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190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华1903-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占山,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11月30日生于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个农民家庭。贫苦农民,早年当磨房工人,精于骑射。他从小给地主放马,后因丢失一匹马,被抓进官府,遭毒打和关押并被逼赔偿。后来,那匹马跑回来,地主仍不退钱。马占山一怒之下,上山落草,因善骑射,为人讲义气,不久被推为头领。

    且说打下了青麻坎之后,徐天宝拿走了杜立三积蓄多年的财富,然后又把被打死的土匪的尸首丢给张作相。张作相拿着几百具尸首向徐世昌邀功,徐世昌不得不让张作相顶了张作霖的统带职位,但是张作相的心却早就向着徐天宝了。

    不过,解决了辽西的匪患,至少为奉天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徐世昌开始大展拳脚,为推动农业的改良,徐世昌专门设立了农业试验场。从国内和日本、美国调取各类麦种在奉天试验,从中挑出适应气候和产量高的在吉林、黑龙江广泛推广,这是徐世昌施政东北的重大决策,当年就初见成效。三年后,东三省的粮食除自给外,还可向境外输出。徐世昌还从澳洲引进了良种羊等新良种并提出了移民屯边的计划,竭尽所能建设奉天,一时间奉天成了关外的一片热土

    ●●●●●●

    日本关东都督府

    大岛义昌一脸怒色的看着桥口勇马和道见勇彦,“八嘎~~你们是怎么回事?”

    “嗨~!”桥口勇马和道见勇彦低着头,不敢回答

    “奉天的亲@日势力,一股一股的被消灭,而我们总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你们这些谍报人员是怎么工作的?”大岛义昌光用骂的还不解气,上前狠狠给了两人正反两个巴掌

    挨了打的桥口勇马和道见勇彦脸上火辣辣的疼,却不敢吱声

    一旁的后藤新平说道:“大岛君,事情已经发生,你再怎么责骂他们也没有用了~!”

    大岛义昌依旧怒气难消,“这个该死的徐天宝,一定要与帝国为敌~~看来~”

    后藤新平笑道:“我一贯不主张采用这种激烈的手段对付支那人,支那人虽然逆来顺受惯了,可是你看现在?”

    大岛义昌说道:“后藤君,我知道你又要鼓吹你在台湾的那套~但是,台湾毕竟是大日本帝国直接统治的领土,而奉天~~虽然我们在这里享有特殊权利,但是~~毕竟这还是支那的领土~”

    后藤新平推了推眼镜,说道:“有的东西未必是通过武力就能得到,也未必是只有通过武力才能得到~!要打败支那人,要一手拿着子弹,一手拿着银元~愿意听话的人,就得到银元;不愿意听话的人,就给他子弹~!”

    大岛义昌笑了,问道:“那么这个徐天宝,后藤君你打算给他子弹还是银元?”

    后藤新平微微一笑,说道:“支那人有句话叫做先礼后兵!”

    ◆◆◆◆◆

    话说剿灭了杜立三之后,辽西就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小股土匪了,在徐天宝的指挥下,热河兵和张作相部通力配合,将辽西一代的山沟窝子、犄角旮旯横扫了一遍。大大小小剿灭了四十多股土匪,击毙三百多人,俘虏二百多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牛羊马匹和粮食,还解救了二百多被土匪拘禁的百姓。

    随后,徐天宝做了两份上疏,一份送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一份直呈陆军部,但凡参与这次辽西缴费的大小将官全部得到了嘉奖,一时间军心大振,人人都说跟着徐大帅有前途,要跟着徐大帅走到底。

    到了二月份,广东发生了二辰丸事件。“第二辰丸”号是一艘日本商船,1908年2月,中国官府侦知“第二辰丸”号在澳门广和居商人谭壁理等委托下,将步枪2000支、子弹4万发自日本私运往澳门,便派出多艘兵船在澳门附近巡逻。2月5日下午,“第二辰丸”号停泊于路环岛东面约2里的大沙沥海面准备卸货,水师巡弁李炎山等上船查验属实,船主亦无可置辩,遂将船械暂扣,一齐带回黄埔,准备照章充公。弁员还撤去船尾所挂的日本国旗。

    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得知消息后,于2月14日向清廷外务部发出强硬照会,声称“第二辰丸”号拥有运载军火进入澳门的准单(因此不是走私船),该船并未在中国领海卸货(因该处为葡属澳门领海),因此,要求清廷“速放该船,交还国旗,严罚所有非法之官员,以儆效尤。”

    葡萄牙公使柏德罗2月18日照会清廷,称“第二辰丸”号“系装载枪枝运卸澳门,该船被拿,有违葡国所领沿海权,并有碍葡国主权,阻害澳门商务……”应“即刻释放,以便该船随便前往所拟往之处为荷!”

    中国方面虽然反复申辩“日商所运军火,虽有澳政厅准照,日税关给凭,输出于日,转入于澳,对于彼下为私,在中国海面停泊起卸,对我即为私”“葡萄牙人驻澳,本无领海界地,并未查定,何有葡领之说”,但日本公使林权助对此不予接受,也不愿交第三国公断,还威胁“不得已不可不下适当之手段”。要和平了结此事,必须:“一、中@国政@府撤换国旗一事,应派兵舰升炮,以表歉忱。……并先期知照日本国领事阅视实行。……此案应担其责之兵舰管带官等,从严加罚,其办法……任中@国@政@府自行办理。二、中@国@政@府应即时将第二辰丸放行,不得另立条件。三、第二辰丸拟运澳门之军火,知为中国官宪所挂念,帝国政府可竭力不令其再运该埠。四、惟中@国@政@府应声明,俟查核扣留第二辰丸实情,将应提其责之官员自行处置。五、中@国@政@府应将此案为扣留第二辰丸所生之损害,赔偿帝国政府,俟查明后,即行告知其数,应核实算定。”只有全部答应这五项条件,日方才会与中方早日和平完结此事。在日本的强大压力下,清廷不得不在3月15日答应了日方提出的所有要求。

    消息传出,举国上下一片哗然,广东百姓再次发起抵制日货运动

    这时,徐天宝正准备班师回热河,却接到了徐世昌的急电,邀请他到奉天一会

    徐天宝风风火火地来到奉天总督府,门口的更值显然事先得到了消息,不敢讨要门敬,立刻领着徐天宝进了花厅

    花厅上,徐世昌、唐绍仪一脸凝重地等在那里

    “两位大人~~徐天宝姗姗来迟,得罪得罪~!”徐天宝向二人行礼

    徐世昌和唐绍仪起身还礼,徐世昌随即说道:“本来应该备酒宴为振华洗尘,但是如今事情紧急,我就不客套了。振华可知最近广东的事情?”

    徐天宝答道:“可是日本人偷运军火暗助革命党一事?”

    唐绍仪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日本人气焰嚣张日盛一日,去年我出访美国,着手准备筑路,对抗日、俄,美国方面已应允提供贷款,且条件多有优惠。谁知日方百般阻挠,原拟建新民经法库、辽源至齐齐哈尔的铁路,不允;现又拟改建从新民西经朝阳、洮南经嫩江至齐齐哈尔的铁路,同样不允。”唐绍仪愤愤道:“东北乃我大清疆土,日本人竟然视为自己的禁脔,欺人太甚~~”

    徐世昌说道:“之前袁宫保派少川与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司戴德会谈,制定了美资进入东北的计划,以借美国力量牵制日、俄在东北的势力。与此同时,德驻美大使奉命试探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态度。罗斯福通过美驻德大使告诉德皇,他完全赞同德皇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并对中、美、德三国结盟一事相当有兴趣。还派出美陆军部长塔夫特访华,重申“门户开放”与中国“**”对美国的重要性。在我大清、美国、德国三方的积极行动下,三国缔结同盟协定时机已趋于成熟。”

    唐绍仪说道:“本来我要下半年才去美国,与罗斯福总统落实此事,可如今日本人步步紧逼,此事不得不提前了。”

    徐世昌说道:“日人还在辽源设立机关,各处测绘,勾结蒙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徐天宝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说道:“可是日本人在旅顺设有关东都督府,又开设满铁公司,都与奉天近在咫尺,少川一走,徐都督岂不是要失一肱骨?”

    唐绍仪笑道:“所以才请你来,振华你看~”说着唐绍仪拿出一份徐世昌和唐绍仪联名的上疏,“我意保荐振华兄为奉天巡抚,协助徐公对抗日人~!”

第158章 自建铁路() 
东三省改为行省制度后,其实与内地各省在体制上并不尽相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总督职权异常专一与庞大。据新定东三省官制规定,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各设行省公署,以总督为长官,巡抚为次官,“凡奏咨批札稿件,厅司皆以次呈督抚核定。总督在他省时,日行公事皆呈抚核,重要事件先呈抚核,电商总督定夺。东三省总督原则上应在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行省公署办公,但事实上则是常驻奉天,这样便与奉天巡抚同城,发生新的督抚同城问题。

    翰林院侍读荣光奏请核议奉天官制,以督抚不能同城为由,建议裁撤奉天巡抚,认为:“向来外省官制,督抚不宜同城。今奉天为三省总督驻节,足资控驭,又有左右参赞,筹办一切事宜,已绰有余裕。此巡抚一缺,几同虚设,”理应裁撤。清廷谕令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体察情形,酌议办理。

    徐世昌上奏表示反对。他认为,东三省总督与奉天巡抚的关系,与内地督抚同城情形不同,因为内地督抚属平行关系,职权交叉重叠,难免矛盾冲突,而东三省督抚则是从属关系,巡抚是总督的属官,督抚各有职权,总督统管三省军政外交,巡抚专管本省内政,总督驻奉天只是暂时的,并非经制,所谓“总督应驻三省之中权,以扼军政外交之枢纽,而专为筹边治蒙之计画,其省内一切政令,皆任之以巡抚,是巡抚不应裁,非仅为总督之入觐阙廷、出巡边塞也。”如果裁撤奉天巡抚,则东三省总督将囿于奉天一隅,仅办奉天巡抚之事,与吉林、黑龙江两省隔膜,不能统管三省全局,“三省开创重要之政,必至延搁不办;又显然以东清南满铁路界限划境而治,此中机括,关系甚大,万难裁撤。”

    徐世昌的意思是东北三省是大清龙兴之地,地位重要,而且又有日俄两大列强觊觎,应该强化管理。但是随着袁世凯逐渐失势,徐世昌也由从一开始的强硬反对变成了变相妥协。

    徐世昌对徐天宝说道:“振华,你的兵马正好驻扎在新民县,与奉天不同城,而且辽西乃要地,西可以通蒙古,南可以去直隶,有你在那里坐镇,正好斩断日本人伸向蒙古的爪牙。”

    徐天宝心里一阵窃喜,奉天富庶,不论矿藏农牧又或者人口,都不是热河能比得上的,尤其还有漫长的海岸线,既能成为优良的海军军港又可以成为天然深水良港,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是有利无害的。只是自己的根基已经扎在了热河,难不成把热河的工厂都搬到新民县来?

    徐天宝连忙摆手,说道:“我只是奉徐公之命前来助剿,若是当了奉行巡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觊觎此位,排挤少川兄,那我可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唐绍仪摇了摇头,说道:“我自问长于交涉而短于实业,更不用说带兵了。方才振华兄也说了,日人俄人近在咫尺,如果没有强兵作为后盾,如何交涉得?振华兄若能绥靖地方,富强国家,就好比在背后为唐某撑腰啊!”

    徐天宝这才假惺惺地说道:“那么此事袁宫保知道吗?”

    唐绍仪摇了摇头,“尚未告知~!”

    这时有下属来报,说日本满铁公司代表井口元太郎来递送公文。

    “让他进来~!”徐世昌微微皱眉,示意徐天宝和唐绍仪分左右坐下

    “鄙人井口元太郎,代表大日本帝国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正式向贵国递交公文,满洲虽然是中国领土,但大日本帝**人们曾为此浴血奋战,故而获得了南满铁路及关东州,在其他地方清国愿意向何国借款日本不予干涉,但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南满铁路对日本有重大利益,任何损害日本利益的事,帝国绝不会应允。否则……”井口元太郎留着一撮猥琐的人丹胡子,身材矮小,四肢粗短,说话时还缩着脖子

    “否则如何?重演甲午战争吗?”徐世昌面无惧色

    井口元太郎笑笑;答道:“为了保卫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

    强忍怒火的唐绍仪猛地捏紧了拳头

    井口元太郎看到了唐绍仪的愤怒,但是他反倒更加嚣张地说道:“如果清国想要在东北修建铁路,我估计清国在资金和技术上都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依我看最好是中日合办的最好。”

    唐绍仪冷冷道:“现在全国上下兴起了收回利权的活动,前日刚有吉长路中日合办的消息,士绅便议论纷纷。在此节骨眼上再提中日合办,恐怕此路是筑不成了。”

    井口元太郎不屑地说道:“不与大日本帝国合作,你们得不到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样也修不成。”

    徐天宝开口道:“我听说贵国的铁路技术也是从西欧引进的,如果我国要修建铁路,大可以聘请西欧工程师,好歹人家是祖师爷~~不是半道脱亚入欧的半吊子~”

    “嗯~~”井口元太郎扳着脸,瞪着徐天宝,问道:“阁下就是热河都统徐天宝吗?幸会~~!”

    “是~~以后我们会有更多机会交流的!”徐天宝狡黠地笑了

    ◆◆◆◆◆◆◆

    话说早在1902年,东北地区两条铁路大动脉即将告竣,吉林将军长顺奏请修建吉林至长春的铁路,以便于南满铁路相连。户部同意拨银八十万两,如有不足,由吉林省筹集。不过,当俄国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他们以吉长铁路与东省铁路平行影响东省铁路的经营为由,要求由东省铁路公司修建此路。日俄战争爆发后,吉长线修筑一事暂时中止。

    1905年,吉林将军达贵再次奏请自办,款项由度支部拨八十万两,吉林省拨银79。9万两。正当吉林人民对吉长线翘首以待的时候,日本却横插一杠,与清政府达成协议,取得了吉长铁路的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