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190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华1903-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慈禧叹了一口气,说道:“好不容易咱们满人里也出了个才子,可~~这么叫人不省心。”那桐此人虽然有才学,可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早在庚子后作为赴日谢罪专使时,就被日本安排的声色所迷,成了朝中亲贵中有名的亲!日派。要是让他知道大清有意联合德国、美国,对抗日本,那还了得?

    徐天宝说道:“此时关系我大清国势,还请老佛爷下严旨,胆敢泄露者,杀无赦,株连九族。”

    慈禧虽然没有点头,但是却说道:“是啊,谁要多嘴多舌,我就让他一辈子说不了话~!”说罢,慈禧眯眼看着徐天宝,问道:“天宝啊,你这么还没去赴任呐?”

    徐天宝低头答道:“回老佛爷的话,后天就上路~!”

    慈禧笑笑,说道:“这世上西洋人虽多,但是最不让我省心的就是俄国人和日本人。日本人打东北的主意,俄国人就打蒙古的主意,这事上你得多费心呐!”

    “臣一定全力以赴,以报老佛爷的圣恩。”徐天宝说道

    慈禧说道:“蒙古那面,你也要多多照应。”

    “嗻~!”徐天宝又是一低头,“臣到任之后,立刻励兵秣马,把刀磨快,谁敢打大清疆土的主意,我就打他脑袋的主意。”

    “呵呵呵~~~!”慈禧一阵轻笑,“到底是年轻人,说话都透着劲道。庆亲王,热河那边,有多少兵马?”

    奕匡答道:“只有毅军米振标一部,大约3000人。”

    慈禧一皱眉头,“3000人?还是毅军?”

    “回老佛爷的话,确是如此~!”奕匡答道

    慈禧说道:“袁世凯在小站练新军六镇,人数不老少,有7万吧?可我大清疆土广阔,这点兵还是嫌少啊!”

    “老佛爷圣明!”奕匡大声喊道

    袁世凯心里却觉得怪怪的

    慈禧问道:“天宝啊,你觉得要镇住蒙古,得多少兵啊?”

    徐天宝抬头答道:“以新军为例子的话,至少六个镇,也就是七万两千人。”

    慈禧猛地一张眼,“什么?”

    奕匡、袁世凯、唐绍仪也大惊失色

    徐天宝朗声说道:“回老佛爷的话,东清铁路地位重要,大清清楚,俄国方面也清楚,因此俄国人组建了大量的护路军。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后,俄军势力缩回到了北满,为了巩固在北满地统治,为此,沙皇尼古拉二世专门批准了《外阿穆尔军区条例》,重新拟定护路军新编制。根据编制,全外阿穆尔军区共设54个步兵连,42个哥萨克骑兵连,4个炮兵连和25个教导队,编成12个支队,3个旅。而按照《朴茨茅斯条约》每公里15名护路军的规定,在北满2800公里地铁路线上可部署42000名护路军。以上3个旅地护路军虽然已足够庞大,但并未达到条约定额,还可增加13000人。而俄国方面一直借口“日本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一直筹划着要增兵。除护路军以外,沙皇政府将日俄战争失利后从南满地区撤出的军队全部部署在远东,赤塔、伯力、海参崴等处都屯有重兵,其中伯力屯兵10万,海参崴屯兵8万。。。这些驻军和外阿穆尔军区驻军互相呼应,形成统一的军事体系,控制着中国北满和俄蒙边界。”

    李莲英喝斥道:“大胆徐天宝,妖言惑众。”

    徐天宝坦然道:“臣只是据实以对~不敢有丝毫欺瞒。

    慈禧、奕匡、袁世凯等人也吓了一跳,知道俄国人驻军众多,虎视眈眈,没想到部署这么多。

    徐天宝又说道:“据微臣所知日俄战争时之后,俄国内阁就曾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对北满的战略问题。俄国急进派在会上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吞并北满问题。陆军大臣苏哈姆林诺夫当时曾急不可待地宣称目前是我们依照与日本所订的协定兼并北满最为有利地时机。主张立即吞并北满,幸好其他内阁成员考虑到立即吞并可能会引起美、英的反对,主张当前暂不急于采取吞并地步骤。但是会议还是留了个尾巴,认为目前兼并北满是危险的。但事态地发展会迫使俄国采取这样的步骤。因此,必须全力维护我们在满洲的既定利益,以便在未来时刻实现合并的最终目的。”

    啪的一声

    慈禧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怒道:“欺人太盛,东北乃我大清龙兴之地,俄国人竟然厚颜无耻地把东北当做自己的东西一样所以指使?”

    众人赶紧低头下拜,“老佛爷息怒!”

    慈禧却是一番怒不可遏的样子,“练兵,一定要练兵,否则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奕匡说道:“老佛爷还请三思,袁大人在小站练兵六镇,耗时近十年,耗银更是数以千万计。如今要再练六镇,恐怕是远水不解近渴呀!”

    袁世凯也赶紧说道:“此事兹事体大,还请老佛爷三思!”

    慈禧似乎也冷静了下来,想了想之后,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样吧~~天宝啊,你就练三镇新兵,那笔南洋义民孝敬的五十万两银子我统统赏你了,能练多少兵就练多少兵。不够的,你自己想办法!”

    “臣遵旨!”徐天宝纳头就拜

    慈禧点了点头,摆了摆手,“哀家乏了,庆王留下,其他人先跪安吧”

    等众人走远了,奕匡笑道:“老佛爷,这次在徐天宝身上下的宝也太多了吧?”

    慈禧笑了笑,说道:“如今大清各个地方的兵就只有北洋最强,而北洋六镇又都正在袁世凯手里捏着,张之洞、刘坤一之辈都老了,我不得不防啊~~”

    奕匡又恭恭敬敬地慈禧磕了一个头,“老佛爷圣明!”

第135章 搜罗人才() 
奕匡又说道:“可是老佛爷是不是栽培徐天宝有些过了,万一他变成又一个袁世凯,如之奈何?”

    慈禧微微一笑,轻柔了一下有些下垂的眼皮,“汉人嘛,若是能齐心,那咱们满人当年就入不了关了,更何况如今呐?”

    奕匡又是磕了一个头,“老佛爷圣明!”

    不过,慈禧却板起脸来,说道:“我是个七十多的老婆子了,大事小事还都要我操心,你们这些后辈就不能自己多几个心眼儿吗?”

    “老佛爷责备的是!”奕匡又是磕头

    慈禧有些恼了,“磕头,你就知道磕头!跪安吧!”说罢慈禧一摆手,几个小太监赶紧过来一起将她搀扶起来,送入内宫

    “奴才恭送老佛爷~~”奕匡大声呼喊

    等慈禧走远,奕匡才喃喃道:“自己多个心眼儿嘛?嗯~~~”奕匡点了点头,“宫保啊,别怪我啊,谁让你是汉人呐~~!”

    ◆◆◆◆◆◆

    且说徐天宝跟着袁世凯走出紫禁城,袁世凯就问徐天宝:“振华,你可有家室?”

    徐天宝摇了摇头,“不曾婚配~!”

    袁世凯笑道:“听说你也二十有六了,怎么还没婚配呢?”笑罢,又自言自语道:“也是,如此年少有才,一定是眼光独到,寻常女子一定是配不上的。”

    徐天宝笑道:“袁大人取笑了,只是之前忙着经商,无心用之罢了!”

    “哦~~”袁世凯笑道:“这事包在我身上,京城大家闺秀如云,包你能觅得佳偶良伴。”

    徐天宝只是笑笑

    这时,一个侍卫快步跑来,后面还跟着一个青衣太监,那侍卫向袁世凯和徐天宝打千行礼,随即说道:“徐大人,宫里又有旨意,请徐大人跪接。”

    徐天宝心想又有什么事情?不过想归想,却只能当场跪接圣旨

    结果传旨的小太监拂尘一抖,说道:“传老佛爷口谕,赐徐天宝在热河设立练兵处,兼任热河练兵大臣一职,即可去陆军部交割签押,即日上任。钦此。”

    “老佛爷万岁万万岁~!”徐天宝大喜过望,高呼万岁,而袁世凯的眼角却抽动了一下

    大清原来没有陆军部,只有兵部。1885年,清朝创办了海军衙门,总理海军事务。“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清政府撤消了已无海军的海军衙门。1901年之后,清政府实行“新政”,将兵部、练兵处、太仆寺合并为陆军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练兵处,置总理亲王一人,会办、襄办、提调各一人,分军政、军令、军学三司。三十二年(1906),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太仆寺并入;初设时并领军谘处、海军处,旋即分出。部以尚书、侍郎为主官。部内设承政、参议二厅,有左右丞、参议、谘议官、检察官、正副从事官;军衡、军乘、军计、军实、军制、军需、军学、军医、军法、军牧十司,各司人员有职有官,职指司长、科长、科员、承发官、译员、绘图员等,官指郎中、员外郎、主事、笔贴式、正副参领、正副军校等,以官分任各职。

    1906年,在拆除了和亲王府和承公府后,以慈禧修建颐和园之海军经费余款,兴建了东、西两组洋式砖木结构楼群,西部为陆军部,东部为陆军部所属的贵胄学堂。清宣统元年重建海军,于是将贵胄学堂撤消,此处即成为海军部。

    陆军部建筑由中国建筑师沈琪设计,1907年建成。中间的主楼为欧洲古典式灰砖楼,前后面三间楼门,中部门厅以上三层,两侧及翼楼均为二层,外檐为联拱柱廊。楼体满布精细的砖雕花饰,门窗、天花、地板和护壁板全用优质木材精雕细作,华丽壮观,表现出欧洲折中主义风格。主楼的东、西、北面各有一座楼房,形成一组楼群。在这组楼群的东西两边各有一组风格相同的建筑。大门在主楼前,朝南,面阔五间,灰筒瓦悬山大脊顶,中间三间开门的中国木构建筑形式,东西山墙外露七架梁。门前有3米多高石狮一对,隔街对面有一座悬山顶砖雕大影壁。

    与孱弱的大清军事实力相比,大清的陆军部办公楼倒是十分气派。按照大清官制,陆军部设有满尚书和汉尚书各一人,陆军部满尚书名叫清锐,其实是个蒙古人,且一直没有到任。实际行使尚书职权的是汉尚书吕海寰。

    吕海寰是清末着名外交家,历任驻德国、荷兰两国公使,工部尚书、钦差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外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等职、除此之外,吕海寰还是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日俄战争期间,吕海寰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此为中国红十字会之始。该会属慈善性质,由中、英、美、德、法五个中立国合办,直接目的在于救护日俄交战双方伤兵及东北战地难民出境医治。日俄战争两年间,共救护46。7万余人出境。光绪帝曾发上谕,“颁发内银十万两”作经费,以为褒奖。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也就是今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吕海寰任会长。次年,吕海寰为中外总董等办事人员制发了分金银铜三等的双龙红十字佩章和凭照。

    徐天宝见吕海寰到没有花费门包,今年65岁的吕海寰胡子头发都发白了,但是精神却十分好。

    寒暄几句之后,吕海寰拿出几份公文让徐天宝签字,然后又把一张名单推到了徐天宝面前,“徐大人,这是在陆军部登记在册的将弁花名册,上面特许你挑选,随你去热河练兵。”

    徐天宝初时很兴奋,但是拿过名单一看,心里倒是一惊,即使作为一个不算太合格的军迷来讲,徐天宝能看出来这份名单上大部分是袁世凯的北洋系亲信。上面上自己从这里面挑人,不是摆明了要自己挖袁世凯的墙角吗?虽然自己很想挖袁世凯的墙角,但此时袁世凯的北洋系已经成形,自己资历又浅,哪里会是袁世凯的对手?

    算了,反正清末民初那些军阀们现在有好多还只是中下级军官,不如从他们身上入手

    主意打定徐天宝便开始在名单里找了起来,首先是西北军,西北军中有五虎将即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这五名悍将。另外是十三太保中的韩多喜

    张之江,字紫珉,河北盐山人。东三省讲武堂毕业。和冯玉祥是老相识。眼下两人都在第一混成协、第20镇共事,驻扎辽宁新民府,冯任步兵营连长、营长,张任骑兵营排长,张还参加了冯玉祥任会长的反清秘密组织武学研究会。

    李鸣钟,字晓东,河南沈邱人。冯玉祥前期两大主要助手之一。李鸣钟与冯玉祥在第一混成协时就相识。

    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人。1906年末,宋哲元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并于第六镇第十一协第二十二标第二营补名额,当一个学兵

    鹿钟麟,字瑞伯,河北定县人,去年开始,在第一混成协当学兵。

    刘郁芬,字兰江,河北清苑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第一混成协当下级军官。

    韩多峰,字秀岩,1907年开始在清朝北洋陆军当兵。

    接下来是奉系军阀,其中有郭松龄、韩麟春、李景林、姜登选、杨宇霆

    郭松龄,字茂宸,郭家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1905年就读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次年进永平府北洋陆军第二镇随营学堂,1907年,郭松龄以优等成绩毕业,见习期满后,眼下正在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相当于排长)

    韩麟春,字芳宸(又作芳辰),奉天辽阳县人。1904年考取北京“练兵处”,送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日本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炮兵科毕业,此刻任清政府陆军部军械科科员

    李景林,字芳宸,近代武术大师兼军事将领,武当剑术传人,;人称“武当剑仙”。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姜登选,字超六;河北省南宫市陈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清政府派往日本学习军事;毕业于振武士官学校,毕业后在黑龙江任职

    杨宇霆,字邻葛,奉天法库(今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回国后即步入军界,眼下是个连长。

    徐天宝在他们的名字上都打了一个钩,吕海寰把名单拿过来,只是随便地瞄了一眼,便大笔一挥,盖上官印。吕海寰问道:“听说徐大人即日就要上任,那就有陆军部发公文,让这些人统统到承德府向徐天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