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颜良低声嘀咕琢磨文丑这句话,不由走的慢了些。

    文丑所知甚多,当然这不只是颜良一个人的想法,在场的诸人,都被文丑的才华而震惊,与江母及江显言谈期间,尤其是与读过数年书的江显探讨时,多有文绉绉的话语出口,并为江显解决了不少困扰其多时的学术问题!

    本来文丑与他们在一起也未曾显出有多么的有才华,如今与读书人一说话,就明显的分了出来!再者他们多是粗人,读书甚少,就是识字,也多是仅读了些启蒙类的《急就篇》识字课本而已,自然感到文丑满腹经纶了!若是姜承在此,怕又是另一番感慨了,那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文丑并未出东林亭,而是从马背上的一个披搭上取出一卷竹简,其上记录了东林亭所有的牺牲人员!

    “走,向左边的林里去!”文丑看了看竹简道,并率先向左侧走去。

    “不是要去阳里亭,探访小五家么?”文霸询问道。

    “不止,江明、小五两人是英雄,所有为乡里做出牺牲的都值得我们尊重!”文丑肃容言道。

    “理应如此!”诸人相视道。对于文丑更是敬重。

    如此,文丑一行人挨家挨户寻访阵亡,重伤者的家人。视情况而留下不等钱财!多则六七千、少则一二千。

    转眼已是午时,属于北四亭的伤亡家人方才寻访完毕,而文丑自身带的七万钱加上让颜良等带来的十万钱,也仅剩万余了。

    文丑的这一举动迅速传遍了沙河乡!民众均赞叹不已,而落户在沙河乡的流民也都有了初步的归属感。

    这只是文丑上任伊始的第一步!

    文丑正待回乡里官寺,却见远处一骑飞来。

    “文君,文君,郡吏要见你。”

第三十一章 爵位赏赐() 
文丑瞧得这一骑不是别人,正是那给颜良他们报信的阿二。阿二虽说年少,但北地民风悍勇,兼之阿二本身甚是喜爱马匹,故而马术还是不错的。

    “哦,郡吏要见我,可说了是什么事?”文丑笑声应道。

    “文君,这个俺就不知道了,杜公已经赶去栾城县赴任去了!”阿二抹了抹额头沁出的汗水道。

    众人见此,也不停留,一路向官寺行去。

    “嗯,听乡佐王君说,你是被杜公收留下来的,缘何你没有随杜公前去?”文丑随意道。

    “杜公高德,能收留我,我已感恩戴德,我怎么能跟着他,去扯他的后腿呢?”阿二感慨道。

    “呵呵,我观你马术甚精,从谁人而学的?”文丑接着道。

    “小人在官寺中,颇受众人喜爱,大人们多对俺有帮衬,这马术就是游徼秦君所教!”阿二自豪道。

    “颇受喜爱,多有帮衬,都是你本性勤厉换来的。”文丑赞赏道。

    “多谢文君赞赏!”阿而嘻嘻笑道。

    “哦,郡吏早上都干了些什么?”文丑忽的想到,随意询问道。

    “也没做什么,就是把乡中的各大人们叫去,说是要统计一下,都是谁人得了多少奖赏。”阿二以手挠头道。

    “嗯,统计谁人得了多少奖赏?这是怕乡里吞了这批钱财么?”文丑心想到。

    众人一路闲谈,约两刻钟时间,终于回到官寺。

    “文君,你可回来了!”郡吏正在官寺大堂上踱步不止,堂上一干乡吏惧在。

    “上君,久等了,是小子罪过。”文丑进得大堂拱手朗声道。

    “杜公走后,这里的各位,都不敢擅自做主,任何事都要等你回来,由你决断,可是苦煞我也!”郡吏苦着脸埋怨道。

    “哦,还有此等事。”文丑环视大堂中一干乡吏,朗声笑道。心想:“这些乡吏,怕是摸不准我的脾性,上任来又是要针对些什么事,深怕一不小心,触了我的霉头吧!一乡之宰,可不是玩笑的!”

    “可不是么,本来统计奖赏发放情况都还配合的很,只是这最后一到需要加盖乡印时却是范了难!”郡吏苦笑道。

    “上君为何统计此物?可是相国要求了什么?”文丑疑问道。

    “统计此事,却也是为了众乡民的封赏!”郡吏得意朗声道。

    “封赏,是何封赏?”文丑凝眉不解道。心想:“封赏不都下来了么?”

    “文君,你却忘记了:‘汉家律法,生擒贼一人,或斩贼二人,拜爵一级’?你们前些天总共斩杀多少个贼人,生擒了多少贼人,杀贼者是谁,擒贼者是谁,需列出一个表来,如今却是详情未曾填写,写好了由我带回郡中,方便论功行赏。”这郡吏是郡中官吏,若是单纯为传达相国的嘉奖不需他来,只杜宜一人既可,派他前来来正是为了此事。

    “爵位,原来是为此事啊!”文丑闻言也是以手抚额,汗颜道。

    郡吏见此笑问文丑,说道:“文君尚未至加冠之年,对么?”

    “是的。”

    “近三十年来,只有当今天子登基之时,在建宁元年曾赐天下民爵。不知文君可曾有幸,获得爵位?”郡吏又问道。

    建宁元年是十九年前,当时文丑尚未临世,自是没有爵位。文丑回答道:“未能荣沐圣恩!”

    “哦,如此说来文君还不曾获得任何爵位喽?”郡吏闻此,惊讶道。

    “正是,属下为建宁末年人,是故不曾拜有爵位!”文丑恭声道。

    建宁末年即是建宁五年,文丑如今也仅是以十六岁之身为一乡之宰,不可不谓“少年英才!”其实不必惊讶,原来历史中,闻名于史的东吴奠基人,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孙文台,就是在其年十七时,便计斩海贼,郡府里闻得此事,征召他代理校尉之职,更是在熹平元年大破许昌、许韶,威名远播,于是,孙坚随后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比起文丑来更是英武不凡。

    “无妨,前些天杀贼,君功最伟,只最后斩杀李大目一役便足够使得君拜爵四、五级,升为不更、大夫了!”郡吏朗声笑道。

    虽说自汉朝建国以来,因为多次赏赐天下民爵的缘故,——不说前汉,只从本朝第一次赐爵的建武三年开始,至今共一百六十年间已总计赐爵了三十四次之多,平均不到五年就赐爵一次,而且这其中有时候还不仅仅是就赐爵一级而已,往往一次就赐爵两级、三级,爵位早已不如前秦时那般珍贵了,但是对于寻常的黔首百姓来说,爵位高一点还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就可以用来减免刑法、减轻徭役、提高地位、优先获得国家赐予的田宅等等。

    不过,文丑是欲要进击天下的人,连数百万钱财都不会重视,自然更不会将这点爵位看在眼里。前提是能够获得乡民百姓的认可与效忠!

    “前些天抵御黑山军贼寇之事,多赖乡里黔首出力。在下已获得了杜公的举荐,相国的拔擢,怎么好意思再领取爵位呢?”文丑抱拳向于面左侧以示对相国等的尊重道。

    “噢?……。”郡吏抚须,倾身问道,“你什么意思?”

    “属下决定将爵位让给需要的人。”文丑坚定道。

    按照汉朝律法的规定,多人共抵御破贼、捕贼,是可以把自己应得的奖赏让给别人的。文丑的这个决定虽然出人意料,但却也是合乎律法的。

    郡吏忍不住拍手击节,赞道:“文君之德,吾未曾见也!”

    “呵呵,不敢当上君赞赏。”文丑忙道。

    “嗯嗯,即如此,就另行再书一表格,好全你心愿!”郡吏抚须笑道。

    铁千、柳仲等自是感叹佩服文丑之德!堂中一干乡吏,也松了一口气,看样这文丑初上任依然是按照以德服人的政策行事!

    众人又是一番探讨,争论约一个时辰方才将表格制定完毕,缘何争论呢,原来是颜良等一干性情豪爽之人也不愿领赏哪些爵位,使得大堂上出现了纷纷让功不受的奇葩一幕。

    “上君,属下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文丑将郡吏送至乡界,转而想到一事,询问道。

    “何事,说来听听。”郡吏晓有兴趣的看着文丑道。

    “前任游徼秦君,已被县君征辟为县吏,这游徼之缺,郡里可曾有了着落?”文丑询问道。

    “这个……你之县君上报郡里也不过这几日之事,想来还未曾有定论。”郡吏抚须沉吟道。

    “如此,我欲举荐原柳亭亭长,柳仲上任此职,不知?”文丑看了看身侧的柳仲道。

    “文君,你……”柳仲激动道。

    文丑见得柳仲激动之情,抬手示意道:“此为柳兄应得,不必多说了。”

    “哦,你是说此事,以柳君之功,正如你所说做个游徼确实不为过!此事我会上报相国,成与不成就不敢保证了。”郡里朗声道。

    “如此就多谢上君了!”文丑上前一步将两枚金饼不着痕迹的塞到郡吏袖中,又道:“日后必有重谢!”

    “此事吾必当尽力,尔等回吧!”郡吏点头笑到。

    文丑背手而立,望着郡吏渐走渐远,正值夕阳西下,天边是漫天的红霞,煞是壮观!

    ps:1按照日人西嶋定生的研究,两汉的赐爵是面向全体编户良民男子的,并且“民爵赐予是对小男亦即十四岁以下男子即已实行”。——《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

    2爵位等级: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的人。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

第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 
文丑负手立在乡界,看郡吏一行,打马渐行渐远。漫天红霞,煞是壮观。一阵春风吹来,卷动路边田中的麦苗,如波涛起伏,远望青翠可喜。再远处,有些许树木,其上支条早就抽出了绿芽,有的都已有了支荣叶茂的势头了,也是随风摇摆。瑟瑟风声,充满田野间,争入耳目中。

    柳仲见他看得出神,不禁问道:“文君,在看什么呢?”

    “你看这田野翠绿,远树葱茂,生机尽显矣!兼又远山红霞,令人惊叹啊!”

    颜良、铁千、董江诸人莫名其妙,面面相觑,本以为文丑或是在回味今天初次上任,所做种种,亦或是因为终将上吏送走而正在放松,却全都没有想到他却说出了这么一段话来。

    董江问道:“文君你在说什么啊?”

    文丑心道:“我在说的自然是如今春归大地,其势已成,乡中百姓感恩,郡中上君知任,只等麦苗长成,便是收获之日了。”

    微微一笑,说道:“我在说,春意渐深,最后的寒流也已远去,我初任有秩,感觉身上的压力为之一重,还需要诸位多多帮衬一二。”

    “文君,但有使得着的地方,只需遣一人稍句话、或是一片纸,在下必至!”董江肃然沉声道。

    “我等亦是!”柳仲、铁千相视,然后说道。

    “承蒙诸位不弃,我文丑,感激不尽。”文丑看着纷纷表态的众人拱手道。又见天色已晚,再前去官寺办公已迟了,遂道:“不妨今夜我请大家吃酒,略表敬意!”

    众人大笑,轰然应诺,簇拥着文丑,转回文氏亭文宅。

    一夜欢畅,自是不必多说。

    ……

    翌日。

    天未大明,文丑连同柳仲、董江等三五人已策马赶到官寺中了。准确说来,今日才是文丑上任首日,毕竟昨日一来有杜公坐镇,二来乡中文案等还未曾交接!

    “文君,这么早就到了!”在后院忙碌的阿二听得院外马蹄声,赶来查看,见是文丑等人,不由惊讶道。

    “阿二,正忙什么呢?”文丑将马缰绳递给迎上来的阿二随意道。

    “呵呵,没什么,就是打点水,给马儿弄了些粮草!”阿二接过缰绳道:“哦,王大人也已起来了,正在大堂中,整理杜公留下的乡中文案。”

    “噢,这王冲倒是勤快!”文丑惊讶道。

    “那是,乡中向来都是王大人最先起来的,不仅如此,他做事情也最认真的!”阿二接口赞道。

    “这王冲倒是个务实、稳重之人”文丑心想。

    “柳兄,董兄,且随阿二将马儿安排妥当,我先去大堂看看王君去了。”文丑对身侧的柳仲、董江等道。

    “王君,有劳了!”文丑进的大堂就瞧得王冲正围着堂中十数个大箱子,检查、记录。说道。

    “呀,文君来得挺早的啊!”王冲抬头见是文丑惊讶道。

    “不比王君勤勉。”文丑拱手道。

    “正好,这些就是杜公留下的所有乡中案牍了,文君你接收吧!”王冲指着大堂中的十数个箱子道。

    “这么多!”文丑见得如此多的案文,不由有些头大,愕然道。

    “本来也就七八个左右,这五个是因最近安抚流民,所造的新册!”王冲指着那崭新的五个箱子道。

    “嗯,这杜公真是勤厉,这么快就将流民的有关籍册都做好了。”文丑汗颜道。

    “确实不易,那几日可是忙的足不着地!”王冲连忙不住摆手,似是极其不愿回想那一段忙碌的时日一般,苦着脸道。

    虽说乡佐王冲早已知晓文丑为乡有秩,但还是按章程办事,执意令文丑出示郡中的任命文书。

    文丑无奈,走到近前,出示了杜宜交给他的相国的任命书,又将诸箱文牍、册籍一一观看,细细查验无误,这才算完成交接。

    如此,文丑正式成为沙河乡有秩蔷夫!

    柳仲、董江等来到大堂,单见文丑与王冲正围着箱子转圈,王冲时时为文丑一一指点讲说。也不上前打扰。

    “柳兄、董兄,你们来了,瞧瞧,以后可要忙煞我也!”交接完毕,文丑见柳仲等已在大堂,遂指着那些箱子,自嘲道。

    “此事还需文君自力,我等却是代替不了的。”柳仲亦是笑道。

    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