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水浒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袭水浒传-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裳此时已经年过七旬,这趟来孙傅这里也没穿官服,也没乘轿子,走到街上,失魂落魄,脑海中只回荡一个念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啊。”

    黄裳这般失魂落魄的行了里许,一处小巷内,一落魄老者坐在墙角,手中拉动一柄二胡,那二胡声色凄凉婉转,依依啊啊的,令黄裳颇有感触,便驻足停下,听那老者唱了起来。

    说也奇怪,这老者衣裳鹑结,邋遢不堪,唱出的小曲却是未曾听闻过的,只听他唱道:“身虽女儿身,心是壮士心,巾帼英雄,肝胆胜须眉汉,敢于用肩承重任,柔中刚,当那血泪如醇酒吞,强再骄,未怕苦雨寒霜侵,莫问爱,莫问情,过去不再寻,让慧剑,挥开心里遗憾,独自去独自来,谈笑间强国灭,绝未吐旧日悲音,不枉天命身,光辉磊落心,巾帼襟怀,有冲天风云志,一身去担承责任,千秋也留下我清音!”

    听得这小曲,黄裳不禁皱眉起来,上前打个拱手,问那老者道:“老哥,不知何方人氏,听这小曲似乎不是东京地方曲调?”那老者停下二胡来,回了一礼道:“老汉我山东人氏,二十年前黄河大水,逃难来到京城。便在困顿将要饿死之时,恰得一位少女好心相救,此曲乃是那少女所教,那少女说此曲乃是她家乡曲调。当年遭灾的灾民甚多,那少女与她师傅四处发钱粮救济灾民,我等皆受她恩惠。那时候,我还有些气力,便帮她搬运粮食救人。闲暇时,她便唱这小曲来,老汉我听得多了,便学会了,至今不忘。”

    黄裳哦了一声又问道:“不知这这位少女姓甚名谁?端的是好心肠啊。”那老汉摇头道:“未留姓名,这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也不知她如何,但老汉我这里,却是年年月月都祈福,望她得好报。”

    黄裳道:“也是,这般好人,自有福报。只是不知她这曲子里,身虽女儿身,心是壮士心,这一句却是何意?”老者笑道:“那时候闲下来,聊天时也问过她,她只说恨自己生了女儿身,若是男儿身时,不知可做多少事来。但后来看她似乎也不在乎,常说自己虽是女儿身,但心雄万夫,必当做一番事业出来。”

    黄裳闻言一怔,好似想到了什么,心头忍不住划过一个人来,“城东驻军的山东藩镇女藩主扈三娘!”心头又想来:“二十年前,听闻那女藩主现今不过三十岁年纪,按年岁算当时也不过九岁,年岁相符。二十年前,那年蔡京生辰纲头一次被劫,黄河大水,也发生了不少事啊。或许这唱曲救济灾民的少女便是这女藩主了啊。”

    想起这女藩主来,黄裳心头又忍不住想起,自从金兵入寇以来,朝中之事接连发生,特别是这趟郭京得势,总感觉好似背后有什么神秘的势力在操纵一般,此刻听了这段小曲,黄裳心头忍不住一动,想道:“这些事不会都是那女藩主安排的吧,难道她真的处心积虑,要想取宋室而代之?”

    黄裳正在恍惚之间,忽然街面上,数面手持报捷红旗的骑军飞马驰过,所过之处皆是高声呐喊道:“山东路军马在城北下马村大捷,斩杀金兵数千,阵战金兵大将完颜银术可!大捷!大捷!”

    黄裳一阵错愕,适才念头一闪而过,心头自忖嘲笑道:“看吧,如今兵临城下,也只有山东路军马还能打胜仗,一心为国,我尽然还如此揣测,当真是不该啊。若有山东路军马在,或许会有转机呢?”说罢又听那老者唱了几遍后,方才哼着这小曲,闲庭信步回府去了。

    红旗报捷至朝廷,教宋钦宗振奋了好一阵,一旁何栗却道:“山东路军马在城东多日,未曾得胜,今日陛下才敕封护国真人,便得大胜,看来这护国真人法力甚高,还能庇佑我军得胜。这也是天佑我主,这山东路大胜乃是陛下知人善用的功劳。”一句话便将山东路军马得胜的功劳大半归了郭京,当真是朝中有人说话,功劳有无都在一句话之间啊。

    钦宗听了很是得意,自得道:“可笑父皇还想迁都,看来父皇真是老了,变得谨小慎微。如今开封城虽无许多勤王军马,但有护国真人在,便是只有三万之众的山东路藩镇军马也能克敌制胜。想来过些时日,凑齐那六甲神兵之数后,郭真人运起撒豆成兵之法来,金兵定然灰飞烟灭了。”

    君臣喜气洋洋,宫中朝中数日来的阴霾也一扫而光,深秋余辉之下,照耀着大宋皇城高高的龙亭,但怎么看都像是好一阵的回光返照,振奋中带着暮鼓晨钟之气,教人觉得诡异非常。

    朝廷对于山东路军马的胜利,也只是下旨褒奖了一番而已,除此之外,再无表示。开封军民百姓们无不都为山东路军马鸣不平,作为唯一一支在京城的勤王军马,不让人家进城来也就罢了,如今人家打了胜仗,居然只是不咸不淡的一道圣旨褒奖而已,既无犒赏,也无封赏,大宋朝廷的做法,直教人心寒。

    却说郭京那里,其后几天里,接连招收神兵,但招收之人多半都是开封城内的市井地痞、流氓恶霸。这些人召来之后,吃好的,穿好的,这让禁军之内一些军将都看了不满。更有一些禁军也想要加入神兵,内里有甲辰年生人的一位军将便去应选。

    那将领到了郭京那里请缨道:“小将愿跟随在真人左右,营中杀敌报国。”这郭真人看也不看便回绝道:“我也知晓将军英勇善战,但将军的命格不太好,在我六甲神兵队内只会添乱。”于是毫不客气的便拒绝了这将领。这些爱国的将士哪里知道,郭京这是在保护他们,选中做神兵之人,可就是一个炮灰的命格啊。

    于是乎,这六甲神兵队内都是听命与郭京一人的,而幕后公孙胜便在那里操纵着一切。这晚闻焕章将三娘将令带到后,公孙胜与郭京便相视一笑,皆道:“万事齐备,明日便可施行计策。”

    次日天明,郭京便在枢密院衙门外点卯操兵,经过数天招揽,已经找齐了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神兵,皆一色穿红袄道袍,队内分紫白金青四色大旗,按八卦方位都站定了。只见郭真人那里升坛做法,片刻后风云变色,开封城内外风云大作,满城军民皆看得目瞪口呆。

    却不想郭真人那里做法片刻后,须臾一道金光自东城外升起,直冲云霄,刺破天际,而后郭真人做法不畅,被一阵乱风刮下神坛来,倒在地上呕血不止,左右急忙救起。

    便在一旁观看做法的何栗、孙傅大惊失色,急忙命人救起,好在郭真人道法精湛,调息片刻后,便即好转,只是面如金纸,气喘如牛。何栗、孙傅两人急忙上前问道:“真人何故如此?适才见真人施法恰到好处时,怎的忽然坠地?”

    那郭真人喘息方定,叹口气道:“适才做法,眼看便要成功,却不想城东外有镶星天命之人,金光命格直冲云霄,与我法阵冲突,是以才事败。听闻城东便是那山东路藩镇女藩主领军坐镇,我在修道时曾闻得,此女乃是二仙山真人修天改命的命格,与我这撒豆成兵的法阵相冲,她在城东又挡住了紫气东来,看来此女并她军马不能逗留京城左右,须得离京城百里方才算可。”

第四十章离城百里下东昏 战和千策皆西难() 
闻言何栗与孙傅都是吃了一惊,何栗有些为难的道:“那女宣抚兵马日前方才大胜金兵,又是现下唯一一支勤王军马在侧,教她领军离开,只恐不妥。”

    郭京擦了擦口角鲜血道:“既然如此,两位便另请高明,贫道虽然有些法力,但也不可逆天而行,本来这趟六甲神兵之内,命格不纯之人颇多,强运法阵,便已经是折了寿数,若是再要有人挡住紫气东来,我这里强运法阵,只怕当场丧命。”

    何栗、孙傅劝说了半晌,郭京也只是坚辞要离去,最后何栗、孙傅也无法,何栗咬牙道:“郭真人,你敢对天赌咒发誓,若是我等教朝廷驱走那山东路军马,你这里一定能撒豆成兵,战败金兵么?”

    郭京当即指天立誓道:“若我郭京不能驱走金兵,教我万劫不复!”见郭京立了誓言,何栗、孙傅两个当即道:“好,我俩这便进宫请旨去。”当下两个便联袂入宫面圣去了

    到了宫中,钦宗正在等好消息,见两个来,急忙问道:“适才风云变色,想是那撒豆成兵之法已经成了吧。”两个摇头,便将适才情状说了,最后将郭京所请也说了。

    何栗道:“陛下,如今那山东路军马在城外虽小胜几仗,但金兵十余万,更有东路金军不日也将兵临城下,届时便是二十余万金军,山东路军马不过三万,难以抵挡得住金军,现下唯一希望便是在郭真人身上,依臣之见,不若答允郭真人要求,驱离山东路军马至百里之外,如此方能解京城困厄。”

    孙傅也道:“正是,唯今之计也只有拼命一搏,适才郭真人对天发誓,定能成这法阵,陛下,万不可因小失大啊。”

    钦宗烦躁不已,在殿内来回走了几个来回,孙傅见他难以下定决心,忍不住提道:“陛下,那女藩主阴蓄异志,她山东那里十余万军马,为何只来三万勤王?须防她有贰心啊。”此言一出,钦宗站定脚步,咬牙道:“下旨,教山东路军马后退百里,等候旨意!”

    朝廷下令教山东路藩镇军马后退一百里,旨意到了营中,三军皆悲愤不已,都痛骂朝廷昏庸无道。三娘却不慌不忙,奉旨遵办,命人将圣旨广为晓示众人之后,便即命众军拔营退却,到了开封城百里之外的东昏县驻守。

    三娘军马退走后,金军这边,完颜宗翰病倒,各军副将领军守住营盘,但是一连十余天暂未攻打开封,但在金营内,赶制各种攻城器械,却是日夜不辍。另一边金军东路军完颜宗望也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引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到了开封外围刘家寺驻扎。两军金军会合,兵马二十万以上,号称四十万,开封城东、西、北三面皆是金军联营,登城而望,只见金军联营一望无际,着实令人心惊胆战。

    宗望这时候已经总领金军兵马,他只布置了东西北三面围城,乃是围三缺一的打法,虽然南面看似没有金军布营围城,但金军多是骑兵,南面派了数十股哨探,只消探得南面有宋军出城来,金军骑兵定然围上来聚而歼之。这般安排,只因金军野战远远强于宋军,几次野战下来,宋军无不都是大败输亏,是以金军更喜欢喝宋军打野战,于是留下南边一带城门没有围死,希望宋军会从南面突围,那就正中金军下怀,在城外歼灭宋军。

    见得金军兵马越聚越多,何栗、孙傅皆心里惴惴不安,钦宗皇帝更是怕得乱了方寸。钦宗在宫中一时问起潼关种师中军马何以还不到,一时又问起山东路藩镇军马到了何处,又一时问起北上与金人谈和的康王为何还没有消息传回,再一时又问起郭仙人为何还不开始施法借兵,又再问起既然南面没有金军营地围城,能否安排禁军护着他并宗室从南门突围。

    面对钦宗的问题,何栗、孙傅两个一边擦汗,一边都回禀了。只听何栗禀道:“回禀陛下,那种师中连日来猛攻潼关,但金将完颜娄室领三万金军固守,难以突破,加之潼关最近连日大雪,更难寸进。”现下已经是入冬时节,潼关连日大雪,让攻打潼关的大宋西军进攻更难,是以短期内指望不上西军了。

    钦宗心里凉了半截,看来大宋一直倚重的精锐西军指望不上了,这个时候钦宗开始有些后悔,年初时为何要把西军调走。孙傅又道:“山东路藩镇军马三万到了东昏县驻扎,虽然离京城百里,但金军四十万,她那里只有三万军马,即便来救,只恐也是力有不逮。”

    钦宗连忙追问一句:“听闻她在山东那里带甲十余万,可否教她增派军马前来勤王?”孙傅道:“这旨意倒是可以下,只是一来一去只怕也要一个月的时光,也不知能否等那么久。”钦宗烦躁的说道:“不管那许多了,下旨,教那女宣抚使增派十万军马前来勤王。”

    钦宗这个时候又开始后悔了,要是当初就让山东路藩镇领军来救,何以到了这个地步?但转念一想,这女贼还是靠不住,要是她领十余万大军到了开封,行当年董卓之事,大宋不亡也是亡了的。

    何栗又道:“康王日前倒是有消息来到,说他到了磁州,只因磁州那里宗泽劝说他,是以康王便留在了磁州,并未前去议和。”钦宗皱眉道:“老九他为何不遵旨前去议和?”

    孙傅道:“陛下明鉴,臣等商议过了,宗泽也来了奏表,其上说的明白,此趟金人毫无议和诚意,各地反抗金人的义军也越来越多,即便能开议和,金人也一定会要割让河北等更多土地,各地军民百姓必然也不会奉诏,是以倒不如教康王在河北那里,收拢义军并各部军马,前来勤王更好。”

    何栗也劝了,只因两人是主战派,一开始就不赞同议和,是以这个时候都是劝钦宗的。最后钦宗被说服,当下便封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命他们尽起河北兵马赴京勤王。

    孙傅又道:“那郭仙人前些日子伤了仙体,说要将养数日,又看了黄道时辰,言后天方可登坛施法。”钦宗烦躁不安起来,问道:“禁军可能守住这一两日?”何栗、孙傅两个对望一眼,均是为难道:“只恐力有不逮。”

    只因朝廷下旨赶走了山东路军马,禁军数万军马见失了外援,加上朝廷又笃信郭京的神兵,导致禁军最近士气低落,是以何栗、孙傅两个都没有把握这禁军能否守住开封两日。长期以来,朝廷朝令夕改,战和不定,从勤王军马被勒令不准上京,到三娘军马被下旨驱离,宋廷的威信已经在百姓军民心中降低到了最低点,没有战心是很正常的事。

    钦宗最后也怕了,又说道:“既然如此,那迁都如何?南门没有金军营地,命禁军护着銮驾并宗室从南门走,南下迁都南京如何?”

    虽然何栗、孙傅两人军事上没有才干,但好歹常识还是懂一点的,当下两个都吃了一惊,一起劝道:“陛下切莫此刻生出这个念头,南门虽无金军驻守,但金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