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里骗来“珍藏”的成箱成箱大清宝钞,在几天的时间内,又募集了两千多新兵补充进忠义救**里。张树声多次拍着胸脯子扬言,只要有他张树声在,卫辉城那就是铁打的堡垒。即使就是当邯郸、安阳失守,温德勒克西部投敌的消息已经传来,张树声照样神态自若,气势不衰。

    杜翰刚到卫辉的时候,我们这些忠义救**的将领,那是根本都不愿意拿半旯眼皮去夹他的。原因很简单,这个以前家伙很能吹,而且喜欢和李鸿章顶牛干不说,还特别地反对太后训政。其实,平心而论,按照当时的祖制,女人不能干政这一点,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但是,我们不管这个,李鸿章当时有句名言一直在忠义救**里流传,“甭管白猫黑猫,谁给了咱们荣华富贵,谁就是好猫”。道理也就是这样,我们这些白丁出身的人,一刀一枪的出来拼命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至于慈禧太后喜欢洋人,慈禧太后喜欢……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都私下叫杜翰是个卖狗皮膏药的,凡是他召集的议事会,总是打瞌睡的多。

    可渐渐地,我们还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了。战事一开始,虽然炮火一时还没打到卫辉城来,可当时主持卫辉城防的我还是有些手忙脚乱,毕竟无论是心里还是脑子里都没有马上开战的准备。可杜翰似乎很沉稳。他曾单独跟我深谈过,详细介绍了他所看到的那个太平红军,并把他由此得到的经验之谈归结为五个字,“糊弄老百姓”。即在老百姓中间大肆宣扬“赤匪共产共妻”、在士兵们中间散布“汉奸必死”论,拿出所有府库的“存银”,激发官兵的潜在斗志,达到同仇敌忾的最佳效果。他说的这几点,后来张树声果然都依照着做了。不仅如此,杜翰还脚不沾地地在城内四处转悠,到处鼓舞将士们不要被一时的失败所顿挫,要放开眼光,要看到未来。

    就在卫辉遭遇到第一次真正攻击的那一天,喜欢音律的杜翰还为我们的忠义救**卫辉镇,刚刚写完了一首歌子。那天晚上,在杜翰的一再提议下,张树声和我与杜翰一起,正在商议准备要再过几天,就在兵临城下的危境中,组织上万人马搞个声势浩大的阅操仪式,提振一下萎靡的军心。议事之中,杜翰给我俩吟唱了他写的那支歌子,并说他已经动员起了全城所有粗通音律的秀才举人们,还有红楼里擅长歌舞的窑姐们,明天开始就分头下到各个营内,保证参加阅操的全体将士务必两日内学会这首歌,以备在阅操大典上万人齐唱。

    那首歌的歌词,我大概还记得一句半句,好象是“吾家之门常打开,带来新鲜空气。气息虽改变,情味绝不变,浓郁茶香飘满情谊。吾家之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抱过之后就有了默契,你总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千万不用客气,相约好了在一起,我们就是欢迎你……大清欢迎你,为你开天又辟地,在这里游动你才会充满着朝气。大清欢迎你,有梦想那才都了不起,相信勇气,就会创造奇迹……”

    那个时候一般人都是听戏文,哼哼唧唧的习惯了,乍一听到杜翰那种说不出什么调子的歌子,倒是新奇的很。杜翰是边吟唱,边手舞足蹈地给我们俩解释词曲的含义。什么俄国朋友给大清带来了一种完全的理念,叫大清与世界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许多。什么虽然窗户门打开也免不了会有苍蝇和蚊子一起混起来,但是,大清还是大清,辫子照样在每一个人的脑后垂着,基调永远不会改变等等……

    记得他吟唱到那段“吾家之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抱过之后就有了默契,你总会爱上这里”的时候,张树声和我先是惊诧地相顾一望,接着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都直不起了腰,我更是差点儿叫嗓子眼儿里的那一口茶水给呛死。杜翰在愣了一下之后,居然也哈哈地陪着我们一起大笑起来。这个杜翰,还真不像传说中的翰林那样,着实讨人喜欢。他笑过之后,居然坦率地告诉我和张树声,其实这段词的内容,就是联想起来在红楼里与窑姐缠绵的那种情怀之后,他才悟出来的。不过他说,这段词放在这里却是很有深刻内涵的,这说明咱大清海纳百川,胸怀宽广……

    就在杜翰吟唱到最后那句“大清欢迎你,有梦想那才都了不起,相信勇气,就会创造奇迹……”的关键时刻,突然“轰隆”的一声巨响,房摇地晃,桌案上的烛台全都滚落到了地上。

    “他妈的,你可是把鬼给叫来了!”黑暗中,我听到张树声踹翻椅子的动静,还有他那粗声大嗓的叫骂。

    我一路狂奔到东城,城里全乱了套了。

    被炸的城墙坍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坡形缺口。缺口外,红军那尖厉刺耳的号子叫人心烦,大批的红军士兵顺着缺口上爬,正潮水似的向城里面灌。所幸的是,挨着这段城墙的后面,都是密集的民房,冲进来的红军难以很快地展开,就是他们的“炮弹”也不敢随便的乱打。而我们不怕这个。城内迅速调集起来的洋炮群,向着缺口附近铺天盖地一阵的猛轰,接着就是反击的人浪。

    几个回合下来,巨大的缺口就被层层叠叠的尸首所填满。

    太平红军的攻势眼见力衰,先前连遭两次败绩,如今终于有了这么一次难得的胜利,我很是兴奋了一阵子。我开始怀疑以前的失利,大概就都是因为自己的脑子到底还是没有杜翰和张树声那么灵光才导致的。

    可这时候的张树声似乎发觉了问题。他跑遍了四门,最后狠拍着脑袋,说是上了“赤匪”声东击西的当。他要我临时掌握全城的防务,自己要带着一支人马突出北门,他猜测“赤匪”不合情理地选择这么一个根本不适合大军攻击的地点,一定是淇县方向发生了意外。

    我不相信张树声的判断。因为,当面的太平红军虽然攻势不如开始那样的凶狠,却根本放弃的意思,缺口还在反复争夺当中。就在我俩争执不下之际,西面又爆发了太平红军的大规模攻城。

    西面的战事,一下子完全打乱了张树声的阵脚。那里的太平红军不像我的当面,可都是在获嘉和辉县势不可挡的红军硬手,张树声哪里敢掉以轻心。

    混乱的局面一直持续了三个时辰,当天色渐渐转亮,真正叫我们恐慌和吃惊的事情终于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大批的红军军队相继从南面开到了卫辉的城下,城北的卫河两岸,出现的都是曾经在我们这里见到过的红军旗号,唐殿魁的首级也被几个降兵带到了北门下。

    唉……张树声当时虽然明白的晚了点儿,可毕竟还是判断对了这一点,原来昨晚这卫辉城外,真的是没有多少红军的主力,他们都去收拾唐殿魁了。

    卫辉成了一座实实在在的孤城。

第三八六章 逐鹿(二十八)() 
据说在后来召开的战役检讨会上,芮县战役中红九十一师的最初防御战,是很受争议的一个阶段。有人赞誉红九十一师打得好,果然是强将手下不出弱兵,正是由于红九十一师的勇猛顽强作风,在最关键的时刻顶住了各路敌军的猛攻,为友军全歼刘铭传部创造了先决条件,并由此大大缩短了整个战役取得全面胜利的进程。

    可也有不少的人却认为,余廷璋这个人不是勇且稳重,而是稳重有余勇猛不足。理由很简单,既然你余廷璋已经判断出、并也是把你疲惫的一团安排在了刘岳昭不会去的西北两个方向,以图一团能够得到最快的恢复。尤其是战役的最后发展,也恰恰验证了刘岳昭自始至终也没有敢动过要突破西门外防御的念头,而在南门外最吃紧的时候,你余廷璋不还是照样临时调动了一团乃至二团部分参战。那就怪了,你为什么不在老鸦岭阻击战打得最艰苦的时候,或是把预备队投入到老鸦岭,而以一团一部临时作为战役预备队呢?或是更干脆的就把一团的一部抽调去直接支援三团,仅仅在西门外布上疑兵呢?

    当然,后一种意见的起源,恐怕还是来自于防御阶段中三团的重大损失。红九十一师三团参加老鸦岭防御战的七个连队,连同团属各分队,伤亡过半,这直接又导致了在此后的各个战役中,三团再难有上佳的表现。出身三团的各级将领们,很难说心里没有抱怨。

    但是,战场上的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可能和也许都不是绝对的真理,更没有完美无缺的哪一次战役出现。要说战场上的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任何的局部利益,都必须无条件地要服从于全局的利益。

    余廷璋担心的事情果然出现了。

    刘岳昭经过了反复的探看,开始发现了老鸦岭上来回奔忙的,那些时隐时现、数量不多的太平红军的身影儿。又经过了反复地在心里的布局和盘算,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看样子刘铭传已经到了岭的那一侧,却遭遇到了太平红军的顽强阻击,一时半会儿恐怕是突不过来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南门外此时依然是稳如泰山的困城红军,旗帜不乱,人色不慌,只是一味地埋头挖着一道又一道的沟濠,他就更坚定了一点,不能再这么的困守在城中等候刘铭传的出现,要打出去、杀出去,接应刘铭传进城。

    说实在的,刘岳昭是太害怕天朝红军挖的那些沟濠了。对这些天朝红军所挖的沟濠的作用和威力,刘岳昭在几年的军旅生涯中,没少耳濡目染过,还是有些经验的。那是一堵堵要把他与外世隔绝起来的高墙,又简直就像是一道道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最后能勒得他再也喘不过气来。

    “师长,清军出城了!”

    在骤然间隆隆响起的炮声中,简易得紧紧可以看成是一个小遮阳棚的临时指挥所内,余廷璋举起了手里的望远镜。两里开外的城头上,烟雾滚滚,炮弹离膛引发的火光连成一片。在炮火的掩护下,一股忠义救**涌过吊桥,吼叫着扑了出来。他放下望远镜,一脚踏在那块权当是桌子使的石头上,身子微微前倾,面色严峻地又直接瞅向第一道特务营的防御阵地。

    此刻,特务营的阵地正经受着呼啸而来的忠义救**炮火的考验。蒋云翔和他的特务营一路强行军赶到这里,在接手了二团的阵地后,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他们不停地赶挖着战壕、连接前后两道战壕的交通沟,不少的官兵竟然疲惫的挖着挖着就能够睡倒下去。虽然在被重新唤醒后,官兵们泥猴子似的脸上会露出腼腆的笑,还会再咬着牙挖下去。可眼下毕竟开始的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战啊!特务营原有的四百多官兵,经过风陵渡围歼黄淳熙之战后,剩下的勉强算够得上三百,再加上如此的困乏,他们还能够表现出他们应有的斗志来吗?余廷璋不能不担心。特务营可是他对付刘岳昭唯一的一张王牌,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凶狠地使用他们了。一旦特务营这里真要是出了哪怕就是一丁点儿的差错,那他可是……

    要说蒋云翔和他的官兵们那可真是累极了。芮县城头的炮火没起来之前,在他们构筑好的阵地上,除去处在前面的二连的部分警戒人员还在强睁着眼,警惕地注意着前面的动静之外,包括蒋云翔在内,所有的官兵都是屁股只要一挨地,就迷糊了过去。

    正趴伏在战壕上、脖子几乎软得像是面条、脑袋不由自主地在一磕一磕像个磕头虫似的代理二连长王贵田,朦胧间好像是听到了什么奇怪的声音。他禁不住浑身一机灵,双手赶紧撑住自己的下巴。一瞬间,就仿佛是被划了一刀,他的精神陡然而起。“营长,来活计了!”他连忙一提就坐在自己脚下,背靠战壕的泥壁,歪着脑袋还在打着鼾声的蒋云翔。

    王贵田看到的是正在打开的城门,还有吱吱嘎嘎落下来的吊桥。不过,他那声带着兴奋的喊叫,却马上就被轰轰隆隆、劈头盖脸砸下来的炮火所湮没了。而这阵炮火,比他的喊声还更富有感染力和召唤性,它不仅唤醒了所有战壕里的官兵,还驱赶走了官兵们身上难以排解的困倦和乏累。

    大哥的指令一下,身为第三标标统的刘岳曙二话不说,立即吩咐帮统李家福亲自带着一队的人马,杀过了南门外的吊桥。与此同时,刘岳曙开始把由东西北三个方向临时各抽调来的部分人马,再加上南城剩下的三队人马,以及大哥支援给他的协属军兵集中起来。他要在李家福无论成败的试探性进攻之后,强行突破当面的太平红军防御线。

    炮声刚刚一止,余廷璋满意地看到,当冲出来的忠义救**们列起数排整齐的战列,还没进入到他们枪支的有效射程之际,特务营的枪声就抢先打响了。而迫于无奈也开始不管不顾地还击的忠义救**,也开始枪声大作。

    第一次的正式接触,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悬念。根本就没有机会靠近天朝红军防线,甚至连特务营手榴弹的滋味都还没有尝到的李家福,就在丢弃下了十几具部下的尸首之后,又缩回了城内。

    城头上的炮火再度又光临特务营的阵地。

    余廷璋明白,刘岳昭这是要准备下大本钱了。他一摆手,冲着一直在身后憋着劲的警卫营营长下令,“进入阵地!”这是他预备用来投入到反击中去的部队。特务营毕竟是他的心尖子,他不能再叫这样劳苦功高的部队去与敌人近身肉搏,无端地折损这支部队的精华。

    试出来对手居然没有大炮的支持,李家福、刘岳曙都相继露面了。这次,他们准备的相当充分,前后各队排列有序,交替掩护,如同后浪推着前浪,席卷而来。

第四三七章 决战(十五)() 
仅仅二十三岁就与张树声、潘鼎新、唐殿魁等人并列,跻身于“李家军”四大金刚行列的吴长庆,要说起心理面曾经对太平天国的仇视,在四大金刚之中那是只有张树声能跟他有一比。张树声一门老小父子兄弟七人都命丧太平红军之手,而他呢,照样和太平天国也有着杀父之血海的深仇。

    当年赖汉英一光复安徽首府庐州,曾经由优贡(优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中的一种。按清制,每三年由各省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