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凤团-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弁跹诱兔龉奈奈淙撼迹绻獬≌秸Ю苡锌赡芨龉疵鸲ネ龉帧<炔荒艿米镅钏脊В植荒芊赋J缎缘木麓砦螅峦荒苣托南蜓钏脊Ы馐偷溃骸澳咸平淳颖拢龉墓掖嫱霭参T诖艘痪伲绻皇峭蛉撇撸荒芮峋偻!

    但此时的杨思恭已经被幻想的胜利泡沫冲昏头脑,完全不听陈望的解释,气势汹汹地质问陈望道:“南唐军队深入侵略闽国,陛下已经被搞得目不交睫、夜不梦寐,他以将军委以重任,就是希望将军能成功击退敌军,如今对面的南唐军队人数才数千,而将军拥兵过万,不如乘其军心未稳,一举出击击溃敌军,如果南唐军队由于恐惧自己退军,将军有何面目去见陛下?”

    对于杨思恭的这番无理取闹、胡乱干预,陈望的最初想法是不予理睬、敷衍应付。但杨思恭卯足了劲要和陈望较真,既然陈望不听话,那就只有搬出王延政的抬头来压制陈望。面对杨思恭三番五次的骚扰外加威胁,陈望迫于无奈终于选择了妥协,决定主动出兵,攻击南唐军队。当然,随着陈望的这次妥协,闽国的最终悲剧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对于闽**队的突然出击,南唐立即针对战场局势的变化制订了新的作战方案。查文徽,虽然军事指挥作战能力很平庸,但此时的他显得十分胸有成竹、信心十足,因为他刚刚得到了闽国的降将孟坚。孟坚,建州裨将,骁勇智略,是和陈望、陈诲等齐名的建州名将,也许是对闽国和王延政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也许是打算寻找新的领导主人,孟坚选择了投降查文徽,并很快得到了查文徽的重用。在南唐几位高级将领的谋划下,新的作战方案很快出炉:由祖全恩率领主力军队正面阻挡陈望闽军的进攻,而孟坚率领一支精锐奇兵涉水绕道陈望闽军的背后,进行双面包围夹击。

第一百二十九章 厮杀() 
当陈望率领闽军小心翼翼地渡过建阳溪,来到赤岭附近时,发现对面祖全恩早已率南唐军队严阵等候他们的到来。事已至此,陈望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奋勇向前,和祖全恩的南唐军队展开厮杀。要说建州军队的战斗力,还真不弱,如果大家正面硬碰硬,鹿死誰手很难说,但关键时刻,孟坚的奇兵已经成功绕道陈望的闽军身后,从背后对闽军发起包抄夹击式攻击。如此一来闽军便处于腹背受敌的困难境地,外加南唐军队的战斗实力的确强悍精勇,闽军顿时开始败像显露、崩溃逃散。孤立无援的陈望已经彻底绝望,但他不愿作战场上的逃兵,他选择了奋战到底,最终战死沙场。而那位最最令人讨厌、最最祸国殃民的杨扒皮,杨思恭,却幸运的躲过了劫难,只身逃回了建州城。赤岭之战,闽国的一万多精锐将士连同主帅陈望全部战死,而陈望和他的一万多将士几乎就是整个建州城最最精锐的将士。

    在赤岭的南边,便是建州城,此时的建州城顿时变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城池,因为南唐大军很快便会兵临城下,将建州城团团围困。赤岭之战惨败的消息传到建州城,王延政惊恐万状,但他不愿意就此束手就擒,成为闽国的亡国之君,一方面他下令全城总动员,要求建州全城军民百姓,全部走上战斗岗位,守卫城池的每个角落,另一方面,王延政向泉州的侄子王继勋发出调兵令,要求王继勋迅速派遣泉州的两位名将王忠顺和董思安率领五千精兵增援建州城。惊魂未定的王延政决心集结闽国全国之人力、物力,和南唐展开生死决战,但在这个事关闽国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闽国的南都福州城却再一次发生重大变故。

    福州城自从林仁翰干掉朱文进、连重遇之后,王氏家族的第三代王继昌成福州城新的主人。虽然王继昌懦弱嗜酒、不恤将士,很明显就是个纨绔、废柴式人物,很不得福州城军民百姓的人心,但有镇遏使黄仁讽加以辅佐,外加统军使吴成义还率兵驻扎福州城,即使有个别阴谋野心家有所想法,也不敢轻妄动。但闽**队在赤岭惨败于南唐军队的消息传到福州城中,引起了全城军民百姓不大不小的一阵波动,当然也触发了福州城中某些阴谋野心家们那些蠢蠢欲动、躁动不安的野心。福州城自从十七年前,王延稟第一次发动军事战争攻打福州城,处死王延翰以来,充满血腥杀戮的军事斗争、政变内乱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先是王延稟主动率兵进攻福州城,打算把王延钧给干掉,结果反被王延钧干掉。随后,王延钧的儿子王继鹏又发动宫廷政变,把老子王延钧给干掉了。王继鹏继位没多久,又把自己的心腹李倣给干掉了,结果又引发了一场军事杀戮。几年后,朱文进和连重遇又一次发动军事政变,结果是王继鹏被干掉,朱文进和连重遇拥立王延羲为闽国皇帝。王延羲的皇帝也没做多久,很快又被朱文进和连重遇杀死。朱文进和连重遇统治福州城的时间更短,八个月后,这哥俩又被林仁翰干掉。十七年时间内,福州城共发生了规模较大的军事斗争、政变内哄八起,每次都伴随着血腥的杀戮和恐怖的屠杀。

    但朱文进和连重遇的被杀并不意味着福州城的军事斗争、政变内哄的最终终结,福州这个城市遭受了太多的血腥杀戮和流血冲突,它如同深中魔咒般习惯性地频繁出现军事斗争、政变内哄,谁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此时的福州城中,两位阴谋野心家,再次开始秘密进行他们独特的人生思考方式。李仁达,福建闽国的超级头阴谋野心家,福建闽国乃至整个五代十国的头反叛专家,福建闽国晚期的又一位枭雄式人物。对于五代十国的那帮藩镇割据势力的强悍将领们来说,反叛内哄应该来说是比较的家常便饭了,大家经常反叛自己的前任主人,选择投靠新的主人,但充其量也就反叛个两三回。但对于李仁达来说,个人反叛的次数就有点多了,据统计,这位哥们一生之中,总共反叛的次数已经无法用个位数来统计,必须用两位数来计量。李仁达,淮南光州人,光寿军团的后代成员,王延钧时期,李仁达曾担任过王延钧的元从都指挥使。但自从当上都指挥使后,李仁达同志的职位就再也没有变化后,从王延钧到王继鹏再到王延羲,李仁达一直在都指挥使的位置上原地踏步走,没有得到过半级职务的升迁。对于李仁达这位阴谋、野心、反叛专家来说,这种状况境地是相当郁闷、痛苦的,内心深处的各种愤懑、不满、怨恨、叛逆不断聚集膨胀,直等突然爆发的那一天。

    王延政在建州的突然崛起,公开对抗王延羲李仁达内心开始爆发,当然也开始了他反叛生涯的第一次反叛。既然在王延羲这边得不到重用,那何不改换门庭,投奔王延政。李仁达于是逃离福州,来到建州,表示愿意加入王延政集团。但王延政似乎对这位哥们并不是很感冒,李仁达在王延政手下同样没有得到重用,内心深处再次产生各种愤懑、不满、怨恨、叛逆。不久之后,福州发生兵变,朱文进和连重遇联手把王延羲干掉,朱文进自称为闽国皇帝。局势发生突变,李仁达再次开始思考人生,二度反叛,从建州又逃回福州,宣布向朱文进投靠。当然,讨好献媚朱文进,李仁达同志主动把建州城的情报向朱文进汇报,并主动出谋划策,攻取建州的计策。但很可惜,就连阴谋野心家朱文进都反感李仁达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李仁达非但没有得到朱文进的重用,相反还被朱文进驱逐出福州城。

    李仁达被迫回到家乡,福州城南的福清县,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以前好歹还是都指挥使,现在却被剥夺官职,当起了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李仁达心情变得郁郁寡欢、鬱鬱不得志。但阴谋野心反叛专家李仁达是绝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平谈无奇的渡过一生的,蛰伏在乡村田野的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整个福州闽国混沌不堪的政治局势,风云再次突变的那一天,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第一百三十章 突袭() 
不久之后,福州城再次发生兵变,林仁翰又干掉朱文进、连重遇,福州城重新又回到王延政的统治之下。但这种局面对于李仁达来说,要比之前朱文进统治时期更为不利,要知道,李仁达既叛逃建州,又出卖王延政,早已上了王延政的清冼黑名单行列,这种时候去福州城,等于自投罗网。即使李仁达老老实实在躲在福清县隐居生活,也难保哪天王延政缓过神来,还会找他秋后算账。

    局势的凶险程度已经让李仁达十分不安,看来只有逃离闽国或者躲到深山老岭隐居才能躲避危险。但对于阴谋野心反叛专家李仁达来说,以上两种选择他都不会考虑,贪恋权势、迷恋红尘的他还没有达到这种觉悟和境界。要说闽国头反叛专家的头衔真不是白给的,李仁达居然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中寻找到了一个可以绝处逢生、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福州城已经回到王延政的统治之下,但福州城的实际领导者是懦弱无能的王继昌,王继昌对福州城的统治程度其实十分脆弱。王延政还在建州城苦苦应付南唐军队的猛烈进攻,根本无暇顾及后方的福州城。

    李二达成功的了福州城如此这种微妙的局势他有了一个大胆而又疯狂的计划:联合其它阴谋野心家,潜入福州城,干掉王继昌,独自割据福州城,成就一番霸业。首先,李仁达决定组建自己的福州兵变集团,第一个找到自己昔日福州城的同事,著作郎陈继珣。陈继珣,李仁达的同类人,闽国的又一位阴谋野心反叛专家。原本是陈继珣也是建州王延政的下属,后来背叛王延政,逃离建州投奔福州王延羲,在投奔王延羲的同时,陈继珣曾经向王延羲策划攻取建州的计谋。

    福州城重回王延政统治后,陈继珣非常清楚,他和李仁达一样,同样是王延政黑名单上名列前茅的人选,要想保住性命,必须积极展开自救。有了这层背景关系,李仁达要想说服陈继珣加入他的福州兵变集团,那是一说一个准。在李仁达和陈继珣的煽动怂恿下,又有一批阴谋野心家们加入了他们的福州兵变集团。兵变集团已经组建,下一步便是潜入福州城中,对于常期在福州城工作的李仁达和陈继珣来说,这个任务实在太轻松。

    天德三年三月,福州兵变集团非常顺利地了福州城。但要想在福州城发动兵变,干掉王继昌,光靠李仁达、陈继珣和他们手下的数十名党羽,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继昌虽然懦弱无能,好歹也是福州城的刺史,平时一直有重兵保护,要想再次复制几个月前林仁翰孤胆刺杀连重遇、朱文进的故事情节,李仁达自认没那个实力。经过一番分析,李仁达认为,要想成功发动兵变,夺取福州城,必须搞定王继昌身边的一个人,福州城镇遏使黄仁讽。王继昌之所以能够在福州站稳脚跟,无非是靠镇遏使黄仁讽和统军使吴成义撑腰。在李仁达看来,吴成义常年跟随王延政四处征战沙场,是见过大场面的将领,处事老练,不好忽悠哄骗,黄仁讽虽然称是王延政的亲信,但长期窝在建州城,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思想比较简单幼稚,比较容易受诱惑鼓动。所以李仁达决定把突破口放在黄仁讽身上。

    某天,李仁达通过关系偷偷找到了黄仁讽,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那套滚瓜烂熟、极具诱惑的说辞向黄仁讽灌输道:“南唐军队正在攻打建州,富沙王自已都不能保全,还能保全福州吗?昔日王潮、王审知兄弟,只不过是光山的布衣罢了,却轻取福、建易如反掌,我们乘此机会,自取富贵、成就霸业,难道还不如他们吗?”当李仁达说完这番诱惑言语,内心极其忐忑不安地黄仁讽的反应时,黄仁讽的反应出人意料的干脆利索,回答只有一个字“好”,思想简单幼稚的黄仁讽简单幼稚到令李仁达也不敢相信,只用一套很老套的说辞便解决了黄仁讽,计划真是顺利到不能再顺利了。有了黄仁讽的加盟,福州兵变集团的计划就变得胜算更高,黄仁讽本身就是王继昌在军事上的保护者,用黄仁讽出面对付王继昌,绝对完美的一个方案。

    天德三年三月,又一个夜黑风高,适合杀人放火的夜晚,黄仁讽、李仁达、陈继珣三人率兵突袭福州刺史府,将王继昌当成擒杀,驻扎福州城的统军使吴成义也一同被杀。福州城的第九次军事斗争、政变内哄成功上演,距离上次内乱只有区区三个多月。王继昌和吴成义被杀,黄仁讽主动加入李仁达兵变集团,福州城在回归王延政三个多月后,再次脱离王延政的统治。接下来,该是兵变集团成员们分享胜利成果的时候了,大家冒着杀头的危险,冲锋陷阵,成功了,自然要好好论功行赏。作为这场兵变的头发起人、主导人、策划人,李仁达同志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头功臣,按理应该担任整个福州城的最高统治者。但精明的李仁达并不打算马上就成为被众枪所打的出头鸟。

    朱文进和连重遇失败的教训一定要吸取,李仁达决定在福州城中选择一位木偶傀儡式人物充当幕前领导者,自己躲在幕后遥控指挥,不亦乐乎。关于木偶傀儡的人选问题,老王家的人,李仁达是绝不考虑的,经过一番精挑细选,李仁达居然在福州雪峰寺找了位和尚来当福州城的老大。这位被李仁达所精心挑选的“幸运和尚”名叫卓岩明。既然能够被李仁达挑选为福州城的木偶傀儡老大,卓严明自然也是有些故事背景的哥们。卓岩明,莆田人,原名卓偃,后落发到雪峰寺当和尚,改名为卓体明。据说,卓体明的长相十分奇特,眼睛长有双瞳,手长过膝盖,在古代,有这种长相的人,一般都会认为大富大贵之相,甚至认为有天子之相,比如,三国时代的刘备同志。靠着这种长相,卓体明在雪峰寺混得如鱼得水、十分得意,被雪峰寺的和尚和福州城的百姓们称之为德高望重的高僧。

第一百三十一章 悔恨() 
李仁达常年在福州城混,自然对卓体明也十分熟悉,于是便别出心裁地把卓体明推到幕前充当木偶傀儡。在推举卓体明之前,李仁达还煞费苦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