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老司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老司机-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孙之摇摇头:“我并非神人,夫人能否让我号号脉?或许我能帮上些忙。”

    王美芳急忙坐下,把手放在公孙之面前。

    公孙之手搭上王美芳的脉搏,另外手摸了把胡子,半晌,他才点头,收回手,说道:“夫人这个病可是有三年有余?”

    没等王美芳回答,小月就急忙点头:“是的先生,我娘已经病了三年多了。”

    公孙之想了下:“这乃是操劳过度,心虚焦虑的结果,或许是你原本有什么事情直压在心头,导致你心绪混乱,加上长期营养不良,有病不治,才会有现在这样的结果,不过也无妨,我开副药方,去药房抓几副药,用文火慢熬,三碗水熬成碗水,每日喝三碗,不出月,痊愈不敢说,至少要比现在好过上数倍。”

    小月喜,道谢声,急忙跑进书房去拿笔墨。。

第八十六章,祝枝山的十幅字画() 


    很快,小月就拿了纸笔出来,公孙之接过,想了下,在纸上快速的写下几样药名,写完,抬起仔细看了下,然后拿给小月:“小月姑娘,你让药房的先生就照着这个单子抓药,有几味药材可能有些贵,但是见效快,对夫人的身体有好处。”

    小月高兴得接过,稳稳的给公孙之行了礼:“多谢先生,只要我娘的病能好起来,多少钱都没关系,我这就去药房抓药去,娘,你等着我,马上就回来。”

    小月很可爱的嘻嘻笑,小跑出了院子。

    秋白奇怪道:“公孙先生,你不是卖书的吗?怎么还会看病啊?你该不会是瞎猜的吧?”

    “这行医之事乃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哪能是随便乱猜的,正如你所说,我是卖书的,所以看的书也就多,这其中最喜欢看的除了诗经外就是医书了,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大明朝的医书著作,有本算本,我都读过,所以这医术也算是精通,哈哈!”公孙之边泡茶边说道。

    秋白白了他眼:“你还真的点都不谦虚,有本很有名的医书你肯定没读过。”

    公孙之愣:“这不可能,那些没有名不见经传的我不敢保证都读过,但是只要有点名气的我都读过。”

    秋白笑笑不说话,心道:“我就不信你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还得过个几十年才出生呢。”

    公孙之泡茶,还是老规矩,先是用开水剃两道,再倒入不是很烫的开水,慢慢的等了小会,秋白还真能用鼻子闻到茶叶的香醇之气。

    “公孙先生,你这还真的是好茶,我离得这么远都能闻到,快快,我得尝尝闻着都这么香的茶是什么味道。”秋白忍不住伸手去,想要倒杯,却被公孙之有扇子挡开。

    “慢着,这茶得慢慢泡,要在第道就把这茶叶的香气都融入水中。”

    “那第遍把茶叶的香气都喝完了,第二遍还喝什么?”

    “不好意思,鄙人喝茶只喝第道。”公孙之摇晃了几下扇子。

    好吧,喝个茶还这么多的讲究,真是闲着没事干,不过这茶的香气确实越来越迷人。

    等了好会,公孙之终于拿起茶杯,先给秋白道了杯,再把自己的杯子给倒满。

    秋白迫不及待的拿了起来,不着急喝,先是闻了下,果然很香,在慢慢喝到口中,含了下,种很清爽的苦味融化在舌尖,慢慢的又变成了甜味,次变化奥妙无穷,怪不得公孙之舍不得喝,原来真的很好喝。

    “果然是好品,等我去洞庭湖,给你采些茶回来,到时候咱们放开的喝。”这个茶,秋白很是满意,若不是已经没有了,他非得再喝杯不可。

    公孙之摇摇头:“万物以希为贵,你若是每日都喝,总有天,你也会乏味,夫人,这茶底提神醒脑的药效功能很足,你不如把这茶底给喝了。”

    水能沉淀茶叶,也能把浸泡在水中的茶叶精华沉淀在茶杯底部,剩下的点茶水,浓成黑色,看着就苦。

    公孙之把这茶底倒在杯中,给王美芳递过去。

    王美芳不喝茶,但是听说这茶汤有药效功能,也饮而尽。

    “夫人,这次病好之后,不能乱饮乱食,不能为了填饱肚子而吃些不能吃的东西,唐朝的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书中说过: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这以后,多吃些好善食,包你能长命百岁。”

    王美芳点点头:“多谢先生指点,以前确实是吃不饱饭,所以才到处去找些野菜吃。”

    “公孙先生,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这有好吃的干嘛要去吃那些不能吃的东西,又不是神经病,人要是饿起肚子来,还管你能吃不能吃,能把肚子填饱就行。”秋白打岔道:“个人没有氧气能活三分钟,没有水能活三天,没吃的能活七天,氧气、水、食物,人类存活的最基本要求,缺不可。”

    公孙之又愣:“水和食物我知道,这氧气是何物?”

    额···

    秋白才发现这年代相隔太远,确实有代沟,有些话说多了是累赘,发现氧气的舍勒还有三百年才生呢,秋白只好随便解释道。

    “就是呼吸,喘气,你不喘气三分钟试试。”

    公孙之很认同的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这‘分钟’又是何物?”

    ·····

    这公孙之倒是也也懂得许多,在这个年代,也算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物吧,最主要的是,他的字写的比秋白好。

    两人就这样聊了会,小月就提着包药回来了,跟她起回来的还有祝枝山。

    “哥哥,祝公子来了!”

    闭着眼睛都知道祝枝山是来干嘛的,他手中抱着捆书画,慢慢的走进来:“我说唐兄给你找的是谁的房子呢,原来是徐兄家的老院子,哟,这不是公孙先生么?贤弟,你们认识啊?”

    公孙之回头看,连忙起身:“原来是祝公子啊,我和秋公子在喝茶聊天呢,快坐快坐,哎呀,你这抱着的是字画么?去年你写的还有几幅放在我那卖不出去呢,这些我可不敢收。”

    秋白连忙接过祝枝山手中的书画,跟公孙之说道:“这些是给我的,你那还有还有卖不出去的,送给我啊,我全收。”

    “秋公子,你要这么多祝公子的书画干嘛?”

    “当然是收藏咯,万哪天允明兄发达了,那我这些画作可就老值钱了。”

    秋白把画放在桌上,幅幅的让系统检测值多少购物币。

    共十幅画,其中有两幅价值十万个购物币,另外八幅则没那么多,加起来才有十五万个购物币。

    秋白把值钱的两幅分别拿了出来:“允明兄,你是先画的这两幅吧?”

    祝枝山愣:“贤弟神人,这你都知道。”

    “这个很简单啊,这两幅看就能看得出画工精细,这字婀娜多姿,形如美女,而剩下的这八幅则是没那么多讲究,画工粗糙不说这字写得也寒掺了些,都是出自个人的手笔却有两种好坏,这些组合在起只有个解释,那就是你起先很用心的画这两幅,这两幅画完之后你耐心用尽,剩下的八幅就是敷衍,再看你这熊猫眼,无精打采的样子,肯定又是为了今晚在寻芳阁过夜而在昨夜通宵完成所有画作,根本没有灵感用在上边。”秋白呵呵笑:“允明兄,我说的没错吧?”

    祝枝山竖起个大拇指:“对,贤弟,你说的都对,昨天临走的时候我可是和季花魁说好了,今夜定带足了银子再去。”。

第八十七章,一幅价值三万两的字() 


    这两幅好的画幅算二百两银子,另外八幅幅百两银子,共是千二百两银子,秋白把捆书画抱进房间,然后就立马兑换到系统里,系统上就多了三十五万个购物币,加上昨夜兑换的五十万,已经有八十五万个购物币了,足够买太阳能发电套装了。

    拿了千二百两的银票,再把先前小月不要的七千两银子拿了两千两,共是三千二百两银子出去。

    “都给你,多出来的两千两是中秋时候卖画得的七千两,小月死活不要,我又不好意思全贪,你们三人出力最多,人两千两银子,我千两,公平吧?”秋白把千三百两银子都交到祝枝山手上。

    祝枝山眼睛都直了,差点就抱着秋白亲口:“这么多银子,够我花阵子了。”

    “我可提醒你,你要是拿着这些银子去逛青楼去赌场,我敢肯定不出明天你就会身无分文。”秋白想着这三千两银子放在祝枝山手上肯定会成过手风,那季花魁昨日见了面,看就不是省油的灯,这种人不管在是在后世还是现在,她都会想办法掏空你的腰包。

    祝枝山无所谓的摆摆手:“贤弟,你怎么跟唐兄样啰嗦,不多说了,这千两银子还给你,唐兄和征明兄作的画,你作的诗,我只是照抄,功劳没你们的大,等我真真身无分文的时候再来找你接济。”

    祝枝山脸反常的把千两银票又塞回给秋白手里。

    公孙之愣:“祝公子,什么画能卖到七千两银子?”

    祝枝山坐下,想在茶壶里倒茶却倒不出水来:“我,秋贤弟,还有唐伯虎和文征明,我们四个人在中秋时为小月姑娘而作的幅画,名叫《琵琶仙。中秋》,公孙先生,这幅画可好生了得,卖的不是七千两,而是万两,原本是说好的万两银子都给小月姑娘,可是小月姑娘只收了三千两。”

    公孙之被吓了跳:“什么?你们四位联手作的画?万两银子?哎呀,你们怎么不卖给我啊?”

    秋白把祝枝山还回来的千两银子收了起来,跟两人块坐下:“当场作画当场拍卖,哪能想起你来啊?”

    公孙之脸痛失良机的模样,价值万两银子的画,那绝对是少有的上等佳作啊,前些日子有幅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真迹都只收了七万两银子,当场作画当场就卖,还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而且在中秋那种氛围之下,唐伯虎几人的灵感肯定很高,这样情况下作出来的不是佳作才怪呢?

    “秋公子,请问这画是被谁给买走了?”

    “个老头,穿得还挺好,就是没见过,应该不是苏州人士。”祝枝山首先说到。

    “我知道是谁买的,无锡华府华太师,听华府的丫鬟说最近华太师有事要在苏州办,所以在木渎买了处院子。”秋白接着说道。

    “木渎?华太师?不行,我得去拜访,看看这幅画。”公孙之说着就站了起来要走。

    秋白把他拉住:“这都什么时候了,等你到木渎天都黑了,不如明日早,我同你起去,正好我也想拜访下这大名鼎鼎的华太师,喊上唐伯虎唐兄,正好可以化解下你们俩之间的恩怨,允明兄要不要起去?”

    祝枝山摇头:“不就是个华太师么?哪天去不行,我明天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你们去吧。”

    公孙之又坐下,满脸写着都是不高兴,问道:“那你们还有什么好的画作,给我看看。”

    秋白想了下,昨夜从唐伯虎那里带回来的《侠客行》还放在书房呢。

    “你等等,我去拿!”

    秋白把《侠客行》拿了出来,递给公孙之:“你看看这幅字写得如何?”

    公孙之慢慢的把纸卷打开,因为《侠客行》诗句太长,写得有点多,桌上放不下,他只好点点的看。

    刚打开,《侠客行》三个大字就深深的吸引住了公孙之。

    慢慢的,随着纸卷的展开,他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下。

    “十步杀人,千里不留行!”好厉害的诗句,这首诗是唐伯虎作的?

    “这首诗也是秋贤弟作的,唐兄写的字。”祝枝山替秋白回答。

    公孙之看了下,点也不满足就这么点点的看,直接把纸卷放在地上展开,副犹如宏图般的字就摆在院子里。

    公孙之原本沉重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好作,好诗,好字啊,十步杀人,千里不留行。如此霸气的诗句配上唐波犀利的大字,实在是绝配,让人看就热血沸腾,不行,这画是我的,谁也不能跟我抢,秋公子,这落款处题的是你的名字,盖的却是唐伯虎的印章,这算是你的还是唐伯虎的?”

    “公孙老怪人,这首诗是秋贤弟作的,字是唐兄写的,当然是算他们两个起啦!”祝枝山回道,秋白点头表示同意。

    “那行,这诗配上这字,绝对值万两银子,我出万两千两银子,这幅字画我要了,秋公子,你必须卖给我。”

    万两千两银子?唐伯虎送自己的这字画这么贵?

    祝枝山喷了口口水:“你说什么,这画值万两千两银子,你该不会是说着玩的吧?我看这画最起码三万两银子。”

    公孙之老脸横:“三万就三万,秋公子,你同意吗?”

    三万两?这祝枝山也太会抬价了,最主要的是公孙之这个老滑头居然答应了。

    “三万两就三万两,成交!”

    公孙之转身出去:“你等着,我去给你拿银子!”

    祝枝山哈哈笑,拍拍秋白的肩膀:“贤弟,怎么样?这公孙之在书画买卖界可是出了名的滑头,别看他现在用三万两买这幅字,转手他就能卖个五万两,你信不信?”

    这个秋白还真信:“祝兄,这些你怎么知道?”

    “来玩笑,我跟他相识几十年了,能不知道?贤弟,这三万两可是我帮你喊的,你怎么说也得意思意思吧。”

    秋白想,这祝枝山虽说爱花钱,又有点不务正事的意思,但是为人绝对仗义,心横:“五千两给你,不要嫌多。”

    祝枝山哈哈笑:“贤弟,够意思,动动嘴皮子就赚了五千两,你比唐兄仗义多了,要是唐兄,这三万两银子他最多给我三百两,那还是得我要求他才给。”

    “我还没说完呢,你得给我几幅你的话,就算是卖不出去没人要的也行,只要出自你的手笔就行。”秋白觉得有些亏了,又添了句。

    祝枝山哈哈笑:“卖不出没人要的画,这个我前些日子托别人帮忙卖的还真有,你等着,明后天我就给你送来。”。

第八十八章,电灯亮了() 


    很快,公孙之就拿着沓银票进来,迫不及待的把《侠客行》给收了起来,才把三万两银票交到秋白手上。

    “手交钱手交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