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格外重视。

    蒋介石早在4月15日即致电陈诚、薛岳:“如敌进取长沙之动态已经暴露,则我军与其在长沙前方作强硬之抵抗,则不如作先放弃长沙,待敌初入长沙立足未稳时,即起而予其致命打击之反攻。”

    4月21日,军委会又指示第九战区:“湘北方面之作战,应先立于不败之地,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及既设之数线阵地,逐次消耗敌人,换取时间。敌如突入第二线阵地(平江亘汨罗江线)时,我应以幕阜山为根据地,猛袭敌之侧背。万一敌进逼长沙,我应乘其消耗既大、立足未稳之际,以预伏置于长沙附近及其以东地区之部队内外夹击,予敌以致命打击。”

    5月16日,军委会再次致电第九战区:“赣北方面,以游击战消耗牵制敌人,对该方面敌人予以反击,务希随时随地切实注意,妥为部署;高安方面,我军须纵深配备,并准备敌如进攻高安时,应自主地放弃高安,诱敌深入而侧击之。”

    第九战区根据军委会指示,在湘北方面,沿新墙河、汨罗河、浏阳河构筑数道阵地,于幕阜山和湘江西岸构筑侧面阵地;在赣北方面,也指示各集团军在各自防区内构筑至少三线阵地,将部队纵深梯次配备,准备逐次抵抗;消耗日军后,适时转入反击,予以歼灭。

    1939年9月上旬,第九战区根据各方面情报得知,日军主力正向湘北方面集结,由此判断:“敌似在九月中旬开始南犯,将以主力由湘北直趋长沙,于赣北、鄂南施行策应作战”。

    第九战区据此而拟定的战役方针是:以主力“在湘北方面利用逐次抵抗,引诱敌于长沙以北地区,捕捉而歼灭之”,“赣北、鄂南方面,应击破敌策应作战之企图,以保障主力方面之成功”。

    作战部署是:薛岳将战区所辖部队分为三大块。湘北方面:关麟征第15集团军、杨森第27集团军、商震第20集团军,为甲集群;赣北方面:滇军卢汉第1集团军和第74军,为乙集群;武宁、修水及湘赣边区:川军王陵基第30军团、樊松甫湘鄂赣边区挺进军及第8军,为丙集群;另有三个军共七个师为总预备队。

    薛岳电令各集团军按以上部署,迅速调整部队,抓紧修筑加固工事,做好战斗准备。

第295章 赣北鄂南战斗() 
赣北方面,日军攻击部队由第106师团主力及第101师团第102旅团组成。

    9月14日夜,第106师团奉命由奉新以北集结地,首先开始进攻,战斗打响了。

    9月15日,第102旅团从大城镇向莲花山及高安地区守军,第32军和第58军接合部的第141师及新10师阵地作牵制性进攻,而以主力指向奉新以西中国守军最北侧的第60军第184师阵地。该师逐次抵抗,向潦河南岸转移。

    16日,日军继续猛攻,守军第1集团军第183师增援。

    17日,日军第106师团,突破上富至伍桥一线守军阵地,转向南面的村前街突击,逼近高安。

    薛岳令第74军由万载向上高推进,准备参战。

    18日,日军第102旅团及第106师团由东、北两面夹击高安。守军第32军抗击一天,于19日奉命撤出,向高安以西和锦江右岸转移。日军虽攻占部分阵地,但未能达到大量歼灭守军之目的。

    9月20日,日军第11军命令第106师团以一部监视上高方向守军,以主力转向西北,经上高、甘坊进至修水、三都,切断中国第30集团军和湘鄂赣挺进军后路。第74军、第32军趁日军第106师团主力转移时发起反击,21日收复村前街,22日克复高安。

    日军第106师团在向修水、三都转进途中受到中**队层层阻击和侧击,进展困难。其一部于9月25日进至甘坊,立即被第60军和第74军包围,陷入苦战,直到30日才突出重围,向后撤退;其另一部虽于10月初进至修水、三都,也受到中**队围攻,处境危急。日军第11军急令第33师团从长寿街折回修水,接应第106师团。

    10月6日,第106师团在第33师团接应下,从修水、三都撤退。中国第1、第19、第30集团军所属各部随即转入追击。日军且战且退,至10月13日,退回靖安、奉新,据守不出。赣北作战至此结束,双方恢复原态势。

    鄂南方面是日军正面主力的次要进攻方向,进攻兵力为日军第33师团。

    该师团部署于崇阳、通城、通山地区,其任务是配合右翼主攻方向的第6师团、第26旅团围歼平江以北守军,并策应左翼第106师团的作战。

    中国第九战区在此方向担任守备任务的是,第27集团军的第20军、第15集团军的第79军,其右侧为湘鄂赣边挺进军的第8军,该军部署于通山、咸宁地区,用作策应。

    9月21日,日军第33师团开始向第79军在通城以南的前进阵地攻击,23日突破第79军主阵地麦市,并继续向南进攻。第27集团军令第20军向第79军右翼靠拢,夹击日军。双方在福石岭展开激战。日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

    9月27日,日军第33师团主力绕开福石岭向西南突进,先后攻占龙门厂、朱溪厂,但遭到中**队顽强阻击和侧击。

    10月1日,日军以一部守备龙门厂、朱溪厂,保持后方联络;其主力继续向西南突击,占领长寿街、献钟,但随即遭到中国第79军、第20军连续攻击,行动困难。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命令,正向长沙突进的奈良支队回攻平江,并于9月30日,在平江以东的献钟与第33师团会合。这时日军在各方面均处于不利态势,冈村宁次已下令撤退,第33师团和奈良支队遂停止攻击。

    10月2日,奈良支队经平山、上塔市向通城撤退;第33师团奉命向赣北的修水、三都转进,接应第106师团,于10月11日退回通城,恢复战前态势。至此鄂南作战结束。

第296章 激战湘北(1)() 
湘北方面为日军主要进攻方向,进攻兵力由第6师团、奈良支队(第13师团第26旅团)、上村支队(第3师团第5旅团和部分海军)组成。

    其当面的中**队为第九战区第15集团军所属三个军。其中第52军担任洞庭湖东岸磊石山、新墙河南岸至长安桥一线守备(该军在新墙河北岸还保有若干前进阵地);第79军在第52军右翼,担任长安桥至麦市一线守备;第37军担任第二线(汨罗江南岸)守备。

    9月18日,日军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开始向新墙河以北第52军(军长张耀明)前进阵地攻击,为渡河总攻扫清障碍。守军坚决抵抗。

    19日,日军突破河北岸左翼宋家湾阵地;20日凌晨,从北面和西面向毕家山阵地攻击,守军第52军第195师(师长覃异之)顽强抗击。

    当日,该师第131团加强第3营(营长史恩华)阵地工事大部被敌炮炸毁;21日,第3营官兵伤亡过半;22日上午,毕家山右翼友军阵地失守;第3营官兵伤亡殆尽且三面受敌,却仍坚守毕家山阵地。

    师长覃异之给营长史恩华打电话说:“你营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达到了军部的要求,部队现在伤亡很大又三面受敌,如果无法支持,不得已时就向后撤。”

    史恩华只说了一句话:“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

    下午3时,毕家山日军炮声密集,且有十多辆坦克配合作战。覃异之打电话找史恩华,传令兵说营长在前沿。

    覃异之问:“还有多少兵力?”

    传令兵竟哭了起来。

    覃异之说:“你马上传达我的命令:“火速撤回南岸,不得有误!”

    史恩华的哥哥史恩荣,也是覃异之的部下,战死在台儿庄。史恩荣牺牲后,他父亲曾来过部队,老人家读过书,深明大义,流着泪握住覃异之的手说:“恩荣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22日黄昏,覃异之又打电话,终于找到了史恩华。

    覃异之发了火,厉声问道:“你为什么不撤?”

    史恩华说:“师长,不是不撤,敌人把我们包围了,撤不走了。”

    覃异之命令史恩华:“你立即组织现有兵力突围,我调炮兵压制日军,并派兵在新墙河南岸接应。”

    史恩华沉默半晌,最后说:“师长,我们来生再见把!”

    几小时后,一个加强营五百多人,从到营长士兵,全部壮烈牺牲。

    第52军除仍固守新墙河北岸毕家山外,其余均撤回新墙河以南。

    战斗结束后,毕家山附近村子老百姓千余人,都想看一眼打了四天的中国兵。到了山上,只见漫山遍野碎尸横陈,没有一具完整尸体,老百姓全都跪下放声大哭。其哭声憾天动地!泪流如河!……

第297章 激战湘北(2)() 
薛岳鉴于日军进攻长沙的意图已十分明显,为加强湘北防御,遂于19日将浏阳河附近的第70军和修水附近的73军,拨归第15集团军指挥。第15集团军将第70军部署于岳阳至长沙中间的汨罗江南岸,增强第二线防御;以第73军为总预备队,控制于平江附近。

    9月23日拂晓,日军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强渡新墙河,分别突破守军主阵地。上村支队则提前于9月22日晚在岳阳登舰起航,进入洞庭湖,利用夜暗,隐蔽向南航行80公里,于9月23日6时与其正面主力开始总攻的同时,在汨罗江口(汨罗江与湘江、横岭湖交界处)的营田附近实施登陆。

    中**队进行拦截,但因兵力火力都不足,上村支队在舰炮、飞机支援下登陆成功,随即溯汨罗江向东突击,企图切断汨罗江以北中**队退路,将第九战区战役布局割裂。

    营田登陆是冈村宁次整个作战计划中的重要一着,日军企图从中国守军左翼切断新墙河、汨罗江两道防线守军的南退之路,同时向守军侧背给予致命一击。

    9月24日,第15集团军各部继续抵抗日军。鉴于正面主阵地被突破,由营田登陆日军又威胁侧后,薛岳遂令第15集团军以一部留于新墙河与汨罗江间占领中间阵地,迟滞日军,主力即刻向汨罗江以南转移,占领第二线阵地。

    25日,日军乘第52军向汨罗江南岸转移之际跟踪追击,其一部乘隙偷渡汨罗江,袭占新市。新市是东西和南北两条公路的交会点,是新墙河南撤的重要通道,又是第37军所辖第60师和95师的接合部,其地位十分重要,必须坚守。

    26日凌晨3时,日军在炮火、飞机支持下,向汨罗江南岸猛攻,守军凭既设阵地坚守抵抗。激战竟日,双方均遭受重大伤亡,形成对峙。

    这时军委会指示第九战区按原定方针,以六个师的兵力配置于长沙附近,乘敌突入长沙、立足未稳之际与敌决战,侧击而歼灭之。

    薛岳即按此调整部署:第73军占领金井、福临铺以东地区,对南进之敌形成侧击;第52军以一部留置于新市、浯口现阵地,牵制敌军,以主力占领长沙以东阵地,协同第73军夹击进至长沙附近之敌;第59师预伏于长沙东南地区,第11师配置于岳麓山至乔口地区;第77军一部留置于新市附近现阵地牵制敌军,主力转移至株洲附近;第4军主力占领湘潭及其前方据点;第79军确保幕阜山根据地;与敌正面接触的部队应极力诱敌至伏击区域,包围敌人于战场而歼灭之。

    9月27日,以上各部队调整部署完毕。

    9月28日,日军第6师团由汨罗江向南突进,上村支队沿粤汉路南进,因不断受到守军阻击和伏击,进展缓慢。奈良支队由瓮江转向平江,企图策应第33师团夹击中国第27集团军及第79军。

    29日,日军第6师团一部在金井方面遭守军伏击,陷于激战;其另一部由福临铺突过捞刀河后,受到守军第60军和第195师有力阻击,前进不得。

    30日,奈良支队虽然进至平江以东与第33师团会合,但反受到中国第79军和第20军夹击,中**队一些部队正直后撤,另一些部队却在两翼集结,欲将日军包围而歼灭之。

    这时,日军第3师团长藤田进、第6师团长稻叶四郎、第13师团长田中静一,三封电报摆在冈村宁次案头,要求攻入长沙;然而狡猾的冈村宁次,却已看出对手薛岳在给他准备一张网,日军有被围歼之虞。

    冈村宁次遂于30日下午4时,下令攻至上杉、永安的部队停止前进,并准备退却。10月1日,进至长沙附近的第6师团一部停止进攻,撤回捞刀河以北。

    同日,日军运输舰将刚装载完毕的火炮又卸回岸上,由汽车拖回岳阳方向。

    根据这些迹象,薛岳判断日军准备撤退,即给陈诚打电话报告敌情。

    陈诚立即命令薛岳:“趁机追击而歼灭之!”

    然后告诉薛岳:“伯陵兄啊,有好消息告诉你,关于你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正式任命,文件已经发表,明天你就能见到。我第一个祝贺你!务望伯陵兄,再接再厉,在湘北打个大胜仗!让国人为之一震,使日寇为之沮丧!”

    薛岳高兴地说:“多谢辞修兄,你在委座面前美言!我一定竭力而为,决不辜负您的厚望及委座的器重!”

    薛岳刚接完陈诚的电话,又收到关麟征断定日军将要撤退的电报。

    他立即命令:“第15集团军所属第52军和第73军转入追击,其他部队给撤退之敌以伏击、侧击和截击,以汨罗江西岸为第一追击目标。”

    同时命令:“湘北正面各部队,以现态势立即向当面之敌猛烈追击,务于岳阳、崇阳以南地区捕捉之。”

    各部接令后积极行动,10月3日追至福临铺、金井,4日克复汨罗、新市。日军退至汨罗江以北。5日,位于营田附近的日舰,受到中国第54军新编第23师袭击,也退往岳阳。

    8日,日军全部退回新墙河以北。第52军第195师追过新墙河,恢复前进阵地,并先后乘夜袭击西塘、桃林的日军。10月16日,双方恢复战前态势,湘北作战结束。

    10月16日,第九战区部队全部恢复到战前所在位置。日军也在原出发地域重新设防。至此,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了。

第298章 湘北之战大捷() 
战斗结束后,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称:“长沙会战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