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丑经孙坚这么提醒,立马决定遣荀彧去鲁阳见袁术,商议联兵事。

    文丑交代荀彧:今胡轸部南下,我与文台虽然暂断定他是‘欲’攻鲁阳,可也不能完全排除他来攻我颍川之可能。你到了鲁阳后,可与袁将军相约,如是胡轸部击鲁阳,我与文台则出兵助之,如是胡轸部击我颍川,则请袁将军亦出兵,由后击之,与我合力,共破此敌。

    荀彧自是接令。赶往鲁阳而去。

    四月十三,得来军报,胡轸部那南下的五千步骑到了梁县附近。

    已至阳城、轮氏驻防的周路部也传来军报,说是轘辕关外的那三千董军仍按兵不动。

    文丑帐中,孙坚诸人齐至,议论军事。

    孙坚说道:“子孝,胡轸部南下,已至梁县西。而轘辕关董军却仍按兵不动,董卓的意图很明显了。他这就是想用轘辕关的董军吸引、牵制我颍川义军,然后以胡轸部击鲁阳。”

    文丑问田丰、田畴等人:“卿等以为呢?”

    田畴说道:“应是如此。”问道,“河内附近的董军可有动静?”

    文丑答道:“尚无最新军报。”

    目前为止,最后一道有关河内董军的军报是前天晚上传来的,那时黄河南岸的董军还没有动静。

    田丰说道:“梁县离鲁阳不远,距父城、郏县也近。好有一比。南下的那五千胡轸部兵马就好像是一张弓,已然拉开,可是弓上的箭究竟要射向何处,不等箭矢出弦,终难知也。……明公。纵是有九成把握,他们要攻击的可能是鲁阳,我军却也不可掉以轻心啊。”

    为将者,行事当重。

    这个重,也可以理解慎重。

    兵事常被人以下棋来做比喻,所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可真实的战争到底与下棋不同。下棋输了,也就是输掉几个棋子,输掉一盘棋,可打仗如果输了,输掉的就不是棋子,而是成千上万兵士的性命,而且一旦大输,便是想翻盘恐怕也会再无机会。

    所以,能带兵打仗、且能打胜仗的将军们,有一个重要的地方是常人比不上的,那就是他们的胆略和心理素质,逢变不惊,遇事稳重。

    有的人纸上谈兵,滔滔不绝,一上战场,却就手忙脚乱,还没怎么着就慌了,稍有风声鹤唳便忙着下军令,进退失据,左右不是,心理素质不行,那肯定是要打败仗的。

    故而,眼下虽有九成把握断定胡轸部的那五千步骑,很有可能是去攻击鲁阳的,文丑这边却也不能放松。

    文丑点头说道:“元皓所言甚是。”召来帐外典韦,令道,“即刻遣人,赶去父城,告诉卢亮,命他务必谨守城池,不得妄动。”

    之前,文丑已经给卢亮传过一道命令了,现下胡轸部开始了异动,需得给卢亮再传一道军令,以示事态之严肃性。

    典韦接令,自出帐遣人去父城传令。

    由阳翟到郏县十里地,到父城百余里,传令的兵士快马兼程,次日一早到了父城县中。

    文丑刚到颍川不久就把卢亮、韩猛两人分别派去了郡南的父城一带和郡北的鄢陵一带。

    卢亮在父城已经待了好几个月。

    他所带之兵卒,这几个月里,他日日操练不息,虽然没有参加上次的讨董之战,可却也过得十分充实,最主要的是经过这几个月的操练,他麾下的部曲将士已有了一个不小的变化,尽管还远不能与文丑帐下的精锐义从相比,可至少也已经算的上是县兵精锐了。

    闻得文丑军令传到,他忙叫传令兵士进来。

    卢亮急切问道:“主公有何军令?”

    那兵卒言道:“伊阙关胡轸部五千步骑已至梁县西,主公令:命卢亮谨守城池,不得妄动。”

    卢亮接过军令,叫这个传来兵下去休息,召来左右,先是出示了文丑的命令,然后说道:“胡轸部五千步骑到了梁县西,梁县距我父城不远,百数十里而已,离郏县更近,只有百余里。明公叫我等谨守城池,不得妄动,父城这里有我亲自坐镇,郏县那里谁愿代我去守?”

    卢亮部下五千人,主力在父城,在郏县的兵马不多,以眼下形势而言,需要再派部分兵卒过去。

    卢亮帐下的兵士众多,而且左右的军官多是久从文丑、征战沙场的宿将。这几个月在父城,这些军官看着文丑带兵击董,数战取胜,斩获甚多,跟从在文丑帐中的诸将皆多立功劳,早就手痒难耐,这时闻得卢亮询问,顿时争先恐后,都抢着去郏县。(。)

    。。。

第一百零六章 三方较量() 
卢亮想道:“主公军令的意思很明白,是要我谨慎守城。n∈n∈,这遣去郏县之人,不能是个急躁求战的,而应是个踏实稳重的。”

    他环顾帐中,选了一人,却是他当年在高邑县时的“故人旧友”。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文丑位高身尊之后,早年跟着他的那些人遂跟着相继发达,卢亮亦不例外,他当年投到文丑手下时不是一个人来的,随行跟了一些他当时的“下吏”和朋友,现而今,这些人在他的帐下也都各拥兵马,分掌部曲,最低的也早已成了一队之长。

    被他点名的那人得令,大声说道:“校尉放心,吾必保郏县万全无失。”

    这边文丑传令卢亮,卢亮点兵派将,加强郏县守御,那边鲁阳城中,袁术也得了胡轸部五千步骑进至梁县西的消息。袁术帐下谋士、武将,聚於他的帐中。

    袁术高踞座上,言道:“胡轸部五千步骑,在新城待了好几天没动,韩融刚走,他们就开拔南下,现已到了梁县西,……哼哼,董卓老贼这分明是先礼后兵啊。”这个韩融却是正如同前往文、孙处的少府阴修一般,乃是董卓的说客。

    座上一人起身说道:“区区五千兵马,也想来攻我鲁阳?董卓匹夫,太过话者是他帐下的一员上等之将,名叫张勋。

    又一人起身说道:“末将愿请三千精卒,出城进袭,为将军破此话者乃是他帐下的另一员上等之将,名叫桥蕤。

    又一人起身说道:“何用三千精卒?两千足矣!只需两千人马,末将就能为将军灭此獠寇。”袁术看去。这回说话的却是他帐下有名的一员猛将,名为雷簿。

    见得诸将踊跃请战,士气高昂,袁术心中自得,抚须而笑,笑道:“前数日文丑之、孙文台遣使而来。与我相约,请求与我联兵共击此敌,不过少少的五千人马,就把他两人吓成这样,真不知他两人上次击董的那一仗是怎么打胜的!……如论胆略,他两人何能与诸君相比啊。”说的却是荀彧之行,不过他却拿着架子,并没有接见荀彧,着实令文丑皱眉不止。

    张勋、桥蕤、雷簿虽然口出大言。性亦骄傲,可如比之骄傲的程度,却还是比不上袁术的。他三人是具体领兵的,皆知兵法,却是深知文丑、孙坚上次击董之胜实为不易,见得袁术小瞧文、孙,他三人心中虽不赞同,却因知袁术脾性之故。口中俱无话出。

    “将军,文武猛、孙侯固然胆怯。难称勇壮,那南下的五千董军亦固然兵少,不足为惧,可以在下之见,将军似也用不着遣兵出城,主动迎击。”袁术看去。说话者是他的长史杨弘。

    袁术双目一亮,说道:“噢?长史有何高见?”

    杨弘言道:“董军多骑,善野战,将军如逆击之,便是取胜。恐亦会颇有伤亡,以在下之见,不如以守为主。将军不妨勒兵候之,同时遣使往去颍川,令文武猛、孙侯出兵,待董军至,将军以坚城为固,外以文、孙夹击,胜之易也。”

    袁术又岂会不知董军骑兵多,善於野战?他刚才那些话,只是一为了壮自己士气,二也是顺便发泄一下对文丑、孙坚的衔恨不满,究其本意,他才没有蠢到主动派兵出城,舍己之长,反以己军之短,去击董军之长的地步。因而,在听了杨弘的话,他哈哈一笑,说道:“长史所言甚是,此正吾之意也。”即令道,“遣使去阳翟,叫文、孙派兵来助。”

    杨弘接令,当即便出了帐外,唤人去阳翟请文丑、孙坚出兵。

    梁县西,胡轸部五千步骑军中。此次带兵出击的主将不是胡轸的部将,而是董卓特地调来的一个帐下都督,名唤华雄。华雄带兵出了伊阙关后,先行军到了新城,然后暂时驻军,以为韩融、阴修等人的“后盾”,换言之,也就是说,暂时作为一种“武力威吓”,来当成是对韩融、阴修等人劝降的支持。

    老实说,华雄是懒得扮演这个角色的。在他看来,关东有人不服,那就打到他们服气就是。什么袁本初,什么公族子弟,什么士族清流,他们如果真有能耐,黄巾乱时他们怎么不去平定?边章、韩遂乱时他们怎么不去平定?到最后靠的不还是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武人?那帮士人,除了清谈高会,还有什么本事?

    至於上次胡轸被文丑、孙坚连败几场,华雄则认为,那是出於两个缘故。

    一个是文丑、孙坚都不是士人,他们本来就是个武人,能打仗、会打仗一点儿不奇怪。再一个就是守卫伊阙诸关的不是他,是胡轸,胡轸没本事,打了败仗,可如换成是他,却肯定不会打败,只会取胜,说不定不但取胜,还早就把文丑、孙坚给消灭了。

    所以,他对董卓命他“先屯驻新城,以待韩融等劝降结果”的这样的军令是很不以为然的。只是,这既然是董卓的军令,他不以为然也好,不理解也罢,他都只能无条件地服从。

    在新城无聊至极地待了好几天,总算得到了消息:文丑、孙坚、袁术都拒绝了董卓的招降,董卓因之传令,命他开拔进击。华雄接到这道军令,大喜,当天就带兵离营,继续南下,很快便到了梁县西。

    就在袁术军议后的次日,华雄在梁县西也召集了一次军议。他召来斥候,问道:“颍川、鲁阳的贼军可有何新的动静?”

    斥候禀道:“父城贼军新近分了千许人马去郏县驻扎;鲁阳贼军无有异动,唯锁城自守。”

    华雄接着问道:“阳翟的贼军呢?”

    有人道:“没有任何动静。”

    华雄皱眉:“那么贼兵可有往父城、郏县增兵?”

    那人言道:“无有。”

    华雄诧异言道:“那么鲁阳与阳翟间可有使者来往?”

    那斥候言道:“昨天有一使出了鲁阳,往阳翟去了。”

    华雄笑对诸将说道:“鲁阳遣使去阳翟,此必是为求援而去,而阳翟贼军按兵不动,没有增援父城、郏县,哈哈,哈哈,果如相国所料,文贼、孙贼、袁贼,皆以为我部是要进攻鲁阳。”。

第一百零七章 袁术反复() 
对于华雄的论断,他帐下众人自是恭维之,同样其之左右诸将也随之大笑,附和华雄道:“文贼、孙贼、袁贼,智浅识陋,又哪里能有相国高明?”

    正说话间,外边有人急匆匆进来。≤,华雄看去,见是他军中的文史,遂问道:“何事如此慌乱?”

    那文吏惊慌道:“都督听说了么?王匡把胡毋班、吴修、王瑰等人给杀了!”这三人却是被董卓派往河内劝降的存在,皆是当下之名士也。

    华雄稍有惊讶:“杀了?”

    那文吏言道:“正是啊!听说是袁绍下的令。”

    华雄心道:“这必是胡毋班等人劝降不成,故而被杀。……这王匡倒也真能下得去手,吴修、王瑰几个倒也罢了,那胡毋班可是他妹夫,他竟也说杀就杀了。”嘿然说道,“王公节可真是袁本初的一条忠狗啊!”他向来对胡毋班这等士人没甚兴趣,听了这个消息,也就是随口了一句评价,便不再当回事儿,说道,“相国在河南早有部署,既然王公节不肯投降,那他就等死便是。……诸君,兵贵神,趁此文、孙、袁诸贼中计之时,我等兵父城去也!”

    而此时的鲁阳城中。

    袁术尽管高傲,可他也知董卓兵精,曹操在袁绍一党中是少有的经历过战争、有过军功的人,——尽管曹操的军功更多是由“镀金”而得来的,可也是军功,然而在上次与董卓部将徐荣的一战中,曹操却几乎全军覆灭,仅以身逃,当时风传曹操战死,袁术还“幸灾乐祸”地专门遣人去洛阳,给留在洛阳的曹操小妻卞氏送了个信儿,虽然最后证明这只是谣言,曹操没有战死。可由此却也可见董卓部曲将士的善战,与袁绍、袁术这些贵族子弟、士族清流相比,两边在军事能力上根本无可比性,所以。在知道了胡轸部五千步骑出关南下,似是欲击鲁阳之后,他表面上看似胜券在握,可实际上却很是忐忑,——要不然他也不会同意和文丑、孙坚订约互助。

    从获知胡轸部继续南下。抵至梁县日起,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询问这股董军的动向。一天不止问一次,多的时候,一天能问个十几次,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是问这个,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还是问这个,甚至有时夜半醒来,还不忘召人进来。披衣细问。

    派去阳翟的使者走了两天,这一日,袁术接到军报。“禀将军,董军过了梁县,沿汝水东去了。”

    袁术狐疑道:“……,沿汝水东去了?”

    探马确定道:“是。”

    鲁阳在梁县的东北边,这股董军过了梁县后,却往东去,这是什么意思?袁术心念急转,令道:“召诸将来。”

    张勋、桥蕤、雷簿、陈兰、杨弘、黄猗等等诸文武臣属。以及袁术的从弟袁胤很快来到。

    袁术说道:“刚接的军报,说胡轸部五千步骑过了梁县,沿汝水东去了。”

    诸将闻之,俱皆愕然。

    袁术问道:“卿等以为他们这是何意?”

    杨弘说道:“如是来攻我鲁阳。不该沿汝水东去啊。沿汝水东去,那是郏县、父城。”

    黄猗说道:“莫非胡轸部此次所欲击者不是我鲁阳,而其实是颍川?”诸将面面相觑。

    大家鼓足了劲儿,要在鲁阳和董军打上一仗,结果董军却往颍川去了,看架势是要进击郏县或父城。此事若真,固然是可以松一口气,可对敢战之士来讲,却未免亦有点惘然如失之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