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凤团-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在心中许下了一个高远的志向。

    金凤如今想来,曾经用强大内心许下的愿望,仅剩残存的迷茫和自卑。想完这些,金凤才发现延鸣哥哥与其他几位师傅们已经离开令堂。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早题巷的巷尾,朝保福寺的方向走了去。

    第二天是出殡的日子。金凤雇佣了一个送葬的队伍,在郊外的乌石山安葬了母亲。

    第二天是出殡的日子。金凤雇佣了一个送葬的队伍,在郊外的乌石山安葬了母亲。

    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十五度时开始,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乌石山的郊野此时便是这番景象。祭祖扫墓,通常要为坟地锄草、清理杂物,并在坟头压上纸钱,以示墓有后裔。

    祭祖扫墓所带供品多为菠菠粿、肉夹饼等。菠菠粿亦称清明粿,菠菠是一种田野水草,清明节前已盛开黄花,菠菠粿即是以黄菠花渍糯米磨成的,馅有红豆或萝卜丝调糖。

    扫墓归来,要折一枝松枝或柳条,插在家门口,既能除灾去邪,又表明本户已为祖先祭墓了。

    金凤安葬了母亲,没有立即返回家中,她被乌石山的景色给吸引住了。

    清明这几天,正值暮春,百花盛开,景色宜人,亦是郊游踏青的时节,并有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山脚下是一片平坦的野地,到处是放风筝的人们。天上风筝在天上飞,地上人儿在地上追。

    头顶,一个特大的风筝飘舞着,是一只金色凤凰的图案。金凤看着赏心悦目,索性坐在了田野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慢慢观赏了起来。

    机缘巧合般,那只大凤凰飘落了下来,正好落在了金凤的面前。金凤顺手捡起,却见一个男子朝这边跑来,想必是风筝的主人。

    金凤只是瞧了一眼那男子,便紧张羞涩了起来。那是一位多么令人惊愕的漂亮男子啊!不想,那男子也正朝着自己这边望着。俩人的眼神驻留,四目交接了片刻。

    没等那男子走近,金凤丢下风筝,缓缓走开了。走远之后,金凤不禁回头望了一眼。那男子捡起了金凤丢下的大凤凰,果真是风筝的主人。

    现在的她了无牵挂,这天夜里,金凤把这个破落的家认真地收拾了一遍。或许,这对她来说,就是最后一次收拾这个家了。

    明天就要卖身到别人家,但这一夜金凤仍然算是一个小家闺秀。金凤倚靠在窗前,望着干净的夜空出了神。金凤想起三天前,用元宝买下自己的那个人。

    金凤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还不知道这位恩公的尊姓大名,便责怪起自己的糊涂大意。看恩公的样子,温文尔雅中透着仙风道骨,像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先生。另一位呢?金凤记得恩公称呼他为三爷。看三爷的样子,气宇轩昂,眉宇间正义凛然,像是一位达官贵人。

    临睡前,金凤重新检查了一遍收拾好的行李。几件随身的衣物,一些剩余的碎银,还有母亲留下的一个玉镯子。

    躺上床,闭上眼睛,金凤怀着期待和不安,了梦乡。今日之后的生活会是怎样,金凤幻想着,却又不敢多加妄想。

    第二天清晨卯时,随着鸡鸣狗叫声的此起彼伏,金凤从睡梦中醒来。洗漱之后,她坐在母亲的梳妆台前,认真打扮起自己来。这是十三年来,她第一次装扮自己。今天走出这个家门,她就是一个成年女子了,她将一个人承担起自己生活的全部。

    梳妆打扮之后,金凤步出家门,走进了早题巷。破落的小巷子人烟稀少、冷冷清清,却闻集市的叫卖声从巷子外传来,那是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大街坊,南后街。

    金凤没有径直走到巷子头,到南后街去,而是走到巷尾,来到保福寺的门口。寺门口,恰逢延鸣和师弟们正在打扫寺院。延鸣也看到了金凤的到来,见她身上带着一包行李,便知道了金凤的来意。

    俩人相互对视无言。半晌,延鸣面向金凤,双手合十作揖,算是祝福她一路顺风。金凤面对延鸣,还了个礼,算是对他的承诺。总之,一切尽在不言中。

    和延鸣哥哥别离之后,金凤途经澳桥、南后街、安泰桥,来到了南街上。三天前,恩公让金凤在今日辰时到城北的威武军门等他。现在,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任听恩公和三爷的差遣。她只要沿着南街往北走,经过东街口,便能直通城北地带。

    是啊,城北地带,那对十三岁的金凤而言是如此的陌生。在金凤的记忆中,她只到过一次城北。那是五岁的时候,跟随母亲一起到西湖看龙舟。此时回想起来,记忆已经十分模糊。那西湖边上,百花盛开的景象,却一直深深留存在她的脑海中。

    城北地带的辉煌气派代表了福州城的气派。

    说起闽都福州城的气派,即便是其中的罗城,也能让前朝唐都的长安城相形见绌。罗城由子城扩建而成,子城又把冶城囊括其中。罗城之大,七倍于冶城,四倍于子城。

    罗城的形状呈东西宽、南北窄的椭圆形。福州的各级官衙府殿,从唐开元十三年的都督府,到唐乾宁四年的威武军,再至后梁开平元年的闽王宫,都恰好位列于罗城中央。

    罗城的城墙周围三十六里四千八百丈之长,全部用青砖砌成,是名副其实的砖城。城基凿于地下十五尺,填入杵土胎石,高二十尺厚十七尺,再用一千五百万块的青砖砌筑城墙。城墙采用大城的轮廓,凹进凸出,一个凹凸称作一间,共有一千八百一十间。

    在城墙上盖有敌楼——用来御敌的城楼,敌楼有二十三层。敌楼的棱角上又有六座楼阁,双层,栏杆钩联,参差焕赫。城墙上若干步之间设置一个更铺——通过击鼓进行司更,更铺共有三十六座。

    罗城的城门众多,大门有八座。东有清平门,南有福安门,西有善化门,北有济川门,西南方向是清远门,东南方向是通津门,东北方向是通远门,西北方向是安善门。

    大门的左右各引出一座亭子。便门九座,因门上有匪楼,所以便门又称暗门。还有水门三座,修河堰两条,建石桥九座。

    罗城的此等规模,已然使长安城沦为一座土城,更何况夹城的出现。

    夹城将罗城的南北端扩大,增筑南夹城和北夹城,把罗城夹在中间,将三座山纳入城中。于是整个福州城呈现满月形,夹城又有了南北月城之美誉。

    南月城将两座山围入城中,分别是位于东南方向的九仙山和位于西南方向的乌石山。这两座山树木高大,直冲云霄,草丛茂密,藏龙卧虎。城墙上的轮廓有一千零三间,敌楼有四十九座。设有两座大城门,南为登庸门,东南方向为道清门,城门上的敌楼均有三层。其他还有暗门八座,水门两座,河堰一条,石桥五座,更铺二十座,与罗城的结构相类似。

    北月城上的轮廓有六百四十二间,敌楼有二十六座。设有两座大门,北为严胜门,西北为道泰门,城门上的敌楼均有十层。其他还有暗门四座,水门二座,石桥一座,更铺十四座,同样与罗城的结构相类似。北月城跨截越王山,毗邻西湖水,真乃天府之地,神开之土。

    金凤沿着南街径直来到了威武军门。此时,离辰时还有半个时辰。也就是说,金凤比约定的时间提早了半个时辰。刚才以为赶不及,都没有认真观赏东街口一带的热闹集市。现在若是走开,金凤又怕和恩公错过。所以,她只好呆在门楼下,乖乖恩公的出现。

    威武军门曾经是子城的城门之一,后来子城拓广为罗城,福州升为威武军,这个位于罗城内的城门便被称为威武军门。威武军门为双门,城门上建有城楼九间,又称“双门楼”。

    门楼上设置有自鸣钟和鼓角,替代滴漏用来报计时间。这样一来,威武军门又称作“鼓楼”。门楼下,进进出出的行人多是和达官贵人沾边的人。那些个达官贵人多是坐在八人大轿中,被八个仆人抬进抬出。要知道,这个门楼之内,可都是官衙府殿和王宫銮殿。

    金凤见此情景,难免猜测三爷和恩公就是轿子里的某个人。而她已经卖身于他们,或许日后的生活就是在大宅子里当个丫鬟,伺候那些个达官贵人,以及他们的夫人千金。

    想到这,金凤不禁冷笑几声。金鸾凤殿哪怕近在咫尺,而她却永远不可能拥有吧。然而,金凤转念又想,自己一个孤苦伶仃的十三岁女孩,有什么资格奢望坐拥金鸾凤殿。如果可以在金鸾凤殿里当个丫鬟就算是老天有眼了吧!

    金凤这样一想,又担忧了起来,要是恩公没有出现,她将何去何从,难道要她回到那个破落的巷子里,无依无靠地生活下去吗?

    这时,一个八人大轿抬过金凤的身旁,突然在威武军门外停了下来。金凤赶紧从混乱的思绪中清醒。哪知那八人大轿又前行,朝威武军门内抬了进去。

    金凤感到一阵落寞,但仍然心存希望地盯着那八人大轿远远望着。之后发生的一幕让金凤喜出望外,原来那八人大轿走过威武军门后,又停了下来。更让金凤大吃一惊的是,八人大轿落轿之后,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下了轿子。

    金凤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竟果真是恩公大人。兴奋之时,金凤便看到恩公大人朝她招了招手。器咯!,,。。

第三十九章 报恩() 
那么,金凤的恩公大人,被那位三爷称呼为仲举,此时穿着官服的这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原来,他就是章仔钧,仲举是章仔钧的字。而那位三爷,便是曾经的福建观察使,如今的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

    先前,章仔钧拟就了“战策”、“攻策”、“守策”三部兵法,直奔福州求见威武军节度使。在福州的招贤馆,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亲自接见了由浦城而来的章仔钧,并了章仔钧献上的三策兵法。

    王审知大喜,紧拉着章仔钧的手,连声说道:

    “真是相见恨晚啊!”

    王审知立即表奏朝廷委任章仔钧重任,朝廷准奏,当即授章仔钧为检校太傅,充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王审知在招贤馆亲自宣读了委任书,章仔钧闻知朝廷授命重任,诚恳地谦让再三而后领命。

    王审知立即坐帐,于招贤馆前举行隆重的任命仪式。仪仗毕,又特别加礼宴庆贺,章仔钧不肯就宴,对节度使大人说:

    “臣无功而受此厚禄,实不敢当,惟愿在王帐下听凭调遣,永不辜负皇恩。”

    王审知说道:

    “公智谋过人,必可保全闽地一方百姓。”

    这样,章仔钧发出加急快报,把好消息告诉给了家人家人准备举家搬迁到了州治之地建州城,等几个月之后,在福州的事宜皆已俱妥,自己再前往建州城与大家团聚。

    三天前,虽说章仔钧让金凤于今日辰时在威武军门等他,但这三天来,经过缜密的思考之后,章仔钧觉得事有不妥,所以并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一来,那天章仔钧之所以做出那个决定,是因为当时灵光一闪,想到节度使大人日理万机,身旁却没有一个惬意的侍婢。金凤懂事又知书达礼,如果将她培养起来,呆在节度使大人身旁服侍,章仔钧觉得,或许可以帮大人消疲解劳。然而,在章仔钧的眼里,金凤只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女孩,跟他自己的儿女们差不多大。想到这个,章仔钧于心不忍了。

    二来,章仔钧认为,那小女孩挂在嘴边的知恩图报只是说说而已,她拿了钱回家之后,兴许会改变主意。这一点,章仔钧还真是错了,他没想到金凤虽然还是个小女子,但果真是知恩图报、遵守诺言。

    三来,章仔钧也曾想,就算那小女孩如约来到威武军门等自己,他也将选择视而不见。因为他心里明白,节度使大人的身旁可是个龙潭虎穴之地,自己若果真将金凤送入,那就是一手把她推进这个万丈深渊。

    所以,章仔钧认定,自己若是遵守这个约定,对那小女孩而言,兴许并非一件好事。这样想过之后,章仔钧便将这个事情抛之脑后,不论金凤是否如约前往威武军门。

    然而,今日辰时,当章仔钧坐着八人大轿经过威武军门时,他还是下意识地朝轿子外面看了几眼。或许,他只是想确定,那小女孩是否会如约来到这里等他。

    章仔钧坐在轿子里,朝左右两边的窗口外东张西望了一会,像是在偷偷摸摸地做着什么亏心事。他此时多么希望,那小女孩不会出现在他的眼前。但就在威武军门前的墙角下,章仔钧还是极不情愿地看到了金凤的身影。

    金凤焦急而彷徨的颜色,使得章仔钧犹豫起来,是否放弃原本做好的决定。他让轿夫停了下来,自己静静地坐在轿子里思索了几秒钟。章仔钧这么大年纪了,从没有这么纠结过一件事情,好比是第一次让他做一件坏事,内心充满了挣扎。

    算了吧,思索不出一个结果来,章仔钧索性保留了之前的决定。他让轿夫前进。就在此时,他注意到了那小女孩的眼神中透露出的落寞和不安。

    轿子前行,通过威武军门。章仔钧朝着后面的窗口,张望着。只见那小女孩仍然坚定不移地目送着自己的轿子。章仔钧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目光,那是在逆境当中,仍然永远心存希望的目光。

    就在这个瞬间,章仔钧改变了主意。他让轿夫再次停下了前行,并且落了轿。章仔钧走出轿子,朝威武军门外的金凤招了招手。

    由于还有公务需要留在福州,章仔钧只好把建州城章宅的地址留给金凤,派人先把金凤送回了建州

    章宅的门口有士兵把守,金凤拿出章仔钧给的信物,递给守门的士兵,说道:

    “这位大哥,太傅大人让我来找黄夫人,这是信物。”

    士兵接过信物,说道:

    “你在这等着,我去通报。”

    一会儿,士兵出来,说道:

    “黄夫人在后寝正忙着,你跟我进来,在前堂等候吧。”

    金凤于是跟着士兵,第一次走进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