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安王的信函给我恭恭敬敬地放到这里来!”石达开重重地放下手中的茶杯,脸色一下变的冷峻起来。

    看着石镇伦温顺地双手把安王的信函轻轻摆放到翼王的面前,张遂谋心里暗叹一声:殿下怎么这么糊涂呢,这摆明是安王要拿石镇吉来做铺路石的?可是他嘴里不敢说出来,他还铭记着刚离开天京翼王在船上警告他的话。“殿下,安王殿下如此紧急地发来这封信,怕是也希望殿下能火速向东王替镇吉求情。卑职以为,天京既然已经取消了男女分馆制,就应当准许随意通婚,就像我们现在这里一样。”

    “怎么能一样?”石达开冷冰冰地说,“我们是不干涉百姓间的私事,可是天军仍然要遵守天条。”

    “当初制定这个天条就不对。”石镇伦气鼓鼓把胳膊一舞,“许你们当王的几百几十的纳妾,却不许别人夫妻团聚,不许别人婚嫁,从古至今还没听说过有这样的王法。咱们加入的是拜上帝会,又不是来的和尚庙、尼姑庵!”

    石达开死死盯着他,喉结上下蠕动了好一会儿,忽然站起身,哈哈地大笑了起来,“你们啊,纯粹是曲解了天王的教义。”他抬手指指石镇伦,“天王在天条里说的戒*,可不是说的禁止男女结合。至于暂时的这个天条,只是为了应付一时之需,谁也没说到永远。天京方面传来的消息你们不是没有听到,天朝不是慢慢在改变吗?什么事情都需要个时间。但是无论怎么样,有一点不能改,那就是刚刚有个安定,就去贪图男欢女爱,丧失斗志,从古至今,倒在这上面的豪杰数不胜数。好好想想那个李闯王,再看看镇吉做的事情,我想你们应该明白一点儿了。”

    石镇伦还想再说什么,却被一阵旋风似卷进来的石祥桢给打断了。

第五十三章真是个天大的好商机啊!() 
“为将者,最忌讳的是焦躁。你已是一方的统帅,怎么还是这么风风火火,没点儿大将风度。”石达开望着这个大哥簇了下眉头,口里数落着。

    “这不是事情有些急嘛,”石祥桢一边儿抹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儿嘿嘿地憨笑着说,“安庆胡丞相截获了几只由上海来的采买船只,船上的人来头都不小,就按照殿下预先的吩咐送我那里来了。你说我能不急着赶来吗?”

    “好事,好事,”石达开眉头立时舒展了,眼睛也笑眯成了一条缝,“来的人呢?”

    “都在府外等候召见呢。”石祥桢随手朝门外一指。

    “真是胡闹,”石达开赶紧朝门外走,嘴里责备着石祥桢,“怎么不请到客厅里去?”

    石祥桢说的这几个人都是上海几个有名洋行里的买办。有琼记洋行买办杨坊,还有佑和洋行唐景星、宝顺洋行徐润、旗昌洋行的陈竹坪等。

    自从年初天军占领金陵、镇江,再加上上海小刀会的起义,通往镇江上游及江浙的许多路径都被阻塞,各洋行在上海原本风光无限的茶叶、真丝出口骤然清淡起来。各家洋行只好纷纷抢占福州茶市,导致茶叶价格骤涨,利润直线下降。为了重开皖南、江西茶路,几个洋行经过协商,硬着头皮派出买办,携带总计两万多两的现银,顺长江西上。

    这一路可谓是惊险有加。刚刚离开上海不久,轮船就被巡防的清军哨船截了下来。看着船上白花花的银子,蹬船的兵勇眼睛里都放光,百般盘查、刁难之后,若不是看在操舵的洋大人面子上,断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渐渐,轮船驶进了镇江天军的防地。当同样被示意停下来接受盘查的时候,杨坊等人无不提心吊胆,手里捏着把汗,“长毛”、“乱匪”、“叛逆”、“杀人不眨眼的无知刁民”,这就是他们对天军的唯一了解。

    出乎意料的是,几十个精神抖擞、不失礼仪的“乱匪”详细查看了船上所携带的物件,又问明他们的去向和目的后,居然在一句“欢迎你们常来常往!”的笑语声中,挥手和他们道别。

    真是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啊!几个买办凑到一处,感慨万千,从接受差事起就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再以后,凭着镇江天军发给的路引,他们一路畅然地到径直了安庆。将路引交付到码头一个天军头目手里,又自报了家门后,杨坊满心欢喜地就要准备先进安庆城里会会以前的茶商老友,施展一下自己的拳脚了。可随即发生的事情,却叫他和另外几个买办都坠入了云雾山中。

    还是那么的彬彬有理,一切都又照顾的妥妥当当,只是没有人告诉他们为什么,就被送到天军的战船上,一直溯江而上,到了武昌。人是来了,可轮船还有银子却留在了安庆,他们的心又提了起来。

    “贸然把诸位请来武昌,真是失礼失礼!”看着满脸疑虑、惶恐的几个洋行买办,石达开一边儿叫他们落座,吩咐侍卫赶紧给客人们上茶,一边儿笑着做了个团团揖,“本人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杨坊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对这个名字他曾有过耳闻,可是面前这个白净的面孔上,透露着一种文雅儒生之气的年轻人,怎么也和传说中的那个“悍匪”形象挂不上钩?

    石达开回到客厅正中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诸位先把心放到肚子里,你们的船和银两都丝毫无损,也已经到了这里。本王只是请你们来说上几句话,完了你们就可以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情。本王想你们保证,凡是在我天军控制区域,你们的合法生意将会得到保护。”他微笑着扫视了下几个客人。

    “多谢王爷关照!”杨坊连忙站起身,深施了一礼,“天军真是军纪严明而又礼貌非常,非其它军队所能比拟,如不是亲眼见到,草民决计不敢相信,还要受到外面谣传的迷惑。”他的话一半儿是出自真心,另一半儿纯粹是奉承,在他的心里,叛军依然就是叛军。

    “谣传就是谣传,日子久了早晚不攻自破。我们是在营造一个人人平等,天下太平的天国,只要不不拿起武器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大家就都是兄弟姐妹。”石达开笑着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大的道理本王就不在这里多说了,以后你们经常往来,自然看到的比听我说的更有说服力。本王请你们来就为一件事情。。。。。。”

    说到这儿,他把话头暂时停了一下,端起茶杯,示意客人们也一同饮茶,这才又接着说到,“本王此次收复武昌、汉口、汉阳,不会再像以往那样随即就放弃,我们将长期占据这里。所以,本王将在九江、汉口开埠,对外通商。”

    杨坊等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开埠通商?朝廷在广州等地开埠,那可都是受了洋人的大炮威逼和恐吓,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他们怎么敢。。。。。。

    “怎么,不相信吗?”石达开放下手里的杯子,慢慢把盖子盖好,“回去请诸位告诉你们各自的洋行,天朝将欢迎一切愿意和我们做朋友的国家、商行,乃至个人来我们这里平等交易。你们都是商人,我想不会不明白一个道理,通商本来是双方互相贸易,输出自己的而输入别人的,这样才能把利益最大化。可惜清妖政府不懂这个,在他们那里,你们所在的洋行都不过是在进行一种单边交易。本王这次不但要向外输出生丝、茶叶等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还要大量购买各国的制品,还欢迎来我们这里开设各种制造行。凡是愿意来的一切人等,我们将予以妥善安置,来去自由。当然,为了不给大家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我们不会主动请求购进他们的武器、弹药,一切都为了提高我天朝控制区域内百姓的生存条件。还有,我们不要求他们一定要承认我们天朝,完全可以用民间贸易的形式来处理一切问题。好了,我就说这么多,诸位要是还有什么疑虑可以当面提出来,要是没有,午饭用过后,诸位就可以自行安排去向。”

    真是个天大的好商机啊!徐润的心几乎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在洋行呆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就想与个机会可以自己开商行,做贸易,现在机会就要来临了。他轻咳了一声,镇定一下心态,“王爷,小民有个问题,不知道问了合适不合适?”

    “有话可以直说,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想到哪就说到哪儿。”石达开和颜悦色地说到。

    “就是。。。”徐润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到,“就是咱们天军会占住这几个地区吗?万一。。。。。。”他在话语中刻意用了“咱们天军”四个字,先表示一下亲近之意,以免冲撞了对方。

    石达开笑了,“靠本王的嘴说不是十分可靠啊,你们如果有兴致,不妨临行前多转转看看,你们会给自己找出答案的。”

    “那么,天朝的贸易量会有多大?”最能打动洋行心的是钱能赚多少,杨坊觉得必须把这个事情搞明白,回去才好说话。当然,他问这话只是为了这位王爷刚才说的民用物资,至于军火,他是心知肚明,那自然是多多益善。他的大班罗伯特;费伦可是正惦记着和这些人大做军火生意呢。

    “多少?”石达开神秘地一笑,伸开自己的两手左右来回看看,“这个问题倒把本王难住了。到底会有多少呢?我说不好,诸位也想象不到,这么说吧,天朝有的是真金白银,谁要是没来做,将来一定会把他自己的肠子悔清喽。”

    “税收呢,如何征募?”徐润小心地问。

    “真是迂腐!”旗昌洋行的陈竹坪偷偷瞟了杨坊一眼,心里在冷笑。他这次出来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探听有关和太平军进行军火交易的事情。他的洋行大班金能亨可是更有来头,还身负着驻沪副领事的重任呢。真做起军火来,哪里还有什么税收?

    “既然是往来的贸易,你如何对我,我就如何对你。”石达开手一挥,果断地说到。。。。。。

    买办们满意地出去了,去参加翼王殿下为他们准备的午宴。

    石达开坐在那里一时没动。

    “殿下,”石祥桢凑了上来,面带忧虑,“我。。。。。。”

    石达开抬抬手,止住了他下面想说的话。唉!他在心里长叹一声,又由袖筒里掏出林海丰给他的那封信。海丰兄弟一定会极尽人力的,就是恐怕他也难啊。天王、东王,还有心计更深的北王,各有各的心思,想在他们之间追求完善,哪里是件简单的事情。看着信上每次都一样的那娟秀字迹,忽然,他的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这字体显然是出自女儿家之手,看来就是这写封信也难为他了啊!

第五十四章对洪天王的话,他实在无法恭维() 
金龙殿里,林海丰向诸王详细讲述了他对解决清军江南大营的作战计划。

    针对清江南大营三万人马的实力,他拟订,用红一军和教导旅作为主力,再调集原有负责天京防务的秦日纲和曾水源两部的三万人马,对江南大营实行四面包抄打击,一举全歼。

    洪天王听完林海丰的计划,点头赞同,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清妖向荣的江南大营并非是弱敌。达开兄弟的大军离开镇江后,清妖又在扬州城外设立了以琦善为首的江北大营。对付江南大营,朕以为,贤弟以五万对三万,军力上的优势也不是很强,一旦打成胶着状态,恐怕到时顾此失彼,会造成两头为难。”

    郑南呵呵地笑了笑,“天王尽管放心,咱天军的新式掷弹筒将令清妖终生难忘,再加上已经完全装备了一半的教导旅,荡平江南大营易如反掌。小弟和安王兄反复研究过了,对江南大营一役,至多一天之内解决战斗。小弟倒是觉得何时东征平定江浙,为天朝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才是个关键问题。”

    洪天王想了想,“好,那就依照海峰兄弟的计划行事。”

    “打掉江南大营,天京可就平安多了,粮草、军需的供应渠道也就完全畅通了。既然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那就尽早实施。为了有备无患,可以叫镇江许宗扬、苏三娘他们严加戒备,不许琦善老妖头的一兵一卒过江。”杨秀清看看天王,一扬手,“另外,宣娇的女军还有各府的牌刀手都集中起来,一旦需要,都可以投进去。至于东征,此次大战后,军队尚且需要一段时间休整,天气也就慢慢转凉。尤其是上海,那里肯定会遇上洋鬼子的干预,不可轻视。如果冬季里我军被拖在上海城下,恐于我军不利。我看,不如明年开春再行东征为宜。”

    林海丰点点头,“东王兄考虑的周全。不过,根据小弟掌握的情报,上海城目前已经被刘丽川的小刀会控制,清妖和洋鬼子联手,正企图扑灭小刀会。我们剿灭江南大营后,经过短暂休整,并对秦日纲、曾水源两部实行整编,之后应尽速发兵东征。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不能坐等上海的小刀会被消灭。”

    杨秀清看看林海丰,“你说的上海小刀会情况到底发展的如何?”

    林海丰想了想,缓缓地说:“小刀会本属天地会的支派之一。还在金田团营的头一年,福建厦门华侨陈庆真在厦门旗杆脚五祖庙内,与王泉等10人建小刀会。小刀会继承天地会的组织形式,歌诀、口号和腰凭等皆与天地会相同。不久,发展到数千人。会员以小刀为标志,故称小刀会。主要成员为农民,城市中有手工业工人、水手、搬运工人、游民及少数工商业主参加。后来发展到上海。今年八月,小刀会在上海发动起义,不过,他们起初的口号是反清复明,建立了所谓的大明国,粤籍天地会首领刘丽川称大明国统领政教招讨大元帅,闽籍小刀会首领李咸池称奉天承运开国元勋平胡大都督。”

    “大明国?”洪秀全紧皱了下眉头,“怎么可以自建国号?”

    林海丰看看他,笑了,“他们目前应该已经放弃了国号,而刘丽川也自称其为‘太平天国统领政教招讨大元帅’。本来上个月他们就想打通与镇江间的联系,可惜实力不够。发给给天朝请求接受节制的信函也可能因送信的出了意外,所以一直没到。”

    洪秀全听到这里眉头顿时舒展了,目光转向杨秀清。

    “太平天国统领政教招讨大元帅,”杨秀清笑着摇摇头,“要是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