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晚败杨定那一仗也是用计,先摧毁了杨定部的斗志,然后再围击取胜。(。)

第八十八章 再次大胜() 
cpa300_4;而今晨这一仗,虽是以逸待劳,但毕竟天色已亮,视野开阔,道路两边虽有丘陵,不利於骑兵奔行,可前后两边都有出口,并且即使是在丘陵对峙的道路中段上,骑兵下了坐骑,一样也能展开反击,且因有坐骑遮掩之故,还多了一层防护,所以,这一仗打得却是较为艰苦。

    董骑不愧精锐之称,驰行了百十里地,陷入包围后,除了开始有些惊乱,但很快就在各级军官的组织下稳住了阵脚,并有那骁悍的军官带着部曲往两边冲锋,试图进行反击。

    那两校尉远观之,见从丘陵上冲下来的数千文、孙二军的将士中,有一人最为勇猛,虽离得远、看不太清,然从其身形、手中的军械也能料到,这人显是文霸。

    文霸是头一个冲下来的,带着数十个曲中的勇士,位在数千文、孙部众的最前,就好像一支利箭的箭头也似,当先撞入了路上的董军队中,近则枪刺,远则投戟,叱咤奔趋,卷进如雷,当面之敌无论众寡,皆如被狂风催袭,尽相退折,眼前没有一人是一合之将,挡者披靡。

    那两校尉本来就知道他的勇猛,而今亲眼见之,却也不由得俱皆赞叹,忽见董兵数十骑兵舍马不用,在一骁悍小将的带领下从两面围上,把文霸围在了中间。

    文霸带的原本有数十部卒,经过刚才的那阵冲杀,有的伤、亡了,有的跟不上文霸的脚步,被他抛在了后头,此一时刻,文霸却是孤身一人。

    那数十董兵明显是想趁他落单的机会,把他给围杀掉。

    立在丘陵高处指挥战斗的文丑也看到了这一幕,只见文丑身后的军旗连挥,又闻他身后的战鼓变音,辨其旗语、鼓声,却是在调文霸附近的别支人马速去救援文霸。

    可丘陵中的道路不宽。而此时埋伏的文兵、孙兵多已冲到了董军队中,敌我数千兵马混在一处,实在是辗转不开,文丑虽旗、鼓连催。暂时间却是无有一人能赶到文霸这,而此时却见文霸已被那数十董骑围住,身影不能见也。

    两人不约而同,都想道:“文霸虽勇,然今陷入数十董兵精卒的围杀中。却恐亦难得保全!”

    如只是寻常的董军兵卒倒也罢了,可这围杀文霸的数十董兵却都是精卒,皆披有精甲,文霸陷入其围,一时无人来救,确是危险。

    那校尉目不转睛地往文霸这里看,连自家阵前的那些董骑都顾不上了。

    两人看见,在文丑的再三催促下,那被文霸抛在身后的他曲中勇士中有两伙拼力杀退了前边的阻挡,杀到了围住文霸的那数十董骑之外。这两伙勇士一伙儿有七八人,另一伙儿有四五人,合在一块儿十余人,然却数击不能冲破那数十董骑,反接连折损,片刻功夫即伤亡四五。

    那俩校尉提心到口,屏住呼吸,却不多时,猛然见围在文霸最外边的十来个董兵甲士似是发了一声鼓噪,转身就逃。露出了其中场景:满地死尸,那骁悍小将亦横尸在地,文霸立在尸堆中,威风八面。却是以一人之力杀了二三十个敌甲。

    十几个他曲中勇士冲不开的董兵包围,竟是被他一人杀散了。

    两校尉松了口气,这才觉到手中生汗,又见文霸血污满身,发乱不顾,拔足急追敌逃者。相顾骇然,说道:“此非人也,真熊虎也。”

    文霸破了敌围,重带着曲中勇士,四处奔杀,所向无前。

    文丑、孙坚两人在战前就分好了工,等战斗打响,文丑负责左边,孙坚负责右边。

    右边的董骑也组织了精锐反击,其带头的小将颇勇,逆击孙兵,连杀数孙军小将,孙军的攻势为之一滞。

    孙坚遥指此敌将,呼问左右:“谁为我杀之?”

    韩当持强弓,跃身出,未至敌将前,弓开箭去,敌将应声而倒。

    ——一箭杀敌,这是很不易的。敌将披有重甲,头上也有头盔,射的不是地方,万难一箭射死,这一箭就倒,可见韩当之准。

    孙坚大喜,待其归还,抚其背道:“卿真为我解烦也。”

    颜良、文极、董直等等文丑部中的其他将校与孙坚帐下的祖茂、黄盖、吴景、孙贲诸将各带兵在董骑的队中横搅竖砍,相继打退了四五波董骑的反击,经过一个来时辰的鏖战,渐把董骑逼到了一块儿,使其局促在一片窄小的地上,再也腾挪不开,难以进行反攻了。

    而此时的埋伏圈南边,在陈国弩兵的配合下,文霸、刘庆已把出来的那数百董骑杀了个多半不存,仅存数十骑犹在负隅顽抗。

    南边有文霸、刘庆部的骑兵,又有那豫州校尉统带的万余兵卒,声势盛大,丘陵中道上的董骑不敢往这边冲杀,遂又一次加大兵力,往北边的出口突围。

    北边出口这里的文军所受的压力顿时增重。

    颜良在阵中指挥,周路在阵右坐镇,董直也在这支军中,领了一支别部,守在阵左。

    董骑最先冲的是阵右,被周路打退,又冲阵中,复又被颜良击退,冲右、中皆不得过,於是便集中兵力猛攻阵左的董直这边。

    激战多时,董直部下伤亡不小,在董骑的合力猛攻之下顿时有点难以支撑,左右欲稍退之,董直横矛立在自家的军旗下,瞠目斥道:“汝等因见敌攻强,故欲稍退,然岂不知士气可鼓,不可泄也?一旦稍退,阵脚必乱,阵脚一乱,我等死无葬身地事小,被敌突出重围、坏了主公的军计事大。又且,如是因我等而使主公计坏,虽死亦必为三军骂,与其死於耻,何不死於战?颜中郎、周校尉就在左近,见我阵急,必会来救我等,或有生途。再言退者斩!”

    他牢牢地站在军旗下,任对面董军攻势如潮,半步不退。

    颜良的阵地挨着董直,见他事急,果如董直所说,立即点了两百精锐赶去支援,得了这股精兵的援助,董直阵中所受到的压力立时为之一轻,对面的董军再攻,顺利将其抵挡下来。

    将近午时,丘陵南口外的董骑被全部歼灭,丘陵中道上的董军也或亡或降,文丑、孙坚抽出了手,遣人去董直、颜良、周路这边支援,两面夹击,很快就把剩存的这股董骑给消灭掉了。(。)

第八十九章 文丑之忧() 
这一战虽说经胡轸的援兵尽数消灭了,但是文丑、孙坚之兵也有不小的伤亡,这也算是此次出兵以来,打得最为艰难的一仗了,由此可见董卓之军的精锐程度。

    战罢,没有怎么参战的新卒上来打扫战场,参战的兵士到一边儿休息。

    一个又一个的伤员被打扫战场的新卒们从战场上小心翼翼地抬下来,集中到一处,军医匠李当之更是一身血污,亲自上手,带着军医匠们加紧给伤者裹创治疗。

    文丑、孙坚等人巡视伤营,因是临时建筑,营中甚是简陋,上边没什么遮掩物,地上也极少有铺垫,只在外围扎了一圈木栏,以与外界相隔,足有好几百的伤兵就这么露天地坐、卧於土上,伤口流出的鲜血染红了脚下,轻者箭伤刀创,重者臂断腹开,有的伤员伤势较轻,或意志力较强,还好点,只是在低声的**,有的伤势较重,疼痛难耐,发出刺耳的惨叫,更有那伤势太重了,疼得受不了,偏又还没有昏过去,恨不得满地打滚,两三个医匠都按不住。

    跟着文丑来伤营巡视的有几个在颍川时来投的文士,目睹此状,都是脸色发白,早先因大胜而产生的兴奋之情早不翼而飞了。

    不久文丑、孙坚等在巡视完毕之后,就回到中军,开始商议下一步方案策略。

    “今战既胜,伊阙以南已无大敌,以我之见,我军当高奏凯歌,趁胜勇进,休整个一日半天后就拔营起军,直去伊阙诸关。以扣洛阳之门。”文霸兴奋言道。

    颜良同意他的建议,言道:“董兵号为凶悍,而将军连胜之,我等连战连胜,士气正高,正应该再接再厉。此去伊阙诸关不到百里,我愿领兵先行,为大兄开道。”

    文丑转而问孙坚道:“文台兄,卿以为呢?”

    孙坚虽是猛鸷,可他久经沙场,又是亲眼见过董卓部中精卒的骁悍程度的,所以并不赞成颜良、文霸的乐观,他说道:“我军虽是连胜,可那是因为历战上阵者多是老卒。新卒多旁观而已,因是才能与董兵抗衡,数胜之。伊阙诸关中董军三万,就算并非全为精卒,可倚诸关之险,兵马又多过於我,而我连战之下,兵卒已疲。当此之时,却非是进击伊阙之时。”

    颜良问道:“那以将军之见。我军现下该当如何?撤回去么?我军三日两胜,歼敌近万,士气正高,此时后撤,恐有伤士气啊。”颜良虽说因为文丑的缘故,对于孙坚颇为尊重。不过却并不怯懦。

    文霸亦道:“不错,士气可用,如此时后撤,似为不妥。以我看来,与其后撤。不如进军,

    另一豫州校尉亦提议道:“我连胜董兵,想那胡轸定已震惧,料来是绝不敢再出关来与我战的,便是如将军所言,我军累战,军卒已疲,可既无胡轸出关之虞,我军便自可先到关外,然后筑营,再从容休养体力。”

    孙坚不以为然,觉得颜良、文霸等太盲目乐观了说道,“昔我从故太尉张公讨边章、韩遂,董卓同在军中,屯营虽不在一处,可我也是见过胡轸的,此人虽难与我和子孝相比,却亦沙场一老将,岂会料不到我军连战,兵马已疲?我军如现在就进军伊阙诸关,他连败之下,为提振士气,必然会遣精兵逆击,以我连战之卒,又行近百里之地,一旦遇袭,必败无疑,……断然不可於此时进军!”

    文丑先对颜良、文霸等说道:“二位贤弟及张校尉所言不错,我军目前士气正高。”又对孙坚说道,“然文台兄所言亦对,我军连战之下,已成疲兵,不可冒进。”文丑却是采用了中庸之策。

    对文丑,颜良、文霸是很服气的,颜良说道:“那么,大兄我等现在该怎么办?撤军么?”

    “此次击董,非只有我等一路,孟德、本初亦各为一路。我军现既已打开了通往伊阙的道路,那么以我之见,暂时就不必着急,可先遣骑去孟德、本初处,看看他们两路现下的情形如何,都各是进到了何处,等探清楚了之后,可再商议击伊阙之事。”

    文丑说着这番话时,心中想道:“我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孟德似乎击董不利,兵败险亡,他如仍与原本的历史进程一样差点战死,那只我与本初这两路人马是断难获胜的。”

    袁绍只遣了八千人去孟津,人数少不说,离文丑这里还颇远,文丑是指不上他这一路来帮忙的,唯独能指望的只有曹操这一路。

    如果因为自己的参与而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文丑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中,袁绍好像是根本就没有派兵进战,而现下虽然少,可好歹也是遣了八千人出战,这应该已算是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了一点历史的进程,那么曹操在原本历史上的命运会不会也因此而得到一点改变?不再战败?如果会,曹操这次没有兵败,那么有他在荥阳、轘辕关一带顶住徐荣,同时分走部分坐镇洛阳的董卓的注意力,文丑和孙坚倒是可以进击伊阙,试试看能否取胜,可如果曹操仍与原本的历史进程一样,兵败了,文丑自忖之:“我也就唯有立刻撤退一途了。”

    “唯有撤退一途”,这不是因为文丑怯战,而是形势使然。

    曹操如没有败,他一方面可以拖住徐荣这一路人马,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散董卓的注意力,可他如果败了,一方面,徐荣这一路董兵就空出来了,另一方面,董卓也就可以不再考虑轘辕关的安危,而可以集中力量对付袁绍和文丑了。

    袁绍派出的兵马只有八千,又是在黄河对岸,对洛阳的威胁实在不大,董卓十有八|九会先对付文丑。

    因为现今是三面受敌,文、曹、袁三路兵马初起不久,各处战场的战况尚未明了,所以董卓留在洛阳的精锐都还没有出动,在静观变化,李傕、郭汜这些董卓亲信的悍将就不用多说了,只说那吕布,吕布这个人的气节虽不怎么样,可在战场上却是一个强敌,“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他带的并州兵,论精悍程度绝不在凉州兵下,他本人的武勇更是出众,麾下又有高顺、宋宪、魏续、郝萌、成廉、魏越等一班猛士,皆号为健将,远非杨定诸辈可相比。(。。)

第九十章 曹操讯息() 
按照目前之状况来看,若是曹操仍旧如同历史上那般的落败之,仅以身免,那么董卓很有可能就会调徐荣部来与胡轸合兵,并极有可能会再遣出吕布等将也来与文丑战,以图给文丑以雷霆打击,震慑河内、酸枣、颍川、鲁阳的诸路义军,到得那时,凭着麾下这些兵卒,文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抵挡,他还是有着这样的一个自知之明的。…

    所以,文丑早在这次出兵前就已经暗里定下了此回进战的总体方针:曹操如不败,可试攻伊阙,曹操如败,便立即撤军,待时局变化,然后再说二次讨董之事。

    所谓“二次讨董”,这也是文丑早就想好的,如果这一次失利,那就先退回颍川,等董卓退出洛阳后再二次出郡,去争个“光复洛阳”的美名。

    总而言之一句话,文丑现今手头上的实力就这么多,有取胜机会的时候,他不怯战,可如甚取胜机会的时候,他却也不会浪战。

    颜良、文霸虽很想趁胜再进,可因服膺文丑的军略智谋,见文丑既然这么说了,也就没有再强求,都说道:“大兄所言乃是持重之言,就依大兄之略。”

    文丑说道:“今虽非进军之时,可却也不是就此偃旗息鼓,那梁县、注城二城中各有董兵,我既已灭了杨定、又灭了伊阙援兵,现在可以腾出手来,把这两城夺下了,也算是为来日进军伊阙做个前期的准备。”

    来日如进击伊阙,必是硬仗,这后路必须要先薄安稳,所以梁县、注城二地先下。

    文丑遣了几骑,分去北边、东北边找袁绍、曹操,问他们的情况。于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