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组建的。只不过是摇身一变,成为了韩馥旗下的一支军队罢了。

    在将韩馥送走之后,文丑就开始考虑一番,自己所要组建的这一支军队到底需要是何种组成?尽出自家之精锐肯定不行,这样太容易让他人知晓自家根底了。这不是文丑所想要的,同样也不能使得自家的军队战力太过柔弱,这样的话就的得不到州中群雄的认可,甚至会被州中群雄所鄙视,这也不是文丑所想要的。

    如此一来文丑所邀组建的军卒,那是既不能太过威猛、精壮,恐遭他人之嫉恨;有不能太过软弱,遭他人欺凌;所以文丑就需要将县卒之中的精锐参杂些自身核心精锐了。如此一来就较为附和标准,核心作为自己的亲卫之军,他人自是不会言说什么的。

    计议已定,就是选择人手的问题了。其麾下众多心腹核心,该当如何选择跟随自近前去州朝,又要有那些人才是需要留守根基之地!稳定发展的呢?这都是问题。都是使文丑颇为纠结的问题。

    首先各县县君是不用跟随文丑前往州中的,他们正是稳定根基的重要人才,也是走不开的。除了这些县君之外,各县县尉、县丞及其他之人才,却需要好生计较一番。至于文丑升任之后,高邑县君的空缺,自然是由早就被文丑内定了的姜哲,哦,不,因该是李哲来担任了。

    说到姜(李)哲,那就不得不说一说,这一使文丑颇为高兴的事件。那即是流落到其乡的李氏一家。

    乡三老姜承本不姓姜,乃是姓李,并且是李膺的之子!李膺是哪一位,想来在当下之时代,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其乃是正宗的党人领袖!‘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说的就是李膺、陈蕃、王畅三人!而李膺也是‘八骏’之首。

    李膺;先后任青州刺史、渔阳太守、乌桓校尉,在先帝刘宏在位之时,受‘党锢之祸’被迫害致死,并祸及全家。李膺之子李瑾为避难,举家迁至常山国平棘南的沙河乡。并且更名改姓,这才躲过了一劫。不过他们李家,依然是士林、党人的领袖组成。(。)

第二章 李瑾入仕() 
姜承也就是李膺的第三子李瑾,其上还有李镶、李瓒二兄; 其中李瑾曾为东平相,李瑾亦有三子; 李志、李恢、及李宣,也就是姜志、姜哲、姜宣三人也!

    以李瑾在士林之中的地位,如今党锢早解,先帝刘宏弃世,自然不会在怪罪到李瑾的头上了。如今又是其所看好的文丑势力发展的最快速之时期。又有董卓入洛阳当政之后,所做出的提拔一大批为‘党锢之乱’而牵连的士子、党人!

    李瑾作为李膺的幼子,又是曾经担任过东平相的存在,自然会进入到正要赚取名声、拉拢士子的董卓的眼中!只李瑾身声明标榜而出,天下士子就纷纷的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常山国、投向了平棘县、投向了沙河、投向了大名士李瑾!!!

    是以董卓在得知李瑾重现士林之后,马上就是一封赦令下去,封李瑾为青州刺史之职。却是想着让李瑾延承其父李膺的职位、志向,虽说青州刺史的职俸不高,仅仅是六百石,但却是可一监察一州的存在!更何况此乃乱世,刺史和州牧之间的转换,很是寻常,李瑾若是接受了此职,过上年许,其摇身一变,成为一州之主的州牧也未必没有可能,可见董卓对其的重视。

    不过李瑾并没有接受董卓的这次封职,而是去了一封信,言说自己在常山很好,有文丑这样一个能够驱贼安民的人物在,很是安心等。这却是在为文丑张名了!使得董卓在收到信之后,颇为嘀咕的还请人特地打听了一番文丑所行之事。并没有觉得很惊艳,但还是遣派了人手,想去将文丑征辟过来,为自己所用。因为文丑也不是士子出身。

    而对李瑾的赦名也变成了常山相,既然你李瑾说是在常山待着挺好,那就使你做个常山相吧!李瑾曾经做过东平相在职俸上也不算是什么高升,只能说是重新启用。如此一来,李瑾就没有办法再拒绝了。再者自己作为常山相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文丑巩固根基!所以其也就同意了。

    如此,沙河乡一下子出了两个过千石的大员。文丑的职俸虽然并不明朗,因为是韩馥借用的职称,但是肯定比千石的县令要大的多。而李瑾的常山相。更是标准的两千石的地方大员。

    至于原常山相冯公,则被董卓一纸诏书招到了神都洛阳,作为九卿之下的一个属官了。这也算是高升,虽然升的并不是很高。冯公虽然很是不愿意离职入京,但是士林的压力、文丑的压力、董卓的压力一起涌向了他。无奈,他也只能妥协之。

    如此一来,常山国的势力划分就很是清除明了了,基本上成立文丑的后花园了。常山中尉在如此一情况之下,也开始动心思、动关系,开始了其撤离常山的行动。对于常山国,他是没有什么企图了。

    文丑在李瑾宣布恢复自己名姓的那一天,也就匆忙的从高邑县连带着李恢一同赶回了沙河乡。得知了李瑾真实身份之后的文丑对于李瑾一家,更是感激非常。在同李瑾的彻夜详谈之时,除了向李瑾诉苦之外。还有自己的部分之规划!当然也是在商议着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二人之名声,从而将自己的势力完全发展起来。

    对于李瑾对自己的信任和赞赏,文丑觉的是庆幸的。能够得到这样风云人物的认可,和鼎立帮助,这是文丑自穿越以来最大的幸运。

    而文丑的作为也没有使李瑾失望,文丑不仅着重培养了他的两个儿子,更是经自己的二子作为核心、心腹来对待。这使得李瑾颇有一番自己赌对了的感觉。其实他是不想着再次出山的,在这个乱世。

    但是他遇到了文丑,在感受到文丑所带给他的不一样的感受之后,其就决定再赌上一次。若是文丑真的不是可成事之人。那么他李家就要在此地沉淀上两三代人,之后自会再有才智之后代,再为他们李家扬名的。这是他的自信,作为士子之世家的自信!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李门,就是龙门的意思!入得李门就是登上了龙门!可见李家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了。当然这些影响了大多都是李瑾之父李膺所争取、打拼来的,但是李瑾其人的德行也是颇受士子推崇的。这其中虽然有着其父之威望的余荫。

    文丑的出现,使得李瑾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心死如灰。不复有入仕之心,到希望重燃,促使自家子孙入仕锻炼之行。至于这个赌注最终是不是能够以营利而收场,李瑾虽说不是很确定!但是文丑的变化与成长潜力还是颇为使他动心的。

    有了李瑾帮助的文丑,在名声之上再次攀上了一层。终于可以同寻常之士子平起平座了!也没有了那么多的自卑之感了。

    如此一来,常山国中有李瑾坐镇,自是不用文丑再多虑了。而张燕也被这一系列的变化而晃着了眼目!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发现还是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甚至较之先前更甚了。因为文丑之势力不但没有撤出常山国范围,而是在常山国更为稳固了!仔细调查过文丑的他如何不知李瑾同文丑的关系!!!

    而自己抽兵组建武猛之军,最后还是决定在不破坏目前势力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抽减、瘦身。先是从高邑县左县尉卢亮所率领的三千县卒精锐中抽调出一千之众,并且包括卢亮其人;再就是从高邑县右县尉柳仲所率领的三千核心精锐中抽取一千之人,包括文霸其人;接着高邑县两军合为一军,由柳仲担任主帅,坐镇此地。

    平棘县县卒之中抽取一千之众,栾城县抽取一千之数 如此就组成了五千之数的武猛从事之军!其中核心精锐一千人,精锐县卒三千人,普通县卒一千人。桃林塞一千六百之兵作为自己的根本,不动,继续坐镇桃林塞,以威慑赵郡贼寇部。房子县的人口本来就少,兵卒也只两千之数,还要提防上艾于氐根的窥视,也不做抽取。

    如此,文丑这个武猛从事的军卒就组装完毕了。共有五千之人,骑兵三百、步兵四千七百。不过他们的装备都还那得出手,有千人乃是身着札甲,手执五十炼环首刀!也就是那一千核心精锐,由文霸统领,也算是文丑的亲卫队;其他之兵皆是身着两当铠,手执三十炼环首刀,其中三千之兵分为三部刘庆、张烈、卢亮各统领一部;另外一千之兵是作为辎重兵存在的,由军正夏侯兰统领。

    对于兵器的打造,文丑也是非常重视的。在其身为沙河乡有秩之时,就已经同当地有名的铁匠进行过很多的探讨。力使能够在锻造兵器方面有所突破,使得自家军队的战力可以高出他人一头。

    不过兴许是文丑本身并没有涉及过冶铁这一方面,在前世之中的化学课上虽说学了那么一些铁的冶炼,但是自己并不是很精通,也只是知道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温度再添加一定量的碳、镍等元素就能够使得铁蜕变为更优秀的钢!不过只这温度一项就难住了文丑。

    铁匠们在文丑的建议之下,改造了鼓风设备,使得炭火在燃烧之时能够吹入更多的氧气,从而加剧炭火的燃烧,使得温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不过这样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之上,改变百炼环首刀产量低下之现状。纵使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当提高了产量,也不过是从一年十数柄,增长为一年百十柄!

    文丑军中所拥有的百炼环首刀,在经过了三年的发展之后,方才堪堪达到了五百柄而已!这其中还有百十柄是文丑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搞来的。就是这五百并百炼环首刀就可以将文丑军队的战力提升一个层次。也正是因为百炼环首刀的稀少、珍贵,所以这是文丑用来嘉奖军卒的物资!是以文丑军中以能够得到一柄百炼环首刀为荣。

    虽然没有使得百炼环首刀得到大量的生产,不过五十炼环首刀的产量可是实打实的提高了不少!只要资源充足,年产千柄不在话下!实际上,文丑军中已经有了三四千柄五十炼环首刀。可以大范围的装备军队了。

    至于三十炼环首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在打造兵器时产生的残次品。不过这是这个时代的军卒之中最为常见的刀兵,同样在文丑之军中,也是最多的。目前来说,应该不下两万之数。

    除去这些刀兵、战甲之外。弓箭手所用的弓弩,文丑之势力的发展也是颇为不错的。三石的牛角精品弓虽然拢共也就七张而已;但是两石硬弓却是不少,达到了三百之数;再次的寻常军用弓就更多了,达到了两千之数。

    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资源。因为弓的制造,是需要耗费很大的工艺的,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第三章 率军南下() 
良弓的制作,需要两到三人,制作两到三年!当然那是精品!但是就是次品弓,寻常弓也需要制弓之人一年的打磨!况且一年还制造不了多少呢!这才是这个弓箭兵缺少的原因。

    兵员确定,将帅已选,文丑这就可以率军前去魏郡,走马上任了。这其中文丑的幕僚自然也是要跟随的,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田畴了。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治疗与精心调理,田畴之母的病情差不多已经好了,对其基本吗,没有了什么影响。

    文丑又对各县、各乡进行了一番探看、安排,见着并没有什么疏漏之后,在十月初三,率领五千大军,南下魏郡,走马上任去了。

    要向从常山国抵达魏郡,那么钜鹿郡是不能避免的,而钜鹿郡的巨鹿县又是文丑南下途中多必经的一处,所以文丑就有必要拜访一番田丰、韩猛等人了!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之上的‘衣锦还乡’吧!毕竟自己同钜鹿郡众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在文丑开赴钜鹿郡之前,文丑就已经去信询问了一番赵云的看法。这其中自然也饱含着文丑对赵云的招揽之意,思慕之情。不过赵云子在四月份援助文丑回去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更进一步。

    文丑也不知道自己还差在那一方面,只是感觉距离赵云归顺自己已经不远了,但是具体有多远,文丑还是不知的。这是一种朦胧的状态,或者只需要一点点事情的触动而已,不过目前看来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也是,以赵云之性格、学识自是不会因为文丑高升就对文丑高看一眼,他所看重的是文丑平时所重的事情。这其中就包括文丑的所作所为,文丑对于士子的态度、对于武人的态度、对于寻常百姓的态度等等。赵云所考虑的是综合的方面。当然时局也是一方面。如是天下不乱,自己也就没有必要辅助任何一人,如是天下大乱,纷战不息,那么自己就有必要找寻一个良主。以平天下、以安万民。

    略过赵云的选择,文丑还有必要争取一下韩猛、田丰二人的意愿。毕竟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使自己在明面之上独立成为一方势力的机会。如此,自己就有必要招揽大量的人才。从而使自己的势力更为成熟、完整。

    沮授已经是州牧韩馥的骑都尉了,比自己的地位还要稍微高些,自然没有什么机会了。而审配坐拥自家庞大之家族,又是一个善于经营之人,对于政治、军事的敏感度也很高。他的眼光自然也是非同寻常的,自己有机会,不过机会不大。

    此二人之外,田丰、韩猛二人的出身相对较低,文丑能够招揽到手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田丰已经确定了并没有得到韩馥的征辟,只是不知道韩猛有没有入了韩馥的目。若是韩馥已经先自己一步对韩猛进行了征辟,那么自己也是没有机会的。

    文丑连同田畴、卢亮、文霸、夏侯兰等人,率五千装备齐整的大军,自桃林塞一路向南而去。兵卒行进之间,尽数都是执兵刀、扬旗帜。雄赳赳、气昂昂的,煞是威武,颇有一番‘耀武扬威’的意思。这是在向外界宣扬一下自己的军威,言说着自己可不是好欺负的。

    文丑率先来到的是杨氏县,杨氏县君自是要出城相应的,毕竟文丑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不在是与自己同秩的县君了,虽然其也是略有感慨,但更多的是庆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