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杨秀清就是再傻,他也明白洪秀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更何况他还根本不傻,反尔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清楚,洪秀全想和他做交换,他还更深层次地知道,洪秀全是要想再次验证一下发自天王府的诏书的威力。

    杨秀清的态度顿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不再去考虑挽救侯谦芳的问题了,而且还明令给律政部的黄玉昆,按照天条,侯谦芳之流必须要依律严惩,任何人的说情宽容都不允许。

    杨秀清不是神仙,是个人,是人就免不了有个人的好恶。他心疼侯谦芳,可是更难忍受的是洪秀全的出尔反尔。在打压洪秀全和宽容侯谦芳两者之间,他选择的还是前者。

    人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总会做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行为来。黄玉昆对起初东王干涉侯谦芳一案心里极为不满,他千方百计而又神速地拿到了侯谦芳的供述。现在,轮到他可以继续履行他的职责的时候,面对天王的赦免诏书,他又犹豫了。尽管随后而来的还有东王的明令,他还是感觉为难。

    黄玉昆又去找了翼王石达开。天王的诏书既然已经发到了律政部,那就是金口玉言啊,执行不好,不执行还是不好,他怕这样下去很可能会导致天王与东王间的不睦。

    石达开听了岳丈大人的担忧,无奈地笑了。不过,这次他给他岳丈的答复相当痛快,他告诉岳丈大人,不要想的那么麻烦,谁对听谁的。再说,依照规矩,还是东王的旨意更重要。

    也许是黄玉昆听出了姑爷话里的那种无奈,也许是想把事情做的更两全其美,黄玉昆居然谁的话都没听。侯谦芳一案还需要其他旁证来加以推敲,暂时不能定案。他运用的这个策略,恰恰就是东王说过的话。

    洪秀全生气了,杨秀清也生气了。接下来生气的事情还有,甚至可以那已经不仅仅是生气的问题了。

    洪秀全三番五次颁发诏书,他自己都知道未必能够管用,可他还是在发。他不为别的,首先要叫大家知道,他这个天王还活着,其次是要挑逗杨秀清,逼杨秀清上火,逼杨秀清冲动之下做出些不理智的行动。他布置蒙得恩等人向外散布杨秀清有逼封“万岁”的想法,在那些对现有新政策心怀不满的人私下抱怨安王有朝一日会废弃一切王位。

    当然,他现在还有他聪明的一面。他喜欢和法兰西驻天朝公使布尔布隆接触,时常要请布尔布隆来金龙城坐坐,听布尔布隆讲述法兰西皇帝的权威。听过以后,他还会不时地向周围的转述,言谈中显示出极大的羡慕。他自然不会对别人光讲皇帝的风度,他还要讲人家的贵族。法兰西有皇帝、有贵族,可是人家同样的强大无比,并非安王等人所说的那样,什么只有大家都平等化,国家才有出路。大家拼死拼活的打打杀杀,总还是该有些回报的,在这个时候,他似乎忘记了“天下大同”那是他自己首先说过的话。搞政治的人好象总是这样,有时候他们很健忘。

    不能不说,洪秀全的这一套还是有些市场的。天京有已经被废了的侯爵,还有数不清是多少的官员,按照法兰西的方式,他们本来已经或者是慢慢也会挤身于“贵族”行列里的人,可现在,他们这些指望没有了。

    洪秀全成心想搅乱朝野,大乱才能达到大治,他相信这话。

    于是,他采取了一个叫杨秀清绝对会暴跳起来的策略,那就是叫自己的二哥洪仁达带着自己的亲笔委任诏书,没有和任何部门打招呼,就赶去了上海。与此同时,他千叮咛万嘱咐,要蒙得恩加紧做驻守太阳城、金龙城的近卫旅的工作,他要掌握住这只部队,以防万一。

    洪秀全怕杨秀清吗?如果说他以前的确是怕的话,现在他感觉好多了。杨秀清离开了天父附体的招数,其实很难再压制住他。他甚至幻想过,某一天干脆就直接坐在金龙殿内,召集群臣,收回一切权力。冷静之后再仔细想想,他又觉得有些仓促。还是慢慢找个更好的借口才是上佳之策。这个上佳之策就是要先把杨秀清变成万人恨。

    洪仁达一行乘火车一到上海,立即召集上海全体首脑机构的官员开会。当着众官员,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掏出天王的诏书,请刘丽川、苏三娘来辨认真伪。

    看到刘丽川和苏三娘默然的神色,洪仁达得意地笑了。

    “我这就算正式上任了,由于上海地处要害,又是天朝重点发展的区域,为了确保上海的安定,现在,我来宣布天王另外的诏书。”洪仁达由随从手里又接过一份天王的旨意,随后,笑嘻嘻地看看刘丽川,“我天王兄弟了,刘丽川是个干才,朕十分欣赏,故继续委任刘丽川为上海特别市副市长。委任李咸池为上海特别市副市长,接替苏三娘的职位,并同时兼任上海警备司令官。苏三娘暂时留居上海,另有任用……”

    苏三娘听着洪仁达念着一个个被解职的官员名字,想不明白天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眼下江北战事紧张,作为稳固的后方供应基地的上海,是根本不能有任何差错的,更乱不起。

    “等等!”苏三娘慢慢站了起来,打断了洪仁达的长篇宣读,“洪大哥,按照规矩,没有总理大臣府和最高军事统帅部的命令,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撤换官员。”

    “我这是天王旨意!”洪仁达一扬手上的诏书,“天王是一国之主,天王的诏书难道还要通过别人的认可吗?”

    “你不要和我大喊大叫。”苏三娘平静地说到,“我知道你那是天王的旨意,但是,你没有权力在这里宣读。我再重复一遍,天王的诏书可以发给总理大臣府和最高军事统帅部,具体的任免事项由他们另行下达命令,这是天朝的制度。”

    “那是你们的制度!”洪仁达砰地一擂桌子,“你们一向藐视天王,视天王为儿戏。天王还有口谕,凡是胆敢抗旨者,均以背叛天朝论处。”

    说到这里,他恼羞成怒地冲着身后的随从一挥手,“来人,马上把这个叛逆苏三娘给我拉出去砍了!”

第一一二章苏三娘被软禁了,不过……() 
苏三娘根本就不害怕什么。她连用正眼儿瞅瞅那几个扑上来的壮汉的意思都没有,只是冷冷地盯着洪仁达,嘴角涌起一丝的嘲笑,“恐怕你还没有能杀我的刀呢。”

    “是吗?”洪仁达的脸在扭曲,牙齿咬的咯咯作响,“那我就叫看看!”

    “洪仁达,你想扣在我头上的帽子,没有任何人能够相信,也包括天王。我奉劝你千万不要一错再错。”苏三娘看看那几个已经扑到跟前,却依然不敢动手的壮汉们,头甩了甩,理了理一头飘逸的长发,“我不是吓唬你,没有总理大臣府和最高军事统帅部的命令,只要你敢随便杀掉任何一个这里在座的官员,就都是谋反行为。请你不要毁了你自己,更不要毁了我们的天王!”

    洪仁达是真想杀了眼前的这个苏三娘啊!不仅如此,早在来之前,他就反复地考虑过,如果不杀上几个上海的安王党死硬份子,他根本在上海就难以立足。不过,临行前天王的一再叮嘱,使得他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洪秀全是明知道自己这个二哥的草包无能,在派洪仁达出来实现他刺激杨秀清的计划时,洪秀全曾苦口婆心地劝导过他,千万不能蛮干,千万不要触犯众怒,更不能因此过于引起江北林海丰的不满,要学会捞取人心。只要你不做过分,就不会给予林海丰任何机会介入进来,也不会叫林海丰对他洪秀全不放心。

    其实,洪仁达对自己能来上海高就的真正原因根本就不知道。他只是知道自己看着大哥洪仁发去了湖南感到殷红,软磨硬泡之下,天王才给的他这个机会。苏三娘的话不能不说是已经很明确了,如果换成别人,他一定会小心地思考思考。偏偏洪仁达听不明白这些。要是在天京,一提到东王,他恨不能吓得拉在裤子里。现在不同了,这里不是天京,而且还有自己的天王兄弟的公开支持,他是有恃无恐。哪怕他只要聪明那么一点点,他也该思索下,自己会不会就是被他那天王兄弟玩弄于掌握之中的一条枪,甚至在最关键的时刻会不会还有可能被无情地抛弃?

    唉,对蠢材,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

    冲着天王的旨意,洪仁达不敢乱开杀机。冲着座位上那一片茫然里而又夹杂着愤怒的目光,他也更不敢直接这么的做。他是草包,可他还知道,单凭借自己带来的那几十个随从,真闹起来了,他怕收不了场。

    就在洪仁达不知道该怎么才能继续下去的时候,他身后转出来一个人。这个人个头不高,留着个八字的胡须,年岁显然己近五十,身体是出奇地瘦,瘦到什么地步?估计浑身上下去了骨头都是皮,只能用可怜两个字来形容。

    “苏将军,现在的规矩已经变了。天王是真正的一国之主,天王的话就是金口玉言,一句顶一万句。自古道,忠君报国,咱们天朝都是忠义之人,没有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当然,您既然非要看总理大臣府的命令才心甘,那也简单,我们会很快通知天京,专门为您发份命令过来的。”

    “你又是什么人?”苏三娘冷冷地看了这个摇头晃脑的陌生人一眼。

    “呵呵,本人郎继祖,是洪侯爷的幕僚。”郎继祖得意地摸了摸八字胡须。

    “对啊,你不是要东王的诏示吗,那好,你就先回去等吧,我会给你要来的。”洪仁达看着凛然不可侵犯的苏三娘,硬生生地把刚才那口怨气憋到了心里。说着话,他又冲着门口一摆手,“去吧,在没有得到你所谓的命令之前,你不能离开上海城。”

    说完,他不再去看苏三娘,而是把脸转向了在座的官员们,扬了扬手中的天王圣旨,“在天王诏书宣读完之后,凡是被解职的官员,都要暂时在各自的府上静侯以后的安排。”

    郎继祖接着洪仁达的话,不失时机地说到,“我们来之前,天王亲口和我们说了,上海许多的方面搞得非常地好,之所以好,那都是安王的功劳,希望诸位能够给安王殿下争口气。洪侯爷来执政上海,完全是因为安王殿下已经受命指挥江北所有大军,在消灭皖北清妖之后,很可能继续北伐。另外,有人被免职并不意味着谁有多大的错,而是对不同的人天朝还另有不同的任用,大家务必不要误会。现在江北还在激烈的争夺中,大家也许还并不十分清楚,说实在的,皖北接连出现背叛天朝的事情发生,叫天王陛下很是伤心,才不得不加强上海这个重要地区的力量。现在更需要安定,只有我们安定了,安王的大军才能所向无敌。鄙人以为,这个愿望大概我们都是相同的吧?”

    苏三娘走了。她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能先回去,然后再把上海发生的情况向江北的安王和天京的东王报告。她不是没有想过要把洪仁达等人扣起来,可是当看着她周围那些官员的表情的时候,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上海官员中多数都是原来小刀会的将领,恰恰他们又都没有被解职,而且除去刘丽川之外基本上还都有不同的升迁。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激烈的举动,一旦没有统一的认识,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洪仁达毕竟是举着天王的招牌。郎继祖刚才不管是不是出自真心,至少一句话说的是对的,那就是上海不能乱。也许洪仁达还会做出些意外的举动来,但是,苏三娘相信这里的大多数人,他们都是天朝的忠勇之士。

    拿着天王这块金字招牌做尚方宝剑,洪仁达在上海表面上很快完成了他的夺权计划,而且宣布了上海的宵禁令。不过,即便是这样,他还有他头疼的事情,那个神秘的东方实业他暂时还插手不进去,而且,他的宵禁令也是只能动用上海的警备部队单独来执行,上海的内务部队居然不接受李咸池的指挥。

    苏三娘被软禁了,不过,洪仁达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对苏三娘的这个软禁会是多么的虚弱。她是什么人?她是继出现在上海的那个“铁碗王爷”之后的“铁娘子”。你敢杀她是祸,不杀她更是祸。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习惯了上海这个生活氛围的人们,谁想昧心地做些什么,都会先不由自主地摸摸自己的脖子。

    上海出现的意外情况终于报到了杨秀清的案头上。

    “殿下,不能再这么暗着争斗下去了,要公开化,否则,以后的情况还要复杂得多!”卢贤拔的儒生气上来了。

    “唉!”杨秀清看看卢贤拔,仰头朝着房顶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毕竟是天王啊!”

    是啊,天王就是天王,现在,洪仁达是拿着天王的诏旨在说话,如果总理大臣府再发公文,那就是明着告诉大家天王诏旨是废纸,百姓们会怎么看?卢贤拔不由得恨恨地咕哝了一声,“都是安王他们闹的祸害。”他说的是实话,没有安王他们这么一折腾,洪秀全即便是天王,又哪敢在东王的面前耍弄。

    “要不,马上去找翼王,一起去晋见天王,劝说天王收回成命。“见东王没有任何的表示,卢贤拔又提出了一个自己都不相信会成功的主意。

    杨秀清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闭着眼睛随口问了一句,“什么时间了?”

    “这……”卢贤拔四下寻摸了一会儿,这才找到那座本来很熟悉的西洋座钟的位置,“就快半夜十二点了,殿下。”

第一一三章天父下凡了!() 
看着东王又变得沉默了,卢贤拔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他是东王的智囊人物,可面对眼下这种事情,他无计可施。刚才他抱怨安王,自然有他的道理。如果不是因为安王的到来,天父每每在最关键的时刻就可以降临人间,用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来拯救天朝的危难。

    对天父的存在,卢贤拔是深信不疑的。这还不仅仅是他,参加了金田团营的老兄弟们更都是如此。当初在永安城,周锡能等人阴谋叛乱被侦知,负责审讯的北王韦昌辉从叛徒嘴里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恰恰是天父附体东王,戳穿了一口抵赖的周锡能等人的伎俩。单从这一点上看,即便是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