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开玩笑的,子孝弟这是要去官寺啊?”文极见文丑肃容,忙笑道。他不怕文霸,因为文霸只是一个莽夫而已,他对于眼前的文丑却是有些许畏惧的,当然这也是最近才改变的看法,因为万余黑山贼寇的溃败,若是以前,文丑在其眼里也不过是比文霸武艺高强些的莽夫罢了,充其量还是个莽夫!

    “正是,寺中还有案牍需要批阅,就不扰大兄生意了。”文丑淡淡道,说完也不等文极回话,牵了马就汇入到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去了,颜良、文霸紧随其后。

    文极看着渐行渐远的文丑三人,又看了看店铺中堆满的农具,眼中异芒一闪而过,心想:“这文丑着实不简单!若是就此别过也就罢了,若是他抓着不放,那就是他敬酒不吃吃罚酒,怪不了我心狠手辣了。”(我的《汉末文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四十二章 乡中现状()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汉末文丑》更多支持!

    文丑、颜良三人牵马走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多有乡民上前看出是新任有秩文氏文丑,遂上前打招呼。

    文丑一一回应,心想:“我文丑在乡民中还是有些威望的,这些天来所做的一切也值了!”

    不多时三人出了乡市,喧闹声被丢在身后,重新上马,往乡中寺舍赶去。

    “子勇,不必在意这些,子彰一脉早有私心,但不伤大雅,只要其不负我等,就由他去吧……”文丑瞧见文霸依然一副气愤的模样,劝解道。

    “虽不知你们文家有何等恩怨,但吾瞧得那文极也是极不顺眼的!典型的一小人!”颜良接过鄙夷道。

    “嗯,我知道了,大兄!”文霸带着气道。说完又嘀咕道:“还不是他处处找茬,要不然,都懒得理他!”

    “呵呵……”文丑轻笑一声,不再言语,策马而去。

    ……

    “文君来了!”阿二伶俐的小步跑来,高兴喊道。

    “阿二,一会儿去后院我那里,打扫两个房间出来!”文丑将缰绳递给跑来的阿二道。

    “得嘞!”阿二应道。

    颜良、文霸亦是递出缰绳,给迎来的乡卒。自随文丑向后院走去。

    “公骥、子勇,今后你二人就是乡中吏员了,虽说还算不上正式的官吏,但亦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文丑在前边走边说道。

    “乡吏?什么职位?”文霸一改在路上时的气愤喜道。

    “乡中不是有一队乡卒么,打算让你们做个队率,一来训练乡卒,二来让你们去弄些笔墨、做些案牍,你们肯定也是不情愿的!”文丑停了脚步言道。

    “做个队率,聊胜于无……”颜良闻言怏怏道。有其父军侯的前例在,颜良自是不将这一掌管五十人的队率看在眼里。

    “什么聊胜于无,乡中也就那么多的人,若是郡中将那道文件批复下来,倒是可以一展你们的武艺才华!”文丑闻言面向北方长望道。

    “噢,大兄,什么文件?”颜良兴致顿时高涨了起来。

    “呵呵,来兴趣了?”文丑取笑颜良道。

    “大兄,快说啊。”文霸也是凑上前来急道。

    “也没什么,就是组建一部军队!”文丑故作平静,淡然道。但其眼中一闪而过的光芒,反映了他此时的不平静。

    “什么?组建一部军队!”颜良双目圆瞪诧异道。

    “不能吧,无事聚众成军,这可是要杀头的罪过啊!”文霸言道。

    “那是无事聚众成军,这不是要等郡里的批复么,再说现在贼寇群起,哪里还有无事之地?”文丑一拍文霸头沉声说道。

    “噢,以什么为名?”颜良到底是比文霸强些。

    “桃林塞,御寇事!”文丑目露坚毅道。

    “桃林塞,御寇事!……”颜良低吟沉思。文霸抓耳挠腮。

    文丑面向北方亦是沉思,心想:“不知相国冯公是什么意思……”

    文丑早在寻访三老姜承归来时就上书了两封书信,将其上述构想一一列陈其中,分别遣人送向了县中和郡中了。只是成与不成,还另待他说。

    “文君,文君?”阿二从马廐归来,向后院走时,见得文丑三人犹自站在由前院通往后院的门槛处,不由出声喊道。

    “啊,呵呵,却是想事情过于专注了!公骥、子勇,走走!”文丑恍然大笑道。

    “嘿嘿……”颜良颇显尴尬的笑了笑。

    “公骥、子勇,今后你们二人就住在这个院里吧,与我相邻。”文丑进得后院,指了指自己主堂右侧的两间房屋道。

    “大兄说是哪里,就是哪里呗!”文霸倒也干脆,颜良亦是表态同意。

    几个乡卒奴仆一番打扫整理自是不在话下!

    ……

    文丑初来上任,就连着发放奖赏、访民、拜三老等等,事情繁多。如今再次来到官寺,又是连着忙了好几天,总算把杜宜留下的案牍看了一遍,文丑虽说是土生土长的沙河乡人,但关于案牍中所记载的都是乡中机密,他一寻常百姓自是不知详情的,这一下算是对乡中的具体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本乡名为沙河乡,原总共有七八十个里,原有民户近一千,口五千余人,因近年来接连疫病,死者甚多,抛家弃田成为流民的也不少,导致户口锐减,使民户仅余八百出头,口三千人。后又经黄巾之乱,因文氏之功,得以幸存,多有流民前来投奔落户,随即民户恢复为一千出头,口也有五千余人。大多都是贫民小家,家赀十万的中家不多,十万以上的大家就更少了。

    近来由于黑山贼事情,又收拢流民共计两千余户,口一万三千余,都将近原沙河乡民众人数的三倍了!其中最先前来投奔的约五千口安排在沙河乡境内各里中了,后来的八千余口则被安排在原桃林乡境内了,因民众皆依沙河乡,故而郡中也没有复建桃林乡的意思,当然这也有杜宜的一分功劳。由是现今沙河乡有民户近四千,口近两万之巨!比之边境一县之民也是不逞多让的!只是将沙河乡本来就不富裕的现状,更是进一步拉低!

    从近年的赋税收取来看,多数的“里”都不难收,据乡佐王冲言之,只有两三个地方最吃力费劲,其中一个就是乡亭林氏里,乡中几大姓之一,以“暴桀”著称的林氏聚居之地。如今已是灰飞烟灭了,文丑也不必未此扰心了。再者就是柳氏里、杜氏里了,凡是有些权势的,都不是多么的配合。他文氏有文宇所掌倒是不曾为难前去的乡吏。

    文丑叉腿坐在寺中堂上,把手中的最后一卷竹简看完,放在地上。连着看了几天的案牍,看得他头昏眼花的,现在终於看完了,他松了口气,撩起衣袖,揉了揉太阳穴,往堂外望去,正是下午时分。

    这两天的天气不错,阳光正好。他站起身,决定出去透透气。

    侍立在门口的柳仲、文霸两人给他取来鞋子,服侍他穿上。文霸幸灾乐祸道:“大兄,连着看了这么多天的案牍,不得歇息。头疼了吧?嘿嘿。”――柳仲早在两天前就回到官寺了。

    文丑站在门槛上,伸了个懒腰,阳光晒在身上,只觉暖洋洋的。他笑道:“我本以为丁忧那阵读书学经已然很累了,没想到今次却是比起丁忧那阵还累!看来我呀,还真就不是那埋首案牍的料儿。如今说起来却是做了官了,……。”他又拍了拍腰间的印绶,“也带起了绶带,配起了半通印,算是一个少吏了。可我觉得还真不如不当官时痛快自在!”

    柳仲说道:“这只能说是文君你太勤勉政务,来乡中四五天了,前些天自不必说,单说我在的这两天你可是连官寺的门都没出过,整天都在翻阅竹简。乡民能得荀君为政,真是天大幸运啊。”

    文丑嘿然,笑道:“柳兄,你也来损我不是?……,唉,对了,说到竹简,我这两天看时,发现有一些因放的时间太长,简册上的绳子都被虫蛀断了。今儿个天气不错,你们帮我搭把手,把它们都抬出来,摊在院子中晒上一晒。再去叫个佐史过来,重新编好。”

    柳仲、文霸应诺。

    三人先是将院子清扫干净,然后把屋中的竹简悉数搬出,正小心往地上排列,一人步履匆匆的从外边进来,看见文丑,急声说道:“文君,文君!”

    文丑见是个佐史,也没在意,复又低下头,蹲在地上整理竹简,一面说道:“你来的正好。这简册你们是怎么保管的?连绳子都断了。快来帮个手,先晒晒,你再找人把它们都再编好。”说到这里,不见那佐吏回话,方觉得有些不对劲,复又抬起头,只见这佐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不由蹙眉问道,“你怎么了?”(我的《汉末文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四十三章 乡市聚众()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汉末文丑》更多支持!

    这佐史按着胸口,喘了几口气,略略歇了会儿,顺过气来,颇显焦急忐忑地说道:“文君,不好了!”

    “何事大惊小怪?”

    “小人今儿个休沐,去了乡市,不想因为……总之乡市将要发生暴动了,群情悲愤激昂,我看势头不对,就率先赶来告你了……想来不久就会有乡民前来相告!”那佐吏忐忑的欲说还休道。

    文丑一听就觉察到不对,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因为什么,你倒是说啊!”

    “因为……因为‘文氏铁器铺’”那佐吏结结巴巴道。

    “文氏铁器铺?”文丑凝眉说道。心想:“在乡市中激起民愤,一无伤人害命之事,二无欺男霸女之为,佐吏单说一铁器铺,定是其价格过于压榨民众所致!”

    “又是文极!”文霸听闻,愤怒言道。

    “前些时日,我从乡市路过,见文氏铁器铺内堆满了农具,但却无人问津,可是其铺内农具昂贵,民众不堪其负,是故聚乱?”文丑理顺了思路沉声道!

    “正是,还请大人明察!”那佐吏本来看到文丑先是凝眉心下一沉,莫非乡有秩真的入了文氏铁器铺的股,脸色瞬间惨白而无血色。又听到文霸、文丑后言,方知不是,这才宽了心,伏拜道。

    柳仲也在观察文丑的反应,等确认了文丑不是那参与提高农具之价来压榨乡民之人后,就率先出了院门,向马廐走去。

    “把马牵出来!我先去。你们随后跟来。还有通知公骥一声,”文丑知道事情紧急三步并作两步的奔入堂内,取了佩刀,往院外疾走。

    在官寺门口,等柳仲等将他的坐骑牵来,拿刀上马,扬鞭叱咤,沿着官道,往乡市方向疾驰而去。

    乡市本就距官寺不远,兼之文丑行的紧急,不多时就能瞧见不远处一伙人吵吵嚷嚷,火急火燎的向着文丑方向跑来。

    文丑见状忙按马减速,等这伙人将要走到近前,只听有人喊道:“那不正是有秩文君么?走!我们向他讨个说法!”

    “是了,不是说了么,文君肯定不会和那个文极同流合污的!这不他这么快就赶来了!”一乡民言道。

    “是不是还两说呢,兴许他是来助那个文极的也说不定!”一乡民插口道。

    “对极,对极!要不然,那文极哪敢明目张胆的将价格提到那么高!定是有文丑在其身后撑腰!”一个身着破袍略显年轻的乡民气愤道。

    “好了,别吵了,文君这不就在前面么,一问即知!”领头的一中年汉子皱眉喝道。这伙人嘈杂的声音为之一静。

    文丑在前先是远远听得,不是很清晰,但按着后来的这几句,略一寻思,心中亦是了然!

    “诸位可是要去官寺寻我?”等走到近前,文丑也不下马,率先出声询问道。

    “正是,文君可是为乡市中的吵闹而来?”那领头的中年汉子言道。

    “嗯,时间紧迫,也不与尔等多说了,我需先到乡市中,控制场面!还请诸位多多见谅。”文丑在马上拱了拱手言道。随即策马而去。

    “至于诸位所担心之事,事后自会明了!”文丑策马奔驰间,想了想随后高声喊道。

    “文君此言什么意思?”

    “你们听到文君最后说的那句话了么?”

    “看样文君并没有与文极同流合污。”

    ……

    远远的听到文丑最后所言,这伙人又议论了起来,一时又恢复了先前的嘈杂喧闹。

    “既然有秩文君已赶去了乡市,那我们也过去吧。”那领头的中年汉子沉思片刻后朗声道。

    不说这伙人如何议论纷纷,单说这文丑策马赶至乡市。

    只见前头摊铺占满於道,人头簇拥,人声鼎沸,多围在乡市靠北的文氏铁器铺周围,约莫有一两千人之多!文丑将马匹找了个地栓好,快步向其走去。

    “有秩文君来了。”

    “孝三郎来了!”

    “是来降低农具价钱的,还是维持高价的?”

    “文君单人匹马前来,是为文极诸位么?”

    ……

    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瞬间如激起千层浪般的传遍了整个乡市。并且夹杂着各式的议论与猜想!

    但都还算安稳,纷纷让步,让文丑向内里走去。文丑行步期间,也不言语。

    凡聚众者,必有其头目。一般的参与者都是跟风随大流,为组织者鼓风说动的。若是能够说服其组织者,一切都好商量。当然这些都需要双方共同的妥协!

    “文君,别来无恙否?”文丑来到文氏铁器铺门口,一身着宽衣博带儒士青袍的青年上前言道。

    “噢,原来是姜君在此!”文丑哑然道。文丑是怎么也没能想到,主事之人竟然是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