,赶紧放弃抵抗,否则,圣上一旦有个一差二错,你们就将落下千古的骂名。”

    “哈哈……”弈忻瞅着下面气急败坏的李鸿章,一阵的大笑之后,低头轻轻拍拍居然在这么乱的世道里还能安然入睡的小皇上,然后冲着李鸿章笑到,“李鸿章啊,我可是清楚得很,你们这些人啊,忙活了半天,还不就是希望建立上几个大功,混个荣华富贵吗?好啊,现在有皇上在此,御宝在此,城楼上诸位王爷和大人们作证,只要你掉转枪口,为我大清除去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洋毛子,杀掉一心惦记着要得到大内所有珍宝的伊戈纳季耶夫、普提雅廷、穆拉维约夫这几个恶棍,你对我大清就立下了不世之功。想要荣华富贵,简单的很呐,就封你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合肥王,你手下的官兵一律官升三级,兵加重赏。怎么样,这可比你那个在心里一直拿你们汉人当狗耍的老佛爷要大方多了吧?”

    奕忻这一席话,顿时说得城下的官兵们交头接耳,嗡嗡一片。就连李鸿章在听到那个“铁帽子合肥王”的一霎那,情不自禁地也是心中一颤。那可是个亲王啊,对汉官来说,任你立下天大的功劳,要想在大清的手里捞上个亲王的帽子戴,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不过,李鸿章到底是李鸿章,升官发财那是他的毕生追求,但是,他还有他的“信仰”。更何况,他还很明白,站在他身后的荣禄,那才是他的老佛爷的忠实的狗。只要他敢三心二意,不用老佛爷发话,荣禄就会打他的黑枪。

    “哈哈哈……”在愣了片刻之后,李鸿章猛地爆发出一阵狂笑,手点城头大嘴一撇,“我说鬼子六(奕忻人精,鬼点子多,官员们在背后就送他了这么一个绰号)啊,少在我面前抖机灵吧。铁帽子王,哈哈,你还以为我是吴三桂了?”

    “好,好,看来你对大清可并不是像你自己到处招摇的那样,是那么的真诚啊。”奕忻揪住了李鸿章的小辫子不放,“好好想想,我大清有哪一处对不起你了?如果不是前几年肃顺肃大人极力地在先皇面前主张重用汉官,哪里有你们的发家之路?不赏你们高官厚禄,你们背地里恨爹骂娘,赏了你吧,居然倒又反咬一口,说我大清要像对待吴三桂那样,早晚会清除你们这些异己。李鸿章啊,你真是太高看你自己了,你可比不上吴三桂。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不管天下之人怎么看,没有吴三桂,就没有入主中国的大清朝。远的就不多说了,经过二百多年的融合,尽管先祖爷设下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戒律,可中国、满洲从敌对的两国,已经走到了难分彼此的一步,至少我们在说一样的话,写一样的字,吃一样的粮食。可你呢?你追随慈禧,卖国求荣,甘愿去做俄国鬼子的急先锋。弟兄们,你们都有脑袋,都该好好想想,难道你们真的情愿把自己的美好家园,变成叽哩咕噜遍地鸟语的洋天下?”

    城外的官兵此时鸦雀无声。李鸿章明白,这种沉寂,远远比刚才的杂乱更有危险性。

    “鬼子六,你少他妈的在这里蛊惑军心。”素以文雅扬名天下的李鸿章,也忍耐不住地指着城上开始破口大骂,“正是有了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才纵容得赤匪日益猖獗,以至于如今横乱天下。你还有脸在这里他妈的胡说八道,如果没有俄国朋友的无私帮助,我大清早就亡国了,还谈什么最后清除匪患,中兴天下!”

    “李鸿章,你的眼睛不会是长在了脚底板上了吧?”耆英说着,愤怒地扬手一指李鸿章,“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