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联首脑斯大林召见苏联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

    斯大林说:“朱可夫同志,我国驻中国大使鲍格莫洛夫来电,说蒋介石已有和我们签约的意向,你是不是带个军事代表团去看看,他们抗日还需要什么帮助。”

    朱可夫说:“好的,斯大林同志,自从1904年日俄战争以后,我们和日本人再没有打过交道,看看虚实也好。我觉得日本亡我之心不死,根据裕仁、杉山元、东条的性格,肯定还会和苏联红军较量一场的。”

    斯大林放下那只著名的烟斗,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得力助手,缓缓地说:“这个世界真是够不幸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二十多年,新的帝国主义战争又在酝酿。红军要早做准备啊!”

    果然,几年之后,德国希特勒便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闪击苏联。

    朱可夫率苏联代表团飞抵南京,穿着最隆重的礼服,出席了蒋介石的宴会。席上频频举杯,以醇香的茅台酒为中国抗战祝福。蒋介石不喝酒,照例以白水代酒作陪。

    “请问朱可夫将军,这次承蒙贵国帮助,贵国人民对援华反映如何?”蒋介石问道。

    朱可夫满怀激情地说:“苏联人民对贵国抗战异常关心,简直难以形容!阿瓦林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苏维埃国家每一个公民,每天都抱着极大的同情心,来注意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他们为中**队的胜利而喜欢,为中**队的前进而骄傲,好像这支军队就是苏联的军队。很多苏联公民告诉在苏华侨胡愈之先生,说假如中国需要志愿军,只要一下命令,保管一天之内,就有千万人报名。”

    “啊,那好极了!”蒋介石感慨地说,“谢谢朱可夫将军率领军事代表团到中国来,谢谢斯大林先生对中国的抗战这样热情,谢谢苏联人民对中国这样帮助。关于信用贷款问题,我已经派出杨杰将军为代表,随同贵国鲍大使到莫斯科拜访斯大林先生去了。”朱可夫微笑着点了点头。

    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南京签订之后,苏联的援助就源源不断地来到:

    10至11月,三批空军志愿队先后来华,飞机近千架,飞行员数千人,军火、物资无数,不到两个月,就达国币一亿元之多。共产国际发表宣言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无产阶级及整个先进人类反对野蛮法西斯主义暴力的斗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号召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支援中国抗战。

    11月苏联空军接替中国空军,担负起南京空防任务,汉口和南昌成为苏联空军基地。

    驻苏大使孙科说:“中国抗战前几年中,苏联是唯一援助中国的国家。”

    继苏联之后,美国、英国也给中国以道义上、物质上的支援。可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而世界人民给予中国人民的支援,也帮助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043章 各路大军云集上海() 
“打日寇,救中国!”的怒潮席卷大地;“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响遍全国。抗日救亡的呼声唤起了全民的爱国热情,淞沪战场的炮声召唤了全国的爱**队。铁路、公路、水路,火车、汽车、轮船,中国交通线上,全是运兵的车船;陕军、川军、桂军、粤军、湘军,犹如百川归海,从全国各地开赴了淞沪战场。

    第87师、88师和36师原属“拱卫南京”的国民政府警卫军改编的姐妹师,装备精良,待遇优厚,为蒋介石嫡系之嫡系。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第36师奉命从苏州调到西安。1937年8月13日,沪战爆发。当晚,师长宋希濂接到南京急电:“火速开赴上海参战!”

    宋希濂立即召集军官开会部署乘车顺序。当夜,第36师乘上专列军车,沿着陇海路风驰电掣般飞奔,沿途一切车辆均为36师让路,于8月15日拂晓到达上海,第一批参战。

    驻防湖北汉口、荆门、沙市的第79军98师,从“七七事变”后,师长夏楚中就下令各级官佐一律不准请假,组织部队军训,实战演习。在全师军官动员大会上,夏楚中激昂地说:“日本强盗侵占东北、华北,又要侵占上海,妄想灭亡中国,让中国人当亡国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要随时做好准备,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就奔赴前线,去杀日本强盗!”

    第98师奉命出征那天,江汉码头上欢送的民众人山人海。在长鸣的汽笛声和激昂的口号声中,满怀杀敌壮志的将士登上巨轮,沿着浩浩长江开赴淞沪战场,于8月15日拂晓到达上海,第一批参战。

    驻防陕西南郑的第74军51师,8月20日接到命令时,有的部队还在洋县和西乡整训,当晚,全师就徒步向宝鸡车站集结完毕,乘上专列向上海飞驰。

    驻防陕西凤翔的第8师,原准备赴华北抗日,专列开到河南安阳时,接到命令开赴上海战场,师长陶峙岳立即率部转道而行。车到南京,男女青年列队欢迎,官兵高唱抗战歌曲,斗志高昂,一到上海,接访蕴藻浜阵地后,首战告捷。

    驻防衡阳的湘军第2军第9师,是赶到武汉坐江轮到镇江下船,再改坐火车到无锡的。中央军校毕业刚分配到炮兵当见习官的金柏源等人,就随部队上前线了。这些热血青年铭记着当时报纸上最激昂的口号:“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奋勇投入了战火纷飞的淞沪战场,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血洒疆场。

    胡宗南第1军(辖第1师及第78师)在临战前进行了全面训练。1937年初,该军由甘肃开到江苏徐州接替郑洞国第2军的防务。特请中央军校教官伍培英、曾继远等来到徐州,给营长以上军官讲授抗日战术并进行实战演习。军长胡宗南传达了蒋介石庐山讲话,号召全军官兵随时准备开往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不久淞沪大战爆发,第1军接到军令后,立即乘京沪线军列开赴上海。

第044章“杂牌军”誓师出征() 
桂系第21集团军,按国民政府整军方案编制后,廖磊任总司令。该集团军下辖周祖晃第7军(含170师、171师、172师),韦云淞第48军(含173师、174师、175师、176师)。在国民党地方派系中,桂系是实力派。北伐战争中,桂军出力不小。而能与蒋介石抗衡的,也数桂系最强硬。

    李宗仁、白崇禧反对蒋介石独裁,主张实行宪政,还政于民。“两广事变”解决后,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任命,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为军委会常委,黄旭初为广西省主席。桂系基本上满意,与蒋介石矛盾缓解。李、白发表通电:李宗仁等痛念国家危亡,基于良心职责驱使,请缨出兵抗战救亡之举动,惟一目的,即欲以行动热忱,吁请中央领导,俾能举国同仇,共御外侮。

    淞沪大战爆发,白崇禧被国民政府军委会任命为副总参谋长。

    第21集团军浩浩荡荡开赴上海。沿途所经各地受到民众热烈慰问,赠送鲜花、水果、饼干、香烟等。官兵感动地说:“过去打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实在没意思,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现在打日本侵略者,保卫国家,才是最大的光荣。我们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打,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该军途中行军将近一个月,才抵达上海。

    川军第20军整编后,由三个师缩编为两个师(第133师、第134师),杨森任军长。淞沪抗战爆发,杨森即请缨杀敌,蒋介石电许后,立即率部开赴上海。9月1日,第20军两师分别从黔西和安顺出发,集中贵阳。贵州各界在贵阳南门外操场,召开隆重欢送大会。尔后,部队沿湘黔公路徒步行军,在湖南辰溪乘木船至常德,再换乘轮船经洞庭湖至长沙,乘火车抵达上海。

    部队开进途中,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士气极为高涨。在汉口,还被军委会拍了电影。杨森在汉口向全军官兵训话时说:“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和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我们前去抗日,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是我们军人应尽的职责,我们川军绝不能辜负父老乡亲们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第20军是川军中最早出川抗日的部队,路上走了38天,10月8日到达上海。此时正值沪战最激烈之际,日军以数万重兵猛攻桥亭宅、顿悟寺至陈家行一线,守军第32师几乎伤亡殆尽,阵地丢失。第20军奉命前往增援,第134师第402旅之804团奉命夜间反击,经过惨烈搏杀,午夜将失地收复。第804团也伤亡惨重,连排长全部伤亡,仅存营长一人,排长四人,士兵120人。

    蒋介石亲自打电话,对川军勇敢精神嘉奖,并将团长向文彬火线提升为少将,给部队发奖金6;000元。

    川军第21军和第23军于9月中旬在成都誓师出征,庄严宣告:“失地不复,誓不返川。”第23军军长潘文华在欢送大会上立下誓言:“胜则归,败则死!”六万川军浩浩荡荡分两批出川,奔赴抗日前线。蜀道难行,在路上走了整整两个月,至11月中旬,部队才到达南京附近。此时沪战已经结束。中**队正沿着沪宁铁路败退。

    来自贵州的第26师装备极差,一个步兵连只有三挺机枪,50多支步枪,有的枪膛里没有来复线,有的用麻绳系着枪柄。但作战英勇顽强,战绩十分突出。许多贵州籍战士被炸死,残肢断臂挂在树枝上;有时甚至用战友尸体堆成掩体作战。许多战士说:“宁愿牺牲在战场,也决不下火线!”

    第26师血战七昼夜,阵亡团长两人,营长13人,全师5;000余人,换防后清点,仅剩600余人。

    空前惨烈的“八。一三”淞沪大抗战,中**队共投入70多个师,整整苦战了三个月,虽伤亡惨重而最终败退,但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五日攻占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美梦!使西方各国和全世界人民,从此对中国人刮目相看!

第045章 国共合作共御外侮()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央发表了抗日通电,号召全**民团结抗日,挽救国家民族危亡。同日,中国红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徐向前等,联名致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8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成立了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朱德、周恩来等11人为委员。

    8月25日,****主席**,副主席朱德、周恩来下令,将**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称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老为副主任。下辖第115、第120、第129师,三个师共四万多人。随后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8月31日,第115师东渡黄河。9月中旬,进至晋东北地区,配合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9月下旬,开赴平型关东南山地打击由灵丘进犯的日军。

    9月24日,第115师以三个主力团冒雨开进平型关东南,一条八百米长的山沟两侧设伏。25日9时战斗打响,战至下午5时,将日军一支辎重部队歼灭。歼敌1;000余人,毁敌汽车100余辆,大车200余辆,缴获战马53匹,日币30万元,枪支无数。“平型关大捷”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此后,**又把目光投向正在激战的淞沪战场。他派冯雪峰、刘晓、张爱萍等人到上海,恢复重建了四年前**中央撤离上海后,失去联系的地下党。冯雪峰找到鲁迅,在“左联”协助下,联系上20多个地下党员,又通过这些党员成立了“群众工作委员会”下设:工人、职员、文人、学生、妇女等工作委员会,分头发动群众抗日。一时间,上海群众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

    10月2日,国共两党达成了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在长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协议。12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宣布:南方八省13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央决定成立**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新四军组建后,即开赴预定地区进行抗战,有力打击了日、伪、顽反革命势力。

    内战十年的国共两党,为保土卫国共御外侮,摒弃前嫌密切合作,走上抗日救亡战场。

第046章 名士文人投身抗日() 
8月1日,着名抗日救国会“七君子”被保释出狱,由杭州乘火车到达上海。

    这一天,上海北站红旗招展,鞭炮齐鸣,数百名群众挤满了站台。随着汽笛一声长鸣,京沪列车缓缓停下来。车门打开后,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史良,依次走下车。少女上去敬献鲜花。“七君子”接过鲜艳的花束,激动得热泪盈眶。

    着名人士郭沫若是7月27日从日本回国到达上海的。随着“七君子”出狱和郭沫若回国,上海各界着名人士的抗日救亡活动,**迭起,光华四射。

    8月8日,上海文化界两千人集会,欢迎郭沫若回国和“七君子”出狱。

    郭沫若在会上发表了《我们为什么抗战》的着名演说。

    他说:“东方有一大群疯狗,这一大群疯狗便是日本飞扬跋扈的军人。日本就在这一大群狂暴军人的统治下,吐放着他们的毒气。他们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他们不仅想吞灭我们整个中国,而且想霸占整个世界。我们晓得,人类的福祉是在和平状态下建设起来的。我们中华民族向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的祖宗替我们建设了四千年的文化,以仁义为大本的文化。这文化我们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日本,使日本人早于千年以前脱掉原始的界域,和我们达到同一的水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