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力去顾及你们,就是本王再有能力,也不会去管你们。他这么想,总理衙门里的官员们可不这样以为,就是端华也觉得奕忻这火上的有些过分。别的先不说,毕竟经过回回们的这么一番折腾,已经牢牢牵制住了西北的二十几万太平天**队,如果没有了回回的牵制,这二十几万大军一旦掉头东进,平山西、夺京城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了。

    所以,对于马化龙的求援,大家虽然都觉得实在是没有能力去做点儿实事帮助他们,总还应该发个诏旨表彰表彰,另外,再送点儿慰问品过去,鼓舞鼓舞回回们的士气。

    对这些人的主意,奕忻是坚决的不同意,他有他的主见。就在那边宁夏的事情还没处理,蒲津关的麻烦又紧接着出现了。于是,奕忻决定对宁夏的事情,干脆就来他个置之不理。

    “郑王啊,不是我吝啬不吝啬问题,虽然咱大清国库早已被折腾的入不敷出了,可没有多还没有少吗?再说了,不就是多印些纸票子的事嘛,能做完为什么不做?问题是咱们根本就不能做,换句话说是没办法做。马化龙最后会有个什么结局咱们暂且不论,可你想过没有,只要咱们的诏旨一过去,那就等于是默认了他们的这个穆斯林王国,这可是出卖祖宗基业的大事啊。假如有一天大家追究起来,长春园里的那位到时候能来个一推六二五,这个罪名到了就要由咱们来背着了。”

    “可眼下的现实我们毕竟也要考虑。俄国人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些喘息的机会,凡是肯起来与太平天国作对的,我们就必须要支持。”端华对奕忻这种畏首畏尾的心理实在难以接受,“至于将来的事情,完全可以以后再说,如果能稳定了整个的局势,再回过头来去收拾回回们,那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简单?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喔……”奕忻仰天长叹,“丢了容易,再想找回来……唉……难了!你没仔细地看看载垣从济南发回来的那些消息吗,你以为太平军在西北真的就是那么顺手啊?”

    关于如何对待回回的问题大家意见相悖,到了蒲津关这个更实在的麻烦上,主政的朝臣们倒是意见格外地统一,上上下下无不咬牙切齿地诅咒那个狂妄自大的李鸿章。不是你李鸿章偷鸡摸狗地惹恼了太平军,人家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占据了蒲津关这个黄河上的跳板?

    奕忻只得一面颁下诏旨,并通过联军总部严斥李鸿章对属下管制不严,给正在艰苦进行的和谈制造了麻烦,授以了太平天国方面大清对和谈没有诚意的口实。一方面又要督促济南的载垣及山西方面加紧与太平天国方面进行斡旋,力争尽快索回丢失的战略要地。同时,还得部署军马进入山西,以防不测。

    奕忻忙,忙得脚打后脑勺。载垣在济南埋怨得不到来自他的及时的指令,和对和谈有价值的情报,其实呢,他不是不想指令载垣什么,也不是不想给载垣当好后盾,问题是他都忙乱了套了。

    这不,就在前几天,奕忻百忙之中还要挤出时间,跑了一百多里去了趟唐山,参加建设在那里的火器局的开工庆典。为了便于忠义救**的枪械维护和弹药供应,在俄国人的帮助下,这个唐山火器局尽管历经了两年多的时间,现在第一期工程终于完成了,大清国从此也能自己生产军队急需的枪弹了,怎么说这对大清国来讲也都算得上是一件头等的大事。

    哪知道,去的时候兴高采烈,回来的时候,奕忻又是怒火不止。花费了几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耗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就在开工典礼上,随着外面热热闹闹的场面,以及乒乓作响的成串的爆竹,火器局的那个叫什么锅炉的大家伙,居然也跟着凑上了热闹。

    当时的奕忻对着黑压压一片前来祝贺及看热闹的人群,发表了一番气宇轩昂的言论之后,正在火器局俄国总监及各路官员的陪同下,刚刚进入高大敞亮的大工房,看着里面摆放整齐、雄壮嗡鸣的一台台崭新漂亮的大机器,连连赞叹之余,免不了还要对俄清双方参加火器局建设的人员们再次口头嘉奖,鼓励大家同心协力,为了把大清朝建设成也拥有当代化工业的实实在在的强国,都努力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可惜,恰恰就在他的未落之际,耳轮中忽然传来轰的一声爆响,霎时间,原本几乎是一尘不染的大工房内,顿时整个一个摇晃。工房内,乌烟瘴气,房顶的灰土、甚至是瓦砾四处乱飞。原来是锅炉发生了爆炸。比邻大工房的锅炉房完全淹没在浓烟之中,已经变成了一堆瓦砾,就是那座漂亮的大工房,也是被震得墙壁张着一条条大裂缝,像是要吃人的嘴。

    这他妈的哪里是工房,简直就是豆腐渣。奕忻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嘿嘿,难怪就爱占便宜的普提雅廷和伊戈纳季耶夫,这次碰上了这么大的好事情却请都请不来呢,闹了半天他们是怕死啊!这群只会骗钱的骗子!骂完了俄国佬,他又开始骂那个还在长春园里过着舒服日子的慈禧,好你个不要脸的东西,花了大清这么多钱,归了归齐就给老子听上了这一声响啊!

    一回到京城,奕忻就找到伊戈纳季耶夫理论。这次他可不客气,对伊戈纳季耶夫跳着脚的大叫大嚷,大清朝的那点儿钱来的不容易啊,可经不起这么折腾,你俄国人既然号称是大清的好朋友,本应该是雪中送炭,哪里能净做这种釜底抽薪的混帐事儿。

    对唐山火器局发生的意外,伊戈纳季耶夫表现的倒好像是并不感到奇怪,他咬口不承认这是他们俄国负责提供的设备问题,因为俄国人最注重质量和信誉,之所以会有这种意外发生,问题肯定是出现在大清方面。大清缺少专业人才,缺少清廉和责任心,保不齐是烧锅炉的家伙临时打了瞌睡,或者是建设过程中有人为了钱财鱼目混了珠,把本该是好好的一座工厂建成了豆腐渣。

    吵来吵去还没吵出个结果,就在这种时候,载垣那里再弄来个什么李鸿章跑回了京城的消息,奕忻不气上加气才怪。京城的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衙门都在郑亲王的掌控之下,自从慈禧离开紫禁城被俄国人保护在了圆明园之后,他就总忘不了要叮嘱端华时刻注意提防,慈禧把持朝政数载,不会没有漏网的后党人物在暗地里思谋着要变天。在这样的防卫下,别说他李鸿章还是个大活人,就是他变成了一只苍蝇,想飞到京城来也休想躲过他的耳目。再说,连续几天他都在与伊戈纳季耶夫亲自交涉唐山火器局的善后问题,假如李鸿章真象载垣密报里说的那样,是要与俄国人搞什么私下的阴谋,至少在伊戈纳季耶夫身上总能看出些破绽吧?

    对于这个问题,端华又与奕忻的意见相左。他的想法很简单,平白无故的人家太平天国方面为什么要提供给你这样的秘密情报?就为了挑拨离间?这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只要一去细查,真伪马上可以分明。倘若太平天国方面提供的是假情报,岂不是自己往自己脸上抽嘴巴?

    “查!”端华立即招来手下的亲信官佐,要求他们既不能把声势闹大,还要尽快地查出李鸿章到底是不是来了京城。在这里,端华做得十分的谨慎,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避开俄国人的耳目。

    两天后,负责驻防在长春园的俄军食物供给的范文瑞跑到了奕忻这里,李鸿章果然回京好几天了,而且就一直住在长春园,同样接受着俄国人的保护。奕忻一听到这个经过了验证的确切消息,顿时脑瓜子嗡的一声,他感到自己整个的身体如同掉进了一个冰冷的黑洞,正在飞速地下坠。's ……》

第四○九章 暗算(九)() 
恭亲王府的后殿嘉乐堂,雅致宽阔的大殿内,仅坐着三个人,却没有人会乐。

    “这个该死的李鸿章,当初绝对就不应该留下他!”端华气愤愤地一跺脚,端在手里一直没找到机会喝的茶碗一歪,茶水洒了一身,“就是长春园的那个也不该留下来,我就说嘛,留下他们迟早都是祸害。”

    “郑王这话说的可是有点儿一厢情愿了,”应召赶来商议应变计划的怡良无奈地摇摇头,看看满头冷汗的奕忻,再瞅瞅端华,“不是不想那么做,可咱们做得到吗?”

    “怎么做不到?”端华砰地把茶碗放到桌子上,腾出手一指奕忻,嗓门一下子也大了许多,“我已经暗地里买通了驻防在长春园的毕夫卡少校,只要六爷一点头,咱们想怎么收拾她怎么收拾她,可他就是……”

    “算了吧,我的郑王,”奕忻抹了抹头上的冷汗,终于清醒了过来,“你以为买通了一个毕夫卡这样的小人物,咱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错了。那个比狐狸还狡诈的普提雅廷,多次在私下有意无意地点拨过我,不能破坏眼下的稳定局势,他的意思是什么,还不是明摆着的事情。”

    “他姥姥的,”端华怒不可遏地拍了桌子,“这个普提雅廷,这一对儿不要脸的东西,偷嘴真是偷上甜头来了……”

    奕忻看看端华,苦笑着摇摇头,“唉……骂是没用的,现在……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是要赶紧弄清楚李鸿章这次偷跑回来的真实目的,也好提前有个防范。”

    怡良眼望着屋顶的画梁,嘴张了张,似乎是极不情愿地吐出了一番话,“这还用想吗?唉……李鸿章虽然是个为了做官不要命的东西,可他还没有那个自作主张的胆量。没有长春园里的那位召唤,他是不敢就这么的跑回来的。”

    “这就奇怪了,整个圆明园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下,除去我们自己的人之外,其他人根本难以自由出入。可她是怎么把消息通出去的呢?”奕忻喃喃地自言自语着。

    “这恐怕就只能去问俄国人了。”端华把洒得只剩下小半杯的茶水,都倒进了嘴里,茶碗哗啦向桌子上一丢,“监守自盗。”话一出口,他自己竟然也止不住地哈哈笑了起来。

    奕忻瞅瞅大咧咧的端华,眉头微微一皱。他明白端华一定是又从“监守自盗”这四个字里面,联想起了普提雅廷和慈禧那一对儿的狗男女。唉……这是大清的耻辱啊,哪里能随时随地地就拿出来当笑话来消遣。不过,他倒是相信端华的这句话,那就是没有俄国人的帮助,慈禧是根本不可能与外界相互沟通的。可他还是有些想不明白,俄国人是自愿地抬举自己推翻了慈禧的垂帘,为什么还要在暗中算计自己呢?

    在当年如果不是咸丰占了先机,本来也有可能自己坐上金銮殿的奕忻,在爱新觉罗家族里毕竟还是个绝顶聪明之辈,什么事情一旦仔细琢磨之后,他总能马上就搞明白。现在也是一样。他很快就想通了,俄国人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把大清这池子水搞混。什么他娘的稳定是第一位,那只是挂在嘴巴上的骗人鬼话,他们才不需要稳定。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大清乱,只有大清不停地乱,乱到底,他们俄国人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回过头去想想,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是这个口口声声是大清最忠实、最慷慨的朋友的沙俄,淘空了大清的国库,榨干了大清的精血,就差把紫禁城拆巴拆巴也搬到他们那里去了。可他们又给了大清什么?什么都没白给过。

    这个时候的奕忻,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在自己那段赋闲的期间,一位前来拜访的英国商人和他所说过的话。那个时候,大清上下正为了终于找到了俄国人这棵大树而欢欣鼓舞,拉着一屁股的饥荒接受了俄国人的一个个慷慨的“援助协议”。那位本来想与大清政府通商却惨遭碰壁的英国商人满脸的无奈,“不用很长的时间您就会发现,您的政府选择错了合作的对象,俄国佬除去破烂,什么也没有。”英国人看得就是清楚啊。唐山火器局成了破烂儿,京城至天津卫的铁路修到现在了,除去听说沿途村庄的老百姓为了躲避抓夫,背井离乡几乎逃了个净光的禀报之外,直到现在,也没见到何时才能有个通车的影子。

    也难怪太平天国对俄国佬痛恨得咬牙切齿了,也难怪和谈会进行的这么不顺畅了,有了俄国佬,啥也好不了。奕忻开始后悔,后悔当初自己不该怂恿着慈禧,在咸丰那里鼓吹把俄国人请来的好处。现在这些曾经帮了自己的混蛋,大概又要想着去掉头去帮长春园里的那个贱人了吧!

    奕忻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表情沉重地看了看怡良和端华,“很有可能俄国人又要开始脚踩两只船了,所以……”话刚到这里,身背后紧闭的那两扇殿门忽然有了响动,他立即止住了话头,目光警惕地向着殿门瞅去。

    殿门打开一条缝,范文瑞一侧身闪进了殿内,随手关紧殿门,这才转回身子,表情紧张地望着奕忻,“王爷,普提雅廷回到了京城,与伊戈纳季耶夫公使和穆拉维约夫司令官阁下紧急会面后,就出城去了圆明园。”

    “普提雅廷回来了?”奕忻一愣。济南的和谈陷入了僵局,此时亲自坐镇德州指挥和谈的普提雅廷,居然放下和谈也回到了京城,不仅说明和谈很有可能即将暂停,同时也说明了普提雅廷就是专门为了李鸿章回来的。看来,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也许会更严重。

    “王爷,还有一件事叫人难以捉摸,”范文瑞的脸上换了一副茫然的样子,“联军总部突然下令给我们,暂时控制对忠义救**的物资供应,尤其是对于弹药,不再继续发送。”

    “哦?”奕忻看了看发文瑞,脸上同样的茫然一闪而过。他转身瞅了瞅怡良和端华,“我明白了,李鸿章这次进京是要搞兵谏!”

    “兵谏?”端华叫了一声,马上又连连摇着头,“哪里可能呢,他不过就是才带了百十号人马进京的啊?不可能……不可能……”

    怡良也是摇头不止,不过,他是对着端华来的,“怎么不可能?李鸿章是个十足的赌棍,手里有了筹码,就会不择手段。别小看他只带了百十号人马,可他在千里之外还有数万的精兵,这些兵马都是为他李鸿章马首是瞻,又驻扎在河防要地,否则,他也不会拿自己的脑袋来做赌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