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即由四人变为三人,牵扯耕犁。

    。。。。。。

    经过多番实践、调试,最终得出结论,若是耕翻的土地为寻常深度,则能省力一到二人,本来由四人牵引的耕犁,现在有三人就绰绰有余了,若是两人的话则需要调试的更浅一些。

    这样的成果已经让文丑满意不少,毕竟只是初代产品,能够顺利运用,已是意外之喜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王姓汉子在农具制造上的造诣!

    有好的效果,众人自是欢喜不已,这豪爽的王姓汉子在请示过文丑后,言道:“

    这架‘曲辕犁’就赠给你等了!莫忘了文君恩德!”

    那伙人员,闻言,相互看了看,都能从对方脸上看出惊喜之色。又纷纷看向文丑,见文丑点头之后,纷纷拜服称谢不已!自是欣喜异常。这些乡民得了这具‘曲辕犁’后,又可以大幅度提高耕作速度了!今年定可以多开垦出数十亩土地来。怎么能够不高兴呢!

    之后文丑、王姓汉子赶回乡亭自是不必多说。而文丑见着此‘曲辕犁’大有效用后,又询问了造价后,得知其只比寻常耕犁多费时费工一倍而已,当下决定,率先赶造出千具来,就是大部分并不能赶在本季使用,也值得耗费功夫了。

    当然,木材、铁矿等原材料的巨大消耗,就由文丑这个乡有秩承担了。这王家就是有个百万家产,也没有这么大的手笔!当下一惊,随即听闻不用担心原料问题后,方才欣喜的应承下来。并言道,就是动用其全家之力,也定会在下一季来临之前将它们赶造出来!

    文丑自乡亭王家赶回官寺后,已是下午红日西落时分了。

    看着满天的红霞,绵延天际,文丑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其辖下人民越富裕,他所能调动的力量也就越强大。眼下就有一个可以使得乡民快速摆脱极度贫困的现状的时机,文丑怎能不高兴。

    甩了甩头,文丑停止了无限延伸的幻想。快步走进官寺,进行下一个事项的构想以及设定方案计划。

    苦思冥想数个时辰,勾勾画画,总算将书馆建立的事情规划出了一个大纲,以及设定了数条书馆借阅准则。珍贵书卷何其珍贵,可不是,是个士子就能进得书馆借阅的!

    只待农忙过后,就可以付诸实施了。

    夜色渐深,明月高悬,农忙的乡民大部分都回到家中歇息了。但也有例外,还是有小部分黔首在月色下的映照下耕作不息,这些人家,大多没有耕牛,只能靠时间来你补。

    翌日,又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晴朗好天气。乡民黔首们经过一夜的休整后,又满血复活般的投入到新的一天劳作当中了。

    一连数天,乡民黔首不论日夜的耕作,总算将麦种播种到了田地之中。这一场持续了月余的农忙,也渐渐接近尾声了。以后的日子,无非就是静等禾苗破土而出、除草等,有条件的还可以施肥、灌溉。

    在此期间,乡民应缴的粟米,文丑也一应遣派桃林士卒收取了上来,大部分运往塞上,小部分留在官寺仓库之中,储存了起来。

    手中有粮的新安流民,也慢慢的各自砌灶埋锅,自给自足起来。原来的粥棚之处,来往之人渐渐稀落,每日耗粮也日渐减少。

    耕种过后的乡民,应着文丑的号召,马不停蹄的赶向最后留待挖掘的沟渠处,干的热火朝天。关乎自家田地的灌溉之事,谁人不积极?这时众人才佩服起文丑行事的高明来。

    以流民之力挖掘沟渠,既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又能成功将流民浮动不安、蠢蠢欲动的心安定下来,还能使得流民感其恩德。当真是一个善使民力的有秩、明辨事件本质的豪客!

    文丑一手柱着手中的铁锹,一手抓起搭在脖颈上的汗巾抹了一把汗。把眼一瞧,入目的是万余乡民,绵绵延延的分布在数里的沟渠工地上,正挥汗如雨般的劳作不息。欣慰不已,心想:“照这个进度来看,不出三天,定能将渠道完全贯通!”

    这不是文丑第一次来到工地上与民同力了,乡人心中自是感激,没有谁存在惜力之心。再加上近日来饭饱食足,远比原来一份、两份细粥所能带来的气力多得多,工程进度自然也就快得多了。

    这些日来,文丑欲要扩充桃林军部的消息也传遍了乡中。想是过了这个沟渠之事后,就会在乡中各亭张贴招募公告了。这些乡民对于文丑招募士卒之事也是很上心的。对于文丑对待士卒的优厚待遇,也是非常动心的。再者对于文丑其人也有一种感恩之心。只是能不能通过文丑的测试,就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了。

    不谈这些乡民如何看待文丑意欲扩招军部,只桃林塞上经过了月余休整之后的军士,都是非常愿意的。因为这说明他们都有了晋升的机会,按照上头传来的消息,这新招收的军卒会和他们混编,由老卒带新卒。那么他们这一班老卒就有一部分晋升为伍长、什长、队率,甚者是屯长!曲长就不要想了,整个军中,也就董江一人是个准曲长,其他的屯长们是否升职都是待定呢!

    三日时间,转瞬即过。

    这是一个万民同庆的时刻!

    由文丑象征性的将沟渠最后一铁锹土抛出,围在外围的万余乡民,纷纷举其手中物品,狂呼长啸。不管是铁锹、还是扁担、亦或者是粪篓等,都成了乡民助长声势的工具。

    文丑见状,并没有言说什么,而是一同欢呼,感受着这万民同呼的快感。直到半刻钟后,众人才将心情渐渐平复,出了沟渠,开闸通水。

    沟渠两旁的万余乡民,默默的看着,来自交水方向的一个银点,带着雷鸣般的轰鸣声,渐渐变为一道银线,再接着就是河水挟裹着无以匹敌的威势,从眼下冲刷而过,在不远处又分成三股支流,远远的流淌而去。

    至此,横贯了整个沙河乡耕地区的沟渠正式通水!并且是有三条主脉横跨耕地区,其间更有数条更小的分支,如网格般遍布。

    文丑欣喜的瞧着滚滚河水,不由言发感慨:“有此沟渠,可保本乡兴盛百年!”

    其身侧乡佐王冲闻言,眼珠转了一转,当下拜言道:“沟渠已成,请文君赋予正名,以保百世安稳。”

    “请文君定名!”

    “请文君定名!”

    。。。。。。

    一时间周围乡民纷纷下拜高呼,并一层一层的延伸出去。直到最后,万民齐拜,声遏流云,煞是壮观!做有秩做到文丑这个份上,古往今来也不多见啊!

    文丑先是将带头的乡佐王冲扶起,随即朗声道:“既然诸位不弃鄙人粗莽之辈,那我就斗胆赋予此渠一名。此渠乃万民历时四个月挖掘而成,必有祈求此渠四季水流不竭,一应灌溉之意,就呼其为‘四季渠’可好?”

    “‘四季渠’,嗯,此名甚好!愿此渠四季水流不竭!”乡佐王冲略一沉吟,应声道。

    “四季渠!”

    “四季水流不竭之意!”

    “四季渠!”

    。。。。。。不多时,文丑所给出的名字,就传遍了万余乡人。众人纷纷沉吟,不时又赞叹名字取得贴切、有深意、正合适等,不一而足。

    当文丑从沟渠之地,回到官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这几日,可是将文丑累的不轻。虽说并没有全天候的呆在沟渠工地上,但随着农忙一过,乡民们的诉讼就多了起来。这两万乡民的日常,诉讼之多,可是让文丑苦不堪言。

    尽管文丑一再强调,能够在里长、里父老那里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去找亭长、求盗、亭父;能够在亭中解决的就不必来到乡中官寺,寻求乡吏诉求;能够在其他属官那里解决的就不必找他了。他很忙的!

    但是,还是有乡民带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找文丑主持公道!奈何他在乡中的声望日益厚重。而文丑也不好严词拒绝之,只好淳淳诱导其以后有事了,先寻求亭里处的帮助,若是还不能解决,再来找他也不迟。

    文丑愈是忙碌,就愈是希望征召一些士子来帮他分担压力。毕竟两万人实在是太多了,俨然就是一县之人口了,而仅仅乡中那些属官,是绝不能够忙得过来的。以前,流民新安,不曾站稳脚跟,倒还不是很明显。现下流民们纷纷选址重建房屋,正是安定下来,事情也就多了起来,属官缺少的弊端,也就凸显出来了。

第九十三章 再次募兵() 
翌日一早,文丑就出了官寺,打马向着桃林塞而去。

    这日军卒招募之事,终于可以提上台面了。而这一次的招募,必然较之原来要严格不少。因为,文丑一个桃林校尉,多说也就能够招收一千多点军卒,上了千五之数,可能就会迎来他人别有用心的非议了。而这也是文丑所担心的!是以文丑要的是精兵,以后可能成长为军官的士卒!也是文丑以后军力的骨干、基础。

    当下桃林军中有精骑二百、普通骑兵一百、步兵三百五十、弓箭兵五十共七百人。经过多番考虑,文丑决定前期只招募四百名正规军。包括步兵三百五十名、弓箭兵五十名,若有精通马术的,也在招募名额之内,待整编时骑兵比较技艺,高者为骑、低者为步。

    另外招募四百后勤兵,待遇为正规军一半。作为正规军的‘候补部队’。按照文丑的想法,这‘后勤兵’只是对外宣称,实际上会和正规军一起训练,同正规军一样要求。最后,能力高者自然为正规军!可以说是文丑设立的二级军队。并运行竞争‘上岗’制度。

    如此,此次共招募军卒八百人,使得桃林塞总兵力达到一千五百人,算是在数量上达到极致了。

    这次的招募自然不会只局限于沙河乡一地了,而是面对桃林塞周遭的两县六乡---因为另一县两乡并未在常山国境内,而是邻近的赵郡辖内县乡,文丑自然不会逾越前去招募军卒了。

    当然沙河乡还是占据大头,毕竟在其他地方,文丑的影响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凭着优厚的待遇招募些兵卒。相应的在他乡招募兵卒的条件,较之沙河乡又上了一个台阶。

    话不多说,文丑策马来到桃林塞上,见着姜宣、陈宁、董江等已将招募布告准备完毕了,只待文丑前来分配任务了。

    议事堂上。

    文丑端坐大堂正中,姜宣率颜良、铁千、苏贾等一众军官列在左侧坐定;董江率陈宁、文霸、刘庆等一应军官列在右侧坐定。个个严容肃穆,颇有些将兵赫赫之感。

    文丑扫视众人,片刻后方才言道:“诸位都是随吾征战过一番沙场的老兵了!嗯,不觉间,五个月已过,其中或战死沙场、或归养在家,皆为英烈。剩有我等凡七百卒,当不坠英勇之名、镇贼之威!”

    诸人一听,大多精神更加抖擞,静等文丑言说下来。

    文丑接着言道:“相国冯公,命吾重建桃林校尉部,用以震慑周遭黑山贼寇,保一方平安。至今,我等未负相国厚望,此乃全军之大荣,当贺!”说到这里文丑话锋一转:“但黑山贼寇势大,遍及山野波谷之间,远非我等区区数百军卒所敌也,守护乡里尚且堪堪,更何谈缴贼、救民?是以吾欲扩军、精兵!”

    众人虽说无言,但个个面色深沉,冷煞之气涌现。

    “扩军一倍,不使能用军卒之数太过薄弱;精兵强将,必使众军以一当十!万不可教黑山贼寇小觑了我等!”文丑朗声言道,语气铿锵,颇有一番掷地有声之感。

    “扩军、精兵!”董江,这唯一一个曲长,高声和道。

    “扩军、精兵!”

    “扩军、精兵!”

    “扩军、精兵!”

    由是堂内众人,齐喝三遍,文丑方将手一抬,虚压言道:“好,如今吾也不多言,此次招募的最低限度,诸君也都瞧看过了吧?不知可有谁还有补充?尽管道来。”

    其实文丑、姜宣、董江等已将招募条件规划的很详细了,之所以还有这么一问,是例行询问、也是抱着万一的想法。毕竟,多一人,就多一个想法。但,现实是文丑他们做的规划很充分。

    “既然没有疑问,那么现下就分派一番吧!”文丑笑言道。众人不由精神一振。

    “曲长董江,率一百精骑前往高邑县招募军士。”文丑当先言道。

    “属下领命!”董江起身迈步来到堂中,半跪抱拳言道。再起身双手接过文丑递来的一叠招募布告。

    “屯长颜良,率五十精骑前往高邑境内大营乡招募军士。”

    “属下领命!”颜良亦是起身,迈步来到堂中,郑重的半跪而下,抱拳言道。再起身双手接过文丑递来的一叠招募布告。并没有身为文丑之弟的特殊之处,这也是文丑比较欣慰满意的。这样的颜良,才会如后世般,成为一名良将!至于能不能担当帅职,就另说了。

    “屯长文霸,率五十精骑前往高邑境内济河乡招募军士。”

    文霸有些惊喜的迈步而出,半跪抱拳言道:“属下领命!”并恭谨的接过招募布告自是不必多说。

    如此,仅有的二百精骑全部派遣了出去,只因高邑县在桃林塞西南部,正是黑山贼寇所盘踞的方向!文丑害怕兵力分散,会使得闻讯而来的黑山贼寇各个击破。而率领精骑,就是出现了突发状况,也大大增加了,军卒逃回的可能!

    而大营乡和济河乡则是高邑县境内仅存的两个乡了,每个都有近万人,同沙河乡一般,多是流民新安。而高邑县中,据说足有两万之口,同样涌进了不少流亡之人。

    安排了高邑县及其辖内两乡人手后,就是本县及附近四乡了。

    “屯长铁千,率五十骑兵前往棘蒲乡招募士卒!”文丑顿了一顿,言道。

    铁千并没有意外之色,正正派派的领命后,接过招募布告。返回座位坐定。这铁千本就是棘蒲乡游侠出身,令他前去,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屯长刘庆,率五十披甲之卒前往梁堤乡招募士卒!”

    “属下领命!”刘庆兴奋的半跪抱拳言道。

    “屯长苏贾,率五十披甲之卒前往大寨乡招募士卒!”

    “属下领命!”这个隶属于十八骑的屯长,亦是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