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振中喊道:“爆破班第二组,上!机枪班掩护!”

    又有两名士兵抱着集束手榴弹跃出壕沟,向日军坦克冲去。守军机枪射击掩护。两名士兵灵敏地绕到坦克侧面,迅速地将集束手榴弹塞到坦克履带下面。只听“轰!轰!”两声巨响。前面的坦克被炸瘫痪。后面的坦克调转头向后开去。

    金振中喊道:“弟兄们,冲呀!”官兵们跃出壕沟向日军冲去。

    两军展开肉搏,守军越杀越勇,日军仓皇撤退。

    为夺回卢沟桥阵地,冯治安令保安第4团2营(两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排,共700人),由曹营长率领去宛平城协助金振中营作战。当晚曹、金两营长商定了攻敌方案。

    凌晨1时,金、曹两营长各率一个连,在机枪排支援下,分从卢沟桥东、西两端,冒着细雨向日军发起冲锋。枪弹、手榴弹猛烈射击后,日军被炸得死伤一片。守军士兵高喊着:“杀呀!”跟随金营长冲上桥去。敌我展开肉搏:刀光闪耀,血肉横飞,喊杀声,惨叫声,响成一片。日军有的顽抗,有的四处逃窜。

    金营长喊道:“别叫鬼子跑掉!追呀!”守军士兵举着大刀,向逃窜日兵追击。这时卢沟桥上,已是尸体纵横,血流遍地。

    一位年轻士兵押着一名日兵,向金振中报告:“营长,我砍死十三个鬼子,活捉一个!”

    金振中见他大刀卷刃,血染全身:“好样的!给你请功!”命令:“吹集合号!打扫战场!”

    集合号声响起。守军士兵从四处奔来。隐蔽桥下的一名日兵,突然向金营长投出一颗手榴弹,在金营长身旁爆炸。金营长“哎呀!”一声倒下:右腿被炸断,鲜血涌出。接着一颗枪弹飞来,从金营长左耳旁射入,右耳下穿出。士兵急忙将金营长抬出战场……

    两天后,日军继续进攻宛平城,激战中团长吉星文负伤……

    中国守军英勇抗战,血染沙场的消息,传遍了北平城。北平民众上街游行,愤怒高呼:“打倒日本侵略者!”“血债要用血来还!”“小日本从中国滚出去!”……

第004章 中共发表抗日宣言() 
7月7日夜晚,北平地下党便把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递到蜗居陕北延安的**手里。**连夜召集**领导人会议。时任**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副主席朱德、周恩来、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等与会。他们闻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慷慨激昂,历数日本侵略者的侵华罪行——

    1931年“9。18”事变,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1。28”事变,日军又侵占了上海,获得驻军权。1933年1月,日军攻陷山海关;3月攻陷热河省;接着攻占长城沿线,冀东沦陷。由此日本侵略者侵占了中国大片国土!但其野心未已,如今(1937年)又进攻华北!区区一个岛国,竟然如此猖狂,贪得无厌,毒蛇妄图吞大象!是可忍孰不可忍!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联合兵谏,反对剿共,敦促蒋介石抗日。在危及蒋介石生命之际,**周恩来亲赴西安斡旋,最终蒋介石被迫达成“停止剿共,共同抗日”的协议,得以保全性命并安全回到南京。

    眼下大敌当前,是考验蒋介石真抗日还是假抗日的关键时候了!

    当天夜里,**领导人起草了号召全**民奋起抗战的宣言。抗战宣言说:“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并立即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全国同胞们!我们应该赞扬与拥护冯治安部的英勇抗战,我们应该赞扬与拥护华北当局与国**存亡的宣言。我们要求宋哲元将军动员第29军全体将士,立即开赴前线应战!我们要求南京中央政府发扬抗战民主,立即动员全国陆海空军准备应战!”

    第二天,**发表了抗日宣言通电,红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徐向前,联名致电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日寇进攻卢沟桥,实施其武装攫取华北之既定步骤,闻讯之下,悲愤莫名!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严令29军,奋勇抵抗,并本三中全会御侮抗战之旨,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7月15日,**中央将《国共合作宣言》交付国民党,主动提出在团结抗日及实行民主政治主旨下,**“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委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在**地下党发动和领导下,数万北平民众打着抗日标语,高呼着:“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寸土!”等口号上街游行!抗日的呼声响遍了全中国!

第005章 蒋介石急电固守待援() 
7月7日卢沟桥事件(史称“七七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要员正在庐山。

    8日晨,蒋介石收到北平军政部简任参谋严宽发来的特急电报,声称“卢沟桥日军与第29军发生冲突,详情不明。”又收到29军副军长秦德纯以宋哲元名义发来的电报:说日方无理要求我军撤出卢沟桥和宛平城外。我方以国家领土主权考虑,坚决不能答应。蓄谋已久的日军即向我守军发起进攻。我军不得不奋起防卫,现仍在对峙中。

    蒋介石立即复电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第29军军长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需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并致电南京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参谋总长程潜:应准备向华北增兵,由开封以西部队中先派一师开赴黄河以北,另备两师随时出动,并令在庐山参加训练的将领们下山返部。

    7月9日,蒋介石电令在四川整军的何应钦即回南京,并向全国各行营、绥署及各省市发出密电:日寇挑衅,齐日(8日)与29军部队相持于宛平附近,当今通饬一体戒备,准备抗战。电令第26路军孙连仲部两个师和第40军庞炳勋部、第84师高桂滋部开赴石家庄、保定一带应援;并把派兵北上的决定电告第29军及正在山东乐陵老家的宋哲元,要求其“速回保定指挥”。

    当日,宋哲元回电蒋介石:“华北部队守土有责,自当努力应付当前现况。职决遵照钧座‘不丧地、不失土’之意旨,誓与周旋。”宋哲元意在以和谈解决。

    10日,蒋介石再电宋哲元:“守土应具决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在强敌面前,不应有丝毫犹豫与动摇。至谈判,尤须防其奸狡之惯伎,务期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

    11日,宋哲元离开乐陵去了天津,希图与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进行和谈。

    蒋介石得知后,于13日致电宋哲元:“卢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无论我方允其任何条件,而对方的目的,则以冀察为不驻兵区域与区内组织用人皆得其同意,造成第二冀东。若不做到此步,则彼必得寸进尺,决无已时。中正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以保我国家和个人之人格。”并要求其“与中央共同一致,无论和战,万勿单独进行。”

    同时,蒋介石命令何应钦:“从河南巩阳的高射炮部队,抽调六个连运往保定,运送子弹二百万发给29军。命令孙连仲第26路军、庞炳勋第40军开抵保定,统归宋哲元指挥。参谋次长熊斌也赴保定,协助指挥作战。”并急电催宋哲元去保定坐镇指挥。

    但宋哲元并未执行蒋介石指示,他派代表与日方交涉。

    日方提出:暂时采取“不扩大”方针,就地解决卢沟桥事件。但贵方必须答复以下条件:

    一、29军应向日军道歉、惩处肇事负责人,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二、卢沟桥附近永定河东岸,不得驻扎中**队。

    三、取缔蓝衣社、**及其他抗日团体。

    并说中方若同意以上条件,应以书面向日方提出。协议签订后,中日两军应各退回原驻防地。但卢沟桥附近应按日方要求执行。

    16日,蒋介石急电宋哲元和秦德纯,指出:

    “连日对方盛传,兄等已与日方签订协定,内容大致为:(一)道歉,(二)惩凶,(三)卢沟桥区驻兵,(四)防共及取缔排日等项,此时协定条款殆已遍传欧美。综观现在情势,日方决以全力威胁地方,签订此约为第一目的。但日方所欲者,若仅止于所传数点,则其大动干戈可为毫无意义。推其用意,签订协定为第一步,俟大军到集后,再提政治条件,其严酷恐将甚于去年之所谓‘四原则’、‘八要领’。”并说:“务希兄等特别注意于此,今事决非如此已了。只要兄等能坚持到底,则成败利钝,中正愿独负其责也。”

第006章 谈话会共商抗战大计() 
7月12日,蒋介石电令位于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的中央直属部队,向以郑州为中心的陇海、平汉铁路沿线集结;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担任津浦北线防卫任务;平汉、陇海、津浦三铁路局,集结军用列车;电令汽船公司,将船舶回航到指定地点。致电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四川刘湘、潘文华,青海马鸿奎,云南云龙等雄踞一方的将领:华北危机!中央已决心抗日,希速赴庐山,共商抗战大计。邀请**代表周恩来、朱德、秦邦宪等前往参加会议。

    1937年7月15日,决定中国命运的“庐山谈话会”,在万人瞩目中如期召开了。

    参加“谈话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军队和各党派团体的代表,**代表周恩来、朱德等也参加了会议。不料,会上却出现了亲日、恐日、抗日之争论。

    会议由汪精卫主持。第一天(7月15日),蒋介石首先发言。他说:“诸位,北平情况,想必都已知道。对今后国策,各位有何意见,不妨一起讨论讨论。”

    蒋介石话刚落音。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便站起来说:“今日的局势,大家都很清楚。我的意见,就是拥护委员长的意见。只要和平还没有绝望,不宜放弃和平。平津学生高喊抗日,那是青年人冲动。我们当中也有人高喊抗日,可我们拿什么抗日呢?我们现在全国陆军只有180个师,46个独立旅,20个独立团。九个骑兵师,六个骑兵旅,四个炮兵旅,总共大约不过200万部队。就装备来讲,就更差了。只有步枪和机关枪,炮很少,坦克、军舰、飞机更少,后勤支援能力很弱,无法及时可靠地充实作战单位的火力……”

    国民党副委员长冯玉祥站起来,打断何应钦的话,问:“那敌人的实力怎么样呢?”

    何应钦翻了翻面前的资料,说:“日本陆军平时常备军有21个师团,40多万人。目前日本急剧扩军,已组织起35个师团,约90多万人。他们最高征兵数额可达450万人,其中有200多万受过军事训练。就空军来说,日本有2;700多架飞机,我们空军飞机虽称600架,实际能上天的只有300架。日本海军兵舰总排水量高达190多万吨,仅次于英、美,居世界第三。而我们海军兵舰总排水量不足六万吨,不到日本三十分之一,大多数是小型兵舰……”

    何应钦顿了顿又说:“我提醒诸位,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大,人海战术那一套早已行不通了。一旦全面开战,恐怕从第一天起,我们就会失去制空权、制海权,后果不堪设想!”他说完坐下。这是亲日派的论调。

    接着汪精卫站起来说:“现在外面很乱,到处响彻抗日的声音。这一点很可怕,这种空气如果继续下去,一定会闹出乱子来,那时就不好收拾了。我的意见,在当前形势下,力主镇静,警告国人,不可逞一时之意气,置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境地!”他说完坐下。这是恐日派的论调。

    亲日与恐日虽有区别,但本质是一致的。即是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张群概括的“14字箴言”:“和必乱,战必败,败而言和,和而后安。”

    力主抗日的冯玉祥将军坐不住了。他又站起来,挥舞着胳膊说:“武器固然重要,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军心民气。有一位教授告诉我,北平古城已经在怒吼了!中国这只睡狮也已醒过来了!现在强敌入侵,百姓愤慨,我们却在这里一会儿言和,一会儿怕败,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我主张全国团结抗战,我本人坚决拥护蒋委员长鼓起勇气,领导抗战!”

    会场气氛突然一震。何应钦又站起来,想与冯玉祥争论。

    蒋介石见气势不对,立即宣布:“今天先到这儿,明天接着谈。”

第007章 蒋介石与冯玉祥密谈() 
当天晚上,冯玉祥来到蒋介石别墅。落座后,冯玉祥气冲冲地说:“这一帮败家子、软骨头,一提起日本人,腿肚子就转筋了。”

    蒋介石委婉地说:“他们也是为国家……”

    “哼,为国家?”冯玉祥打断蒋介石的话,笑了笑,说:“委员长,有这样一个故事,您一定知道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蒋介石说:“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我哪还记得那么多?请大哥讲一讲。”

    冯玉祥说:“三国时,曹操80万大军兵临城下,吴国城内议论纷纷,有人主和,有人主战。鲁子敬告诫孙权:‘众人皆可言和,唯主公不可。众人降曹,仍可为臣称侯,而主公若降曹,则只能落个寄人篱下,永无出头之日的下场。’今天之情况,正是历史之重演。日本人容得下任何人,包括汪兆铭,惟独容不下你委员长啊!……”

    蒋介石听了心中一震,深有感想,沉默良久。他突然站起来,握住冯玉祥的手,激动地说:“大哥提醒得好,提醒得好。那帮家伙太卑鄙了,太可耻了!去年12月张学良造反,我被困在西安,他们就想用飞机炸死我。可如今……”

    冯玉祥又说:“**代表还没有发言,是否听听他们的意见?特别是周恩来的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