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苏门答腊,收复新加坡和马来亚,然后从海上北上,可以直逼日本本土。我们完全可以不依赖中国。”

    巧言善辩、性格沉稳的罗斯福,心平气和地说:“是的,对付日本,我们可以有许多方法。但是我们认为,通过中国进攻日本是一个最合算的办法。想想看,待我们把欧洲问题解决后,腾出手来对付日本时,苏联可能早就把手伸过来了。苏联离日本多近呀!新式轰炸机只有一个小时航程。如果苏联把日本抢先拿到手,天下会成什么样子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扶助中国,而最好的办法是帮助他们打通滇缅公路。不然,一个封闭的中国很可能被日本所吞没。”

    丘吉尔沉思良久,很不情愿地说:“那么好吧,我们共同来解决缅甸问题。请问,美军打算为缅甸做点什么呢?”

    “我们一直在为反攻缅甸作出努力,除了在兰姆伽训练中**队,还在云南训练了约15个中国师。缅甸作战打响之前,我们准备把驼峰的空运能力从每月三千吨提高到一万吨。必要时,我们还准备派出一至两个步兵师参加缅甸作战。”罗斯福顿了顿,又说,“至于伟大的英国,委员长坚持认为,如果没有英国海军在孟加拉湾登陆,缅甸作战没有取胜的希望。”

    “登陆,登陆,我们要登陆的地方太多了。”丘吉尔不耐烦地说,“我们要在突尼斯登陆,还要到德黑兰同斯大林讨论诺曼底登陆,英军太缺少登陆舰艇了。”

    “如果只是登陆艇的问题,美国将领们表示,可以向你们提供某些帮助。”罗斯福说。

    丘吉尔无奈地说:“好吧,英国准备实施两栖作战的‘海盗’计划。不过,我们可能为此而后悔的。”

    三国首脑私下磋商,讨价还价,对于缅甸反攻作战问题,意见基本达成一致。

第342章 开罗会议() 
11月23日上午,开罗会议在梅纳饭店主楼正式举行。会议厅在主楼二层一个大房间里。厅内三排长条桌摆成一个“门”字形。桌上分别插着三国的国旗。

    上午11时,三国首脑进入会议厅。

    罗斯福总统在插着星条旗、摆在中央那排桌子后面就座,他主持会议。

    蒋介石和丘吉尔分别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米字旗旁边就座,两人座位面对面。

    各国出席会议的人员是: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海军司令金上将、空军司令阿诺德上将及总统军事助理海军上将李海等。英国陆军总参谋长布鲁克元帅、陆军元帅迪尔、海军元帅坎宁汉及蒙巴顿海军上将。蒋总统夫人中国空军秘书长宋美龄、中国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商震、总统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林蔚、空军司令周至柔。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美籍)、中国空军参谋长陈纳德(美籍)等。

    11时10分,罗斯福宣布会议开始。

    他说:“首先,我与英国盟友乘此机会,向蒋委员长及夫人表示欢迎。”

    英国首相丘吉尔带头鼓掌。

    罗斯福接着说:“开罗会议为历史性会议,为英美苏中莫斯科会议四国宣言之具体化,影响所在,将达今后几十年之时间。我相信,作为同盟国三个主要国家的领袖在这里集会,我们的目的是赢得我们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我提议,在今天的会议上,主要讨论美英中三国共同关心事情,我指的是东南亚战场,主要是缅甸作战的局势。”

    罗斯福看了看蒋介石和丘吉尔,得到他俩肯定的表示后,罗斯福宣布道:“现在,请蒙巴顿将军,就东南亚作战计划发言。”

    东南亚战区司令官蒙巴顿将军起立,打开黑皮包取出一叠厚厚的文本和地图,那是同盟军联合参谋长会议制定的缅甸作战计划草案。

    要点包括:中国远征军X部队自1944年起经野人山反攻缅甸;英军第5军团自印度推进至阿拉干前线,相机占领若开港;英军第4军团自因怕尔进至亲敦江西岸;中国远征军Y部队于3月出龙陵、腾冲,攻入缅甸;X部队于3月攻下密支那与英军会师,4月攻卡萨与Y部队会师。

    蒙巴顿报告完缅甸计划后,丘吉尔就英国海军情况作补充发言。

    他以洪亮的声音说:“自从意大利投降后,英国皇家海军已能腾出手来,对孟加拉湾用武。印度洋上的英国舰队,将拥有最新式乔治五世级战队舰两艘,重型战队巡洋舰一艘,配有380毫米口径炮之战斗舰两艘,大型航空母舰四艘,小型航空母舰十艘。这一海上力量,将大大超过孟加拉湾日本海军。至于陆地方面,英军准备18万人,加上同盟军部队将达30余万人,也大大优于日军。空军方面,在印英空军及驻华美国空军,均相当雄厚。所以我们可以预言,攻缅计划确有成功之把握,只须各军事长官速订详细计划,即开始行动。”

    他以一个有力的手势结束了讲话,然后坐下。

    与会者对丘吉尔所言表示满意。

    蒋介石满心欢喜地说:“今天承丘首相告知海上使用舰艇数目,至为欣慰。攻缅胜利之关键,完全在于海陆军能否同时发动,配合作战。根据情报,敌人在缅可使用兵力,达十个师团30万人。如其海上补给线不予切断,敌人兵力还可增加。望罗总统、丘首相对此点特别注意。敌人之生死战场有三:一为缅甸,二为东北四省,三为华北。如在缅甸失败,则彼在华南、华中、华北以至东北皆将不守。缅战之重要,于此可见。”

    蒋介石的结论是:“直言之,陆军集中必须与海军同时,陆军集中之日期,应视海军集中之日期为定准。”

    蒋介石把陆上作战与海上作战紧捆在一起,使丘吉尔无法脱身。其实,丘吉尔根本没打算在今天会议上承担缅甸作战的具体责任,他不过说说而已。印度洋的那个庞大舰队还没影子呢。蒋介石硬要他确定海军行动日期,这是办不到的事。但他决不能当众说,他刚才开的是空头支票。

    丘吉尔便煞有介事地说:“海军集中事关机密,不便在此宣布,当亲自告诉大元帅。”

    这句话结束了这个话题。

    接着,召开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由英国总参谋长布鲁克元帅主持,就缅甸作战指挥系统,交通运输、后勤供应进行讨论。

    罗斯福谦称他和丘吉尔都是文人,希望蒋委员长参加会议,继续讨论缅甸作战。而罗斯福和丘吉尔趁会议期间,集中精力商议欧洲作战计划。

    24日上午,三巨头讨论东亚战略问题。

    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和蒋介石说:“日本也应当被占领,他们的投降应当是完全无条件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军队正在对它形成战略包围。朝鲜应当挣脱日本的奴役,获得主权国家的待遇。”

    蒋介石说:“东北四省、台湾和澎湖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理应归还中国。要是这场战争打下来,中国的版图又缺了一块,在中国人面前恐怕不好交待,更何况那些领土本来就属于中国。”

    狡猾的丘吉尔听到蒋介石提出领土归属问题,忙说:“我没有异议。联合王国政府也已废弃了自**战争以来,与中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当然香港是个例外,它的租借期还未满。”

    蒋介石没在香港问题上纠缠,却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即一份新的援华计划,让美国提供更多的飞机、武器、弹药、物资给中国战区。罗斯福顺势提出了美国空军使用中国基地进攻日本,中国基地能更直接给日军以打击。蒋介石表示同意。

    最后三国首脑讨论并签订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会后带至德黑兰,征求苏联政府首脑斯大林同意后公布于世。

第343章《开罗宣言》() 
蒋介石急待弄清英国海军集中日期,即于25日上午下了请帖,请来丘吉尔,同来的还有英国外长艾登和蒙巴顿。丘吉尔闪烁其词,谈了一个多小时毫无结果。

    蒋介石对丘吉尔十分憎恶,在日记里写道:“英国之自私与贻害,诚不愧为帝国主义之楷模矣。”

    下午4时,蒋介石偕夫人再次拜访罗斯福。罗斯福对丘吉尔简慢中国的态度表示强烈不满。以他个人名义向蒋介石担保:一定迫使英军执行“海盗”计划。果然,26日蒙巴顿带来口信:英国海军将于1944年3月在孟加拉湾集中完毕。蒋介石满意地笑了。

    26日12时30分,罗斯福宣布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结束。27日上午,在梅纳饭店1号别墅,蒋介石对随员们宣布:缅甸作战计划已得罗斯福总统保证,我们目的达到了。

    几天来的唇枪舌剑,终于如愿以偿。扯皮一年的英国两栖作战计划得到担保。与此同时,美国也答应将驼峰空运量提高到每月一万吨,并且分三批装备中国90个师。

    更重要的是会议签订了《开罗宣言》。总共350个字的开罗宣言,将近一半内容是为确定中国利益而写进去的。其中包括,战后日本归还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重要条款。在开罗宣言和秘密协定里,中国获益最大。开罗会议是中国人的盛大节日。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全文: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开罗会议结束后,罗斯福与丘吉尔飞抵德黑兰与斯大林会谈。

    蒋介石夫妇游览了堪称世界奇迹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于11月27日晚11时,乘机飞离开罗,取道印度回国。

    11月28日至12月1日,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伊朗德黑兰召开会议。

    丘吉尔在获得斯大林关于在打败希特勒后对日作战的许诺后,更加强烈地主张取消水陆夹击缅甸的计划,迫使罗斯福放弃了美国三军参谋长一致决定的战略,更一笔勾销了他本人对蒋介石的亲口承诺。

    12月2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再次回到开罗,公布了《开罗宣言》。

    12月7日,丘吉尔致电蒋介石:取消孟加拉湾两栖作战的“海盗”计划。

    蒋介石愤怒地骂道:“言而无信,狮身人面,娘希匹!缅甸作战,我也不干了!”

    与此同时,蒙巴顿将其拟定的反攻缅北作战计划交给了中国战区统帅部。以后盟军反攻缅甸的作战,基本上是按照这一计划实施的。

    但由于日军发动了因帕尔作战,缅北方面基本上形成中国驻印军单独进攻局面,而蒋介石又不肯过早使用远征军,所以反攻缅甸的作战在时间上有所推迟。

第344章 中国地位空前提高()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的一年,同盟军在欧洲、非洲和太平洋战场许多重大战役中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在欧洲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会战于2月2日结束,苏军取得了辉煌胜利,歼灭德军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共150余万人。德军从此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而苏军从此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整个战场开始转入反攻。

    ******在给《解放日报》所写社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中指出:斯大林格勒会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8月以后,苏军发动了总反攻,除第聂伯河会战外,还进行了斯摩棱斯克等许多进攻战役,都取得了胜利。到1943年底,苏军在反攻作战中,中段推进了五百公里,南段推进了一千三百公里,收复了一半左右的德军侵占区。据苏军称,共击溃德军218个师,击毁坦克七千辆,大炮五万门,飞机一万四千多架,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地中海地域对德、意军的进攻,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基础。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遭到沉重打击,失去战略主动权;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企图重新夺取战略主动权又遭惨败,于1943年1月从瓜达尔卡纳尔岛撤退后,被迫停止了战略进攻,转而采取防御战略。

    从5月起,美军及美澳联军逐次由北、中、南及西南太平洋各个方向上开始了逐岛进攻作战,在北太平洋进行了阿留申群岛登陆战役,在南太平洋进行了新乔治亚群岛和布根维尔岛登陆战役,在中太平洋进行了吉尔伯特群岛登陆战役,在西太平洋进行了新几内亚反攻作战,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至年底时,日军死亡两万八千余人,损失舰艇50余艘,飞机963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将,也在布根维尔岛附近上空被美军战斗机将座机击落而亡。

    至此,日军建立的俾斯麦群岛防线主要堡垒腊包尔,完全处于美军海、空军控制下,美军正准备向日本领地马绍尔群岛进攻,以突破日本太平洋的弧形防线。

    总之,1943年国际形势,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大转折时期。

    随着国际形势发展,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作用愈来愈为美、英等国所重视。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获得了美英等国的钦佩和赞扬。

    1942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的电报中说:

    “中**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