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日军全部撤回淮河以南。

    同日,李宗仁按蒋介石指示,电令张自忠即调赴临城待命。津浦路南段仍由于学忠第51军防守,暂时与日军隔淮河对峙。至此淮河阻击战结束。

第143章 鲁西反击战() 
1938年1月1日,华北方面军第2军渡过黄河南进。第10师团于1月1日占领肥城、泰安,4日占兖州、曲阜,6日占邹县,11日占济宁。日海军陆战队于1月10日攻占青岛,第5师团于19日进入青岛担任警备任务。

    2月上旬,中日两军在蚌埠地区淮河南岸进行激战时,津浦路北线日军乘机南下。中国第五战区遵照军委会意图,采取以攻为守战术,于2月6日命令第3集团军向济宁、第22集团军向邹县、第3军团向蒙阴发动攻势。第3集团军代总司令孙桐萱接受命令后,即以主力进攻济宁;以一部进攻汶上,尔后向济宁、兖州间实施侧击,策应主力作战。以阻止日军沿津浦路南下并确保陇海铁路安全。

    孙桐萱于2月10日命令,第55军由金乡向济宁南关之敌进攻;命令第12军第22师由定陶经巨野、嘉祥迂回至济宁以北地区,尔后向济宁北门进攻,协同第55军收复济宁城;命令第81军对汶上之敌进行袭扰。规定2月12日拂晓到达进攻出发地点,12日开始攻城。

    第22师师长谷良民作出部署:以第64旅为主攻部队,第66旅为预备队,随师部控制于运河西岸。12日拂晓前,第128团和129团秘密配置于济宁北关两侧,旅部推进至兴文镇。根据侦知情况,本来预定天亮后小分队化装居民入城,控制城门,里应外合歼灭城内日军。但日军已有觉察,当天城东、西、北门均未开。

    第64旅旅长时同然急令北关两个团改为攀城强攻。12日22时开始用长梯子多路同时攀城进攻,伤亡甚重。后在西北城角击塌一段城墙,约有九个连从缺口处突入。城内日军以猛烈火力封锁了缺口,然后向入城部队发起围攻。敌我在城内北大街及城西北隅关帝庙一带展开激烈巷战,逐屋争夺,浴血肉搏。

    入城部队孤军奋战,血战一昼夜,至14日拂晓,九个连勇士全部壮烈牺牲!在城北的第64旅残部,13日23时接到孙桐萱令其向运河西岸撤退命令,由第66旅接应,用民船渡过运河到达西岸。掩护撤退的后卫营损失较大,营长战死;第66旅旅长薛明亮负伤。

    第81师于12日夜开始进攻汶上城,一度攻入北关,受到日军猛烈炮火袭击,伤亡甚重。由于济宁方面第64旅已撤回运河西岸,第81师也主动撤至开河镇附近,沿运河之线防守。

    2月17日,日军第2军参谋长铃木率道按照司令官的意图,指示第10师团和第8师团于20日开始向运河防线中**队发起进攻。经五日战斗,25日日军突破运河防线,26日攻占嘉祥。尔后日军留一部兵力防守,主力集结于济宁。

    第3集团军逐次抗击后,撤至巨野、独山镇、大义集、孟家屯、相里集之线防守。第3集团军顽强抵抗,使鲁西战局转危为安。

    蒋介石十分高兴,特意让军委会致电嘉勉。

第144章 日军攻占汤头() 
第3集团军向济宁、汶上进攻的同时,第22集团军也开始向邹县之敌进攻。邹县日军是第10师团第33旅团第63联队,有一个大队在两下店占领前哨阵地。

    2月14日,第125师第737旅以第746团、配属地方抗日红枪会数百人担任主攻,以第745团占领铁路及郭村进行掩护。第746团第3营对两下店实施夜袭。两次袭击,均被日军击退。

    16日下午,第746团又以第1、第2营实施强攻,以第3营为预备队。经激烈战斗,于傍晚冲入村中,占领了两座楼房。但在日军猛烈火力袭击下伤亡过半,被迫于拂晓前突围,退至郭山。17日14时,两下店日军开始反击。反复争夺后,第737旅于18日退至香城、普阳山一线,与日军对峙。

    奉命深入敌后的第575团,在当地抗日武装配合下,于2月11日进至曲阜以南九龙山一带。14日,在邹县至曲阜公路两侧小薛庄附近,先后以伏击战消灭了两批日军,击毁汽车四辆,击毙日军第10师团少将军官一名、士兵30余人。

    15日,日军由曲阜、邹县对进合击。第575团东撤至邹县约16公里的田黄镇,尔后返回滕县防地,归还建制。庞炳勋第3军团于2月上旬从海州调至临沂布防。日军第5师团于1月4日攻占蒙阴、沂水,10日攻占潍县。同日日本海军登陆占领青岛。此时诸城也被日军占领。第3军团未能实施攻势作战,即构筑工事,向蒙阴、沂水、诸城方向警戒。

    2月21日,日军第5师团依照军参谋长指令,派第21旅团(坂本支队)由潍县南下进攻莒县。当时莒县地区仅有刘震东的第一游击队及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兵力不足。第五战区遂令第40军派兵支援。

    庞炳勋即令第115旅前去支援,该旅26日到达时,莒县已于23日失守,刘震东牺牲,海军陆战队已转移至高里附近。日军坂本支队正西进准备进攻临沂。27日,坂本支队向第115旅发起进攻。激战两日,第115旅伤亡惨重,于29日下午后撤,3月2日退至相公庄休整。日军追击前进,3月5日攻占汤头。

    当日军继续向白塔主阵地进攻时,遭到守军第39师坚决抗击,由左右两翼向敌后迂回。日军被迫退回汤头,两军暂时形成对峙。

第145章 川军徐州整补() 
徐州第五战区长官部。司令长官李宗仁正伏案办公,参谋长徐祖诒领着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和副总司令孙震进来。

    “欢迎,欢迎!我代表第五战区全体弟兄,真诚地欢迎川军将士们到来!”李宗仁热情地紧握邓、孙二位的手。徐祖诒给他们泡上了茶水。四人落座后,

    邓锡侯面带愧色地说:“李长官,我们是没人要的角色,你肯要我们到第五战区来,真是德高望重、感恩不尽啊!今后,李长官有啥吩咐只管说,我们绝对服从命令!”

    李宗仁点点头。徐祖诒不解地问:“川军素来强悍,为何成为没人要的角色?”

    邓锡侯说:“说来话长:从1937年9月起,川军先后组织了12个军30万人出川抗日。我和孙震率领第22集团军共四万多人,过潼关,渡黄河,在太原加入了第二战区战斗行列,在武器弹药奇缺,军需给养不济的情况下,在晋东南地区与日军周旋了四十多天,损失惨重,伤亡过半。只因随大军撤退时,途径晋军一座军械库,我军几个士兵破门而入,拿了点枪支弹药,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闻讯大怒,硬把我军驱逐出第二战区……”

    2月上旬,李宗仁接到了军委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的电话。

    “德公,”白崇禧语调柔和地说:“委员长想给第五战区增加点人,你要不要啊?”

    李宗仁说:“要!健生兄,打仗没有人哪行?人少也不行。我现在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哪!”

    白崇禧:“那么,把邓锡侯和孙震率领的川军给你,要不要呢?”

    “要!”李宗仁十分爽快。

    白崇禧:“德公,那可是连阎锡山、程潜都不要的烂部队啊!作战能力可能要差点。”

    “他们不要我要!”李宗仁说:“只要打日本,再烂的部队我也要!当年诸葛亮扎草人还能当疑兵呢,他们总要比草人好些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就这样,邓锡侯和孙震率领的川军,由第二战区调到了第五战区。

    李宗仁问邓锡侯:“现在,你们部队情况怎么样?”

    邓锡侯说:“经过晋东南战斗后,部队在山西离石、赵城一带进行整编,现在全集团军只有八个团,总兵力不过两万多人。”

    李宗仁叹道:“伤亡两万多人。你们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抗击日寇,付出了沉重代价,理当受到奖赏!”

    李宗仁又问:“你们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代为解决?”

    邓、孙异口同声:“枪械太差,子弹太少。”

    “我立即电呈军委会,请求拨发。”李宗仁说:“你们先在徐州抓紧补充武器装备,然后开赴山东滕县以北地区布防,阻止日军矶谷师团南下。出发之日,我要亲自给官兵训话。”

    “是!”邓锡侯、孙震正视着李宗仁,行了军礼,告辞了。

第146章 川军开赴战场() 
一个月后,第22集团军在徐州整补完毕。全军官兵列队在徐州郊外练兵场上,等待李宗仁前来训话。一辆绿色吉普车在练兵场停下。全副戎装的李宗仁从车上下来,迈着大步雄赳赳地走上司令台。邓锡侯、孙震紧随其后。全军官兵肃立,向李宗仁致敬。

    李宗仁走近台子中央的麦克风前,扫视全军将士,然后说道:“川军弟兄们,我是从广西到徐州的,你们是从四川到徐州的。我是坐飞机来的,可你们呢?完全是靠自己的两条腿,走出了剑阁,渡过了黄河,跨进了长城,现在南下到了徐州。为了抗日,你们一路上流血牺牲,吃尽了千辛万苦。因此,本长官在此,首先向你们表示衷心的钦佩和热诚的慰问!……”

    暴风雨般的掌声,把李宗仁的声音打断了。

    掌声停息后,李宗仁接着说:“川军兄弟们,打仗靠什么?不是靠什么牌子,不是靠什么名声,而是靠顽强的、高昂的士气,靠有我无敌的勇气。本战区绝大多数部队都是人们所说的杂牌军,连本长官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杂牌官,而且论牌子并不响亮。但是在战火中,是没有什么王牌和杂牌之分的。弟兄们都是从四川来的,一定知道当年诸葛亮率川军抗击司马懿的故事。想当初,川军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军相比,当然算得上是‘杂牌军’了,可是在抗击魏军中却大显神威。

    第一次出师北伐,诸葛亮率领川军从祁山杀出来,陇西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立即反魏降蜀,魏将姜维也投降了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诸葛亮轻而易举地收复了兵家必争之地陈仓,并杀死魏将王双。第三次北伐,川军攻下了和蜀国相邻的武都、阴平两郡,打败了魏将郭淮的大军,吓得魏军统帅病了七天没起床呀!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亲自设计了‘木牛’、‘流马’,还发明了一种了不起的武器‘连弩’,把魏军一批又一批射倒在阵地前,仅卤城一战,就杀死魏军三千,夺得铠甲五千套,司马懿差一点成了川军的俘虏。从此,魏、蜀、吴三国多年没发生过大的战争。由此可见,川军的骁勇善战,早已青史留名!”

    李宗仁顿了顿,高声说:“川军弟兄们,在当前这场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生存的抗日战争中,我希望你们效仿先贤,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杀敌报国,在战火中成为一支威震敌胆的王牌军,写出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哗……”长时间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掌声停息后,邓锡侯问:“李长官,部队可以出发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李宗仁点点头。

    邓锡侯目视大军威严地命令:“全军注意,分四路纵队,出发!”

    顿时,响起雄壮的军号声,震耳的鞭炮声,激昂的口号声,军旗招展,全军将士们精神抖擞、迈着雄健的步伐,跨上抗日战场。

    邓锡侯:“李长官,我们要走了,你还有什么要吩咐?”

    李宗仁说:“根据最新情报,日军板垣、矶谷两个师团,正从济南沿铁路南进,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策应津浦路南线日军,企图合攻徐州。我们的鲁南保卫战,已进入紧急阶段,你们应乘板垣、矶谷两师团尚未达到临城、滕县之机,迅速部署部队,构筑工事,准备迎击南犯日军,为保卫战略要地徐州争取时间。腾县是鲁南重镇,你们打算派哪个师防守?”

    孙震说:“第41军122师王铭章部,该师历来勇猛善战。去年10月在晋东娘子关战斗中,甚为英勇顽强,连对川军很不感兴趣的阎锡山,也认为‘122师英勇善战,殊堪嘉奖’!……”

    李宗仁笑道:“好!就派王铭章师守卫滕县!”

第147章 日军进攻滕县() 
1938年2月,因为津浦线南路日军受阻于淮河一线,日本大本营不得不调整战略计划,改由北路日军担任主攻。第一步,以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为右翼,沿津浦线南下,直逼滕县;以号称“铁军”的板垣的第5师团为左翼,从青岛出发,由青沂公路大举进逼鲁南军事重镇临沂。第二步,两支“铁军”会师台儿庄,而后合力攻取徐州。

    日军第10师团于2月间组建了以第33旅团为基干的濑谷支队。支队部设在兖州。3月8日,师团长矶谷廉介命令濑谷支队做好进攻准备,以便“在适当时机击灭津浦线之敌”。并要求该支队“以主力攻击时,须先进入滕县附近界河一带,尔后按当时情况,期望能一举攻至滕县南面地区”。3月10日,第10师团长矶谷命令濑谷支队开始向滕县地区进攻。

    第22集团军由徐州北上驻进山东临城不久,川康绥靖主任刘湘病逝,邓锡侯回川接任此职,孙震便升任第22集团军总司令。总司令部设在临城。

    为将日军阻止于滕县以北地区,3月10日前后,孙震调整部署:第45军第125师第375旅主力在界河东西之线,第373旅主力在普阳山,第127师主力在龙山地区。将控制在临城地区的总预备队第122师师部及第364旅移驻滕县;将第124师师部也由利国驿移驻滕县,并任命第122师师长王铭章为第41军前线总指挥,统一指挥第122师和第124师。

    王铭章上任后,将第122师第364旅部署在滕县城北的沙河镇一带构筑阵地,加强正面纵深防御;令第366旅进出至滕县东北的平邑、城前,掩护第45军第一线阵地右侧翼。

    3月13日,日军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在师团部宴请第10师团长矶谷廉介。桌上摆着美酒佳肴,两人边饮边谈。

    板垣端着酒杯笑嘻嘻地说:“矶谷君,你率第10师团从泰安南下后,攻兖州、占曲埠、夺济南、取邹县,直至滕县,可谓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第10师团是真正的‘皇军之花’,天下无敌啊!佩服,佩服!今敝人特备小菜薄酒,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