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对于韦俊来讲,体会出来的东西就更多了。从执掌红二十三军开始,韦俊就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乃至鲜血来报答知人善用的安王殿下。尽管红二十三军是边整军,边参加了随后开始的光复豫南的战役,由于他切实领会了红军的建军宗旨,年轻的红二十三军兵锋奇锐无比。尤其是在洛阳战役中,红二十三军发挥的更是出色,不仅首先攻入洛阳,红九十一师一举摘得了“洛阳师”的荣誉,在全部参战部队中,还取得了歼敌数量最多,缴获最多的战绩。

    后来,他曾经听人说起,安王殿下在提议他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时说过的话,“……可对于韦俊兄弟来讲,这个兼职是必需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初的北王。韦俊是个帅才,洛阳战役表现优异,提升他为副总指挥就是对他的认可,而继续兼任红二十三军的军长,则表明天朝对他的无比信任。即使是亲戚,人和人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搞株连。其实,单就北王的过去来看,他也是个大英雄,尽管出现了后来令大家痛心的事情,可他的功劳还是功劳,不可否认,也是否认不了的……”

    那天晚上,他静静地仰面躺在简陋的床铺上,一个从来不会流泪的硬汉,那个时候,却任由泪水纵横……

    很多年以后,远离了战争,尽情享受着幸福晚年的老朋友们坐在一起,回忆着当年的一段段喜怒哀乐的时候,有人曾经悄悄地问过韦俊,“说实话,如果那个时候天朝不是那么兴盛,再有满清的人跑过来向你劝降,需给你更多的高官厚禄,老弟你会不会……”

    韦俊轻轻地笑了,摇了摇头。说心里话,纵然在最苦恼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过背叛自己一开始选择的道路。可望着面前发问的老朋友,心里又是一动。如果真的是像老朋友说的那样,如果周围曾经那些散布对自己不利言论的战友们,真的就不理解自己,而是合起伙来整治自己呢?真要是那样,自己还会这么坚持吗?唉……说来说去,真是万幸啊!倘若是现在,即便真的发生了当年的情况重演,他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有第二条道路选择。可是当年……那还真是说不准呢,那个时候,人可能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活下去才更好,至于怎么活,活得是像一条狗,还什么别的,可能不会引起人更多的想法。

    职务高了,权力大了,韦俊心里的想法就更多。他不再是把目光紧紧盯在自己那区区万多人马的一个军里,而是想的更宽,更远。

    北渡黄河光复全天下的作战计划一到手,与石祥桢等人着实兴奋了一阵之后,韦俊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三七一章 逐鹿(十三)() 
北方行营授予红二方面军的任务是,红二方面军分为左中右三个集团,同时分别由不同方向渡过黄河,负责歼灭李鸿章指挥的满清忠义救**。而作为指挥方面军左翼集团的红二十三、红二十四两军的韦俊,方面军给他的任务是,全集团在经蒲津、风陵、茅津等渡口分别进入晋南,在彻底歼灭由第七、第八两协组成的驻守芮县、平陆两地的晋南镇满清忠义救**后,立即兵出中条山,取安邑、夏县,攻平阳府,佯作大举北上直趋太原的样子,掩护主力东进夺取阳城、泽州,继而转头南下,出太行八径之第一轵关陉(在今济源县西北)、第二太行陉(即天井关),协助孟津渡河的中路军包围并达到全歼瑞麟指挥拥有四协人马的满清怀庆镇忠义救**。

    接受了这个任务后,韦俊根据几个月来不断向黄河以北所派出的侦探所获得的情报,结合晋南的地理条件,以及本军将是战斗力和奔袭能力,经过与红二十三军、红二十四军赖裕新、陈坤书、黄鼎风等将领反复的斟酌、推演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同时报给了方面军总指挥部及北方行营总部。

    他们认为,孟津出兵的中路军,是方面军两个最具有战斗力的铁拳头,叶芸来、杨宜清所率领的红四军及白辉怀、吴如孝所率领的红二十二军,对付和消灭尽管是很可能会是龟缩在河内、济源不足两万的瑞麟人马,除去时间上可能会有所延迟一些的问题之外,应当是绰绰有余。方面军给他的任务,不过就是为了封堵瑞麟人马北逃的道路,同时给敌人造成后路被切断的震慑。

    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在夺取阳城、泽州之后仅用部分人马抢夺轵关、太行两径,而主力则掉头北上潞安府,取长治,出壶关,直接切断豫北满清忠义救**的粮道,从而完成对整个满清忠义救**的大包围呢?

    因为韦俊知道,方面军用于对付李鸿章部右翼集团的四个军,左翼、中路完成歼灭瑞麟所部的任务之前,对卫辉府的李鸿章部除一些小据点进行彻底的打击外,主要是为了吸引、拖住卫辉府的敌军,切断他们与沙俄军的联系,同时等候西面的大军东出卫辉。

    如今的韦俊就是按照这个已经得到了北方行营总部肯定的作战计划,跨过了脚下浪涛滚滚的黄河天堑。在他的东面,几乎也是与此同时,赖裕新的红二十四军也已经从白浪渡至茅津渡一线扑过黄河。而更令他的对手所想象不到的是,就在蒲州城被围困的同时,不仅有他的一支部队南下在抄黄淳熙的后路,还有他的另外一只奇兵,却在夜色的掩护下,穿山越岭奔袭解州,要彻底关上芮县、平陆满清忠义救**后退的大门。

    韦俊刚一上岸,北面激烈的枪炮声就连成了片。看着也是一同上岸的红九十一师二团仅仅稍加整顿,就按照前面下来的命令迅速前奔投入战场,韦俊满意地点点头,大步走向前面的风陵镇。

    “哟,韦总来了,”正站在镇子北口,忙着倾听前面的报告,向后面陆续参战的各部布置下一步任务的余廷璋,一见副总指挥到了,也顾不得给韦俊敬礼了,立即举着手里的一张简易地图,借着周围火把的光亮,向韦俊报告当前的形势,“韦总,到目前为止,由于受我地方军假意渡河的吸引,驻防永乐一带的伪军第三标人马还没有任何异常动作。芮县的刘岳昭想必是还没接到什么可怕的警报,一直安静如常。我已安排人马正对他们继续侦察和警戒……”

    “好,”韦俊点点头,嘴朝着对面响枪的方向努了努,“这里情况怎么样?”

    “黄淳熙这家伙跑的倒是真快,”余廷璋呵呵一笑,手向着枪声激烈的地方一指,“还他娘的挺较劲。最开始跑来的骑兵被我的特务营迎头拦住之后,老实了也只那么一会,随着他的大队开上来,不仅没有要跑的意思,还他娘的一个劲地死缠烂打,估计是想把咱们赶回到黄河里去喂鱼吧,哈哈……”

    “呵呵……”韦俊也轻轻地笑了笑,接着掏出怀表看了看,“梁立泰的人马很快就会兜上来了。”

    “是啊,为了保证部队的下一步的连续作战能力,避免过多的伤亡,一团和特务营目前的任务只是阻击和拖住黄淳熙,如今二团一部也从东面抄了上去,就等待红九十师从后面打起来了。”余廷璋脸上不无遗憾地点点头,“说实在的,要是再有像特务营这样一个营的装备,不等您韦总上岸,我一口就能吃干净黄淳熙这个王八蛋。”

    “哪里有那么简单的事情。”韦俊撇了余廷璋一眼,然后双手后背,微微闭上眼睛,默默地在四周踱着步,脑子里又在开始思索着什么……

    在一片还算不小的山谷开阔地里,黄淳熙靠在一块大岩石上,一面看着陆续赶上来的兵士们在进行临战前的短暂休息,一面也是微微闭着一双贼兮兮的眼睛,思索着。

    从营地出来,他是带着一队骑兵跑在了最前面。对于王怀庆、福?那点子人马的战斗力,他心里是很清楚的。既然是大队的红军强渡黄河,那王怀庆、福?他们就肯定守不住风陵渡多长的时间。一旦自己增援的上去晚了,看不到及时后援的绿营兵及团练,很有可能就会兵败如山倒,一溃而不可收拾。

    按照他的想法,十几里的路途,对于他和他这些平时训练有素的骑兵们来讲,不过就是一转眼的事情。可哪里知道,刚刚来到这里,都能够清晰地听到黑夜里前面来自风陵镇里的厮杀声,他和他的骑兵们长短枪紧握在手,已经做好了突过前面的谷口就可以马上投入厮杀准备的节骨眼儿,突然,月色下,原本安安静静谷口及两侧轰然响起一阵阵的枪声。

    随着枪声的暴起,顿时,马嘶人喊。冲在前面一时根本收不住,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想到要收住坐骑那飞驰的脚步的骑兵们,纷纷掉下马背,有的干脆就被发了疯似的坐骑拖着,继续无所畏惧地冲向谷口。

    黄淳熙差点没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给打惊了。这可真是怪了,镇子里明明还有王怀庆、福?在组织人马抵抗着呢,怎么这里又出现了对手的埋伏?

    他赶紧收拢起剩余的七八十人马,仔细观察了观察前面的情况。奶奶的,他心里暗暗骂了一声。对这里的地形情况,其实他早就很清楚了,练兵的时候没少打这里经过。

    这是一个形同葫芦似的山谷,谷底不算小,也很开阔,装个一两千人都不成问题。两面相距百多步、蜿蜒起伏的山丘也不算很高,可马上不去。如果弃马步行翻越呢?行倒是可行,只是至少还要迂回上数里甚至更多才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不过,不可行的是,一旦这样做,后面上来的所有辎重就都必须要抛弃掉。

    作为一支俄国盟友培养起来的“现代化军队”,显然,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丧失了重装备,他和他的兵们还跑到前面去干吗?

第三七二章 逐鹿(十四)() 
黄淳熙可不是那种不识时务、看不出火候的无知之人,之所以他会决定豁出命来也要冲出葫芦口,自然是有他自己的道理。

    首先,战局的整个形势和责任需要他这样,对大清朝,他可是个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尽管他还没有完全相信此次太平红军发动的攻势并非是一场真正的大战,但他也不愿意在风陵渡再现蒲津关的那种尴尬。假使就是完全侵占了风陵渡的太平红军就此会停下脚步,然后再来个老娘们“坐地泡”似的赖皮赖脸行径,他也绝对不能容忍。他甚至都难以想象,麟魁和孔广顺那两个家伙怎么就会嗓子眼儿含着“蒲津关”这根硬帮帮的鱼骨头,还在活得有滋有味的?

    而其次,就是他相信身后这标由自己精心打造出来的人马,所具有那种不畏强敌、宁折不弯的钢铁意志,过硬的军事素质,以及超强的战斗能力。

    别的先不说了,就看看刚刚遭受到迎面的偷袭之后,虽然死的死伤的伤,不可能不先乱上一阵子,可很快,剩下的人马不就迅速恢复了精神气儿?不用他过多的指教,要是搁在别的军队里一定会变成草木皆兵的残兵败将,如今却照旧是精悍七八十个的兵士们,列阵的列阵,冲到两侧山丘半坡上警戒的警戒,一切都是犹如训练时那样的按部就班。为什么呢?因为兵士们心里已经很清楚了,这里将要是不久大队人马到来之后的前进阵地,必须巩固。

    王庆云肯定不高兴自己用枪指着他鼻子叫骂的情形,福?呢,当然也不会满意自己的兵们夺走了他们口里的吃食。可这又怎么样呢?黄淳熙其实是打心眼里就看不上这些窝窝囊囊的家伙。他们能训练出这样的军队?别说他们了,就是李鸿章又怎么样?哼哼,别看黄淳熙偶尔见到李副总统的时候也要点头哈腰犹如对待亲爹样的恭顺,嘴上也仿佛抹上了蜜般的甜美,可暗地里黄淳熙也一样从来也没有服过。

    像王庆云之流坐在那里夸夸其谈,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架势,是个人就能。什么要善于将兵呀,什么要爱兵如子、吃好喝好,什么要这个啦那个啦等等,说的都跟真的似的,可怎么就不看看你们带出来的那些玩意儿?

    黄淳熙其实觉得,就是他自己才真正懂得了将兵的真谛。老师曾国藩绝对有一手,从老师的身上自己获益多多,尽管对外他从不这样说。

    大清朝的人啊,怎么说呢,一般的顺民就不提了,在黄淳熙看来,在这之外,大概可以笼统地归结为这样两种人。一是没钱的,没钱到了穷困潦倒,吃不上穿不上,实在没有了活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本来应该是三脚踹不出半个屁来的,习惯了塌着脊梁骨苟延残喘的顺民们,居然也会铤而走险。拉竿子的拉竿子,扯旗的扯旗,一钻进山沟子,转过头来俨然就成了老子天下第一的大爷,天不怕地不怕的无恶不作。

    另外一种呢,就是有钱人,有钱有的除了钱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到底都有些什么玩意了。所以,买房买地之后,再背着成口袋的银子去逛窑子,养娼妓,抽大烟。实在无聊了,干脆就去找个班子“捧角儿”。其实,班子里角儿真的就比他藏在家里的娇娃好吗?未必。恨不得整整一袋面粉糊满了一张脸的“角儿”,真要是卸了装在日头下看,没准就会吓死一个俩的。可有钱的东西们偏偏就是喜欢这样,还美其名曰“高雅”。“高雅”到最后是个什么样子呢?捧出来的“角儿”们,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娼妓,只不过这种娼妓也许被钱烧糊涂了的他们感觉着很有“品位”,或是很容易有“共同语言”罢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人呢?黄淳熙经过了多番考证,以及深挖老师曾国藩曾经教给过的他那些理论经典精髓之后,揉合除了自己的理论,那就是缺乏思想。人没有思想不行,没有思想就会胡来。

    尤其是对待军队里的将士,就更得讲思想。而且,各种思想还要活学活用,随机应变。譬如现在与绿营兵、团练挣吃食,这也是培养官兵们一种无畏的气概。当兵嘛,要是缺少了老子天子第一的气势,那还行?还有,譬如一旦某天与“赤匪”酣战于某座被“赤匪们”盘踞了的城池,那就得告诉官兵们,破城之后不仅宝钞大大地,还可以“开荤”三天。你想想,一个个在兵营里憋闷的要死要活的老少光棍们,一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