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后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大后方-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秦大来的独立营不会使用掷弹筒。

    神鹰特战队的枪弹教官向子超跟随关锦璘去南京金陵铸造厂了,会使用掷弹筒的雷大帽、张碎蛋为国殉职;胡大光被小鬼子捅了一刀子行动不便关锦璘安排容诗棉保护他去了公共租界1888号。

    现在王国伦带来会使用掷弹筒的只有马鸡唤一人。

    不过掷弹筒的投掷原理很简单,王国伦便让马鸡唤现场速成培训。

    秦大来召唤来40多个兵士,作为掷弹筒正副手跟马鸡唤学习掷弹筒的投掷技术。

    马鸡唤将一具掷弹筒搁放地上,让40多个弟兄围过来,手嘴结合,一边示范一边解释:“这种掷弹筒是改制,一华里之内都有杀伤力;一颗掷榴弹的杀伤范围要在15米之内”

    王国伦接上话:“此前我们独立营的6挺重机枪就是被日军的掷弹筒摧毁的,掷弹筒是日军小队火力的支柱;日军大多数的掷弹筒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实战中400米内命中率高达85%到95%,十分惊人”

    王国伦说着把手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道:“日军在进攻战中,掷弹筒小组跟随一线步兵作战;主要打击国民革命军的机枪火力点”

    王国伦说着顿了一下道:“日军的战术恐怕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并非大日本武士一样动不动挺着刺刀冲锋,而是以一种极为狡猾方式作战”

    王国伦说着,看向秦大来问:“秦营长,从今天早晨国军反击以来,捡过小鬼子冲出工事拼刺刀吗?”

    “没有呀,一次也没有”秦大来振振有词道:“倒是我们见据点久攻不下,冲出阵地打算和小鬼子进行白刃战,可是都被暗堡中的机关枪打了回来,几十名兄弟白白送了性命”

    “这就对啦”王国伦挥挥手臂道:“小鬼子有暗堡支持,是不会冲出来和我们拼刺刀的实践证明,日军一旦遭遇国军较为坚固的重机枪或者轻机枪火力点;立即便停止进攻随地隐蔽,等待跟随部队前进的掷弹筒小组准确的将我们的火力点打掉”

    秦大来感同身受地说:“王师长说得太对啦,88师今天早晨向敌军发起进攻;独立营6挺重机枪被摧毁,全师上下损失的重机枪已经有20多挺,这么说小日本是用平射炮和掷弹筒打掉的?”

    “一点不错”王国伦接上话头:“掷弹筒和迫击炮一样威力巨大,而且轻巧便捷利于携带;每具掷弹筒的重量不超过5市斤”

    秦大来道:“这还真是奇葩了,当时我们第一挺重机枪被炸毁后,后面的几挺只能打几百发子弹就转移阵地;不然日军的掷弹筒就会准确的打来”

    秦大来嘘叹一声道:“一挺重机枪近100斤,转移起来谈何容易?就是在这样的转移过程中,被日军一挺一挺摧毁;我们的机枪火力被摧毁,日军立即以重机枪火力压制我们;几次冲锋也就无功而返还牺牲了那么多兄弟”

    王国伦道:“日军对掷弹筒的依赖很重,由于对掷弹筒极端的依靠,一旦失去掷弹筒日军甚至连怎么作战都不知道;而在防御作战中,日军以掷弹筒和机枪火力协同;首先以重机枪火力压制住国军战士的冲锋,然后在对方手榴弹的距离之外用掷弹筒对冲锋的国军战士进行准确的杀伤;国军战士如果起身会遭到机枪火力的扫射,俯身隐蔽又被掷弹筒击中;由于掷弹筒掷榴弹的碎片杀伤范围达到15米,经常造成国军战士的严重伤亡;这是29军在华北前线和日军作战血的教训”

    王国伦说着郑重其事道:“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就用小鬼子的战术对小鬼子进行打击鸡唤兄弟你接着往下讲吧”

    马鸡唤见说,便就振振精神接着道:“掷弹筒一正一副两个投掷手每分钟可发射40发掷榴弹,单人操作每分钟能发射20发”

    马鸡唤说着,便就扬扬手臂道:“掷弹筒发射原理很简单,发射时先由射手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然后由射手用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掷榴弹抛射出去”

    40多个投掷手很快掌握了掷弹筒的投掷方法,马鸡唤笑着对王国伦道:“师长,掷弹筒的投掷方法容易掌握,但要精确摧毁敌人的工事把握性就不那么大!”

    王国伦看了马鸡唤一眼说:“我们是速成训练,只要20具掷弹筒能将掷榴弹投掷出去就行”

    孙元良走上前来说:“王师长和这位马鸡唤教官可谓神来之笔,这么快就训练处一批掷弹筒投掷手,可喜可贺”

    孙元良说着清清嗓音道:“卑职的88师在外人眼中是炫新的德械师,可是对掷弹筒这种兵器从来就没使用过;王师长可谓雨中送伞,雪中送炭”

    王国伦呵呵笑道:“孙长官过奖了,我军尽管没有使用过掷弹筒,可是弄不好这次战役后会大量配置,我们就开个先河吧”

    王国伦说着,便让40个正副投掷手在马鸡唤指引下各就各位;又对秦大来道:“秦营长让4挺重机枪从不同程度对准鬼子的4个据点射击,掩护卑职运动到暗堡跟前伺机行事……”

    本源自看蛧

    :

第317章 端掉鬼子司令部(1)() 
8月天的大太阳向南边的天空挪动了一大步,悬挂在中天熊熊燃烧。

    正午时辰,被大太阳照射的地面泛起一层蓝蓝的熠光;这是国际大都市上海滩一天中最溽热的时刻。

    从凌晨响起的枪炮声这个时候慢慢稀落下来。

    可能是中日双方见太阳当午天气太热,耽心炮管和枪管发红炸裂,而暂作停火休整的思路;两下里的对射频率锐减下来。

    但88师阵地上响起来的重机枪和掷弹筒,使以暗堡做屏障的老鬼子长谷川感到既意外有震惊。

    长谷川清在思考中命令部队放缓射击速度,日军阵地上的枪声稀落后;孙元良的88师也就相应地放缓射击速度。

    到后来,两下里干脆不打枪了,两军对峙的虹口花园显出令人窒息的静寂。

    然而少有的寂静中,大日本皇军第3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却在静静思索。

    此刻长谷川清身边只有2000名兵士,而对面的中国军队一个正装师有1万多,阵地真要被攻破;那么2000名日本兵士就要效忠天皇。

    长谷川清迸发出隐身而退,以利再战的思路。

    长谷川清是大日本皇军的显赫人物,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东京海军军部便就电令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立即率第三舰队主力从台湾海峡驶回原警戒防地上海、青岛、厦门等港口警戒备战;长谷川清随旗舰出云号返抵上海港。

    长谷川清一到上海,便就做了一个《对华作战用兵意见》上报天皇陛下,说“欲置中国于死命,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就在这时,长谷川清获得日本间谍黄秋岳的情报,说中国军队将封锁江阴长江航道;歼击日本海军驻泊长江各口岸的军舰。

    黄秋岳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秘,被日本人收买后做了间谍;黄秋岳提供的情报应该是很有价值的并不虚假。

    于是,长谷川清向军部做了紧急汇报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永野修身便就发布“第一号作战命令”:第一舰队主力驶往上海,同日,日本政府下令撤退长江沿岸汉口等各个城市的侨民。

    长谷川清根据东京大本营的指示,为应付事态扩大作好一切准备,向部队下达了正式的作战部署;将长江一带的侨民全部撤退至上海,集中在虹口、杨树浦地区。

    长谷川清在上海暂时采取蓄而不发的态势,以待整个事态的发展。

    虹桥机场案发当晚,长谷川清即下令在日本佐世保待命的第八战队、第一水雷队、第一航空队、佐世保镇守府第一特别陆战队、吴港镇守府第二特别陆战队,作好出动准备;当晚,长谷川清率领陆战队2000人在上海登陆完毕。

    长谷川清指挥2000名日军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登陆后,已经掌握了中国军队要执行最高统帅部驱赶日军入海的战术;便就命令部队在虹口公园一带俢置工事,布置火力;阻止中国军队前进的步伐。

    为了鼓舞日军士气,长谷川清离离开东江湾路上海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

    东江湾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大本营始建于1924年,占地约6130平方米,四周为办公楼、仓库,中间是2200平方米的操场,整个建筑,远观如航行在海上的军舰。

    淞沪会战期间,东江湾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大本营;成为日本海军统治上海的中心。

    为了鼓舞士气,长谷川清没有待在东江湾路的海军陆战队大本营;而是将指挥部前移至虹口花园,修建固若金汤的地下碉堡,阻击中国军队前进。

    8月13日,长谷川清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长谷川清不敢罢休,将司令部又向前推移,用一座三层大楼作为指挥部;四处修筑了坚固的地堡和国民革命军第88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反复争夺。

    长谷川清位于虹口公园的指挥部是一幢三层大楼,四周围有火力密集的地下碉堡

    国民革命军第88师为了完成最高统帅部将鬼子赶下海去的战略,从8月14号凌晨开始向日军海军陆战队阵地发起冲锋,但阵地上除过撇下几百名士兵的尸体;却没有向前推进一步。

    长谷川清见日军越战越勇,禁不住手舞足蹈。

    长谷川清伫立在3层大楼的楼顶上,一只脚踩在楼边上翘起来的棱角上;眼眶上架着一副望远镜向中国军队的阵地看去,见中国军队在大日本皇军海军陆战队强大的火力压制下,全都龟缩到阵地里面去了。

    长谷川清得意洋洋对身边的联队长大佐藤原胜男道:“藤原君,支那人的6次冲锋被大日本皇军打垮;我们的掷弹筒以雷霆万钧之力摧毁他们的重机枪和火炮;现在支那人只有等着挨打的份了,哪里还有能力实现驱赶我军入海的气势”

    藤原胜男是个鹰钩鼻子杏猴眼,见司令长官沾沾自喜,立即拍着马屁道:“司令长官圣明,有您亲自在前线指挥,支那人就是来一个师一个军,最后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长谷川清“哟西”一声,把手向前指指道:“大日本皇军势如破竹,等到正午时辰出击一次;将面前的支那猪全部干掉”

    长谷川清正在意得志慢,却听88军阵地上的重机枪重新爆响起来;紧接着还响起掷榴弹的爆炸声。

    长谷川清怔得瞠目结舌,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便就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聆听半天,果然听出来是重机枪密集的射击声;而掷弹筒就像冰雹,将掷榴弹一颗一颗发射出来,向指挥部前的4个暗堡顶部打去;4个暗堡尽管建筑坚固,但也经不住掷弹筒长时间的轰炸。

    长谷川清惊出一身冷汗,心中默默寻思:支那人来了正规部队?要不被大日本皇军干掉的重机枪咋能重新响起来,还夹杂着掷弹筒的爆炸声?

    支那军队根本就没掷弹筒,而他们阵地上突然想起掷弹筒的声音,一定是剽窃了大日本帝国的成果。

    长谷川清还算有鉴别能力,中国军队是没有掷弹筒的;而88师阵地上打来的掷榴弹是王国伦他们从地下室搞来的,地下室的掷榴弹当然是小日本生产的;是清末总督走私过来的军火搁那里,就等王国伦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倒不是,这批掷弹筒的主人应该是青帮老大杜月笙

    掷弹筒是日本人的独创似乎也有道理,那是因为他们在日俄战争中损失惨重;在血肉代价的基础上使掷弹筒应用而生,但原始的掷弹筒要算俄国人。

    日俄在中国的东北开战时,俄国士兵的马克希姆重机枪使挥了巨大威力;但俄军的工事还是被日军攻破,攻破俄军工事的日军以俄军的工事为掩体;向俄军频频发起攻击。

    俄军炮兵军官异想天开地将47毫米口径的海军炮倾斜的装在一种带车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超口径长尾形炮弹;这些炮弹以弯曲的弹道准确射入日军隐蔽的工事内,造成日军很大的伤亡和恐惧心理。

    日俄战争的最后获胜者是日本,但日军基层军官对这种新式火炮非常推崇,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够仿制。

    日军军部随即仿制了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其中的一种就是大正十年的掷弹筒,于1921年装备部队。

    掷弹筒的设计目的主要是日本军方希望能够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同时能够大大增强步兵班的火力。

    但大正十年式掷弹筒自身性能不佳,它的射程太短,这让士兵无法在较为安全的距离使用它,另外它的精度也不佳;很快就被八九式掷弹筒所取代。

    八九式掷弹筒是日军的主要装备,而支那人阵地上突然出现八九式掷弹筒;长谷川清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王国伦发现20具掷弹筒隐秘的地方是清末总督开掘的渔港通道的另一厢,那是青帮的军需仓库;八九式掷弹筒是杜月笙的青帮从日本人那里走私来的军火;为了支援88师,杜月笙义无反顾地奉献了。

    长谷川清知道战局将会在支那人的重机枪和掷弹筒配合下发生变化,便就一改初衷,对大佐联队长藤原胜男说:“藤原君,卑职要赶回海军陆战队大本营处理紧急公务;虹口花园这里就交给藤原君啦”

    藤原胜男还以为长谷川清倚重和信任自己,一连发出三声“嗨嗨嗨”目送长谷川清坐进装甲车里返回位于东江湾路的海军陆战队大本营去了。

    长谷川清一坐进装甲车,日本海军陆战队这边的枪声便就稀落起来;88师见状,也就相应地停止射击。

    王国伦见小鬼子阵地上的枪声骤减,便对孙元良和秦大来道:“孙长官、秦营长,小鬼子阵地上的枪声骤减是异常的表现;我们趁机冲击过去端掉他的司令部”

    孙元良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