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无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道无常-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断杀,指的是你要断绝心里的杀念,杀念不灭,哪怕十年没有生意做也无济于事!”那长者循循善诱地说道。

    这长者就是马钰,王二牛是他来到终南山后遇到的第一个当地人,有意无意中的几句话,治好了令王二牛十分困扰的右手,屠户王二牛从此成了樵夫王二牛,重阳祖庵那儿也有了一个无比坚定的追随者。

    (本章完)

第220章 117、东归(一)() 
刚一入冬,天气还没有来得及冷的时候,庵堂就建好了:灰色的墙壁、灰色的屋檐,古朴拙重,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和谐,大小房屋一共有里外五间,中间的一间最是宽敞明亮,是弟子们平时读经、上课的地方,左侧两间是弟子休息之处,如今出家弟子又多了五名,和李大乘、李子和分别住在这两间庵堂里;马钰住在最右侧的一间最小的房子里,这个房子却最是幽静,正适合马钰恬淡好静的性子。

    整个庵堂的布局完全按照马钰当初的设想,结合了龙门山庵堂的优点,又把终南山的地势特点考虑在了其中,因势造型,极其自然地嵌合在终南山的怀抱之中。庵堂建好之后,马钰背着手在堂前堂后看了好几遍,喜悦和欣慰的神情抑制不住地从他的眼角眉梢流露出来,嘴角轻轻上翘,是丝毫不加掩饰的笑容。李大乘陪在他的身边,看得出来师父的心情是非常之好。

    “师父,这如今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李大乘说道,想起从龙门山往终南山一路赶来时的辛苦,看着现在的成果才觉得那些辛苦也总算没有白受。

    马钰微微点了点头,带些意犹未尽的意思:“这却只是个开始。”他一边说着一边抬头环视四周,目光深邃悠远,李大乘觉得师父此刻是看向了这终南祖庵以后十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时光。

    “师父是有一个更大的计划?”李大乘不由问道。如今这终南祖庵和龙门山的重阳会比起来,在建筑上只有重阳会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本是祖师故里,师父若一心重振,势必在规模上要胜过重阳会才是。

    “不错。”马钰说道,然后就迈着缓慢的步子向山坡上走去,此时他们来到一座高高的山坡之上,距离崭新的庵堂有几十步的距离,远远看去,庵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竟自有着一种沉稳的大气。马钰细细看罢,沉吟着说道:“这里原是祖师故里,庵堂的规模与气度自然应与别处不同。只这一座庵堂又如何能容得下我们全真派在此地的会众?总要再建几座来才够!”他一边说着,一边便在空地上用步子丈量起来,一边就把自己对整座建筑的布局慢慢讲了出来,庵前庵后,门第重重,祖庵的整体布局竟然是比重阳会要宽宏几倍,更将神殿也规划了好几座,并将设专殿将重阳祖师的墓地连为祖庵一体,以供后世弟子瞻仰供奉。

    马钰一边说,一边将目光投向山外极远的地方,冥冥之中觉得师父也定然是十分欢喜的。“全真之发扬,当然首在终南祖庭。”马钰最后说道,“当年我答应师父要弘扬全真一脉,唯有将这终南祖庭建好才不负师父的厚望。”

    李大乘一听,才明白师父对这祖庵原来有这么宏大的设想,细想之下他却也承认,这终南祖庭原本就应该在全真教之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就算有再大的规模也并不为过的。不过,他细细估量了一下之后,觉得按照目前他们的人力与财力,这样的规模却恐怕三年都未必能够建好。

    李大乘这样想着,就不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马钰却摇头说道:“你低估了我全真一派的影响力!按现在会众的发展速度来看,不出一年重阳祖庵必定能够初具规模!”此刻,他却一改往日的柔和,脸上与话语之中都显出前所未有的坚决来。

    初冬的阳光照下来,马钰的整个身形都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金光之中,李大乘看此时师父的样子,仿佛是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整个人看上去是神采飞扬、胸怀斗志的,与往日自然是大不相同。想来创建重阳祖庵原是他多年以来最大的心愿,此时看到心愿将了,又怎么会不欢喜呢?

    正在此时,他们遥遥地看到山路入口处人影晃动,在此处看着是一片黑色交织着少许红色的一堆,倒好像一块浓重极不成形的黑云镶着些奇怪的红边快速地向这个方向压了过来。

    “师父,那好像是官府的人!”李大乘一怔,辨认着那衣服特有的颜色说道。

    “官府?”马钰的脸色不由一沉,想起之前在龙门山时官府屡次造访,最终却也是有惊无险地建成了重阳会,他不由说道:“或许,他们只是来例行公事?”说着就带着李大乘迎了上去。

    这时李子和也从庵堂里走了出来,此时因为秋忙已过,来庵里听经的人渐多,马钰就让李子和挑了几位学问好的弟子出来细研经典,以有更多的弟子能够讲经。此时李子和隔着窗子看突然有人来了,他不想让师父过度劳神,所以就让几位师弟自修,自己从庵堂里走了出来。

    “哎,我说,你们这儿谁是管事的?”等那群人走近了,只见一个瘦高个子的中年人,好似是这帮人的小头目的扬声说道。

    马钰快步走上前去,躬身说道:“贫道马钰,正在此地建造全真祖庵。”

    “我不管你什么庵,我且问你,你们在此建庵堂可有官府的允许?”那小头目扯着嗓子问道。

    “这个,倒没有!”马钰说道。正在这时,只见从对面这群人中犹犹豫豫地闪出一个人来,一直对着马钰走过来,打量一番后说道:“师父,原来是你们在这儿!”马钰一看,原来正是五子,五子原本想要上前给马钰施礼,但是碍于小头目的面子,却又止住了脚步,只是悄悄把那小头目一拉,两个人走到一旁去嘀嘀咕咕。

    马钰一向是不太去留心这些小事,李大乘站在师父身旁却不由仔细观察着五子的举动,他想:“好小子,这刚拜过师没几天,我倒要看你此刻能再耍出些什么花招来!”

    五子和那头目在一旁嘀咕了半晌,这才走了回来,他脸上带了些颇为尴尬的神情,看到马钰却又勉强挤些笑意出来:“师父,现如今朝廷对各地建观立庙都管得严了,您这庵堂却是不能再建了!”

    “怎么突然又不让建庵了?”马钰听了,当时愣住了,原来只当官府就像以前一样,只是前来巡视一番,没想到却突然有了这样的严令。

    “师父,现在何止是不让建庵,恐怕没有度牒的道人也都要遣返原籍的。”五子陪着笑说道,他知道马钰原是山东人,所以此时他不由现出些忧虑之色来。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马钰听了五子的话,登时不由脸上变色说道。仅仅不让建庵堂倒也暂且容忍下了,毕竟庵堂已经建成,弟子们暂时有了容身和修行的地方,可是要让遣返原籍么,自己若回山东去,却让谁来带领这些弟子呢?

    马钰正呆呆发愣,这时李大乘看师父的神情,不由心中难过,再看五子,见五子此时皱眉挤眼,他原本长得就有些尖嘴猴腮,看着总像是在动坏心眼,此时脸上又有了那样的神色就实在说不上是难受还是装相了。李大乘想了想不由就对五子说道:“五子,你这也是已经拜过我师父的人,怎么却还是只管像以前一样来为难我们?”

    (本章完)

第221章 118、东归(二)() 
五子一听李大乘那么说,不由把一张瘦脸急得通红:“师兄,这,这的确不是我为难你们!我却也是官命难违!之前我见识了师父是何等的高道,佩服还来不及呢,却怎么敢再次为难?”此时他一脸的懊丧、急切,恨不得拉个人来为自己的辩白作证。

    这时那小头目又优哉游哉地转了过来,他斜着眼睛看了看李大乘,又看了看五子,不由干笑了两声:“五子,我以为你们是怎样的交情,却原来你费半天劲人家一点儿也不知情!你这又是何苦呢,要我说啊,这官就是官,道就是道,虽然不至于水火不相容,此时却也是黑白分明,容不得你做两边的好人!我看我们还是如实上报的好,该拿人的拿人,该遣返的遣返,哪儿有那么多的话好说!”

    “杜头儿,咱们不能这么做啊!”这时五子又连忙转向小头目,耐住了性子好言好语地说道:“这位马道长实在是我从未见过的高人,就连两位弟子也着实了得,你如果真见识到了他们的本领,恐怕就会信服的!有他们在这里,百姓非但不会犯上作乱,说不得倒是做顺民的多些!”

    那杜头儿此时却只是皱眉不语,过了好长时间才说道:“既然有你这句话,我就暂且担上这层干系,不过以后这里要是出了什么乱子,对你么,我可就不客气了!”

    “真要那样,我只任凭杜头儿发落!”这时,五子反倒挺了挺瘦弱的胸脯说道。

    杜头儿说完了这话,转身就向来路走去,他手下的那些人原本只是远远地看着,没听到上司的招呼也没有人走过来询问。此时看杜头儿走了回来,也就纷纷转身跟着向外走去。

    “师父,这庵堂却是再不敢建新的了!”五子上前一扯马钰的衣袖轻声说道,“好歹有这几间,且先暂时住着吧!等以后风声不这么紧了再行安排!”

    马钰看刚才的情形,自然是看得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看起来五子的确是在杜头儿面前为自己说了不少好话,所以不由点头应道:“我知道了!还要多谢你斡旋此事!”

    “师父和我还有什么客气的!”五子苦笑一声说道,又看向李大乘,“只要师兄不多疑我就行了!”他这样一说,再加上刚才李大乘也的确看了个明白,李大乘不由对五子一乐,微微一拱手就当道歉了。

    五子也不敢久留,只和师徒三人说了几句话就匆匆追赶杜头儿去了,只是在临走之前又一再地嘱咐马钰他们要小心行事,要对众多弟子多加约束,在这关头却是再不敢惹事出来。马钰师徒一向是奉公守法的,此时就一连声地答应着,这才看着五子又匆匆地走了。

    就这样安稳地到了春节,春节前后附近的弟子们也多有来给师父拜年、问候的,一时庵堂里面人来人往的倒是非常热闹,天天忙忙碌碌的时间就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出了正月。终南山的冬天却是很长,眼看着已经出了正月,天气也未见得有多暖和,只是中午时分的太阳多了些暖意,早晚时候还是寒气料峭,远山皑皑的雪松衬了碧蓝碧蓝的天空,寒冷好似就更加长驱直入似的,冻得讲经听课的弟子们只能把手袖在厚实的棉袍里。可是饶是如此,每天前来听经的人还是坐满了大小两间庵堂。

    马钰这时已经培养了几位颇有儒学基础的弟子出来,像姚玹、来灵玉、雷大通、刘真一、曹瑱、赵九渊、苏铉、于通清等人,再加上随他前来的李大乘和李子和,时人称之为“玄门十解元”的,此时都已经颇得全真精奥,一时门下人才济济,讲经说法都能够担当得起来,所以马钰自己每天就不用再亲自讲经,只是在他觉得比较重要的经典时才会亲传心授。但凡到了他讲经的日子,前来听讲的弟子就会突然增多,一时山里山外都把马钰传说得像活神仙一般,在这终南山一带渐渐就有了不小的名气。

    每天看着庵堂之中人人读经,个个修道,马钰心中自然欣喜万分,不过及至看到有不少人因为空间有限而不得不站着听经时,他又实在的心中大不落忍,真恨不得再建起几座庵堂来。可是一想起当初五子叮嘱自己的话,却又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想着暂时能够这样也好,韬光隐晦,凡事总须以不要太过才好。

    这样时间就又过去了两三个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原本是农忙时节,来庵堂听经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倒仍然有要增加的趋势,把李大乘、李子和一众弟子忙得不亦乐乎,马钰此时每天也总要安排两三次讲经才行。

    这天,马钰刚刚讲完课,走出庵堂来,春天的太阳照得到处暖洋洋的,马钰看天色极好,就背了手在山间散步。此时去年新栽的一些果树也都陆续开了花,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杏花都散发出清淡的香气来。马钰走到师父的墓地处,见四株海棠更是生得茁壮,嫩绿的叶片正在春天的空气中伸展开来。

    “师父,现如今咱这终南祖庵在这一带已经有了好大的名气,方圆百里的百姓一说起学道,那是必要来咱这祖庵的!听说小到七八岁的顽童,老到七八十岁的老者,不管识字还是不识字,多多少少的都会诵上一段经文了!师父,您说如果师祖泉下有知,一定是非常的欣慰吧?”李子和今天陪在马钰身边,此时随师父走到祖师墓地这儿,不由说道。

    “师父他老人家或许欣慰,只是我,却始终觉得美中不足。”马钰回望孤零零的那座庵堂,此时人一多越加显得狭**仄起来,况且离他心目之中那恢宏广大的规模也实在是差着很远,想想都不由觉得遗憾。再看看师父墓前的四株海棠,师父“使四海教风为一家”的话仿佛言犹在耳,相比之下自己目前又何曾做到十分之一?想到此,虽然李子和言语之间充满了喜悦和满足,马钰却觉得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师父,我看这段时间官府倒也没有再来巡察,或许现在就又放宽了。我们就只管再建起来,却又怕什么?”李子和说道。

    “我们一贯是奉公守法惯了,此时已有法度,我们又怎么能在法度之外胡为?”马钰悠悠地说道,“若是师父他老人家在,想必他也并不想和当朝分庭抗礼!”

    李大乘脸上此时却不由又有些愤愤不平的神色,张了张嘴,又想要再多说些什么,可是突然之间远处就好像有风声传来,及至细听,却不是风,再往山路入口处看去,正有几匹高头大马恰好似疾风一般地奔驰了过来。

    (本章完)

第222章 119、东归(三)() 
马钰和李子和眼睁睁地看着那几匹快马如同一阵飓风一般贴着地面卷了过来,马鼻喷嗅出粗重的气息,夹杂着马上士兵含糊不清的呐喊声,在这原本宁静的春天的空气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