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缓了一缓,不等麴义有所反应,接着又道:“只所以说是半州之力,却是‘袁氏本初公’以其袁氏‘四世三公’之位,并未从韩公此朝堂之命州牧也!独占渤海,映射河间、安平、清河诸郡国,岂不是冀州之半数哉?若其妄为,韩公当何存焉?”(。)

第二十二章 韩馥决议() 
文丑这一番言谈,倒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下冀州之畸形状态也!韩馥虽然在名义上辖管渤海袁绍,但是袁绍却凭借着渤海一郡,渐渐影响到周边诸郡,使得他的影响力扩展开来,渐渐有了同韩馥平起平坐的资质!若是再放任其一段时间,那么冀州就没有韩馥这个冀州牧存在的必要了。所以不论如何,对袁绍的限制之事,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

    这也是韩馥所纠结的问题所在,一是袁氏那是‘四世三公’之家,在当今天下士子党人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若是他韩馥限制了袁绍的发展,会不会成为天下士子的公敌呢?但是其限制袁绍的发展,在名义之上却是合乎名义的。因为他韩馥那是冀州牧,袁绍乃是冀州治下的渤海郡郡守,乃是要受到韩馥统辖的。

    不过在另一方面,若是韩馥碍于自己是袁氏旧臣的缘故,不对袁绍进行限制,那么袁绍得到成长之后,这个冀州也就没有他韩馥的立足之地了,这也不是他所想要的。正是进退皆畏也!而韩馥之心态,还真不能决断之,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议会之事。而这一次,文丑给韩馥打了一针镇定剂,也是一支预防剂!使得韩馥的心态,渐渐的向着限制袁绍方面倾斜。

    文丑趁着在座众人正在紧急思索之时,韩馥心头震动之间,接着又下猛药道:“韩公久为朝官,九卿之副也!对于朝堂之危,自当担任救援之责也!袁氏本初‘四世三公’之家,有先天之利,合为上人也!但是如今袁氏本初身为韩公之属,非但不行属事,却行阻公掌州之行!此乃下属所行之事呼?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袁氏本初行此僭越之事,又怎应其‘四世三公’之德行否?如是德行有亏,又怎能领天下志士焉!!!”

    文丑这一番话说的那是一声比一声大,用的是欲抑先扬之策。使得众人闻之愣然,心头激荡不已。因为在当下之时代,不论是士子文人,还是武将豪杰。对于这个在朝堂之上久居高位,有着‘四世三公’之称的袁氏,一般是不会言谈甚多的,就是略有提及也是大加赞赏之,那有人会职责他们呢?这就是袁氏在这个时代的积威所在也!也是汝南袁氏的影响力所在。

    不过文丑的这一番话却是直指此代袁氏重任袁绍的德行。并且说的有理有据,又怎能不使众人吃惊呢?这一番言论也使得韩馥的心头激荡不已,也有了一些恍然之意,更使得他好似找到了限制袁绍的理由一般。

    也是先前韩馥思考此事之事,在最一开始就是站在了一个较低的位置,并不是冀州牧,而是袁氏门生的位置,在先天上就低了袁绍一头,所以一直觉得自己若是限制了袁绍会显得自己的德行有亏,岂不知他限制袁绍正是正当之为也!而袁绍不服其之管制。才是德行有亏的。

    文丑的这一繁华,使得在场众人颇为喧闹了起来,多有持不同言论之人起身言说之,袒护袁绍,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员站在了文丑这一方,因为文丑带给了他们一个超越‘袁氏’的希望、曙光。在之前他们对待袁氏,就如同韩馥那般,那是低人一等的!

    文丑见着堂上众人喧闹之言论,颇为吃惊,他也没有料到自己的这一番言论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影响。虽然最为重要的那几人。如同耿武、沮授、刘子惠、闵纯等,虽说略显震动,皱眉思索之,但却并没有为文丑之言说所左右。这才是大智之人。

    “咳,子孝之意,是要行限制袁本初之策喽?”韩馥轻咳了一声,使得堂内众人肃然,接着向文丑询问道。

    “正是,此乃正当之为也!一行天子所赋之职责。二来可以使人验证董并州于洛阳所行之事,三也不会耽搁伐董西向之准备。如此岂不三全其美焉?!”文丑肯定道。反正他是要同袁绍闹翻的,也不用担心得罪了袁绍,是以有此建言。再者这也能够显出自己对韩馥之忠心也!正是行属下之事也!

    韩馥已有意动之色,但还是不能决断之,思索良久接着又看向耿武、闵纯、沮授等人询问道:“诸君以为子孝方才所言如何?鄙人虽居州牧之职,但也是袁氏门生旧臣,若是行此事。。。。。。”

    文丑闻听韩馥如此言说,心头黯然想到:“韩文节果非人杰,素性恇怯也,行事如此,怎能掌冀州之强实?”纵使是自己想要辅助之,想来也不能成事。这是天性使然。

    “韩公曾为党人之标也,受党锢之难,数年不的举,后又高居御史中丞之职,实乃士子之表率也!虽曾为袁氏门生,但亦非是袁氏本初之下也!再者公行天子所赋予职责,有何担忧之处?”别驾闵纯言道。他的话语对韩馥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不然韩馥也不会使得他处于别驾之重位。

    “正是,如同子孝所言,公行正义之事,天下人有何可言之?”沮授颇有深意的看了文丑一眼,接着言道。算是代表了冀州名士的意见。

    “不错,行臣事,上同天子,下安黎民,何患之有?”治中刘子惠言道。他是一个热心的、忠心的汉臣,对于一切符合礼仪之事,都很是赞成。

    “韩公正当此为也!袁氏本初虽有‘四世三公’之名,誉满四海、名扬九州,但亦不可罔顾公之州牧职也!”督军从事赵浮同奋武从事程涣相识一眼,之后言道。他们是韩馥的心腹,在任何事情之前,自是以韩馥为主了。、

    其他耿武、董昭、王曦、张郃、高览等人士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虽然不尽是支持文丑之政策的,但也没有明显的偏袒袁绍的意见,他们都是在韩馥手下做事,自是不会胳膊肘往外拐,尤其是刚入韩馥幕府不久。

    “然如此,鄙人就行子孝之建议!”韩馥在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之后,气势也恢复了起来,豪声言道。(。)

第二十三章 兵发渤海() 
话说当日韩馥决定了应对袁绍名胜渐起,势力日渐成熟之对策后,在场众人自是没有谁人反对之。之后其又留下了文丑、耿武、沮授、闵纯、董昭、麴义、赵浮、程涣等核心人员,进行了一番对于具体策略的探讨。

    既然已经决定了是要限制袁绍的发展了,那么该当如何行之,才能够有效的达成此等之目的呢?而且还不能给他人留下口实,这是需要进一步洽谈商议的。而在这一方面,作为提出建议的文丑,是很有话语权的。

    。。。。。。

    经过一天的密议,韩馥最终为了达到袁绍的目的,而做出了一系列的行动、策略,这其中就包括军事、政事、农事、舆论、人才的征辟等,可谓是全方面的一次行动。当然这也是因为韩馥要掌控冀州的需要,这才使得他能够出动如此之精力以达成此事。这也是因为合了他掌控冀州的大势之行。若是使其单一的对付袁绍其人,恐怕他还没有那么大的魄力!

    这其中犹以军事最为重要,这最为重要一事也就是交给了文丑这个提出建议之人,使其同另一名军事从事昊坤二人,共率领一万军卒前往渤海郡驻扎之,以震慑袁绍。

    这其中,文丑为主帅,领有其之本部武猛义从五千精锐,昊坤为副手,也率领五千之兵卒,这五千兵卒正是从城西、城东的那些军卒中所抽调重组的一支,这其中正有韩猛一部!使得文丑大喜。如此一来,有了韩猛这么一个熟人,文丑在渤海郡的行事,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掣肘可发生了,纵使是副手昊坤不喜自家,也是没有关系的。

    如此,文丑、昊坤、韩猛的这一万兵卒在次日,也就冒着严寒,向着渤海郡耀武扬威般的进发了。在开拔之时。韩馥等一众文臣武将自是亲自送行之。这也算是韩馥上任以来的第三次大的行动举措,是他迈向汉末诸侯的具有标志性的一步。

    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关乎着韩馥限制袁绍势力发展的成败,若是文丑在此时之上能够完成的较为完美。众人必然能够在韩馥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此次文丑能够提出如此之建议,已经在韩馥的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了,要不然也不会将此等重要的人物交给他来做!这是文丑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

    这一次的行军极慢,有着对沿途各郡县耀武扬威的意思。他们所打的的旗号那是冀州牧韩馥麾下从事!这是代表了冀州大军,代表了韩馥的威势。好使的沿途郡县人士知晓当下的韩馥可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书生,而是一个掌有数万大军,可以主宰、左右冀州的地方大员!一方牧守!

    如果说一郡之首的郡守也可以称之为郡将的话,那么韩馥作为一州之州牧,了还是比那些郡将的威势更大,权利更胜。这也是韩馥对袁绍这个渤海郡守的警示,一种名义上的威慑。

    到了十二月中旬,文丑、昊坤等人终于来到了渤海郡境内,来到了袁绍的家门口。

    这一路之上。文丑他们的军势、军威着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最起码使得沿途数郡县的郡守、县令们都纷纷出城迎接之,就是不在文丑之军途中的那些郡县,在听到了风声之后,也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州治邺城拜见州牧韩馥,言说服命之意。使得袁绍在这些郡县的影响力大大的削弱了。

    虽说袁绍乃是‘四世三公’之家,对于天下士子、党人的影响力很大,但是这个影响力再大也大不过汉家天子的威势吧!韩馥可是正宗的朝廷任命的冀州牧!汉家积威四百余年的影响力,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能够有此效果。也使得文丑安下心来,这就对韩馥有了一个交代,最起码自己的这一计策、建言是有着实质上的效果的。至于之后还会进行的同袁绍结盟,并且推举袁绍为盟主一事。那都是后话了,是大势所趋,韩馥也怪不了文丑。

    文丑一万大军的到来,着实使得对袁绍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一来他对于附近郡县的辐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二来其有很多的计划策略不得不产生改变,以应对文丑万军之力;三来其之同关东各地的地方势力的来往、通讯变得不再那么的流畅;四来甚至是对于渤海郡的掌控都不能完全把握,这却是因为昊坤其人也是渤海从事。对渤海一切政军事务,都有监管之权!!!

    如此之影响,袁绍怎能不气愤之?其更是视文丑、昊坤如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生而吞食之!这也是文丑同袁绍交恶之始也!

    不过在这之前,袁绍对于在冀州常山国新近崛起的文丑还是比较有好感的,因为他打听到文丑不过是一个出身寒门的小人物,在他的思维逻辑之中,只要自己能够给文丑一个不甚高的职位,只要他有真才实干,甚至是给他一个大将的职位,也未尝不可以啊。这样也就能够使得文丑其人为自己效力了。

    不得不说,袁绍这样的想法还是非常正确的,若是按照寻常历史的进展,他的这一想法也确实得到了实现。不过在文丑穿越到这个时空之后,袁绍的这一想法就势必不会得逞了。

    在文丑、昊坤之兵卒来到渤海郡的头天,袁绍纵然是有着百般不愿,也不得不派遣使者以迎接文丑他们,毕竟他们是打着受命于冀州牧韩馥前来巡视渤海郡的,袁绍又怎能拒之门外呢?不过袁绍却能够仰仗着他那‘四世三公’的身世,不亲自前来拜访文丑之众。

    对于此,文丑也是无奈的。不过既然来到了渤海郡内,他又怎么可能不见一见这传闻中的‘河北霸主’的真面目呢?再者袁绍之府中定然也有着众多的名士,包括于当下之世享有盛名的,也包括于后世之史上留有名姓的。(。)

第二十四章 逄纪来访() 
这些名士的存在,对于文丑来说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所以总是袁绍不会前来自家军营之中拜见自己,那么文丑也是会前往袁府拜见袁绍的,对于那一众名士,文丑自然也会以同僚的身份,逐一拜访之。◎这也是文丑请命前来渤海郡的一个原因。

    虽然不能同袁绍的家世、名声相比,但是能够同其麾下诸人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也是很好的。纵然日后他们还是会在战场之上刀兵相见,但有了那一层交情存在,多少也会有那么些许影响。就是日后策反,也更加容易些不是?这就是文丑所打的如意算盘。

    这一次代表袁绍前来迎接文丑他们的只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吏,不仅文丑没有听闻过此人的任何名声,就是昊坤、韩猛等人也不知晓其人之名。可见此人在袁绍的阵营之中实在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

    要知道文丑未来达成此次之任务,可是做过充分的功课的,对于袁绍麾下所聚集的人才,可是搜集的**不离十了!纵然还有些新近加入袁绍阵营的人物,不为文丑所知,但那也是极少数的。而袁绍居然派遣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担任迎宾之使,这也能看出袁绍对于文丑他们率兵前来的不满。

    不过文丑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而是同寻常一般的将此人招待之。昊坤其人对于袁绍的表现倒是颇有些愤怒,这却是因为昊坤其人乃是从颍川追随韩馥而来的人员之一,乃是韩馥的心腹人员,他代表着韩馥前来巡查渤海郡,袁绍如此待他,岂不是表示不将韩馥放在眼里。更何况他还是渤海从事!!!

    对于昊坤的愤怒,文丑也只好尽力的安抚之,他也知道昊坤的存在名义上是自己的副手,更有渤海从事这样的职责在身,更易在渤海行监察、管理之事,是韩馥为了文丑行事着想。实际上也未尝没有监察文丑的意思。对于韩馥的心思, 文丑也是给以充分谅解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大多数的当权之人都应当做的事情。

    不过并没有等到文丑前去城中面见袁绍其人,当天夜里,就有一名袁绍麾下的核心人士前来拜访文丑了。此人一报名头,使得文丑都想要立马将其掳走以为自己所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