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水浒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袭水浒传-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骨打哦了一声,见是郭药师,想起适才粘罕引见诸将,他记性甚好,当下笑道:“郭将军真乃我军耳目,不知郭将军可有破敌良策?”

    郭药师道:“我军善于野战而拙于攻城,但自古便没有攻不破的坚城,只有攻不破的人心。这燕京城也非难下,只是如今城内辽人众志成城,难以攻下。小将以为,此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阿骨打抚掌大笑道:“甚合吾意,朕来此,便是为此。”随后对粘罕、金兀术、完颜娄室等人道:“燕辽能抗我多年,全仗燕辽皇帝此人,听闻此人极得民心,这般拢得人心死战,我军即便攻下燕京也定当折损不少。朕意派遣使者入城,劝说其归降我大金,若他肯归降,可仿效西夏例,奉表称藩,将辽东一代封其藩地。”

    粘罕闻言皱眉道:“陛下,这燕辽皇帝耶律敖鲁斡在辽人之中,极得民望,不除之,只恐辽地难以归附。”阿骨打笑道:“他这皇位来得不正,当面有我大军在,辽人尚能一心,若是他真的归降于我,奉表称藩,辽人还能信服于他么?”

    诸将闻言,皆是拜伏阿骨打的气魄。当下阿骨打笑眯眯的望着郭药师道:“郭将军乃辽军旧人,肯否为使入城劝降?”闻言郭药师顿时吓得凉了半截,他归降金人,引得金军南下,燕京辽军人人深恨于他,叫他去做使者,不是要了他的命么?

    阿骨打眯着眼看着郭药师,收起笑容,缓缓说道:“郭将军,怎么,你不愿去么?”郭药师急忙拜下道:“小将愿去。”当即阿骨打便命郭药师为正使,另派大将阿离合懑为副使,一同前往燕京劝降。

    郭药师走后,阿骨打望着粘罕、金兀术等金将缓缓说道:“南国多坚城,败其军不难,下其城却难,南国如今与我有盟约,朕在之时,不可妄动刀兵。”顿了顿,阿骨打望着南方又悠然说道:“若要南望,我身后,汝辈自可谋划!”粘罕等金将心头皆是一凛,皆躬身领命。

    之后果然金军在阿骨打在世时并未南下侵宋,但可惜阿骨打命短,便在灭辽后数月,阿骨打便身死,他那句不可妄动刀兵,也仅仅让宋金维持了不足一年的和平。

    却说郭药师愁眉苦脸与阿离合懑一同,带了随从数人,打着使者旗号到了燕京城下,说明来意后,辽军报与北辽皇帝耶律敖鲁斡。辽军众将听闻是郭药师前来,纷纷吵嚷着让他进城来,而后杀之。耶律敖鲁斡则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教他前来,听听他说些什么。”

    随后辽军放下吊篮,将金国使者并随从都缒上城来,郭药师两个到了金殿上见了耶律敖鲁斡,辽军诸将皆是怒目环视。耶律敖鲁斡问道:“郭药师,你已经是金国臣子,还来此间做什么?”

    郭药师一路上便都想如何说服耶律敖鲁斡,见他如今还是能和颜悦色与自己说话,暗叹这晋王果真贤德,心念一动,暗想道:“不若以耶律敖鲁斡仁义贤德来说他。”

    当下郭药师拜倒在地,放声大哭道:“小将前番迫不得已出降,但心中甚是感念陛下恩德,今番前来,便是来救陛下并燕京军民的。”

    耶律敖鲁斡闻言哦了一声,问道:“如何是救我等?”郭药师哭道:“如今夏国已然向大金国奉表称藩,宋国又背信弃义,背了盟约,燕南之地如何能久守?眼下大金皇帝陛下御驾亲征至此,二十万大军攻打,燕京城破已经是早晚之事,陛下素来仁德,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与自己甘苦与共的将士皆死无葬身之地么?今趟大金国皇帝仁爱天下,也不忍燕京城生灵涂炭,特命我俩来,劝说陛下归降。大金国皇帝说了,若是陛下肯出降,必定不枉杀一人,而陛下归降后,可仿夏国例,奉表称藩,就藩辽东,亦不失王侯之位。”

    殿上诸辽将闻言,皆是大怒,纷纷要拔剑杀了郭药师,却被耶律敖鲁斡止住,原因无他,便是郭药师说辞打动了他。耶律敖鲁斡素来仁德,郭药师那句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与自己甘苦与共的将士皆死无葬身之地么,真的令他颇为心动。

    如今燕京城内数万辽军镇守,虽然众志成城能坚守一时,但终有粮草耗尽,人马疲惫的时候,真到了那个时候,金军破城必定是要斩尽杀绝来泄愤的,难道真要这许多人替自己殉葬么?如今金国皇帝亲自来到城下,派遣使者来劝降,不若归降,或许能保全大家的性命。

    见耶律敖鲁斡止住诸将来杀自己,郭药师便知有戏,当下急忙又劝说道:“陛下,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今是要紧关头,陛下开城投降,保全许多将士性命,功莫大焉。若是以全城将士性命相殉,于心何忍?夏国无援,宋国背叛,燕京城破迟早之事,陛下当以将士性命为重啊。”

    正所谓慈不掌兵,耶律敖鲁斡最大的弱点便是太过仁慈,是以他可能是一个好贤王,但绝不会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听了这话后,耶律敖鲁斡皱眉道:“若是我开城归降,大金皇帝能否答应不杀一人,善待百姓、将士?”

    此言一出,殿上诸辽将皆是一起叫道:“陛下,我等皆愿死战!”耶律敖鲁斡抬手止住,长叹一声道:“夏国已然奉表称藩,宋国亦背盟弃约,外无援军,燕京如何能久守?罢了,我意归降,以保全燕京城内外数万将士、数十万百姓性命。”闻言诸辽将皆是垂泪不已,而许多文臣却都是大声赞耶律敖鲁斡仁德。

    郭药师松了口气,果然这耶律敖鲁斡还是太过仁慈了啊。当下耶律敖鲁斡命左企弓、虞仲文等汉臣为使者,与郭药师、阿离合懑出城商议开城投降之事。

    随后左企弓、虞仲文到了金营内,见得阿骨打,便商议妥当,阿骨打答应燕京城投降后,不杀一人,善待百姓,原有将士按金军官阶编用,不愿为兵的可发放路费,自回乡间为民。

    宣和六年八月七日,北辽皇帝耶律敖鲁斡为保全全城将士性命,开城门降金,并诏命燕南萧干所部并其余州县一并出降。阿骨打受降后,果然勒令诸军不杀一人,善待百姓,并封耶律敖鲁斡为归德王,就藩辽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入燕京城,接受官员们的朝贺。至此,金兵获得大胜,辽国五京全数攻克。

    进入燕京城后,不过数日,便得报说宋国使者赵良嗣等求见,阿骨打便请金殿上相见。赵良嗣上殿后,拜见了阿骨打,客套一番后,赵良嗣才扭扭捏捏的说了来意。

    阿骨打听完后笑道:“贵国童枢密想以金帛赎回燕云十六州之地?”赵良嗣应了一声,惴惴不安的看着阿骨打,只怕阿骨打出言拒绝。

    但却没想到阿骨打沉吟片刻后却笑道:“宋国与我有海上之盟,约定共去辽地,既然宋国此趟也出兵了,自然不能空手而回。燕云之地多汉人,还与宋国也不是不可。”赵良嗣闻言大喜过望,帐内粘罕却皱眉急道:“陛下,宋军大败与辽军,攻取燕云,他宋军丝毫未曾出力,如何能就此还与他们?”(未完待续。)

第进六章再添岁币赎八州 又结盟约换四平() 
便在阿骨打金帐内,赵良嗣闻言,冷汗直冒,心知要糟。阿骨打笑了笑,看着赵良嗣道:“你看朕是愿意遵守盟约的,只是朕麾下将士接不答允,若是你们能说服朕麾下将士,朕自然遵守盟约。”

    赵良嗣心头发颤,但见帐内鹰顾环伺的金军诸将,还是咬牙团团一礼问道:“诸位将军武功赫赫,我等中原人氏皆是佩服的,不知如何才肯答允归还燕云十六州?”

    阿骨打抬手止住笑道:“朕不便与你们商议此事,你们到偏帐商议便是了。”阿骨打是皇帝,商议归还燕云十六州定是索要财帛的,他自然不会自降身份与宋使商谈这些,当下完颜娄室当先,粘罕、金兀术等人,引赵良嗣等人到偏殿商议。

    坐定后,完颜娄室便道:“听闻昔年辽国与贵国结盟,岁币有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此乃结盟之价,而这趟与我大金结盟,宋国分文未出,尚要我归还金军将士血战拿下的燕云十六州,这价钱自然不会低。这样吧,归还燕云十六州,宋国与我大金岁币每年银百万,绢一百万匹,另加缗钱一百万如何?”

    赵良嗣闻言倒抽了一口凉气,苦着脸道:“贵国要价太凶,此岁币一旦定下,年年都要给的,燕云十六州一年税赋也没有这么多啊。可否一次支给,便算多一些也无妨。”

    粘罕冷笑道:“当年你宋国与辽国结盟,便是以岁币支给,换来辽军不南下侵宋。而我大金国如今去辽国而代之,难道岁币不该给么?”

    赵良嗣苦苦哀求,完颜娄室笑道:“若是觉着十六州尽数赎回,宋国岁币给不起,那也可以只赎一半。燕京以南七州,连同燕京一共八州,交还你们宋国,那岁币可减一半。”

    赵良嗣盘算起来,少一半也还是每年岁币要银五十万两,绢五十万匹,缗钱五十万。当下赵良嗣暗暗叫苦,急忙道:“只赎八州可以,但岁币还是太高,不若照辽时岁币给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但缗钱可给一百万,多的一百万缗钱以作赎买八州的代税钱。”

    完颜娄室尚未答话,粘罕冷笑道:“那我军将士在燕京城外等候多时,这些军费如何算?”赵良嗣冷汗直冒,沉吟片刻道:“可否一次性支给金帛二十万,以作犒赏之用?”完颜娄室道:“二十万太少,要六十万方够。”

    两边有来回讨价还价许久,最后方定下四十万金帛为犒赏之费。随后赵良嗣答复要回去通禀童贯,奏明朝廷方可签约,而完颜娄室等也要禀明阿骨打,是以两边便各自散了,赵良嗣自回雄州禀报。

    赵良嗣走后,粘罕望着完颜娄室笑道:“万户侯好算计,只还他南面八州,北面八州仍在我手中,宋人没有北面八州,便无燕山屏障,将来我军南下,也是一马平川。”

    完颜娄室摸着鼻子笑道:“即便宋人狠下心来,愿出高价赎回北面八州,以宋军孱弱,我军也大可不惧他,更兼如今夏国为我藩篱,即便燕云还他,将来若要南侵,我等亦可联合夏国,望西北南下。如今他只求赎回燕南八州也好,省了许多功夫,我等这便禀报陛下吧。”当下完颜娄室等自去禀报阿骨打不提。

    却说赵良嗣回到雄州,将商谈之事说了。童贯闻言大惊道:“本以为辽国灭了,便可不必再出岁币,想不到金国又来索要岁币,还以燕云等州县为要挟。”

    赵良嗣却道:“从前与辽国岁币给了近百年,也未能换得一城一地,如今只是多出些许,便能换得燕南八州,此事甚是值得啊。”

    童贯转念一想也对,但踌躇道:“只是如此赎城,丧邦辱国,也不知该如何奏明官家。”赵良嗣又道:“金国如今灭了辽国,军势更在辽国之上,若能尽早与之结盟,以为兄弟之邦,花些岁币,不但能保将来北境平安,更能换回燕京八州,只消奏章痛陈金国军势,内里再有蔡相爷从中周旋,想必官家定会答允的。”

    童贯缓缓颔首,但还是皱眉道:“但此趟大举北伐,虎头蛇尾,还大败于辽军,却不知该如何遮掩。”赵良嗣却笑道:“大军之败,军前指挥的乃是种师道,大可将罪责推在他身上。枢密有与金国会盟,令金国答允交还燕南八州之功,官家自然会替枢密遮掩。再则若真能收回燕南八州,此便乃是大胜,哪里会有什么大败?”

    童贯恍然大悟,当即命人起草奏表,星夜发往东京去了。闻焕章他只因要收拢败军,往来真定府各处,闻得消息时,已然晚了,赶回雄州后,急忙面见童贯道:“枢密,即便要赎回燕云十六州,也该咬牙多出些岁币,将燕北八州一并收回,只得燕南八州,北面燕山地利仍不在我,今后只恐留下后患。”

    童贯却笑道:“一旦定盟,金国必不会反复,这金国就如同辽国一般,只求财帛,若是他背盟攻我,那岁币便没了,我观金主也是一代雄主,岂会做这杀鸡取卵之事?”闻焕章闻言长叹无语,只因童贯奏表已经上了,也不可能追回。

    童贯所想也对,当年辽国不断南侵,也是因为看中宋国富庶,想要财帛,而檀渊之盟后,辽国每年都有岁币,便不必再兴师动众南下去抢了,这也就是宋国用钱换和平的战略。可以说宋国这个用钱换和平的战略对辽国是成功的,宋国经济发达,但因国内重文抑武,导致军队打不过辽军,但可以用钱换来和平,既然能花些钱就摆平辽国何乐而不为呢?

    是以宋辽自檀渊之盟后,保持了百年的和平。按童贯等人设想,金灭辽后,也只是辽国换成金国而已,只要继续出钱,就能保持北境的和平。这种想法其实不止是童贯等人有,东京的朝廷内,其实也是这种想法,只因岁币和平带来的百年安定已经深入人心,万难扭转。可惜宋廷上下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女真人可不是契丹人,他们对土地、财富的渴望与建立强悍的大金国的野心,可是远远超出了预想。

    童贯的奏表到了朝廷之内,还是引起了一场争辩,但争辩的力度不大。文官们对于赎城没有太多意见,既然打不过也只能用钱赎买了,他们争辩的核心却是该有人对这场大败负责。朝中有蔡京、高俅等人周旋,而童贯推出来的种师道满足了文官们的要求,于是种师道成了替罪羊,被罢官免职。

    大多数人都没有争辩该不该赎回燕云十六州,宋廷内众多名臣大将都默认了用岁币赎回燕南八州的事,只有李纲与黄裳上书,反对此事,但很快就被一众只求安稳的声音给淹没了。

    李纲与黄裳也很是无奈,宋军大败出乎他们的意料,原以为西军精锐能与辽军一战,却没想到还是败得如此惯性,连辽军都打不过,又如何能打得过灭了辽国的金军呢?两人的上书,也只是宋人最后的一点骨气,至少是北宋最后的一点骨气。虽然两人也都看出宋军没有赎回燕北八州的后患,但两人也不愿意上书要朝廷咬牙将燕北八州一并赎回,因为给岁币赎城本就是他们主战派反对的事。

    至于讨论岁币多寡,如何支给,宋廷上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