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休整?”不是已经休整过了吗?
看着子楚发愣的模样,白起叹了口气道:“王命不可违。王上慈悲,予楚人十二个时辰的时间,又命我遣使游说楚王开城献降,以免生灵涂炭!在此期间,郢都城内,任何一人都可自行离去,不可阻拦!”
“诺!”
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宋王偃这样的一封诏书,可谓是怜惜楚人,白起不好抗命,故从之。
其实照白起的意思,一战捣破郢都,生擒楚王熊槐,歼敌十余万,这样的丰硕的战果,足以使他威震天下!但是白起不能为了立功,而罔顾王命。
话说,楚王熊槐已经下诏开城,放城内的臣民自行出城。
这一下,无数的楚国军民纷纷拿起了包袱,拖家带口地离开了郢都,逃向了四面八方。好多人因为惧于宋军的威势,恐楚国有亡国之祸,都尽量往北方走,也好在碰上宋军的时候,声称自己要逃亡宋国的统治区去,成为宋人。
而太子熊横,与昭阳、昭鱼等一班大臣都混在人群里,假扮成庶民的模样,想要蒙混过关。
不料,宋军却毫无阻拦之意,在远远的排兵布阵之后,便冷眼旁观着楚人离去。
为了寻一点开心,白起还要求每一个通过的楚人都必须高喊一声“宋王万年,大宋万年”!
“宋王万年!大宋万年!”熊横很是憋屈地高喊了一声。
“且慢!”
就在这时,一个宋军都尉似乎发现了此人不对劲的地方。
都尉上前,打量了一下熊横的模样,熊横吓得寒毛直竖,哆嗦了一下。
都尉又扫视了熊横身后的几个人,发现这几个人俱是以熊横为主,而这几人俱是须发皆白,虽然是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难民模样,但是眼睛里透着一股子莫名的睿智的神光,气质不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贵族出身的人。
冒充成难民,蒙混过关的楚国贵族太多太多,都尉自己都放过了很多个楚国贵族,但这些人都是几个人一起走的,扮相也没那么凄惨。
这些人如此欲盖弥彰,意欲何为?
更让都尉觉得可疑的是,在这附近还有许多身强力壮的男人,他们都背着包袱,但是包袱里隐隐透出了剑的形状!这足以说明,眼前的这几人,尤其是眼前的这小子,绝对是一条大鱼啊!
“何事?”就在这时,子楚带着一队负责维持秩序的宋卒走了过来。
子楚的任务是执法,看看有没有收受楚人贿赂的将士,一经发现,军法从事!
见到子楚,都尉当即叉手道:“将军,这几个人的行迹十分可疑!”
“有何可疑?”
都尉指了指熊横背后的几个老者,还有附近已经将手都放到了包袱上的楚人,说道:“这些人可能夹带兵器?”
“哦,兵器?”
闻言,熊横吓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腿软之下,整个人都快跪下了!
子楚可是跟熊横见过面的!虽然那是子楚年幼的时候,但是长大以后,子楚的模样并没有变化多少,而熊横的相貌更是一点没变!只是乔装改扮了一下,子楚直面熊横,能认不出来才怪!
就在熊横吓得半死的时候,跟在他背后的令尹昭阳便站了出来,自己从包袱里掏出了一柄青铜剑,双手奉上,说道:“将军勿怪,吾等携带剑刃绝无恶意。现在吾等已经沦为难民,颠沛流离之间,难免会遇到一些歹人,故而携带剑刃以防身!老朽记得,宋国并不禁止庶民携带武器的。”
“混账!”都尉厉喝了一声道,“我怀疑你们是刺客,是想行刺白起将军的!或者是楚军的死士,欲趁我军不备突袭我军!”
昭阳听到这话,不由得蹙眉道:“将军不觉得此言大谬乎?白起将军何其勇武,岂是一般刺客所能行刺?凭着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岂有杀人之技?即使有杀人之技,恐怕还近不得白起将军便已身死。”
“至于将军所言,吾等为死士,岂非荒唐?若是仅凭一支死士部队,就能冲击贵军之战阵,贵军又岂能连战连捷,百战百胜?”
昭阳的这话说得是既刺耳又好听的,至少让人不能挑出什么毛病。
没成想,就在这个紧要的关头,子楚忽而叫了一声:“表兄。”
“……”
熊横吓坏了,连忙摆了摆手道:“将军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的表兄。”
子楚上前去拍了拍熊横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我怎会认错?多年不见,表兄你的模样是一点没变啊。”
“我……”
“原来是子楚将军的表兄啊!嗨,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那个都尉一拍脑门,颇为懊恼。
“放行,快放行!”
冲着熊横一行人,子楚在背后作揖道:“表兄慢走!小弟不送了!”
第628章 子楚为使()
“宋人杀来了!宋人杀来了!”
郢都城内,还来不及逃离的楚人纷纷往城里跑,惊慌失措地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见到城外的宋军的旌旗,还有宋人那井然有序的队伍,守城的楚军将士赶紧关闭城门,将还想要逃离的黎民百姓挡了回去。
白起的赫赫凶名已经深入人心,这一回,哪怕是国破家亡,都没有人敢站出来,帮助楚军保卫郢都了!
然而,在宋军分成二十个方阵,十万步骑将整个郢都围住之后,却没有立即攻城。
白起打手一挥,顿时有一名穿着鲜亮的衣甲,身材高大,英武不凡的青年人站了出来,正是子楚。
“子楚,汝确定要只身进去游说楚王吗?”白起一脸凝重地询问道。
“是的。将军,末将为王上之子,宋国的公子,又是楚王的亲外甥,小的时候还曾经在郢都生活过一段时间,与楚王的感情还算可以!此一番为使者,游说楚王出城献降,末将有十成的把握!”
白起闻言,不由得摆了摆手道:“话不要说得太满!今我军兵临城下,楚人已经国破家亡在即,楚王未必不会丧心病狂,将你羁押起来,作为人质,迫使我宋军退兵的。”
白起随即扫了子楚一眼,说道:“你是王上的爱子。不过子楚,若是你一旦为质于楚人,我必不顾忌你的性命安危,全力攻克郢都!这一点,你可要想清楚!”
子楚叹了口气道:“末将清楚。”
“去吧。”
“诺!”
子楚随即登上了战车,打上了一面白旗,随即大摇大摆地往郢都的城门口走去。
“吾乃宋王之子子楚!今为使者,有要事求见于楚王!请速速开城!”
就在这时,楚王熊槐还站在章华宫的高台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整个郢都的风景。
这是一座楚国的古都,迄今已有数百年之久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南方第一大都市,楚国的都城,郢都的常住人口多达五十万,但是,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或许将一去不复还了!
随着宋军杀到,郢都城内的臣民纷纷离去,许多的楚军将士还换上了平民百姓的服饰,可耻地当了逃兵,为求苟活。
许许多多的楚人抛弃了这一座古都,包括楚王熊槐在内。
是的,熊槐已经对击退宋军的进攻,包围郢都不保任何的一丝希望!在他的心里,是追悔莫及的。
若是上天在给熊槐一次机会,让他回到继位之时的楚国的话,他一定不顾一切,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发兵灭宋!
这时,高台上忽而响起了一阵脚步声。熊槐侧过身子一看,原来是左司徒屈原。
“芈原,你怎么还没走?”熊槐一脸的困惑。
屈原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道:“现在宋军已经围城,我就是想走,都走不掉了。”
宋人给了郢都城内的楚国军民十二个时辰,一天一夜的时间,完全足够城里的楚人逃离的。至于此时此刻,还待在郢都城内的,莫不是想给大楚国陪葬的,或者是真的来不及逃离的,但是屈原,现在是前者。
“你啊你,是想给寡人,给我们大楚国陪葬的吧?”
“大王……”
“你是一个忠臣,更是一个贤臣!芈原,你的为人和才能寡人都一清二楚,当初寡人用你变法,正因如此,只可惜,天不予寡人良机,天不予咱们大楚国良机,生逢乱世,寡人却心存侥幸心理,贪图享乐,坐视他国愈发强大而楚国固步自封,这是寡人的罪过……”楚王熊槐又在开始自我检讨,想必心中是懊悔极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宿卫匆匆跑进来道:“王上、屈原大人,城下有一人,声称是宋王之子子楚,他以使者的身份,请求觐见王上!”
“子楚?”熊槐愣住了。
“芈原,你说寡人要不要见一见这个亲外甥?”
楚王熊槐若是真的想死战,就会拒而不见,但是他现在这么询问屈原,用意就耐人寻味了。
屈原低着头道:“不妨见一见。”
“好!将子楚带到这里来!”
当子楚被带到章华宫,见到楚王熊槐的面的时候,后者正跪坐在蒲团上,一侧还有一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跪坐在那里。
子楚当即行礼道:“子楚见过楚王,见过屈子!”
“坐吧。”
子楚一入座,楚王熊槐便垂询道:“子楚,宋王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舅父,父王派子楚为使,乃是为了游说舅父,避免生灵涂炭。请舅父为现在郢都城内的所有人着想,开城献降!”子楚直接开门见山地道。
“痴心妄想!”熊槐当即板着脸道,“子楚,汝还知道,寡人是你的舅父?你还小的时候,寡人还曾抱过你呢!今楚宋两国交战,不死不休,寡人为楚王,我楚国历代先祖披荆斩棘,以启山林,方有我大楚这万里河山!寡人不孝,寡人无能,未能保住我大楚的大好河山,但是子楚,寡人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你,欲亡楚国,必须先从寡人的尸体上踏过去!只要有一个楚人不死,楚国便不会亡!”
“子楚知道舅父心存死志。”子楚幽幽地叹了口气道,“昨日,子楚还碰上了表兄熊横,他身边跟着的,应该是昭阳、昭鱼等几个老大人,还有一班乔装改扮过的楚国材士。”
“什么?”熊槐一听这话,顿时直冒冷汗,急声道,“你将熊横他们都怎样了?”
“请舅父放心。子楚与熊横是表兄弟,不会不念旧情,伤害表兄他们的!我已经放他们过关去了。”
闻言,楚王熊槐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浊气道:“子楚,你究竟意欲何为?”
“子楚只想舅父以人为本,切莫自误。舅父让熊横表兄带着一班大臣逃离郢都,应该是心存死志,想要与郢都共存亡吧?舅父啊,子楚知道你性情刚烈,但是你认为,为了一时置气,而罔顾江山社稷,罔顾黎民百姓的死活,这样你值得吗?这是一个明君应有的举动吗?”
熊槐脸色一沉,说道:“子楚,还轮不到你来教训寡人!”
“舅父,子楚请你三思。”
子楚作揖道:“现在楚国已经穷途末路,内外交困,舅父能做的,就是开城献降,主动降宋,以避免楚国再徒增伤亡,生灵涂炭!”
“寡人又不是没想过!”熊槐气急败坏地道,“寡人数次遣使与你们宋人乞和,但是宋王偃是怎么干的?屡屡回绝!他这是要灭我楚国!寡人岂能让他得偿所愿?”
“舅父息怒。舅父,你是误会了我父王的意思。”
子楚不卑不亢地回答道:“父王之本意为破楚,非灭楚也。迄今依旧不改初心!只要舅父开城献降,乞和于我宋国,吾宋军可立即停止对楚地的攻略,班师回朝!”
“当真?”楚王熊槐颇为迟疑地道。
“不敢欺瞒舅父。”
“此事,事关重大,请容寡人想想。”
子楚道:“舅父,子楚只能给你一日的时间,一日之后,若是舅父再举棋不定,不开城献降的话,那么白起将军只能下令攻城了!到时候生灵涂炭,请舅父勿怪吾宋人没有给过你这个机会!”
第629章 破郢都()
在回去的路上,子楚望着两侧惊慌失措的楚国军民招了招手,笑容满面地道:“大楚的子民们!吾已经与汝等王上磋商停战议和之事,只要楚王答应割地,开城献降,则宋军退兵,停止宋楚两国之所有战事!”
“大楚的子民们!……”见到子楚还要再瞎嚷嚷,附近的楚军都尉派人赶紧冲过去:“让他闭嘴!”
就这样,子楚的嘴巴里被塞上了破布,话都说不出来,身体还被捆绑起来,径直被送到城外去。
子楚虽走,但是他的话却已经深入人心,被许许多多的楚人争相告走,一时之间,整个郢都再次轰动起来,众多楚人都三五成群,窃窃私语着。
“哎,你听说了吗?”
“何事?”
“宋人不愿再大动干戈,生灵涂炭,故而派出宋王之子子楚为使,入我郢都与大王谈判。子楚临行前声称,只要吾王割地,开城献降,必撤走楚地上军队,停止一切宋楚两国之间的战事!”
“这……咱们大王能同意吗?”
“辱国总比亡国要好啊!当年宋军包围临淄,几乎灭亡了齐国,今日宋军兵临我郢都城下,几乎灭亡我楚国。宋人都给了齐国一次机会,不亡齐国,难道还能出尔反尔?”
子楚此举,搞得郢都是满城风雨的。
看着被捆绑得犹如粽子一般,白起哭笑不得地命人给子楚松绑。
“子楚,情况如何?楚王答应开城献降了吗?”
“楚王说此事事关重大,他要考虑一下。末将自作主张,给了他一日的时间自己考虑清楚。”
闻言,白起蹙眉道:“子楚,依你看,楚王真的会开城献降吗?”
“不管楚王是否开城献降,现在咱们都不必顾忌了。”子楚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狡猾的笑意,宛如狐狸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此话怎讲?”
“将军,王上可曾给过咱们与楚王议和的权力?”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