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桀宋-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嘿嘿。”宋王偃攥着嬴姜的手心说道,“这本来就是两情相悦之事!既然姜儿你还顾及秦王的感受,那么寡人便不妨走上一遭!你与秦王的感情甚笃,相信他一定能理解你,不舍得让你一个人独守空房的。实在不行的话,寡人便拐走你!”

    “……”

    嬴姜有些哭笑不得地道:“算了算了。还是我自己去秦王宫跑一趟吧!不过我一介弃妇,可能有辱于宋王宫的风气,所以请大王你还是不要册封我为妃子了,以免遭到群臣的反对,到时候就更难办了。”

    宋王偃闻言,不由得瞪着眼睛道:“这个不行!姜儿,寡人要美人,也要江山。寡人的家事岂容他人过问?”

    “你啊,就是太霸道了。”嬴姜拿着玉指戳了戳宋王偃的心窝子,叹了口气,说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你既要美人,又要江山,这天底下岂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为了我一介弃妇,而不惜与群臣唇枪舌剑地争吵,引起宋国的君臣关系的不和睦,这是不值得的呀!”

    “又来了又来了!”宋王偃不悦地道,“寡人不在乎什么值得不值得,寡人只在乎你的好坏!岂可衡量?不可也!寡人就是要江山美人一锅煮!”

    “噗嗤。”嬴姜笑了出声,美貌的模样顿时令百花为之失色。

    “大王……你呀。就是太贪心了!”

    “那你喜欢寡人的贪心吗?”

    “唔。我怕自己日后年老色衰了,得不到大王你的宠幸了,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还请大王你让我离开你的身边,我真的不希望让你看到我最丑的一面。”

    “傻瓜。”宋王偃抱紧了嬴姜的娇躯说道,“寡人怎么舍得你离开?你要知道,寡人并不是那一种喜新厌旧的人!等你老了,寡人不也老了吗?”

    “唔。”

    “哈,寡人真的是想不明白。韩朋怎么会舍得休掉你这么一个绝代尤物的妻子呢?难道他满足不了你?”宋王偃打趣地道。

    “死相!”嬴姜娇嗔了一下,说道,“韩朋这个人大王你可能不清楚,他…他还好男色的!”

    “啊?男女通吃?”宋王偃愣住了。

    “嗯哼,在大王和那些性取向正常的男子眼中,或许嬴姜是一个绝色女子,不过在韩朋看来,也只是一个一般的女人而已,他似乎更喜欢男人。”

    “……”

    靠,难怪说春秋战国时期,那些王公贵族之间盛行男风,原来如此!

第388章 支配() 
又过了两日,宋国使团在咸阳该办的事情已经办完了,于是苏秦告别了秦王、张仪、嬴疾等秦国君臣,带着使团的一行人还有姬女玉漱,数百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咸阳,经渭水,过崤函,终于踏上了魏国的地盘。

    入秦已有两三个月,离开朝歌也有三个月,宋王偃实在是想念宫中的家眷久矣。

    虽然他很想跑到洛阳去看看,不过还是作罢了。现在宋王偃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入秦的见闻让宋王偃收获颇丰,除了嬴姜、白起和白羽两兄弟之外,他还下了一个决心,那就是在原先的李敖变法的基础上再行新政。

    宋国的新政并不彻底,在他称王之前,宋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宋国就像是一个跛脚的巨人,偏重于军事,而轻于民生,这样的国家即便能强盛一时,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秦王嬴驷显然是很看重这一回的秦宋两国联盟的,他派出了嬴华带着一千人的宿卫将宋王偃等人护送到了边境。

    在即将出了秦国的地界的时候,宋王偃向着嬴华垂手道:“多谢将军相送。嬴华将军,请你帮寡人代为转达对秦王的谢意!”

    嬴华亦是抱拳道:“一定。宋王,若真的有机会的话,我真想跟你比试比试!我嬴华虽然号称秦国第一勇士,不过却不及你这个天下第一勇士啊!”

    “哈哈!虚名而已。这天下第一勇士之名于寡人何益乎?将军若是想要勇冠天下,大可以凭借自己的武力去征服天下人!”

    闻言,嬴华微微颔首,随即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帛书,递给了宋王偃说道:“这是吾王让我交给宋王你的。书信一封,吾王诸事烦忧,加上你此番又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故而只能以书信的方式代为转达了。”

    “秦王真是有心了。”

    嬴华随之告辞。

    宋王偃打开了秦王嬴驷给他的书信,看了看,那是一脸古怪的神色。

    秦王曰,宋王亲启:寡人尝与宋王神交久矣,终有一面之见。今宋王入秦,有失远迎,尚请海涵!

    家姐既心交于汝,汝自当好生照顾。此番家姐入于朝歌,不可为外室,应立于宫内,此为我秦宋两国之盟好之纽带,驷请宋王重视之!

    “啧,嬴驷还真是给寡人出了一个‘难题’啊。”宋王偃真是哭笑不得。

    摇了摇头,宋王偃这一回是真的相信秦王嬴驷的确不同于一般的君主,人情冷暖,看来他与嬴姜感情甚笃的事情是真的。

    宋王偃还以为嬴驷会在书信里交代一些什么国事呢,原来不过是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

    不过宋王偃倒真还没因此而小觑了嬴驷,枭雄、雄主,他们不一定是冷血动物,不一定刻薄挂恩,无情无义。或许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似宋王偃和嬴驷这样的雄主会放弃那些儿女情长的事情。

    不过脸面这种东西,说真的,他们还真的不怎么在乎啊!

    ……

    宋国都城,朝歌。

    “王上万年,万年,万万年!”

    看着群臣在陛阶之下毕恭毕敬地行跪拜之礼,山呼海啸地垂手,宋王偃那是一个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啊。

    已经好久没享受过这种醒掌天下权的感觉了!

    权力是什么滋味儿?权力就是这种滋味儿!

    两个字,简而言之就是“支配”!

    天子可以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就是天子可以支配的,无论是一草一木,一人一城都可以在天子的一念之间兴盛起来,或者湮灭下去。

    国君所能支配的便是自己的国家,封君所能支配的便是自己的封地、采邑,那些个公卿大夫们也能有支配的权力。

    至于那些最为底层的黔首,孑然一身,他能支配的或许只有自己的五脏六腑。不过有的时候,他们连自己的一日两餐都满足不了!身不由己啊!

    “众卿平身!”宋王偃挥了挥手,然后一撩自己的衣袖便跪坐到了王位上。

    嗯,这跪坐还真是不舒服,看来要想个办法发明凳子、椅子什么的了。不然这样的跪坐,就很有可能跟后世的那个岛国一样的人,都形成了罗圈腿了!

    “谢王上!”

    “诸卿可有事启奏?”宋王偃的开场白还是那样。

    听到这话,平时在朝堂上蹦哒得最欢的公仪休又跳了出来,作揖道:“大王,臣有事启奏!”

    “讲。”

    宋王偃真的是害怕了,天啦噜,这个公仪休不会又想搞什么幺蛾子,跑出来弹劾某某大臣或者是将军吧?

    不过这一回宋王偃猜错了,公仪休并没有跟以前一样弹劾谁,而是手拿玉圭,说道:“大王,臣请削减军费开支,用于民生!”

    公仪休刚刚开口,就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谁不知道宋国穷兵黩武,宋王偃最喜欢打仗了?

    再加上朝堂上明显是武将居多呀,话语权很足的。你公仪休这下子跳出来说什么削减军费开支,这不是公然打人家军方的脸吗?

    真是想要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宋王偃表示自己可没有暗示公仪休这么做的,不过为了表示自己公正的一面,宋王偃还是一脸不怒自威的神色,说道:“说说你的理由。”

    “王上,自王上你继位以来,屡屡对外开战,穷兵黩武,虽然我们宋国并没有因此而民不聊生,不过依旧有损于综合国力!”

    公仪休慷慨激昂地道:“综合国力为何?不外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生产力、外交、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方面的综合国力!”

    “在过去的八九年里,我宋国重于军事而轻于民生,王上用李敖变法,故而强盛了国家,然则着重强于军事,经济、文化、生产力和资源等方面远远不及也!这就好比一个人,一个人必须要有一颗头颅,一双手,一双脚,一双眼睛,五脏六腑等都齐全了这样才算是一个健康的人!”

    “军事、政治似手,经济、文化似脚,各有长短。然我宋国目前来说,双手双脚并不一致,如头大足轻,根基还没有牢固,何以撑得起这偌大的国家?”

    宋王偃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农家出身的许行,即现任的都内令丞站出来说道:“大王,臣附议!”

    “公仪休大人说的没错。一个健康的人,不应该头大足轻!我宋国现在虽然看似强大,其实就好比一个魁梧一点的胖子,外表看上去好像很强壮,但是可能一拳就被别人击倒了。说到底,还是我们宋国这些年的扩张的势头过于猛烈了,还没来得及消化又继续扩张了!这是不可取的啊大王!”

    儒家出身的万章也带着一大帮的臣子站出来道:“臣附议!”

    万章沉声道:“王上,治大国如烹小鲜耳!切不可操之过急也。当此大争之世,大王你着重于军事,开疆拓土这是没错的,有赖于我宋国的军力鼎盛,精兵强将数不胜数,故而屡战屡胜,无往而不利也!”

    “然则不知道大王你想过没有?长此以往,我们宋国真的能经得起这样的消耗吗?难道非要跟秦魏两国争夺的河东地那样,今日你夺我三城,明日我夺你三城这样吗?城头变幻大王旗,终究不得发展!”

    “所以臣请大王下诏,削减军费开支,用于民生,综合发展我宋国之国力!而后再图其他!”

    作为大都督的公孙衍还没说话,已经是左将军的黄煌不由得站出来说道:“此乃谬论!”

    “王上,军威不强何以摄服他国?当今天下莫不注重于兵戈,动辄数十万兵马,我宋国的军威如若不强,何以与之争锋?”

    公仪休现在虽然跟黄煌的关系还算不错,不过听到这话,他还是忍不住跳着脚喝道:“荒唐!争锋?有什么好争锋的?外表犀利的剑其实中干而脆弱,岂能争得过外表钝化而内在厚实的阔剑?”

    “现在天下列国之间的比拼,看似是军事力量的比拼,实乃综合国力的比拼!这就好比两把剑的碰撞,犀利的剑固然能在一时之间占得了上风,但是能顶的了多久?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非是比较兵戈之犀利,而是比较于内在之综合国力也!”

    闻言,黄煌冷笑着道:“公仪休大人,你的这些话恕我不能苟同!齐国的国力比我们宋国强大多了吧?败于我们宋军!楚国的国力更为强大,亦是败于我们宋军!我们宋国能如此强盛,有赖于大王的励精图治,有赖于我们宋国的尚武之风,更仰仗于我宋国无往不利的兵戈锐士也!”

    公仪休闻言,真的想在黄煌的脸上吐一口唾沫,不过他冷静了一下,又道:“黄煌将军,我们宋国的兵戈固然坚利,然则他国的兵戈也不是纸糊的!在历次的战争当中,我们宋国哪一次不是险之又险地战胜的?”

    “获水之战、商丘之战、拒马河之战,这些大战敌国的军队已经迫近我宋国的国都了!几乎逼得我宋国穷途末路!这是险胜也!稍有不慎,我们宋国都可能因此而覆灭!”

    “这无异于一场豪赌!只不过我们宋国侥幸地得胜了而已,这有什么好值得骄傲的吗?”

第389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黄煌反驳地道:“公仪休大人,你这样的言论实在是让人心寒!让我们大宋国的将士心寒!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天底下岂有战无不胜的军队乎?”

    “强如秦军,亦有桑丘之败!兵家之事,本就用险,古往今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不胜枚举。我们宋军过去所打的仗无往不利,所向披靡,难道就只是侥幸而已?只是运气吗?”

    “你这么说,让我们这些曾经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有那些已经流血牺牲了的将士情何以堪?岂不心寒乎?”

    子烈将军亦站出来声援道:“公仪休大人,你谏言大王削减军费开支,发展国力,这不要紧。但是你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当此大争之世,兵戈若不坚利,何以立于世?”

    闻言,公仪休沉默了一下,又道:“黄煌将军、子烈将军,我为我刚刚说的话道歉。不过我还是那句话。”

    公仪休向着陛台上的宋王偃垂手道:“重于兵戈而轻于民生实在是不可取。只有流寇、乱军才会一味地注重兵戈,而无益于国家社稷。大王,当今的战争愈演愈烈,各国之间比拼的已经不仅仅是精兵强将,而是综合国力!”

    “试想一下,若无足够强大的后勤保障,大军劳师远征的话,能战多久?桑丘之战的秦军的大败已经警醒了世人,一支再强悍的军队,在没有足够强大的后勤保障的情况下,连一支乱军都不如!”

    “后勤保障从何而来?军队的后勤保障,不外乎武器、铠甲、口粮、干草、衣服等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又从何而来呢?取之于民也!若是将国家的战争机器比做一头猛虎的话,那么后勤保障就是猛虎赖以生存的口粮!”

    “民生之重要可见一斑。百姓若不富足,若无余粮,何以给国家上缴更多的赋税和粮秣?”

    “这……”公仪休这些话说的的确有道理,所以在场的武将们都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去反驳了。

    宋王偃见到武将这边似乎没人跳出来反对了,微微颔首,说道:“公仪休,既然你提议削减军费开支,用于民生,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做?”

    是啊,你提出这个建议,总要拿出一个章程来吧?

    闻言,公仪休似乎早就整理好了措辞,慢条斯理地道:“王上,臣的谏言有两个,一则削减军费开支,一则发展民生。”

    “先说削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