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虐桑∷苑牍杂谖某蟛拍敲吹目粗亍

    “是,托冯公洪福,小子方才做出这些许小事来,比得冯公坐镇郡治,统筹郡内大小事务,实在是不值一提啊!”文丑寻了一处,跪坐下来,恭维言道。

    “呵呵,这倒是文君谦虚了,冯公,在下此次前行,可是大开了眼界啊!”郡吏亦是跪坐下来,兴奋言道。

    “不敢称君之赞赏。”文丑言道。

    “哦,到底是什么事物使得子均你大呼打开眼界呢!”冯公饶有兴趣道。

    “冯公你是不知,此次我去各县乡寻查,其他各处,尽皆寻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独文君所掌沙河乡、桃林塞,使我大吃一惊。”郡吏犹且赞不绝口,言道。

    “到底是如何不同,你到是说来听听!非要吊老夫的胃口不成?”冯公气笑道。可以看出其与那郡吏之间,关系非常。

    “先说桃林塞上吧,。。。。。。”那郡吏随即将其在塞上的所见所闻,叙述了一遍,期间添加这他不断的赞叹之声和文丑的补充之语。使得冯公屡屡击节赞叹不已,心下对于文丑的评价更是高了一层!

    随后文丑、郡吏又将沙河乡的建设、方针、现状等言说起来。倒是在言谈甚欢的氛围之中,将其的述职问题,完全解决了。同样也赢得了国相冯公的赞赏、信任。当然这其中,郡吏的推动功劳甚大,毕竟其在冯公心中的地位要比文丑高的多,他的建议也比文丑的言语更为管用!

    三人间的谈话,直接持续到了晚饭时间,而且还没有结束!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冯公的智慧、博学,郡吏的圆滑、衔接都使得文丑受益匪浅,心中更是直呼:“此行就是討不来一个好的管职,只此一番谈话,也不虚矣!”

    而文丑的奇思妙想、思想通达,也使得冯公、郡吏两人大开眼界,直呼文丑乃是百年难得之人杰,此后之前程,不可预料也!

    如此三人言谈说笑间,就已到了夜半时分,而他们的谈论也可谓酣畅淋漓。散去后,直言明日继续,恓恓之情尽显。

    翌日,中平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再过两天也就要进入到四月的麦忙季节了。

    而常山国郡治元氏县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只因为文丑的到来。

    郡朝官寺,听事堂上,冯公高居大堂之上,那名郡吏率领一众郡吏位于右侧,一名魁梧非常、孔武有力之人,率领一般武将,列于左侧。文丑一下乡之人,位于右侧末尾处。

    那列于左侧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常山国的中尉大人,是一名实权人物!掌郡兵五六千人,可动员郡兵数万人!当然,这样的动员并不常见。总之就是目前常山**兵的总帅!

    位于其下的那一众人等,就是目前郡兵中的各级将校、军侯了。任何一个人的职位拿出来,都与文丑这个桃林校尉相当,皆不容小觑之。

    而那郡吏之下众人则是常山国郡朝的诸位文官了,包括长吏、功曹、主簿、督邮等。

    东汉时地方的管职系统是这样的:首先是郡的长官称为太守——因太守兼领武事,故别称郡将;州治所在郡的长官称尹。又根据郡的大小、人口的多少,太守的级别又分为中二千石、真两千石、比两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六级。郡内原设有专掌军事的都尉,在建武六年之后,边郡常设,内地大多不设。

    每郡的都尉,为一至五人不等。都尉在一人以上时,在郡之下分设都尉辖区。有时,在不足设郡的地方,亦设置过渡性的都尉区(属国都尉)进行管理,其性质相当小郡。郡太守的助手为郡丞(边郡为长史),由中央任命。

    此外,郡府的僚属有:功曹,掌管郡内一切人事;主簿,掌管文书;督邮,主管纠察属县、监管本郡官民;掾、史,分曹办理郡政,掾为正职,史为副职,每曹有办理文书的书佐。

    又设三老,帮助推行政施和教化。郡府僚属由郡太守自行聘用,其地位以功曹最高,依次为主簿、督邮等。郡都尉的僚属与太守类似,亦由郡都尉自行聘用。

    分封给诸侯王的郡称国,其行政级别与郡相等。王国的官属分两个系统,一是类似于郡官的民政系统,有相(相当太守),常山国的冯公就是居于此职,是实权人物。

    中尉(位同都尉,但是郡国之中仅设中尉一人。),其属官亦与郡大体相同;还有就是管理诸侯王生活、禁卫的官属,如郎中令(相当光禄勋)、仆(相当太仆)、治书(相当尚书)等。

    此外,王国还设有类似于太傅的傅,负责辅导诸侯王,级别等同于王冠相。

    分管少数民族的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级别与郡太守相当,其属官有从事、掾,无定员,根据事务多少而设。

    县的长官为县令或县长,级别从千石至三百石不等。下设属官有:丞一人,管理文书、仓狱;县尉一至二人,管理治安;主簿、功曹、掾、史,均与官类似;三老,掌教化。

    县的长官由朝廷任命,但州郡也可以过问县的人事,县长官或丞、尉出缺又无合适人选的,上级机关可派出属官或另行任命他人代理。县长官的行政事务,受郡府的监督,每年年终要向郡长官汇报功作(上计),听侯考核。

    这也就使得文丑可以在相国冯公这里讨要高邑县长一职了,日后再上报到中央朝廷就是。

    除去以上的郡县两级管职制度外,在月前,当今圣上同意了,刘焉的建议:“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于是有了较郡更高一级的州的官员系统!

    州的长官为刺史(中平五年,即今年月前,改称州牧;京畿地区的司隶部长官特称校尉),其主要职责是巡察下属郡国政务,年终遣吏到京城向司徒府汇报(上计),劾奏不称职的郡国长官。

    属官有从事(亦称掾史)、假佐。

    从事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部郡国从事等,均由州长官自行聘用。

    治中别驾是州长官的主要助手,在从事中地位最高;簿曹掌文书;兵曹掌军事,仅在有军务时设;部郡国从事,每郡国一人,负责纠劾郡国长官、按治郡僚属,其地位仅次于治中、别驾。

    假佐是州长官的低级属官,主管文书,其中的典郡书佐分管州所属郡国的有关文书,每郡一人,由郡史轮流充当。

    而冀州的州治本在常山国的高邑县,当时皇甫嵩镇压了黄巾之乱后,就被任命为冀州牧,驻扎在高邑县中,但是其在那里仅仅待到了中平二年,就因为西北边疆告急,而率兵离去。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之后的张牛角、褚飞燕等人的起兵之事了,更不用说如今威势大盛的黑山军的存在了。

    自那以后,新任的冀州刺史王芬,就迁到了巨鹿郡境内。

    ps: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冀州的州治被设定到了巨鹿郡,偏离了在高邑县的史实!还请诸位见谅,实在是因为彼岸一开始的忽略,致使一系列的设定偏离甚远,若是强行修改的话,就需要全盘推翻大纲构架了,哭!见谅、见谅!

第一章 终得县君() 
回过头来,郡治元氏县官寺大堂之上。国相冯公及一众郡中官吏正在商谈要事。自然还有排在末尾的文丑其人。

    “冯公,听闻沙河乡有秩文丑来了,何不介绍与于众位相识一番?”那生的魁梧的中尉,翁声言道。一瞧就是一个沉浸在军部数十年之久的悍将。虽不见得其多么有勇力、智慧,只他的资历、年头都远胜文丑多矣。

    “正是,进来传闻此人数次击败黑山贼分部,想来也是个人物,冯公何不引见于众人呢?”一校尉出声附和道。

    。。。。。。

    有了掌郡中军事的中尉开头,堂内众人纷纷出言,欲要同文丑相识,不过言语之间,客气相邀者有之、酸意十足者有之、默然随众者有之、厌弃反感者亦有之!可谓百态社会、官场犹显啊!

    冯公使文丑来到堂上,本就有提携文丑之意,自然不会拒绝诸君的要求,朗声笑道:“哈哈,实不相瞒,这沙河乡文丑的确是个难见的人杰!日后必会成为诸君的良友益伴!”

    冯公如此一言说,更是引起了众位的好奇,纷纷看向位于末尾的文丑,使得文丑本来就忐忑的心思,更加紧张起来,这可是掌管常山国一郡六十多万人的权利中枢所在,堂上的每一个人,拿到下面的县乡都是能够跺一跺震三震的人物!

    “不错,那末尾之人就是平棘文丑文子孝!子孝,还不见过诸君?”冯公高居堂上,欣喜言道。尽显对于文丑的看好之意。

    “在下文丑文子孝,见过诸君!”文丑当下迈步出列,来到大堂中央,对着众人行了一礼,规规矩矩,不卑不亢,倒也合适的紧。

    “哦,你就是那传闻的‘侠义孝三郎’?”中尉双眼微眯,搭眼扫过文丑,一股不屑之意涌出!

    “在中尉面前不敢言‘传闻’二字,但是却是保得了一方之平安,‘侠义孝三郎’不过是黔首过誉之言耳!”开口言谈之后,反倒没有了方才的忐忑之意,当下不卑不亢的言道,并没有被中尉的气势所吓到。

    “哦,不错,有点意思!若能善加培养一番,定能成些气候。”中尉见着文丑如此,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道。

    倒是使得文丑一愣之间,没有立时回话!不过相国冯公却接言道:“田中尉所言正是,但是又该如何培养呢?”倒是要讨论其文丑的任职问题了。

    此时文丑方才恍然,向着中尉一礼之后,言道:“多谢中尉赞誉,小子荣祥之至!”

    中尉稍一摆手示意文丑免礼,接着对冯公言道:“既然子孝其人,知兵事、善击贼,何不令其居于郡部校尉之职呢!眼下张燕此贼正是猖狂,我部正缺人手啊!”

    “啊!”文丑闻言,当下一惊,这中尉要将文丑安排到自己帐下的节奏啊,这于文丑想象的一点也不相同!

    “怎么,子孝嫌弃此职过低否?”那中尉言道。

    “非也,能够如中尉之眼,小子荣幸,一时之间不能自制兴奋之情,是以惊呼出声,还望诸位不要介怀。”文丑忙言道。不过其之眼色却早已在观察国相冯公了,见其并没有多么赞同之意时,方才放下心来。不过还是急忙打了眼色,看向那叫“子均”的郡吏!他欲入主高邑县之事,郡吏可是知晓的。

    “如此甚好!”那中尉非常满意的笑道。

    “中尉之建议,稍显妥当之处!君不知文君其人虽为沙河乡有秩,但也兼任桃林校尉一职啊!建了偌大功劳,只能得到平调‘校尉’之职,岂不寒心?”那郡吏受到文丑求救之眼神后,出列施施然道。

    文丑闻言,看向那郡吏,感激之极。

    “什么‘平调’之,将其从偏远之地,调任为郡国之中!岂是‘平调’?”一向来对难郡吏不对付的将官,反驳言道。

    “正是,于齐校尉所言一般,下乡之校尉着实比不得我郡国之职!怎能相提并论呢!”虽说对于文丑居于桃林校尉之职颇为嫉妒,但还是端着高傲姿态,对文丑这‘乡巴佬’不屑一顾。

    那中尉也不言说,只是任凭其麾下之人挤兑之,自个儿闭目养神,颇为自得。

    “非也,既是‘校尉’,且为同秩之‘校尉’,自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了!”那郡吏并未恼怒,反而继续笑言道。

    堂内一时寂静,因为他的话中没有什么漏洞所在,正是按照现状而论的,其他人怎么反驳呢?

    那郡吏接着言道:“诸位只知文君率军击溃黑山贼寇分部数次,是个将才,知兵善攻,但不知文君治理沙河乡三万余众之井然呼!其治下乡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足以饱饭不说,还能帮扶邻乡友县!亦为治民之大才也!”

    “哄。。。。。。”

    有郡吏如此一说,堂内众人不淡定起来,纷纷交头接耳,讨论不已,赞叹之声不绝于耳!更有大呼妖孽者,当然也有持怀疑态度之人,眼神闪烁的欲要一探文丑根底。总之,堂上热闹起来。而相国冯公及中尉,皆不曾言语制止之。

    而郡吏与文丑自然就成了当下最忙碌的人,纷纷为探听之人,讲解之。堂上之人对于文丑的认知更深了一步,虽说还不是很全面,但也为文丑加分不少。堂上虽说热闹,但是并不慌乱,井然有序,这也是冯公和中尉均为出言制止的缘由吧!

    “如此说来,子孝还是个治民之才了,若是只做个校尉倒也屈了尔之才能!”待中尉汇总了与其亲近之人得到的消息后,又见着国相冯公对于他的建议毫无意动之态,知晓其定不会使自己招揽到文丑,释然朗声笑道。

    “谢中尉赞誉,小子确有稍许治民之能。”文丑恭敬言道。也顺利的从他人的询问中脱离出来。

    “呵呵,子均所言,老夫于昨日召见子孝之时,已经尽知矣,现下自是使得诸君共知文丑之才能。”相国冯公眼见堂上讨论渐无,当下笑言道。

    接着又道:“中尉之建议,不失为好的建议,但是吾还有更适宜之职委之!”

    “何职?”中尉言道。

    “诸君不知高邑县因其县长、县尉挂印潜逃,而为黑山贼寇郭大贤所攻破呼?而文丑率人击退贼寇,顺利将高邑县夺回,实为大功矣!”冯公言道,最后尽是赞赏之语气!

    冯公如此明显之语,众人自是知晓,这个‘更适宜之职’就是高邑县长了。刚安静下来的大堂,瞬时间又热闹起来。此次郡中大小管吏齐聚听事堂上,正是要讨论、决断高邑县的一众管职缺口问题!其虽不是郡中要职,但也是一县之主宰,郡中这些管吏可都是向着举荐自己人上位的。不想有文丑横插了这一杠子。

    “不可,文丑一乳臭未干的小子,纵使有些许才能,又怎能位居一县主宰之位呢!此诚不可为也!”一老儒生模样之人,率先开口反对道。说的倒也沾些情理,直言文丑资历不足。

    有人开头,就有人跟风。其话音未落又有一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