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魏大军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曹魏大军师-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丕愣了一下,忙道:“请老师说的细致些,学生不懂!”

    “许将军是阳刚之人,最怕的便是以柔克刚,这也便证明为什么那些在沙场上敢于硬碰硬的汉子,上了青楼便如变了个人一样。

    他出身草莽,没有听音的附庸风雅,更没有这样的耐心,所以在我们耳中的高雅音乐在许将军眼中不过是恶俗的曲目。

    只要这首曲子在他周围盘旋,他便会心浮气躁,至此,想要找出他招数里面的破绽,也就简单了!

    难道子桓不相信老师?”

    “学生不敢,只是学生担心,万一事情向着奇怪的方向发展。。。。。。”

    “子桓,脚踏实地固然是好,但有些事情,便不能扎实平稳的去解决,也要去寻求一些终南捷径,这叫君子藏器,待时而动!”

    曹丕神色严肃,赶忙道了一句:“学生记住了!”

第081章。帝王心机() 
天色已经不早,今日的练习到这便结束了,曹丕再三行礼之后,又回到曹府去了。

    对于这个老师的才华,自不必多说,颍川人口口相传的神通,即便徒有虚名,也不至于一无是处。

    曹丕走后,荀彧侧卧在床榻上,看了一眼案牍上摆放的《子虚赋》,吐出一口浊气。

    这是司马相如在未得志之时所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还算有几分风骨。

    但是见到了刘彻之后,便开始写歌功颂德的《上林赋》,这也让后人诟病不少,可如今想想,当日的司马相如又怎不是今天的荀彧?

    不知过了多久,他昏昏欲睡的状态被公孙金陵的一句话惊醒。

    “来者何人?”公孙金陵站在客店的独立院落中,看着这个带着一个小书童,一身白衣的年轻男子,怔怔好奇。

    “你便是婶婶吧,在下荀攸,叔叔应该在你面前提起过我的!”荀攸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意,躬身行了一礼。

    公孙金陵这才回过神来,收敛了眼神之中的杀气,呵呵笑道:“原来是公达,你叔叔在屋子里呢,你进去吧!”

    荀攸毫不失态的再次行了个全礼,走进了荀彧所在的屋子,果不出所料,他还是那般逍遥自在,看不见悬在颈上的狂刀。

    “公达怎么这么有时间,明公手下的事宜应该不少吧!”荀彧关上了房门,又向火盆中添了几块黑炭。

    “最近还真没什么大事,让我看不透的反倒是叔叔!”荀攸坐在他旁边,将双手伸到柔弱的火焰上烤火,问道:“叔叔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公达那日不是帮着许褚为叔叔下了个套,怎么现在忧心忡忡的,怕叔叔败下阵来?”

    “叔叔,你就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再计较公达的落井下石了,当日确实情非得已,我若不站在程军师的那一头,他们一定说我们荀家抱团耍聪明,何况我想叔叔一定有办法打败许褚将军!”

    “这次你说错了!”荀彧幽幽笑道,“你这个叔叔啊,江郎才尽,还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

    荀攸神情一顿,好半天才喘过气来,缓缓摇了摇头,目光如铁的盯着荀彧,沉声说道:“叔叔越是这样无所事事,便越是胸有成竹,恐怕当日选曹丕公子也是早就想好的吧!”

    荀彧定了定心神,目光如常的说道:“当日选丕公子,实乃意料之外,若不是偶尔遇见,这许昌城中还真没有好的人选!”

    “叔叔此言何意啊?”

    “那日曹昂公子带着我去见明公的时候,偶然在曹府的院落中看见了这个目光如炬的少年,虽然他没有其兄曹昂那般文武双全,但其表现出来的武学功底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荀彧将目光看向地面,那透过窗户纸照射进来的阳光有些冷淡,“其实我早就猜到明公手下的那帮武将会刁难我,但却没有想到会这般让人为难,我要是想在明公手下翻云覆雨,就必须成为那个光芒闪耀的人!

    所以许褚的刁难,于我而言,不是祸而是福!”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来,叔叔已经想到了战胜许褚的方法,只不过里面带着几分听天由命,也带着几分幸运!”

    “也许是命运使然吧,若不是那日见到了曹丕公子,我想我是如何都下不来台的,许褚虽然是个粗人,但心思无比细腻,而他刁难我,估计也是奉了明公的命令而已!”

    “这怎么可能?不是说明公用人向来只论才,为何表面笑脸相迎,实则笑里藏刀,这样阳奉阴违的行径难道不怕手下的臣子们有怨言?”

    “有怨言又怎样,天下早已面目全非,除明公帐下,哪里还有如此安逸的栖身之所?”荀彧淡然说道:“看破这件事本质的绝对不仅仅你我叔侄二人,程军师会看不透?他们只是看破不说破而已,若明公没有这样的生性多疑,他便也不是明公了,而程军师实则也在顺水推舟的帮我,这一点明公同样是知道的!”

    荀攸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中仍然是懵懵懂懂,“若主公对臣子猜忌,臣子不敢抱怨,程军师明着在帮明公,实则在帮你,明公既然看透了,为何不怪罪下来?”

    荀彧笑的有些灿烂,公达果然将所有心思都用在专研兵法和奇门遁甲之术上去了,对于人心的揣度,果然不及他这个叔叔,但这样也好,心思越单纯,便越容易在这乱世中生存。

    “公达,你看那天上的太阳,不管刮风下雨,你我都知道,同样的时间他一定在同样的位置,明公就像这片天,而我们臣子就如这漫天繁星,不管你如何隐藏光辉,都被他看在眼里。

    而我们与他之间的猜忌,是在所难免的,狡兔死,良狗烹,自古真理,伴君如伴虎啊,明公虽然不是皇帝,但他的狠绝,十个汉献帝比得了吗?

    再者而言,臣子之间,谁还没有个小心思小秘密,与这曹家的百年大计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荀彧见解独到,荀攸也听得懂,但比起揣度人心,他更喜欢那些快意人生。

    “叔叔要是不说,我还真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有这么多的大道理,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荀攸长叹一口气说道。

    “所以以后在入仕的道路之上,既要善于藏谋,又要善于藏芒,毛遂自荐的道理不可随意借鉴,审时度势,伺机而动!”荀彧一面笑道,一面为荀攸沏了一杯热茶。

    “叔叔的话,公达记住了!”荀攸心里一阵暖一阵凉的,暖是暖在了荀彧的劝诫,凉是凉在了这个世道。

    “叔叔,我听明公说你现在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我来许昌城的日子不短了,满宠县令也算带着我把这里转了个遍,明日我再去看看,一定要住的舒适才行!”

    “公达不必费心!”荀彧抿了抿嘴唇,笑容十分清淡,“明公既然刁难我,就会给我相应的补偿,我想这件事情过去之后,他会亲自派人为我寻找的!”

    荀攸一愣,问道:“这是什么道理?”

    荀彧平淡道:“恩威并济,帝王心机!”

第082章。风雪故人(求收藏推荐)() 
在这乱世,不敢有称帝的决心,也必须要有称帝的胆量,大汉社稷摇摇欲坠,是时候改朝换代了。

    帝王心术登峰造极,这是先汉之所以安享太平的原因,远的不说,高祖皇帝设计夺取韩信兵权,就是最为直接有力的证明。

    可到了桓灵二帝,再到现在的献帝,无一不是寄人屋檐下,命运掌握在诸侯手中。

    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心丧乱,皇帝尚且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匡万民乎?

    “叔叔这样说,我便放心了!”荀攸盯着荀彧有些发白的面庞以及微微红润的眼圈,一定是这些日子没睡好觉,心中难免有些心疼。

    “公达早些回去,没事的时候就不要去许将军府上转悠了,否则他一定说你故意向我透漏他的秘密!”荀彧笑着说道。

    “我这就回去,叔叔也早些休息,最近天寒,屋里的炭火一定要足,你与许褚将军约定的时间之内要是没什么事,我便不再现身了!”

    “如此也好!”荀彧本想起身相送,却被荀攸强力的言语留下了,他与公达本就没什么礼节可言,干脆也就没执拗的坚持要去送。

    第二天荀攸果然未现身,甚至没出府门,对于曹府的事宜也是抱病未去,这让百官很费解,看不透荀攸这样做的原因。

    公孙金陵竭力钻研《公无渡河》这首曲子,其中多包涵悲怆感觉,气壮山河,再根据公孙家的独特剑法亦步亦趋,渐渐已经初具整套剑法的雏形。

    而曹丕依旧跟着荀彧听曲子,渐渐已经将曲调高昂和低沉的部分烂熟于心,目无全牛。

    荀彧语重心长的点了点头,对曹丕的表现甚是满意。

    。。。。。。

    。。。。。。

    这世上有些人,生来便不同凡响!

    即便在文人骚客璀璨的时代,还是会有那么几个人拔得头筹,只要听到他的名字,便会打心眼里敬佩的不行。

    荀彧以为,除了公达意外,绝对不会再有第二个人前来拜访,但在这风雪夜,却有一人身披斗笠,星夜前来。

    说到这个人荀彧并不陌生,相信只要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书迷朋友们都不会陌生。

    他甫一进门摘下斗笠,荀彧有些喜出望外,不过很快便平静下来,辞气温和的说道:“元直兄深夜造访,令文若惶恐啊!”

    徐庶在扑面而来的暖风中缓缓摘下斗笠,满脸笑意,他悄然而来,身边没有跟着随从和书童,也不客气,径直围坐在火盆旁,拿起热茶便饮。

    徐庶沉默片刻之后方道:“几日前听说文若到了许县,恰巧我也在此,本该早来拜访的,可一来二去竟被一些小事耽搁了!”

    荀彧摇了摇头,赶紧为徐庶续上一杯水,浅笑说道:“元直不是耽搁了,而是不方便而已,这客店周围到处都是曹公的耳目,你想故意避开,这么说今夜这番话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喽!”

    徐庶斜瞥了荀彧一眼,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他虽然没有荀彧那般殷实的家境,但读书人没有过多的云泥之别。荀彧一语便看破了自己的难言之隐,说到底还是有些震惊的。

    是仕族领袖荀家的未来希望,是决定仕族生死去向的领路人,更是天下才子风尘向往的执牛耳者,荀彧身上笼罩着太多耀眼的光环。

    而近些日子徐庶又听说他得到了曹操的青睐,想来将来会在曹操帐下入仕,这个人是未来几十年左右天下大势的中流砥柱,这也是一向深居简出的徐庶深夜来访的原因。

    “元直既然冒着风险来了,就说明有重要的话要对荀彧说,这里只有你我二人,元直尽可直言!”荀彧目光清扫了徐庶一样,微微笑道。

    徐庶的目光有些停顿,似乎心里在进行无比激烈的斗争,手中的茶杯也快速的放在桌面上,抬起头来凝视荀彧的面庞,一字一顿的说道:“文若了解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心机狠绝,杀人如麻,刚愎自用,不循权宜之计,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无情无义。。。。。。”一时之间荀彧数落了曹操很多的缺点,但对这位明公的长处却是只字未提。

    徐庶颇为震惊,脸上不由闪过一抹犹疑,淡淡道:“既然你知道,为何还要来这兖州许县?”

    饶是像荀彧这般心智坚定的,听到徐庶说出这样的话还是有些震撼,“元直此言何意啊?”

    “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他还缺一两个玩弄心计的书生吗?”徐庶字字珠玑,但看向荀彧的目光始终没有掩饰那一抹寒芒:“你以前未曾入仕,当然不知道这官场的水有多深,尤其是这兖州许县!

    曹操自恃兵力强盛,做起事情不讲礼法道德,即便如陈宫那般脾气良好的人,不也看破了曹操狠绝的心境,离他而去!”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多么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可谁又会想到,这句话正是出自曹操之口,那个在百官面前笑语宴宴的明公,心里藏着一颗怎样冷若冰霜的心!

    “元直如此说,是想让荀彧离开这许县,另求谋主?”

    “志向不可强求,但曹操所做的种种丑事,难道不足以让你看清他的真面目吗?”徐庶微微闭了闭眼,心中有些难受。

    “那元直为何又敢孤身起来,若是让曹公探知你此行的目的,徐家将难逃死罪啊!”荀彧眉毛轻佻,慢慢说道。

    “你一个人便代表了天下仕族的地位,代表了以后几十年的天下大势,这样的分量还不足以让我以身犯险?”

    荀彧心中燃烧起了一股莫名的白色火焰,来此之前他心中再三掂量过荀家究竟要何去何从,可最终还是选择了曹操。

    理由很简单,他是二十一世纪魂穿过来的,对三国的走向很清晰,天下必将三分,刘备手下有卧龙凤雏,孙权手下有周瑜鲁肃,相比较而言,只有入到曹操手下,他才能让仕族站住脚跟,才能为荀家谋取安宁!

    这是一份谋略,也是一份私心!

第083章。比武前夕(求收藏推荐)() 
徐庶盯着荀彧看了半晌,眸色幽深的点了点头,荀彧在仕族中的分量他自然知晓,所以他才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让荀彧看清事态本质,主动离开曹操。

    但若是按照荀彧原来的脾气,他是不会扬长而去的,曹操是未来天下三分最为志得意满的存在,没人能压制住他的锋芒,何况刘备假仁假义,孙权乳臭未干,他早已看透。

    “我知道文若心里是怎么想的!”徐庶嘴角轻轻颤抖,露出了一抹冷淡的微笑,继续说道,“所有人都能看清曹操的能力,从刺杀董卓未遂全身而退的那一刻开始,他便注定会成为耀眼的明星。。。。。。但你看不清的是,他背后的伪装,他善于收买人心,善于阳奉阴违,总是给人一种明主的感觉,但无可厚非,曹操是个心狠手辣的伪君子!”

    即便是这句话从大名鼎鼎的徐庶口中说出来,荀彧依然神情十分宁静,面部表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实际上他此刻的内心,已经如沸水一般,翻涌沸腾!

    现在他终于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