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桀宋-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寡人为白起,孤军深入楚地,为了尽快扫清沿岸之障碍,打击楚人的有生力量,这么做亦非不可!反正世人都称吾宋国为桀宋,白起此举,不是正好落实了吗?”宋王偃的嘴角泛起了一丝自嘲的笑意。

    在历史上的鄢郢之战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

    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

    白起可谓是中国歼灭战和闪击战的鼻祖。

    此情此景,何其之相似也!

    现在的宋国比历史上的秦国还要强大,而原来的楚国比历史上的更为孱弱、破败,宋王偃坚信,在白起的统率之下,捣破郢都,指日可待!

    宋王偃挥了挥手道:“将这些天来弹劾白起的奏牍,封到一个箱子里,送到前线交给白起。告诉他,寡人信任他,希望他不要让寡人失望!”

    “诺!”

第619章 包围鄢城() 
在行军的途中,白起便接到了宋王偃快马派人传到的信箱。

    白起一言不发,直接跪倒在地上,士为知己者死,宋王偃能如此重用他,信任他,此时此刻,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宋王偃命令白起跳进去赴汤蹈火,白起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子楚拿着一份地图,指着东南方向的重峦叠嶂的山峰,向白起说道:“将军,此地距离距离鄢城已经不足三十里!虽然山道险阻,但是过了河,过了这座桥,前面就都是山路,步骑可行,但不好走,大军最多半日便可直抵鄢城之下!”

    这大半个月来,白起率军沿着汉水东下,攻取沿岸之楚国重镇不下八座,歼敌六万人(不包括黔首),各重镇死伤的黎民百姓不下二十万!

    绕是如此,白起率军,依旧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征战大半个月,宋军这边阵亡的将士不超过七千,这还是最大限度的结果。

    “即便我们兵临鄢城之下,只怕亦是无法撼动鄢城。鄢城固然年久失修,城防工事十分简陋,不堪一击,但是我听说楚王已经以名将景翠为大将,率领十余万楚军进驻鄢城,又有鄢城当地的几十万军民之协防,依靠我宋军当前之微弱兵力,想要拿下鄢城,谈何容易?”

    “不知道将军打算怎么做?”子楚颇为好奇地问道。

    “先安营扎寨。明日一早,派兵至鄢城之下叫阵,若楚军敢出城应战还好,不应战,便静观其变,看一看能否借助这鄢地的水土,助我宋军破敌!”

    白起显然是成竹在胸的,宋军孤军深入,若是在一个地方逗留太久,又无法攻克,多半会失去了原有的锐气,然后被敌军所趁,大败之。或者是王上等不及,急命白起撤军回朝歌,不战自退。

    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白起不愿意看到的。

    翌日,宋军便击鼓聚兵,在鄢城下面摆开阵势。

    尘土飞扬之间,宋军五万人分成八个方阵,盾牌手在前,骑卒游弋于战阵之左右,弓弩手在盾牌阵的后面,步卒在中后之地带,摇旗呐喊,声势浩大。

    此番伐楚,宋军并没有携带什么大型的攻城器械,更没有带上战车,连骑兵都极少。战车这东西,在中原那广袤的平原上,一马平川的,战车可以任意驰骋,但是到了楚地,多山川险阻,战车反倒不如步卒那么灵活。

    所以白起此番攻楚,带上的都是清一色的虎贲军的锐士。

    “胆小如鼠的楚人!快快出来应战!汝有战兵十数万,吾宋军不过数万之众,汝之兵马数倍于吾,何以龟缩在城中不敢应战!……”

    “鼠辈!就汝等这胆子还敢出来应战!哈哈!楚国无人乎?楚国无丈夫乎?楚国无种乎?!”

    “城内的老弱病残听着!识相的赶快打开城门,迎我宋师!如若不然,城破之日,就是尔等引颈待戮之时!”

    宋人的气焰十分的嚣张,其嘴脸如此之可恶,真是让城头上的楚军将士恨不能冲下去,将他们都赶尽杀绝了!

    对于宋军在城下的骂阵,楚将景翠表现得不慌不忙,无动于衷的样子。

    而城头上的楚军士卒,则是个个都愤慨不已。

    在景翠身边的昭仪叉手道:“上将军,请让末将领数万兵马出城应战!倘若战败了,末将便提头来见!”

    “昭仪,稍安勿躁。”

    景翠摆了摆手道:“宋人这是在挑衅,切不可上了他们的当!”

    “可是上将军,我楚军有十数万之众,虽然将士们良莠不齐,新兵居多,战力不强,但是我楚人有着一腔热血,又有保家卫国之信念,未尝不可击败下面寥寥几万人的宋军啊!”

    景翠眯着眼睛道:“你以为我不想击败宋军吗?我鄢城的楚军是一个什么情况,你我都心知肚明,不过乌合之众,他们只是刚刚拿起武器,还没有经过什么像样的训练的士卒,连一个方阵都摆不好!就这样冲过去,只会被宋人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昭仪,你要知道,在我们面前的,是白起这位煞星、人屠,还是数万的虎贲军之精锐!昔日的阴晋之战,与今时今日这鄢城之战何其之相似也?五万多的魏武卒,能在吴起的统率之下,战胜十倍于己的秦军,可想而知,这支号称与吴起时代的魏武卒战斗力不相上下的虎贲军,该有多强悍!”

    闻言,昭仪不由得气愤地道:“上将军,那咱们就这样龟缩在城中,毫无作为吗?”

    “能守住鄢城,于我楚军,于我楚国而言,便是最大的胜利!”

    景翠很清楚这一点,同样的,宋军的主将白起也很清楚这一点。

    整整一日,楚军都龟缩在城内,拒而不战。白起对此亦是十分的头疼,倍感棘手的,不过他也没指望楚人有胆子出城决一死战!

    若是白起所料不差的话,现在的郢都应该已经没有多少的兵力了,楚军之所以坚守不出,乃是出于景翠的谨慎心理。宋军输的起,楚军、楚国却输不起!

    只要拿下鄢城,郢都便暴露在宋国的兵锋之一。

    绕是如此,白起虽然很想尽快拿下鄢城,但是他知道,此事不可急躁,强行攻城的话,宋军必将死伤惨重,最终,即便是拿下了鄢城,只怕都没有多余的兵力再去攻克郢都了。

    说不定,最后兵少将寡的宋军,还会被楚军找机会歼灭了。

    必须要想一个万全之策呀!

    围困鄢城的第三日,白起便与子楚一道出得营寨,往深山高林那里而去。鄢城,乃是楚国的别都,地位仅次于郢,而在这里生活的,绝大多数都是老楚人。

    欲求破解之法,还要有一双擅于观察环境的眼睛!

    站在高山上,白起眺望着远处的山峰,还有夹在山峰中间水流湍急,而又水量巨大的河流,不由得出神,在那里发呆。

    见白起做沉思状,子楚不敢打扰,只能是在一侧等候吩咐。

    鄢是楚国的别都,历来鄢郢连称。它离楚都郢也就二百里地,是拱卫郢都的北大门,也是楚国的第二政治经济中心,此地一旦失守,不但郢都危在旦夕,楚国军民的守土决心也将彻底崩溃。

    所以,鄢都是绝对不容有失的,既然原先围歼宋军的战略意图已然宣告失败,楚王熊槐只好采取最保守的战法,命令汉水流域各战线所有楚军回援鄢都,不惜一切代价将宋军扼在此地,时间一长,宋军后援断绝,自当不战而退。

    鄢都作为楚国第二大都市,其坚固可想而知,孙子曰攻城,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方有必胜之机。而今楚军十余万主力云集在此,又有十几万的楚国青壮助战,就算白起真的是神仙,凭他那五万多的宋军,也绝无可能将其强攻而下。

第620章 开渠灌城() 
白起忽而道:“子楚,你可读过《孙子兵法》?”

    “有所研读。”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白起淡淡的道,“子楚,汝认为面对着鄢城里的楚军,我军应用孙子‘五事’当中之何事?”

    “地者。”子楚不假思索地道,“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楚地多山川险阻,重山叠嶂,河流众多,若以人力不可攻克鄢城,不妨从别的方面入手!”

    “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白起微微颔首道:“看到眼前的这条河流了吗?”

    白起指着底下湍急的河水,说道:“这条河是夷水,夷水从楚西山长谷出而流向东南,这是一个于我军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在出征之前,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对于楚地的山川河泽,早有专人实地考察过。”

    “我宋军在鄢城遭到进入楚境以来最顽强的抵抗,屡攻不克,而我军孤军深入,不宜持久,不然我亦不会出此下策呀!”

    看着白起似乎胸有成竹,又倍感惋惜的模样,子楚颇为好奇地道:“将军心中已有定计?”

    “我们可以在鄢城西边百里处筑堤蓄水,并修长渠直达鄢城,然后开渠灌城,水入城为深渊。鄢城年久失修,楚军进驻鄢城后虽然已经在加固城防工事,但是鄢城之城墙,已经是夯土打造,很容易被大水浸泡溃破的!”

    闻言,子楚不由得瞪大眼睛,哆哆嗦嗦地道:“将……将军,你该不会是想水淹鄢城吧?”

    “只好如此了。”

    “可是鄢城不比雉阳、新平这些城邑,鄢城为楚国之陪都,其城中之军民不下三十万!可能有四十多万人!这水火无情,一但将军开渠灌城,鄢城之军民只怕生还者寥寥无几呀!”子楚战栗不已,显然是被白起的主意吓到了。

    白起沉声道:“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两国交战,不伤及无辜是绝无可能的!”

    “可那毕竟是数十万条活生生的人命呀!将军!”

    “我知道。不过此事不可不为!事成之后,鄢城的数十万冤魂,想找我白起索命的尽管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也。”

    “将军,三思啊。”

    “所冤有,头债有主。有的罪孽,由我白起一人承担!这样吧,子楚,你传令下去,在筑堤蓄水,修筑水渠的时候,你派人到鄢城附近喊话,告诉城中的军民!我们宋军要开渠灌城,令想活命的楚国军民速速离开。”

    “诺!”子楚无奈地叹了口气,事到如今,唯有如此了。

    只是无论是白起,还是子楚,其实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宋人的话,城中的楚国军民多半是听不下去的,即便城中的黔首想跑路,只怕守城的楚军都不会擅自开城门的!

    至于宋人说,想要开渠灌城什么的,在楚人看来更像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过,白起这么做,只求心安。不是我白起不给你们一条活路,而是你们不识好歹,自己不逃的!

    白起说干就干,在他的号召之下,两万多的宋卒开始拿着铁锹、锄头之类的工具在附近比较松软的蛮河的土地上开挖开垦,或者拿了一些碎石头,装载在竹筐里,一根扁担挑上,一行人络绎不绝地赶往距离鄢城百里之外的地方,准备修建一道百里长渠。

    为了节省时间,白起还命人准备了火油、硫磺、硝石、木炭等易燃易爆的东西,放置在夷水河两岸的高山的峭壁上,随着白起的一声令下,两侧的山壁随即被燃烧,烧的通红昏黑之后炸裂开来。

    峭壁被炸开了几个大窟窿,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在爆炸声中,在尘土飞扬之间陨落,径直砸到了底下湍急的河流中。

    虽然一时之间,碎石没能堵塞住河流,但是被纷纷扬扬的石头砸下之后,水面变得不再湍急,反而往另一侧的溪流流去。

    如此一来,便方便了将士们修筑河堤的工作!

    子楚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笑着道:“没想到将军还会这种操作,真是博学多识呀!”

    白起拄着剑,在那里摇摇头道:“学无止境。我也是有幸,在王上的许可下,曾进入科学院听讲,这是那些方士的炼丹之法其中的一种,没想到现在却用上了。”

    在修筑河堤蓄水的时候,另外还有一部分宋军将士在埋头苦干,开凿了另一条水渠。

    而子楚又带着几百人,分成六个队伍,在鄢城楚军的射程之外,隔着不远处的高山往鄢城那里喊话。

    “城内的楚国军民听着!我宋军要筑堤蓄水,开渠灌城!我军不愿伤及无辜,有想活命的速速离去!”

    “城内的楚国军民听着!我宋军要筑堤蓄水,开渠灌城!我军不愿伤及无辜,有想活命的速速离去!……”

    鄢城内外,崇山峻岭之间都回荡着宋军将士们的喊话,经久不绝。

    而城中的守军听闻宋军将士的呐喊声,却不以为意。

    宋军对鄢城围而不攻,已令守城的楚军将士心有懈怠。

    一个楚兵掏着耳朵道:“我没听错吧?宋人要开渠灌城?这怎么可能?!”

    “就是就是。夷水西山长谷出而流向东南,夷水河在咱们鄢城的另一头呢!宋人有何能耐开凿大山,将夷水引向我们这里?”

    “莫非宋人有搬山倒海之能?哈哈哈哈!……”

    守城的楚兵都不由得哄堂大笑,显然没一个人认为宋军能办得到,将夷水引向鄢城这边的。

    “我看啊,这一定是宋人的疲兵之计!或者是宋人见无法攻克咱们鄢城,在虚张声势呢!”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

    宋军为了尽快攻下鄢城亦是拼了命,开凿水渠的人挑灯夜战,将泥土、沙石都装到了竹筐里,然后由别的的宋卒用扁担挑着,沿着开好的山道,亦步亦趋地前往数十里之外的修筑河堤的地方。

    而鄢城之外,宋军将士们还在乐此不彼地往城内喊话。

    “城内的楚国军民听着!我宋军要筑堤蓄水,开渠灌城!我军不愿伤及无辜,有想活命的速速离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