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猎三国-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潭荚谏涎荨

    也许是因为西凉军正面击溃了追击的曹操,志得意满的西凉军,连斥候都懒得派,营寨周边虽然有不少甲士把守,但大多醉醺醺的席地而睡,丝毫不担心有敌人前来偷袭。

    不过此时驻地光亮通明,现如今杀过去只会暴漏行踪,虽然不清楚西凉军具体有多少兵力,但一定比公孙逸率领的骁骑军多出不少,一旦正面冲突即便能胜也是惨胜。

    战场风云变幻,一时不慎即便占得先机,也有败北的危险,况且西凉军的战斗力可是不俗,公孙逸已是多次领教过,自然不会稍有轻视,此时冲杀并非最佳时机。

    这么久都等了,自然乎这点时间,公孙逸强忍下令全军突击的冲动,吩咐左右令全军禁声原地待命,违令者立斩。

    夜色愈发浓黑,连原本微微淡出的月朦胧月光也依稀消失,漆黑的夜色里,唯有西凉军驻地通亮如同白昼,随着时间推移,西凉军驻地火把依稀熄灭,逐渐只剩少许火把,依然在夜晚里燃烧。

    不少从百姓破烂帐篷里走出的西凉军甲士,懒散的伸着懒腰,随意整理了一下敞开的衣衫,睡眼惺忪的朝着帐篷而去,整个西凉军军营好似沉寂下来。

    浓密的黑夜里,数十个身手出众的骁骑军甲士,依靠着过膝野草,脚步虚浮,弓着身朝西凉军驻地冲去,很快靠近一众守卫的西凉军。

    “嗖嗖嗖!”骁骑军甲士所携带的短弩,顿时射出致命的箭矢。

    一众站在驻地前防御的西凉军甲士,还未反应过来,纷纷中箭倒毙而死,站在望楼上来回巡视的西凉军甲士,眼看眼前不远处有黑影蠕动,本以为是野兔之类的动物。

    只是当看到黑影突然站起,分明显是人形之时,刚要大声喊叫,突然锋利箭头贯穿咽喉,随着血浆爆裂,西凉军甲士眼前一黑呜咽着骤然朝下坠去。

    数名早已冲到并不算高的望楼边的骁骑军甲士,顺势将尸体接住,悄无声息的丢在一边,立刻有骁骑军甲士扯下尸体上的戎装,套在身上爬上望楼。

    至于那些醉醺醺的西凉军甲士,还未醒过来已是见了阎王,很快驻地周边的西凉军守军,皆被悄无声息的干掉,整个驻地的防御形同虚设。

    随着站在望楼上的骁骑军甲士手持火把摇摆,公孙逸一声令下,一众早已等候多时的骁骑军起身冲了出去,没有人呐喊,只有密集的脚步声与战马踩踏地面的鸣响。

    从营帐内睡眼惺忪走出来方便的甲士,皆被隐藏在一边的甲士拉入黑暗抹了脖子,随手将尸体丢在阴影里,着下一个猎物。

    直到听到骁骑军大军靠近,这些先一步冲入西凉军军帐的尖兵,拿出引火之物,顿时将周边的帐篷点燃。

    很多熟睡的西凉军甲士只觉口干舌燥,呼吸十分困难,全身汗水浸透,愤怒醒来之时,恩然的发现周边大火升腾,惊恐之下来不及穿衣,纷纷朝外逃去,只是尚未来得及反应,便被早已在帐篷外的骁骑军甲士当场斩下头颅。

    此时先头骑兵在夏侯惇的带领下冲入西凉军驻地,所到之处四处纵火,骑兵一路冲杀,随手斩杀那些光着身子,惊慌失措到处逃命的西凉军甲士,随着凄厉的惨叫,不是被烈火吞噬,便是被骁骑军斩杀。

    大火升腾,一时浓烟滚滚而起,随着公孙逸率领的六千甲士四处冲杀,倒毙的西凉军死伤少数,公孙逸率领大军一路突进,直指董卓军帐。

    只是一路突击抵抗愈发激烈,不少保护董卓的西凉军精锐近卫,虽然人数不多但占据通往中军大帐的要道拼死而战,虽然伤亡惨重依然丝毫不退。

    公孙率领骁骑军反复冲杀,依然无法攻破精锐近卫军全力防守的要道,酣战许久,地上尸体横陈,在夏侯惇提枪挑杀最后一名西凉军近卫之后,公孙逸一马当先冲向中军大帐。

    冲入大帐,早已是人去楼空,公孙逸立刻下令让夏侯惇领军追击,只是恐怕董卓早已逃之夭夭,公孙逸顿足叹息,恐怕这一次又让董贼逃出升天了。

第六十七章 恻隐之心() 
天色蒙蒙亮,清凉的晨曦伴随着阵阵原本沁人心脾的清风,此时却充斥着令人作呕的浓郁的血腥味。

    酣战一夜,战斗方才停歇,大火已被骁骑军合力扑灭,浓烟缓缓升腾,在晨曦的光亮里显得十分清晰。

    骁骑军散落在尸体之间,搜刮战利品的同时,给那些尚有一口气,苟延残喘的西凉军伤兵补上一刀,以解除他们的痛苦,骁骑军将营地内的尸体掩埋,免得尸体产生疾病。

    公孙逸在临时军帐内,静听追击一夜,刚刚返回的夏侯惇禀报,虽然尾随掩杀了数百名逃离的西凉军甲士,但并发现董贼的踪迹,夜色渐明,甚至发现了西凉军斥候,夏侯惇无奈只有领军回返。

    夏侯惇同样尴尬,先前在冲击前往中军大帐的要道时,是由他领军反复冲杀,虽然最终冲破,只是不仅折损了不少人马,而且还让董卓早一步逃之夭夭,只觉心里有愧,语气也低沉了不少。

    公孙逸心中微微叹息,和颜悦色的好言安抚了夏侯惇几句,既然董贼逃窜而去,也只能无奈作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做的公孙逸都做了,只能说董贼命不该绝。

    战场刚刚打扫,尸体皆被清除,公孙逸带人在西凉军营寨驻地内反复巡查,并没有发现一众被强押来的朝廷官员,更没有汉献帝的踪迹,想必已被董贼先一步运往长安,公孙逸原本诛杀董卓,救出皇帝与朝臣的计划算是落了空。

    不过现如今骁骑军大获全胜,杀敌近万,俘虏三千之众,也算为当初洛阳东郊旷野的惨败出了一口恶气,倒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此次突袭作战,大多数西凉军还未来得及冲出营帐持刀作战,已被焚烧的大火吞噬,骁骑军突袭冲杀,消灭西凉军近万人,光是俘虏就有三千之众。

    反观骁骑军死伤数百人,大多是在冲击中军大帐要道时牺牲的,公孙逸的收获也是惊人,大多数西凉骑兵根本来不及冲出军帐,更不用说去牵引战马。

    突袭一战,公孙逸收获了近三千余匹战马,对战马稀少的公孙逸来说,无异于巨大的财富,只要拥有战马,选良将训练,必然可以拥有强横的骑兵部队,虽然公孙逸此时手下无可堪统领骑兵的战将,但并不代表以后没有。

    夏侯兄弟在此战中多有功勋,但公孙逸很清楚,一旦知道曹操还活着,二人必然离去,公孙逸自然毫不犹豫的将三千战马据为己有,夏侯兄弟虽然眼红,但也不会多说什么。

    其余董卓收敛来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公孙逸也不吝啬,分出一半赠予将校士卒,一时骁骑军众甲士斗志昂扬,人人都在称颂骠骑将军公孙逸大恩。

    骁骑军甲士之所以激动难平,是因为古来征战,尤其是关东义军群雄诸侯大多吝啬,虽然会在战前战后拿出酒肉犒赏军士激励士气,也会拿出少部分金银分发有功之臣,但很少将收获的一半金银拿出来分发犒赏。

    金银虽然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发展的基础,但对于公孙逸来说,生命才是最宝贵的,而这场胜利是靠战士们奋勇拼杀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理应获得丰厚的犒赏。

    公孙逸并非不看重堆积如山的财富,只是比起金银珠宝,还是手下将士的性命更宝贵,公孙逸的随意行为,使骁骑军更加凝聚,斗志愈发昂扬,即便此时公孙逸下令全军前往攻杀长安,恐怕也没有兵士稍有不愿。

    唯一遗憾的是在夜晚冲杀纵火之时,西凉军的粮草大多被付之一炬,实在是美中不足,世上不如意十有**,公孙逸也不会那么贪心。

    数千狼狈不堪的西凉军战俘,在周边骁骑军虎视眈眈押送下送往一边临死搭建的营寨关押,一路上骁骑军甲士不断挑衅、怂恿,只要西凉军甲士稍敢顶撞,毫不迟疑的当场斩杀。

    只是此时令公孙逸头疼的并非是数千降兵,而是十多万聚集的百姓,令人惊讶的是,昨夜一番大战,被西凉军强行带往长安的百姓,居然都惶恐不安的待在破旧的帐篷里。

    也许是被西凉军残酷的统治吓怕了,并没有多少人逃走,后来公孙逸才知道,西凉军将百姓编成队列,施行残酷的连坐之刑,一人逃走其余同队之人一个不留。

    保住自己性命,只能盯着其他人,防止其他人离开,即便一些人想要趁机逃离,也会被同队的其他人强行拉住。

    公孙逸还未想好如何去安抚一众百姓,眼看已是一堆废墟的西凉军驻地根本无法驻扎,运送帐篷、粮草的后勤辎重部队尚在赶来的路上,公孙逸只能下令骁骑军驻扎废墟周边,严令不得扰民,违令者斩。

    不过骁骑军大多兵士都是从流民中征召,都是逃难的疾苦百姓,跟随公孙逸正是为报其恩德,对这样同样受难的百姓也深表同情,命令倒是很好的执行了下来。

    全军休整,公孙逸将骑兵派出,周边百里之地,免得被西凉军反戈一击,若是西凉军领兵杀来,无险可守的平原,公孙逸会毫不犹豫的放弃。

    一番大战多有斩获,重创西凉军本部兵马,只是既然董贼逃之夭夭,以不足五千人的兵力去攻击长安,无异于自寻死路,战机已失,唯有尽快撤军,只是是否要带着一众百姓,公孙逸有些犯了难。

    公孙逸心中犹豫,带领一众甲士前往百姓居住的地方而去,眼看有虎狼之师的甲士,原本还在外面的百姓连忙躲入破旧的帐篷,一时间周边寂静的可怕。

    公孙逸缓步走在人口密集的百姓驻地,看着十多人拥挤在破旧的帐篷里瑟瑟发抖,十分惊恐的眼神根本不敢去看一众甲士,生怕引来杀生之祸。

    一路之上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扑面而来,帐篷的周边都系着面目狰狞的头颅,以震慑敢于反抗和逃跑的百姓,残酷的手段令人发指,周边的一些地上,居然还有剩下一半的尸体,分明是被啃咬过。

    跟在公孙逸身边的骁骑军近卫不由皱眉掩鼻,劝谏公孙大人早些离开,免得招引晦气,只是公孙逸置若罔闻,神色肃然的朝驻地深处走去。

    一众骁骑军近卫面面相觑,生怕这些乱民伤到公孙大人,连忙快步跟上,紧握腰间佩刀小心探查周围。

    西凉军在董卓的授意下,强行将一众百姓限制在驻地内,不得离开一步,致使恶臭熏天,环境如此恶劣,很难想象这些被拘押在此的百姓,在这样的残酷环境下是如何生活的。

    越往前走,心境越来越沉重,公孙逸心中心口发酸,这一刻已经下定决心,即便西凉军领军杀来,也绝不放弃这些凄苦百姓独自领军撤离,眼看同为大汉百姓却如此凄苦,顿生恻隐之心。

    就在公孙逸经过一处破败帐篷时,一名看起来不过十岁,身着单衣,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娇呼一声,突然被帐篷里面的大人挤了出来,失去重心顿时摔倒在地。

    公孙逸连忙上前本能的伸出手想要将小女孩扶起,突然小女孩忐忑不安的蜷缩起来,十分惊恐的盯着一身铠甲的公孙逸。

    “别怕,我这里有吃的。”公孙逸心中发酸,从身边近卫那里接过面饼,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

    略显慌乱不敢抬头的小女孩犹豫再三,极度饥饿驱使着小手微微抬起靠近面饼,眼神里满是对面饼的渴望,突然从帐篷中冲出一个年过六旬,腿脚并不方便的的白发苍苍老者。

    老者跌跌撞撞的快步上前,用略显单薄的身躯将小女孩挡在身后,突然跪地不断磕头求饶道:“我那孙女才九岁,求大人高抬贵手,放过她吧,小人愿做牛做马报答大人大恩!”

    公孙逸大惊,被这样的老人跪拜哪里承受得起,在周边众人惊愕的眼神中突然也跪了下来连忙道:“老人家快快请起,我是小辈,哪里受得了如此大礼!”

    满脸惊愕的老者被公孙逸扶起,公孙逸脸上一直挂着亲和的笑容,丝毫没有上位者的架子,这还是昨天那些手提战刀,随手屠杀的刽子手吗?眼前的一幕如同做梦。

    昨夜西凉军大营内烈火熊熊,杀声震天,一众早已被西凉军杀破胆的饥民,惊恐不安的待在破旧肮脏的帐篷里,不敢稍有异动。

    对他们来说,那些手持刀剑,身着铠甲的军士都是豺狼,甚至有不少人暗暗期望西凉军能够战胜,好死不如赖活着,起码在西凉军手下可以苟延残喘下去,并没有多少人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公孙逸好言安抚周围饥民,立刻让身边的近卫将食物和淡水拿出来供给这些百姓,只是众人身上根本拿不出多少,对于庞大数量的饥民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公孙逸立刻令身边近卫将营中粮草全部调集过来,虽然聊胜于无,但不论如何都要做些什么,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死亡,刚刚战胜西凉军的公孙逸,遇到了难以想象的粮食危机。

第六十八章 凝聚人心() 
在公孙逸的命令下,数千军士很快开入饥民驻地,第一时间将那些悬挂在帐篷上的头颅尸体取下掩埋入土为安,就地取材,近况将西凉军的仅剩的帐篷在周边的空地重新搭建。

    随军医官配置草药为患病的饥民救治,营地内开设十多个粥棚,一众骁骑军在周边维持秩序,孩童妇人和老人优先,一些想要插队的精壮,皆被骁骑军军士毫不客气的拉倒一边一顿暴打。

    不少人饥民捧着小米稀饭热泪盈眶,每一粒小米都显得弥足珍贵,一些孩童小心翼翼接过父母挤出来的少许小米,吃得津津有味。

    尽管公孙逸立刻下令救治,但依然每一刻都有百姓因病或饥饿而死,公孙逸甚至冒着军士哗变的风险,下令将军粮全部用来救济百姓。

    但十多万人的数量,仅凭骁骑军所带的粮草根本不足以养活人,每个时辰都会堆积不少新的尸体。

    晌午时分,辎重部队赶来,公孙逸不得不与军中主薄盘算粮食用度,公孙逸属下的骁骑军虽然忠诚,断粮一日尚可,若是数日恐怕依然会引起哗变。

    尤其此时全军孤军深入,随时都有可能应对来自西凉军的反攻,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