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设工事和据点,顽强防守的第37军的阻击,进展缓慢。

    由于日军第3师团已经深入,左翼形势严峻。

    薛岳命令第37军预备队第140师向铁路方面增援,归第99军指挥,阻击日军第3师团;令第37军军长陈沛率指挥所向前推进至米公源,就近直接指挥第95师和第60师的战斗;令位于陈家桥、三江口地区的第20军和位于长湖、新寨地区的第58军向长乐街、大荆街方向攻击日军侧背,以牵制日军第6师团及第40师团主力,阻其南渡汨罗江。

    阿南惟畿企图围歼汨罗江南岸的第37军,于28日晚,令第3师团向左回旋,迂回至第37军后方的福临铺。该师团遂由大娘桥附近连夜兼程东进。

    12月29日,日军第3师团于凌晨进至新开市附近,向退至新开市的第99师发起攻击。这时守军第140师也已到达李家塅以西,薛岳遂令第140师接替第99师防守新开市附近阵地,令第99师退守湘阴和营田。日军第3师团及第40师团主力,当晚已全部进至汨罗江南,与守军第37军相持于童家塅、西山庙、秀水塅、清江口一线。

    12月30日,日军在航空兵及炮火掩护下全线发动猛攻。日军第3师团除留一部兵力仍在铁路附近继续攻击守军各据点外,主力在攻占新开市后向东南急进,当晚进至福临铺。先头进至麻林附近。

    日军第6师团及第40师团也在攻占长岭、浯口等地后,于当晚分别进至福临铺和金井一带。留于新墙河以南地区的第20军之一部,于30日夜突袭驻在新墙东南长湖镇的日军辎重兵第40联队,给予歼灭性打击,并将其联队长森川启宇击毙。

    当薛岳得知日军第3师团已突进至第37军后方的情况后,立即令第37军向金井以东山区撤退,转至外线待机实施反击。至此,汨罗江以南地区战斗告一段落。

第311章 日军进攻长沙() 
日军第11军发动这次进攻的企图,本为策应其第23军攻占香港和南方军作战,以牵制中国第九战区兵力不使南下,所以原定作战计划是进至汨罗江以南地区,给予守军第37军以重创后即撤回原防地,并无攻占长沙之目的。

    但阿南惟畿在作战之初即有乘势攻略长沙之意图,第3师团长丰岛房太郎也有相同想法,曾两次提出攻占长沙的建议。当日军渡过新墙河、迅速进至汨罗江北岸时,阿南惟畿认为进攻以来进展顺利,又得到长沙守军暂编第2军南下,现市区兵力薄弱的情报,遂准备渡过汨罗江后继续南下,攻占长沙。

    1941年12月25日上午,南下日军第23军攻入香港市区,驻港英军败局已定。下午6时,港督杨格根据英美在东南亚接连失利,香港已无外援,日军切断供水,居民生活无法维持等情况,同意向日军投降。晚7时,第38师团参谋长阿部芳光、杨格总督和驻港英军司令马尔德希,在九龙南端派尼休拉大酒店三层第23军司令部办公室,一起签署了投降书。9时45分,日军大本营向世界发布了占领香港的消息。

    27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赦语:皇军“迅速果敢攻占香港,使英国之重要根据地覆灭,朕对此深为嘉尚”。

    日军第11军军部参谋们认为,本次作战目的主要在于策应香港作战,现在香港已为日军占领(25日攻占香港),应按原计划撤回原防,进攻长沙必须慎重。阿南惟畿没有采纳参谋们的意见,向南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发去请求进攻长沙的电报。27日、28日均未收到“中国派遣军”的批复。

    29日,阿南接到航空兵侦察报告,说“中**队已向长沙退却”,认为正是乘势攻占长沙的良好战机,遂独断决定改变原作战计划,向长沙追击,并分别向“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和大本营陆军部申诉理由,请求认批。

    阿南惟畿对参谋人员长说:“12月25日,第23军已经攻占香港,驻港英军已向23军投降,当晚,日军大本营向世界发布了占领香港消息。27日,天皇已经发表赦语:对23军‘迅速攻占香港,使英国之重要根据地覆灭,朕对此深为嘉尚’。而我11军呢,也于25日突破湘北守军第一道防线新墙河,各师团进展顺利。29日,第3、第40两师团突破守军第二道防线汨罗江。

    现在我军面前摆着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是按原定作战方案,第3和第6师团分别向东和向西包围歼灭汨罗江南岸的中国第37军,以歼灭一部中**主力为目的。另一条路则是乘势攻占长沙。前者打的是军事仗,后者打的是政治仗。

    长沙是中国大省湖南的省会,攻占它必会在国际上造成巨大影响,可沉重打击重庆政府的抗日决心,将战线向南跨进一大步。也只有攻占长沙,我11军的战功才能与23军攻占香港和南下太平洋部队占领沿岸小国相提并论。”

    参谋长木下勇试探地问:“司令官认为,攻占长沙的把握如何?”

    阿南说:“我深信两个月前受挫的中**队元气未复,目前不论兵力还是士气,都不足以抗拒我军对长沙的攻击。这次开战后,我军各师团进展顺利,便可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参谋长木下勇表示赞同。而参谋副长二见秋三和军作战主任岛村矩康却力陈:“战线太长,补给困难,一部分中**队去向不明,不宜仓促决定进攻长沙。”

    阿南不以为然,两人意见被否定。

    12月29日,阿南惟畿再次向南京“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发出请示进攻长沙的电报。30日仍未见回电。他对参谋长木下勇说:“中国有句古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不能再等了。”

    当晚,阿南惟畿下达进攻长沙的命令:

    (1)敌有向长沙和金井方向退却之迹象。

    (2)军决定以主力向长沙方向攻击。

    (3)第3师团应迅速由近路向长沙追击。

    (4)第6师团击溃麻石山、鸭婆山附近之敌后,应以主力追击朗梨市之敌,另一部向长沙方向追击。

    (5)第40师团以一部留在浯口附近,主力进入麻峰嘴附近后,应向金井急进。(6)独立混成第9旅团应向关王桥急进,并指挥支队在汨罗江以北掩护军左侧背安全。另将外园支队(以独立混成第18旅团独立步兵第95大队为主力编成)调来参战。

    日军第3师团接到进攻长沙的命令,立即发起追击,昼夜兼程前进。30日夜,到达枫林港,留骑兵联队向北警戒,主力渡过捞刀河,经牌楼铺、朗梨市,渡过浏阳河,经东山向长沙东南郊前进。

    第6师团在航空兵支援下,进至朗梨市渡河点附近担任警戒,并作为第二梯队。第40师团进至金井一带,牵制东面山区的中**队,掩护第3、第6师团后方。独立混成第9旅团29日到达岳阳,立即向关王桥前进,以保障进攻主力的侧背安全。

    12月31日,畑俊六接到阿南已下令进攻长沙的电报,大为恼火。但此时第11军各师团已按命令开始行动,他只得默认了现实。

第312章 中国军队固守() 
12月30日晚,薛岳向蒋介石报告日军当前动态,并说“我军已按照既定计划围歼此敌”。

    蒋介石为防止过早使用第二线部队,致电薛岳:“敌似有沿铁道线逐步推进攻占长沙之企图。该战区在长沙附近决战时,为防敌以一部向长沙牵制,先以主力强迫我第二线兵团决战,然后围攻长沙,我应以第二线兵团距离于战场较远地区,保持外线有利态势,以确保机动之自由,使敌先攻长沙,乘其攻击顿挫,同时集举各方全力,一举向敌围击。以主动地位把握决战为要。”

    为了坚定歼敌信心,打好这场“天炉战”,薛岳在下达作战命令之前,首先下达了严格作战纪律的命令,规定“各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师长务确实掌握军队,亲往前线指挥,俾能适时捕拿战机,歼灭敌人”;本人“如战死,即以罗副长官(卓英)代行职务,按预定之计划围歼敌人;总司令、军、师、团、营、连长倘有作战不力、贻误战机者,即按革命军连坐法议处,决不姑宽”。

    并将上述规定向蒋介石报告,且表示说:“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国际局势之巨。本次会战职有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蒋介石复电说:“兄能具此决心,督饬所部,良堪欣慰。当此友邦并肩作战之际,甚盼此次会战能获得决定之胜利,以为我革命军人争得无上光荣也。”

    12月31日,薛岳向各集团军下达了向长沙附近集结及第10军固守长沙城的作战命令:

    (1)战区决定以各兵团向长沙外围之敌军,行求心攻击聚歼之。

    (2)杨副长官指挥第58军,由长乐街经栗山港、青山市向安沙,第20军由清江口经福临铺向石子铺索敌攻击。其到达线第一次为三姐桥、安沙,第二次为傅家冲、周婆塘之线。

    (3)王副长官指挥第37军(缺140师),由瓮江经脱甲店、上沙市向望仙桥,第78军由三角塘、更鼓台经金井、春华山向长桥索敌攻击。其到达线第一次为春华山、东林市,第二次为大湾港、长桥之线。

    (4)罗副长官指挥第26军主力,由洞阳市经永安市向朗梨市,一部由江花桥经永安市协助军主力索敌攻击。第79军(附194师)主力由金潭向黄花市以南,一部由渡头向柞山桥索敌攻击。其到达线第一次为东林市、柞山桥、大托铺之线,第二次为朗梨市、东山、金盆岭之线。

    (5)第10军固守长沙及水陆洲,第73军固守岳麓山,待各兵团到达第二次攻击到达线时,即断行反攻。

    (6)第99军(附140师)以第197师固守湘江西岸及洞庭湖南岸原防;第92师由三姐桥经桥头驿、第140师由栗桥经管桥向捞刀河之敌攻击。其到达线第一次为桥头驿、官桥之线,第二次为捞刀河市附近。第99师固守双狮洞、湘阴、营田,并以一部由明月山、双狮洞向栗桥、福临铺侧击敌军,截断敌补给线。开始攻击时间,另行规定。

    12月31日,日军第3师团到达朗梨市,正准备渡过浏阳河,第6师团进至麻林以南,第40师团也进至上沙市以南,其先头已接近永安。

    因日军“已进入预定包围圈中”,第九战区令各集团军于1942年1月1日子夜开始攻击,限1月4日到达第一次攻击到达线。防守长沙市区部队是第10军。

    12月30日,军长李玉堂制定了保卫长沙作战计划。

    兵力部署及任务是:

    第3师(附警备司令部所指挥的各武装团队)以主力占领长沙城垣,以一团控置于城东南角,拒止敌人进犯,并以便衣队(约一连)在安沙、沙坪附近预行潜伏,搜索敌情;

    预10师占领自水陆洲、猴子石、金盆岭、黄土岭、林子冲、左家塘、半边山之线,主力控置于黄土岭附近,拒止敌人进犯,并派便衣队在东山附近预行潜伏,阻止敌人;

    第190师占领左家塘、杨家山、鞍子山、湖迹渡、复兴市附近、新河正街之线,拒止敌人,并派便衣队(约一连)在枫林港预行潜伏,搜索敌情。

第313章 血战长沙(1)() 
薛岳命令第10军固守长沙城。

    第10军军长李玉堂命令:周庆祥第3师守城东。方先觉预备第10师守城南,朱岳第190师守城北。开始日军在三个方向同时攻,一个上午毫无进展,中午稍事休整,将进攻重点放在长沙正面南城。李玉堂即到方先觉预备第10师督战。

    1942年1月1日8时,日军第3师团于朗梨市南的磨盘洲附近全部渡过浏阳河,以第18联队和第68联队并列向长沙城东南郊区前进,11时许,向阿弥岭南北之线的预第10师阵地发起进攻。战至下午4时,阵地被日军突破,预第10师退守半边山、左家塘一带的既设阵地。下午6时左右,阵地再次被突破,守军第29团第1营伤亡惨重。日军继续进攻,守军顽强抵抗,被阻于军储库、邬家山阵地前。

    1月1日晚,薛岳直接打电话向方先觉询问战况,问他能守多久。

    方先觉说:“能守一星期。第一线守两天,第二线守三天,第三线守两天。”

    深夜,方先觉将一封信交给副官主任张广宽:“你马上派人给我家眷送去,天亮前一定要送到。”张广宽估计是遗嘱,便冒昧拆阅,果然不错。内容为:

    “蕴华吾妻:我军此次奉命固守长沙,任务重大,长沙得失,有关抗战全局成败。我身为军人,守土有责,设若战死,你和五子的生活,政府自有照顾。务望五子皆能大学毕业,好好做人,继我遗志,报效党国,则我含笑九泉矣!希吾妻勿悲。夫子珊。”

    次日《长沙日报》头版大字标题:“方师长誓死守土,预立遗嘱。”读者莫不感泣涕淋,大鼓守城军民抗敌士气。

    1月1日晚,日军第11军情报部门破译了薛岳令各集团军向长沙附近集结、准备围歼日军的电报。阿南惟畿大吃一惊,急令第3师团加紧进攻,企图在第九战区形成包围圈以前攻占长沙。第3师团当即将师团直属的第6联队第2大队,由第68联队左翼投入战斗。

    日军增强力量后,于21时攻占军储库、邬家山附近阵地,第2大队大队长加藤素一率一部兵力乘势突入至白沙岭。22时,预第10师在岳麓山重炮兵支援下组织反冲击,收复了军储库、邬家山阵地,并包围了白沙岭日军第2大队。

    从1日夜至2日凌晨,双方在长沙东门、南门外地区展开激烈争夺战,反复肉搏,阵地多次失而复得,第29团团长陈新善、团副曾友文等阵亡,但终于守住了阵地,击退了疯狂进攻的日军。在第28团英勇攻击下,被围在白沙岭的日军除一名士兵于2日凌晨2时逃走外,加藤素一及其副官桥本光义以下全部被歼。

    薛岳从获得日军作战命令、阵中日记等重要文件中,得知日军弹粮不足补给困难,及进攻计划和布兵位置等重要情报,高兴地拍案说道:“几张薄纸,胜过万挺机枪!”

    此时,处于外线的各集团军正从三面向长沙推进中。第九战区立即将此敌情通报各部队,并令各集团军按预定计划,快速向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