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集团是韩、赵、魏、宋和中山五国,连横集团则是秦、齐、楚三大霸主国。
天下列国,除了偏居一隅的燕国和越国置身事外之外,都在混战!哦,对了,西南的巴国和蜀国也没有参战,这两个国家太偏远了,比越国还不如,所以在天下人看来,这不算是华夏列国之一。
整个天下的混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宋国了。
宋国已经占据了楚国的淮南、九江两个郡,但是楚军的底蕴十分的雄厚,楚王已经开始召集更多的军队准备北上收复失地了。而宋国的危机还没有解除,甚至是愈演愈烈,因为楚将昭阳统率十几万伐魏大军现在正在攻打宋国的睢阳城,随时都可能兵临商丘城下!
越国,禹王宫。
“苏大人此来,不知道所为何事啊?”越王无疆高坐在上位,居高临下地看着大殿中央的苏秦,眯着眼睛,明知故问地道。
苏秦也不着恼,望着高坐陛台上的无疆,云淡风轻地笑道:“回大王,外臣此番前来会稽,乃是代表我君上,给大王你献一份大礼的!”
“噢,大礼?”苏秦这样的说辞倒是引起了无疆心里的好奇。
越国虽然偏居一隅,但是对于天下大事还是略知一二的。譬如,现在的列国混战,狼烟四起的形势,只要不是隐居山林的闲人都知道了。
经过复国之后,越国也开始在韩凭的主持之下,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其中吸取中原的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中原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越王无疆还是可以得知的,更不要说现在列国混战的形势了。
就算是那些平日里脚朝黄土背朝天的黔首都知道了天下混战,对此还能作为饭后谈资,高谈阔论。
而宋国现在所处的形势颇为不利,虽然宋军看似占尽了上风,不仅占据了楚国的淮南郡和九江郡,开疆拓土数千里,声威大振,而且还对于魏地的楚军处处围追堵截,把十几万楚军几乎都逼到了绝境!
可是,谁能想到楚令尹昭阳的胆子竟然那么大,有魄力挥师东进,有直取宋都商丘之势?!
用韩凭的话说,就是宋国现在把两个拳头都打出去了,露出了胸膛,而楚军现在做的就是往宋国的心窝子里插上一把剑!
如果没有别的国家援救,商丘必然失陷,而宋国之前的一切征讨所获得的城池土地也将功亏一篑,化为泡影。
无疆对此是没什么感觉的,甚至还想要拍手叫好!
没办法宋人和楚人都坑了他一次,差点把他和他的国家给坑死了。现在宋楚两国交战,还是不死不休的那一种,正所谓狗咬狗一嘴毛,无疆高兴还来不及呢?
想要他派兵援救宋国?妄想!
“是的。大王啊,我君上是诚心想要交好大王和越国这个盟友的!”苏秦不卑不亢地道,“就跟朋友一样,我们宋国怎么可以自己吃肉,而让大王的越国连一口汤都喝不上呢?”
“现在正是天赐良机啊大王!楚国的主力大军和精锐全部在中原地区与我们宋军激战,难分难解。而楚王又再度召集了各地的边军、戍卒和差役,组成军队意欲北上收复失地,现在就连广陵的楚国边军也不过两万,其中兵员良莠不齐,战力堪忧,对于你们大越国的雄师来说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难道大王不想要夺取广陵重镇,不想要西进攻略可恨的楚国的疆土城邑吗?”
苏秦的这席话算是说到了越王无疆的心眼里了。无疆做梦都想要开疆拓土,都想要伐楚而取其地啊!
不仅是无疆,这更是历代越王魂牵梦绕的想法!
广陵城,是东南重镇,越国想要伐楚,必须要攻下广陵,不然攻占了附近再多的楚国城池都是白搭,因为迟早都会被楚军收复,然后越国的军队都无一例外地被灰溜溜地赶回去。
广陵城一开始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吴国的侵略,不断加固,后来越国灭掉了吴国,取而代之成为了东南的霸主,广陵城也成了越国伐楚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楚国一般在广陵都会驻扎重兵,防备越军的突袭,所以近百年来,越军的无数次进攻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在广陵城下折戟沉沙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绕是如此,无疆意动了,却不能表露出来他还是装模作样地道:“苏卿多虑了。楚越本为近邻,一衣带水,世代友好,虽然偶有冲突却也无伤大雅!现在楚王已经遣使到会稽来了,还先苏卿你两日呢。”
“苏卿啊,我越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越国了,寡人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越王了!寡人不会为了些许蝇头小利,而罔顾国家大义,趁人之危去攻打与我越国盟好的楚国呢?如今我楚越两国已经盟好,怎可今日签订了盟书,明日便成了一纸空文?不可,万万不可!”
第218章 吹捧()
看见越王无疆那假惺惺的作派,苏秦恶心得想吐了。
若不是他早就通过黑衣卫得到了可靠的消息,或许还对此半信半疑的,可是现在看来,眼前的这个越王实在是太矫揉造作了!马勒戈壁的,楚越两国可是世仇啊,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现在在无疆的嘴里,竟然成了什么两国一衣带水,世代友好,这不是扯淡吗?
楚越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没错,但是世代友好?擦,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大言不惭!
自从越王勾践称霸于诸侯,越国成为东南霸主以来,楚越两国的矛盾便已经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几乎每一个越王在位期间,都会针对楚国发动或大或小的战争,虽然每次都失利了,但是越王们偏偏乐此不彼,还跟楚国死磕上了。
远的不说,就说现在的这个越国吧。
三年前几乎被楚国灭掉了。若不是宋国故意让越王无疆逃回了越国,东山再起,只怕越国已经灭亡了,成为了楚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亡国之仇还历历在目呢!
而且根据苏秦的了解,无疆这个人有着“鸩虎”之称,为人睚眦必报,反复无常,报复心极强,楚人几乎灭了他的国家,这怎么能就这样算了呢?
“大王啊,你很仁德,我很钦佩你。”苏秦给无疆拍了一记马屁,脸不红心不跳地道,“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作为大越国的王,大王你的仁德不能泽被自己的臣民,却反倒去向着他国彰显自己的仁德,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越国的情况,外臣也是略知一二。这一路走来,我发现整个越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内而外地都改头换面了!两年前,外臣初入会稽的时候,市井萧条,无鸡鸣犬吠之声,而街道上的黔首亦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可是两年后呢?两年后的会稽,市集里热闹非凡,身穿华衣锦绣者不知凡几,而屋舍俨然,商品琳琅满目,列国的商贾往来于其间,吆喝之声不绝于耳!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变化啊,大王,这可是国家社稷要兴盛的征兆啊!”
经过苏秦的一番吹捧,越王无疆也有些飘飘然了。自己的臣子的溜须拍马,终究比不上外人的阿谀奉承,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无疆看着苏秦,真是越看越顺眼了!
苏秦又趁机道:“大王,会稽的变化外臣是看在眼里的,但是这仅仅是会稽城的变化啊,诸如会稽附近的苦、姑蔑、句无等城邑变化着实不大,黔首有其地而难以耕种,食不果腹,仍以兽肉、野菜为食,终日饥肠辘辘,无以为继也!”
“大王在越国施行的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是潜移默化之下收效甚微,而长此以往,没有一个甲子是不可能变得跟宋国、魏国、齐国等膏腴之地一样的!黔首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国家便很难有足够的粮食收入,如此,何以强国?”
“凡国者,无不以农桑为重,是为社稷!埋头发展的话,越国至少需要五六十年的时间才能迎头赶上宋、魏、齐等国,这还仅仅是耕地上的,不知道大王等的起吗?越国等的起吗?现在天下大势,瞬息万变,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弱者只能被强者宰割!这样即便越国开垦出来了足够的耕地,最后也只能是给别人作嫁妆,便宜了楚国!”
“当今列国,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现在人人必争的时候,越国置身事外,或者是上错了贼船,站错了队,最后只能是如同那些灭亡的国家一样,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这难道是大王希望看到的吗?”
闻言,越王无疆觉得苏秦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他也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无疆虽然刚愎自用,但是也能听得进忠言,明辨是非。
前两日,楚国的使者上大夫杜智也在他面前,怂恿他出兵攻击宋国的吴郡,趁机分一杯羹。
现在,对于越国来说,其实无论是攻击宋国的吴郡,还是楚国的广陵郡都差不多的。宋国为了攻占楚国的淮南、九江两地,倾国之力,现在吴郡的兵力也没有多少,若是越军大举进攻的话,肯定可以在半个月之内横扫吴郡,收复失地的。
所以无疆现在很犹豫,到底是进攻宋国吴郡好呢,还是进攻楚国的广陵郡好呢?权衡利弊之下,无疆还是没有分的清其中的利弊,其实他心里是偏向于攻击宋国的吴郡,收复失地的。
毕竟,旧吴地盛产水稻,本来就是越国的大粮仓,只是在三年前被宋人趁火打劫地攻占了。对此越王无疆真的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但是无疆也知道,宋国现在是太强势了,别看宋国的都城商丘此时面临着被楚军兵临城下的险境,似乎岌岌可危了。
可是难保宋军最后不会反败为胜啊,想当年齐军两次兵临商丘城下都大败而回,现在楚军只是攻打到了睢阳城,能不能进击商丘还两说呢!
无疆也害怕宋国的报复啊!毕竟宋军的虎狼之师的名声可是跟秦军一般,都是在尸山血海里打出来的!
无疆拿不定主意,所以将目光放到了下面的相邦韩凭的身上。
韩凭随之出列道:“大王,臣以为苏秦大人说的不无道理。我越国土地,多山林、沼泽,而瘴气遍布,难以开垦,想要开发我们大越国的土地,奋起直追那些耕地极多的中原国家,显然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之下是不可能完成的!”
“现在国家已经安定下来了。正是我们越人用自己手里的剑,来为犁牟取耕地的时候了!机不可失,时不待我啊大王,想要真正的富强国家,埋头苦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效仿秦国,效仿宋国,效仿楚国,以开疆拓土的方式壮大自身!”
韩凭的这一席话说出去,顿时得到了不少越国大臣的赞许,就连那些平常都跟他唱反调的武将也是深表赞许。
越人桀骜、剽悍、好战、嗜杀……这些暴戾的因子似乎与生俱来的一般,他们不喜欢按部就班地生产,每天如工蚁一般忙碌着,却收获得这么少。
正如苏秦所说的那样,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每个人生来就带着一种“赌博”的心理。
铤而走险!
见到韩凭这么说,还得到了一大群文臣武将的赞许,越王无疆也是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越人的本性如此!哈哈哈哈!苏卿,你且回驿馆歇息两日,寡人还要和大臣们商议商议,看看是否出兵攻打广陵,攻略楚地。”
“诺!”苏秦这个时候也不好说什么了,话已至此,再怎么巧舌如簧,说话太多反而会引起越王无疆的反感,所以苏秦向着无疆一礼,随后转身离去了。
无疆很快就退朝了,他召集了几个重臣在偏殿商议伐战之事。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决定的就是伐楚还是伐宋!
正所谓有失有得,有舍才有得。
作为肉食者,他们必须要深谋远虑,选择一条对于越国更为有利的道路。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国家社稷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219章 黑衣卫()
苏秦出了禹王宫,回到驿馆,却并没有安分守己地在住处歇息下来。
他让人将黑衣卫在越国的负责人尹正传唤过来。尹正现在的官衔是千户,位高权重,相当于正五品大臣,权力更甚于一般的封疆大吏。
为什么呢?因为黑衣卫有刑讯的权力,可以不通过任何的监察机构或者是刑讯机关的,就能将可疑之人逮捕!
黑衣卫作为君主侍卫的军事机构,其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其首领称为黑衣卫指挥使,一般由君主的亲信内侍担任,直接向君主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王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黑衣卫是宋君偃照搬后世的锦衣卫设立的,职能都差不多。
黑衣卫直接对宋君偃负责,黑衣卫可以在不经过任何司法机构的授权之下,逮捕包括相国在内的所有臣民,所以宋国的文臣武将听到黑衣卫都是战战兢兢的,感到很害怕。
毕竟黑衣卫可是传说无孔不入的,在都城之内的官吏,据说你每日上几次厕所,晚上跟哪个小妾睡觉,黑衣卫都能一一掌握,这难道不是很恐怖吗?
黑衣卫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黑衣卫指挥使是嫪信,正三品,其下设立左都指挥使,负责对外搜集情报,策反敌国的文臣武将等工作,右都指挥使则是负责对内监察百官,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记录在案,防患于未然。
不过右都指挥使的权力似乎更大一些,因为他可以针对国中的臣民进行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两大都指挥使之下,从高到低依次是:万户、千户、百户、郎中和小旗,最底层的则是普通的黑衣卫。
黑衣卫在世人的形象当中,是一袭黑衣,手持圆月弯刀,神秘莫测的,但是黑衣卫更多的则是蛰伏在天下的各个地方,或者是朝堂,或者是市井,或者是江湖!
据不完全统计,黑衣卫的人数当前已经多达一万五千,其中各国的官吏有之,贩夫走卒有之,江湖侠客有之,军中将士有之,老弱妇孺有之……只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