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淳于琼既怒又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片刻间又损失了三百多名骑兵,直让他心中想要抓狂。这支重骑多年来追随他东征西战。所向披靡,如同淳于琼心头之宝。想不到今日这一战,前前后后竟然已经损失近千余骑,竟然还没碰敌军的寒毛。

    “可恶!”淳于琼再也按耐不住。一拍座下宝马,飞快地来到尸体堆成的小山前,用力一提马缰,猛夹马腹。那马猛然一跃,已跳到尸山顶上。淳于琼双目尽赤。全身笼罩在一股浓郁的杀气之中,怒喝一声,纵马如一阵疾风卷下了来,手中长枪破空刺出,一连五道枪气罩向铁枪营兵士。

    “噗”“噗”“噗”“噗”“噗”

    五名铁枪营士兵被枪气击中,顿时两死三伤。阵中的韩猛一看势头不妙,忙挺枪上前,手中长枪迅疾地刺向淳于琼。

    淳于琼厉喝一声:“不自量力,自寻死路!”举枪封开韩猛长枪,迅速返手一枪直刺韩猛咽喉。韩猛身形急退。堪堪躲过长枪刺喉的危险。

    看到淳于琼纵马又冲了过来,韩猛知道身后的士兵根本就挡不住他,情急之下,大喝一声:“小儿休得猖狂!”猛冲过去,纵身一跳,在空中连人带枪刺向淳于琼。淳于琼把身形一闪,眼见韩猛身体从跟前飞过,冷哼一声,右手持枪自上而下朝韩猛背上搠了下去。

    韩猛返身出枪,角度刁钻之极。“镗”淳于琼闷哼一声。连人带马往后倒退七步。好不容易立稳战马,淳于琼只觉得胸中气血翻腾。

    “谁敢杀吾麾下将士,先问过吾手中长枪!淳于琼,可敢与吾一战!”韩猛持枪言道。

    “镗”淳于琼闷哼一声。虽奋力抵挡,仍被迫得连人带马不住后退,直至第七步才稳住身形,心中一阵气血翻腾。

    淳于琼抬头再次审视了一下对面那人,黑盔,黑甲。黑袍,黝黑的脸庞,加上笼罩在身旁那浓郁的战意杀气,此人便如同一个黑色的神坻,令人望而生畏!淳于琼虽只有40多岁,但也在战场厮杀已有近20年,一生中遭遇高手无数,要不然也不会成为西园八校尉之一。

    淳于琼压下翻腾的血气,厉声喝道:“汝乃何人,通报姓名!”

    前面士兵纷纷两旁散开,让出一条道路,韩猛看着倒在地上的铁枪营士兵,韩猛既怒又悲。这些士兵都是两个月来他一手训练出来,虽然平时因为训练的缘故常有些呵斥,但两个月的相处已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见得他们被淳于琼杀死杀伤,不可阻遏的火气从心头油然而生。韩猛怒极而笑:“哈哈哈…淳于琼匹夫,可识得文武猛麾下巨鹿韩荀若否?!”

    韩猛又大喝一声:“抬起阵亡、负伤的兄弟。铁枪营!全体后退15步!”这是要同淳于琼挑战的架势。其跟随文丑以来,一般没有独自领兵之机,当下好不容易请来了这次机会,其自要表现一番。

    韩猛接着道:“第二屯暂且休整,第三屯上前接替。布防守阵形,密集枪阵!”

    铁枪营的退后,给韩猛和淳于琼留下了20步的空地出来。韩猛将手中长枪向前一刺,厉声怒喝:“淳于琼,可敢与韩猛一战!”

    “正合吾意!”

    韩猛一拍大黑驹,大黑驹与其心意相通一般,几步内速度加至最快,如黑色的飓风向淳于琼席卷过去,期手中长枪如划破长空的闪电袭向淳于琼,周围的空气异常地被长枪倒吸过去,飞速地旋转在长枪四周。

    真是石破天惊的一枪!但是淳于琼也不是什么无名下将!淳于琼挥舞手中长枪,化做七道厉芒向对方罩了过去。“锵”刺耳的兵器碰击声响彻战阵

    淳于琼连人带马连退11步,直退到身后的“尸山”上,持枪的右手不断颤动。

    好!韩猛八成力量的一枪竟然只是将淳于琼击退,并未能伤了他。淳于琼武艺果然不俗,要知道韩猛在文丑麾下可不曾断了武技的联系,并且在文丑、赵云这等用枪的绝顶高手的指教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别说寻常武将,就是比起河北四柱也不逞多让了!(。)

第一百六十章 淳于败亡() 
韩猛颇为兴奋的豪声道:“好,过瘾!淳于琼,再接吾一枪!”长枪挥动,光华四射!

    淳于琼强忍着心头的血气,猛一咬牙,纵马挺枪又迎了上去。

    两杆长枪再次相撞,淳于琼只觉得从手臂到身体,如遭雷击!

    “嗖”手中长枪被磕飞上天,直飞至近10丈高,然后笔直地长天上落了下来。

    “哧”淳于琼的长枪在韩猛身旁3步处直插入土地,入土半尺。淳于琼跨下战马连退20余步,直至“尸山”之顶,战马口鼻中鲜血溢出。

    “哇”淳于琼胸口一甜,一大口鲜血从嘴中喷出,眼前已经变的有些模糊!

    淳于琼强忍伤痛拨转马头,从“尸山”上冲下逃回本阵。

    “啪嗒!”意识已经模糊的淳于琼再也坐不稳身体,从战马上摔了下来。淳于琼手下将士看到主将竟然伤成这样,都心惊不已。几名校尉急忙从战马上跃下,把淳于琼扶起来,焦虑地问道:“将军,您怎样了?”

    淳于琼勉强睁开眼睛,非常虚弱地说:“……你等且向后面撤退,看能否找到一条出路……要是不能,就固守等待后面步军支援……记住,万万不要再向前进攻……”说完立即昏死过去。

    几名校尉面面相觑,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抬起淳于琼放在马上,命令残余的骑兵朝后方退却。

    击伤淳于琼之后,韩猛也没有继续追击,反正也是瓮中之鳖,整个文丑大军已经在此地铺展开来,也不怕淳于琼逃了去。

    “哈哈哈……”韩猛放声大笑,豪迈的笑声激荡在战场之上,被韩猛的豪气感染的士兵们也纷纷欢呼起来。韩猛就是要让士兵门板充满豪气,纵然是泰山压顶,也要豪情不减,士气不堕。

    看着淳于琼军骑兵慢慢后撤。韩猛心中冷笑一声,想固守待援?春秋大梦!

    韩猛昂声大喝:“铁枪营列阵上前。进攻!”

    韩猛跃马来到敌军尸体堆成的约有一丈高的“小山”上,看着淳于琼军骑兵慢慢后撤,知道他们是想固守等待援军。根据探马回报的情报,淳于琼军还有9000多步军正朝这里赶来,但是至少也得一个时辰以后才能赶到。

    一个时辰???!!!足够韩猛军将剩余的淳于琼骑兵歼灭了!韩猛把手中长枪一挥,高声喝道:“铁枪营列阵上前。进攻,消灭敌军!

    随后的事情就较为简单了。文丑大军在外合拢,赵云、颜良、文霸、卢亮等一众将校带领数以万计的兵卒将淳于琼一万兵卒击溃,而韩猛则于内将淳于琼之兵扰乱。最终投降除去溃逃的三四千人之外,文丑大军俘虏了三千之兵,另外斩杀两千之众!

    两日后,邺城,冀州府议事厅。冀州牧袁绍正与府中各智囊及军中大将商议军情。袁绍今年三十五、六岁光景,也算相貌威严。他拿起一份竹简文书,递给在下首的一名四十岁左右,相貌俊秀。眼神充满智慧的中年文士,沉声对厅中众人说道:“今日儁义(张郃)传来急报,言公孙瓒亲率大军30万,兵进界桥,直逼巨鹿。不知列位有何良策可退敌军。”

    那名中年文士看完文书后,又递给另一名40余岁、白面长髯的中年文士,自己陷入沉思之中。

    袁绍似乎非常信任这名中年文士,首先便向他询问起来:“公与,你有何妙策?”

    中年文士乃是冀州府军的骑都尉沮授,表字公与。听到袁绍相询,沮授淡淡一笑:“主公不必担忧,所谓兵来将挡。公孙瓒既然出兵界桥,吾军便也去界桥迎战即可!”

    袁绍心存疑虑。沉声说道:“但是公与,公孙瓒有大军30余万,而吾军至多也就只能调集10万左右的大军。实力颇为悬殊,恐怕不是对手!”

    “哈哈哈哈……”沮授纵声长笑,却不言语。

    袁绍更显疑惑,焦急地问道:“公与。你又为何发笑?难道吾所虑有何不妥?”

    沮授止住了笑声,朗声说道:“主公是否忘却当日吾之所言,与公孙瓒相比,主公有大胜之质,而公孙瓒却有大败之象,纵使公孙瓒大军再如何众多,又有何惧?此次界桥一战,正是破公孙之良机。主公切勿犹豫,当即刻出兵,勿失良机!”

    那名从沮授手中接过文书的中年文士也站起身形,向袁绍进言道:“沮公与之言,正合吾意。主公不必犹豫,当果断出兵,击破袁绍!”此人正是治中审配审正南。

    沮授和审配是袁绍军中的两号智囊,平日所言,无有不中。此时,两人同时请求袁绍出兵界桥与公孙瓒决战,袁绍心神大安,下定决心出兵界桥。

    袁绍扬声说道:“公与、正南之言正合吾意。明日一早,三军出动,兵进官渡,与公孙瓒决战。众将听令!”

    厅中众将一齐站起,抱拳应道:“末将听令!”

    “众将今日回营,早做出征准备!”

    “得令!”

    正在这时,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奔进冀州府,来到议事厅门口跪到在地,大声喊道:“黎阳急报!”

    袁绍心中一紧,黎阳?莫非文武猛赶来了不成?急忙说道:“快将文书拿来吾看!”

    在武将席第二位的高览迅速来到门口,拿过文书,走到袁绍面前,双手将文书举起递给袁绍。袁绍接过文书一看,顿时面色大变,讶然失声“什么?”

    厅中众人都非常好奇文书中的内容,沮授问道:“主公,黎阳急报所奏何事?”

    “黎阳淳于琼出兵阻拦文子孝,全军覆没,淳于琼阵亡!蒋义渠、韩莒子重伤而归!”

    “什么?”

    “怎么可能?”

    厅中众人都不敢相信地出声问道。

    闻听淳于琼阻拦文丑而阵亡的消息,冀州府议事厅中的众人都震惊不已,纷纷议论起来。虽然议事厅中大部分人都不喜欢淳于琼,但对淳于琼的能耐还是相当认同的。不曾想,这样的悍将就这样轻易的败给了文丑,看来文武猛之名果然不虚啊!?(。)

第一百六十一章 袁绍让步() 
沮授眉头一挑,向袁绍问道:“主公,不知淳于琼军折损多少人马?”

    袁绍又把文书仔细看了一遍,面容变的更加古怪,半晌,才讶然说道:“淳于琼带一万骑步卒出征,阵亡三千、被俘三千、残余三千余……”

    沮授又皱眉说道:“主公,凡事当分轻重缓急,黎阳之事暂且放于一边,容后再理,不若使其返回常山,据说当下张燕正欲图谋之,何不使其相斗也!而吾军唯今当务之急,乃是与公孙瓒界桥一战,此一战方关系吾军生死存亡。”

    袁绍略一思索,毅然说道:“公与言之有理!先破公孙瓒,再图此事!黎阳太守一职已然空缺,此处乃扼守冀州之所在,不可无人驻守,令蒋义渠代之!”

    不多时,议事厅中人已散尽。唯袁绍独自留在大厅中,目光若有所思,口中喃喃自语

    “……黎阳……淳于琼……文子孝!”

    这算是袁绍对于文丑的一种让步吧,这也由不得他,因为公孙瓒的兵卒已经气势汹汹的南下了。对于冀州的觊觎,使得袁绍和公孙瓒这两个河北霸主不得不战上一战了。

    如此一来,文丑得以顺利返回常山国,不过在此之前,其却是对于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那就是趁着公孙瓒和袁绍相互讨伐之机,将为祸冀州甚久的黑山军收服了,这是一个颇大的工程,毕竟整个冀州的黑山军怎么说也上了百万之数,而正式的军卒也不下于七八万的样子,要不然也不会为祸甚久,而不能为官府所完全镇压之。这是一个挑战。

    而对于文丑的这一想法,他的谋主田丰、荀彧等也都是非常认同的,毕竟整合了冀州的袁绍和整合了幽州的公孙瓒都不是文丑现在所能抵挡的,唯有再进一步的发展些,方能真正的加入到这个河北的争霸中来,而要想势力的再一次成长。那么以张燕为代表的黑山军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对象。

    不过虽说袁绍迫于现状不得不做出让步,但是他将原冀州牧韩馥搞得家破人亡是不争的事实,而文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韩馥提拔起来的,所以他必须对于此事有所表示。而在斩杀淳于琼的同时,他就打出了一个为韩公讨公道的大旗,尽言袁绍之过,从而能够在大义上挤压袁绍,最起码能够在名义上不受袁绍的管制。能够顺利的掌控常山、甚至是常山周边的巨鹿、中山等郡国!从而在冀州同袁绍分庭抗礼!

    但是除此之外,文丑却是来不及再有什么动作了,因为正如沮授所言,当下的常山国正在遭受着张燕等一众黑山军的攻击!这其中要说没有袁绍势力的鼓动,文丑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的。所以文丑大军在解决了淳于琼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北上常山国了。

    就是路过邺城,文丑都没有避嫌的直接穿过,可见其行动之急,同样也有耀武扬威的意思。不过邺城作为袁绍的大本营所在,按照文丑的估计。应当有不下于三四万人的军队驻扎!而袁绍的全部兵力想来应该有七八万人之多,当然还有部分的郡国并没有划入袁绍势力,不过想来也不会过太久。

    初平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文丑终于率领大军赶回了常山国,这是在其领兵大半载之后的首次回归。不过跟去时所不同的是,文丑的军事实力更加的强大了,增长了将近一倍之多!这还不算常山大本营的发展。

    目前来看,文丑之军,满打满算能够达到五万之众!其中文丑带回来的兵卒三万,在常山由李瑾、柳仲、铁千等人招募训练的兵卒达到了两万之数!

    这是文丑所没有想到的。而这样大规模的招募训练士卒,也是因为受到了来自张燕的压力!自从文丑率兵远去颍川之后,张燕就没有断了入主常山国之心。是以柳仲、铁千等方才如此招兵。幸亏近两年文丑的储粮颇多,是以就是五万之兵。文丑还是养得起的。

    而眼下文丑帐下文有田丰、田畴、荀彧、旬衍、郭嘉、李瑾、李宣、江显等一众;武有赵云、颜良、典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