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水浒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袭水浒传-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后林冲又道:“几番出征都是我留守,此趟自请命前去北地,会一会那女真金军。”三娘微微笑道:“师兄请缨,自然去得,不过这趟,我也是赋闲久了,也想出海一趟,一同前去。”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惊呼起来,公孙胜起身道:“主公身怀六甲,岂可轻动?林教头亦是独挡一面的大将,他为统帅前去便可,贫道也跟去一遭,不敢劳动主公。”卢俊义也劝道:“海路风浪凶险,若是主公没有身孕,自然去得,但此趟绝不可去!”诸将都是一起来劝。

    三娘摆摆手,示意诸将安静,随后道:“从莱州港出海至燕京外海,海程不过数日,况且海军去燕京外海商贸,这条海路走得熟了,也没有什么凶险。如今海军那里打造了一艘眼下最大的三千料的铁壁铧嘴尖底大海船,便是我的坐船,那大船长约八十余丈,宽五十余丈,出海行船,四平八稳,我坐这船去,绝计无事。况且我此去,到了外海,就只在船上待着,绝不上岸,这总可以了吧。”

    卢俊义皱眉道:“还是不可,海船上一应所需俱无,主公乃是头胎,岂能不顾身子?”三娘微微一笑,对李俊道:“那艘船陈设如何,与大家说说。”

    李俊无奈,只得道:“那艘船上月完工下水,足料三千,比我军中主力的一千五百料战船足足大一倍,其上配船员二百八十一人,青铜五千斤大炮五门,另有三千斤、一千斤、八百斤小炮三十门,都布在两侧。其上船舱都离水面数丈,最大舱室足有此间大小,其余大小舱室数十间,其内布置富丽堂皇,当时打造便是按主公坐船来打造,是以一应陆上应有之物都不缺。”

    三娘笑道:“听到了吧,那艘船上个月就做好了,只等着我去乘坐,如今这大船队运送军马前去,这种大规模登陆作战乃是首次,我定要前去的,否则有什么纰漏,我也放心不下。”

    卢俊义与公孙胜等人都是相视一眼,心中不由得苦笑起来,均想:“主公都要当娘了,还这般孩子心性,那大海船上月造好,她便想去乘坐一回,只是被劝回,这趟有了机会,看来她是非去不可的了。”

    诸将苦劝不住,最后卢俊义只得道:“既然如此,便请公孙先生同去,我与朱军师、陈统制、张太守镇守济州。但主公此去,绝对不可以上岸,还请公孙先生与林教头多多监看。若主公不答应,我等便在这里不走了。”诸将都是一起附和起来,三娘无奈,只得应了。

    当下计议定了,林冲便即点将,便差拔秦明、张清、董平、花荣三将为骑军先锋,统领五千精锐骑兵,其中精锐女王重龙骑兵两千,精锐轻骠骑军三千。杨庭和、费嵩、韩柏、韩松为前军步军大将,统领三千蛮牌步军为前部。左翼有杨志领王矮虎、丁得孙、龚旺三将,其下共计三千人马,数内有一千步人甲重步军,两千神臂弓手。右翼有刘唐领郑天寿、李忠、周通三将,一般的三千人马,数内有一千步人甲重步军,两千神臂弓手。

    中军自有林冲亲自统带,麾下副将便是穆弘、徐宁、朱仝、雷横,统带六千人马,计有重步军三千,黄桦弓、神臂弓手两千,另有吕方、郭盛引一千近卫亲军护卫中军。

    另有轰天炮凌振统领原王庆麾下降将卞祥、叶青、唐斌,统领两千火器营军马,携带大小火炮五十门,奔雷火箭五千枚,其余轰天雷、地雷不计其数。后军有李应领马麟、欧鹏,统带三千步军,专司看护粮草、器械并一应军需。

    女将孙二娘、琼英领三百女营兵马自为三娘贴身护卫,公孙胜领乔道清、神驹马灵,为中军护翼。崔靖此趟也一同出征,便为中军参军。

    当下都差拔妥当,李俊与张横、张顺便先赶回莱州港准备船只、水兵,只等大军达到莱州后便可装船出海。

    大宋宣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大军整备齐当,三娘亲自统领两万大军祭旗出征,前中左右后诸军护定,三娘自坐了一辆十六匹骏马拉着的豪华车马出行,左右女营护卫,大军便浩浩荡荡往莱州港而去。

    到了莱州港后,诸将与李俊等海军将领会合,自安排装船之事,便是先将粮草、器械、火炮、军需、战马依次装船,人员最后上船。

    饶是如此有序,整个粮草军需装船还是花费了三天时间,装好粮草、军需的商船便先到港外停泊等候,便开始将战马装船。整个莱州港大小一十三处码头上,都是来往民夫军兵,都在忙着装船。

    三娘坐在马车上便在高处望了后,叹道:“李俊大才,此等繁复之事,都安排得如此有效。”公孙胜看了后也叹道:“果然海上之事不同陆上,也只有李俊此等人方才能安排得如此有条不紊。想这莱州港虽然广大,有一十三处码头,但船只太多,也只能分批装运,他便先将水师战船都齐装满员,开出外海停泊等候,空出船位来,先装运粮草、军需等死物,随后装好一艘,开出一艘,又补进一艘来,整个港口看起来忙而不乱。”

    说话间李俊带着童威童猛前来,拜见了三娘后道:“主公,今日开始装运战马,估摸明天便可开始装运兵员,兵员估摸一天半可以装完,主公坐船后天便会进港来,明日便请主公一应人等都收拾妥当,后天主公人等最后上船。”

    三娘大喜道:“总算能见到我那艘船了,对了上趟我教你给那艘船漆上船名,便叫丽卿号,可曾办妥?”李俊道:“船首两侧都金漆了丽卿号的名字,已经置办妥当,主公缅怀故人,当真令人敬佩。”三娘幽幽叹道:“丽卿始终是为了我而亡故的。”

    果然过了两天,第三天上,一大早三娘中军女营人等都收拾妥当后,来到一处最大的码头便,只见得眼前一艘艘一千五百料大船装了兵员陆续离去,最后进港的一艘战船都比此前战船足足大出一倍有余来。

    寻常一千五百料大战船便已经让一众女营兵将都惊叹不已了,此刻见得那艘丽卿号缓缓驶入港内来时,众人都是一阵惊叹。只因此刻航海还不算发达,三千料的风帆大海船便是极为罕见的,这三千料战船按后来大航海风帆时代来算,三千料便是两千吨级别的风帆战舰,在宋代这个时候,绝对算是一艘巨舰了。

    公孙胜、乔道清、马灵三个也是看得目瞪口呆,乔道清叹道:“我等内陆之人,何时见过此等艨艟巨舰?这船足有八十丈长了吧。还有它那风帆如此巨大,便连上面的绳索都有人胳膊那么粗细,真是一艘大海船啊。”马灵也叹道:“如此大船,岂非是不沉之船?”

    孙二娘与琼英两女也是叹道:“乖乖,这般大船,上面都能跑马了吧。这种大船,当然是不会沉的。”

    三娘微微一笑道:“这世上就没有不沉的船,唯有出海后小心行事才是。如今是冬天,海上刮北风,也没什么台风,此趟应当是有惊无险的。”(未完待续。)

第圩一章千帆竞流铮如雪 百骑交锋壮声威() 
遮天蔽日的战船在晨曦中鱼贯出海,李俊将战船分为前中后三队,前面乃是张顺统带,后面是张横统带,自己坐镇中军,他的旗舰坐船相伴在丽卿号旁。

    三娘也知道自己并不擅长指挥水战、海战,便命李俊全权指挥船队。这船队大小船只七百余艘,前后阵列长达十余里。指挥如此庞大的船队可不是容易的事,只见李俊将船队分队之后,前中后都有分舰队旗舰指挥,各舰队旗舰上都用五色信号旗在高高的桅杆上指挥舰队内各船,各船都有瞭望手,看旗号颜色变化来辨认指令。

    五色旗号便是黑白红蓝黄五色,三娘只是提点了李俊,说指挥大船队,须得有自己的旗语,旗语便是通过旗帜的变化来编成军令。李俊这人也是有大才,便与张顺、张横等人一同筹划,自行创出了这套山东路海军特有的五色令旗旗语,保证船队讯息通畅,可使大船队上下调动,如臂使指。

    另外李俊还创出了另一套号角令语,便是通过号角长短声来对应简单的指令,以为旗语的补充。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能传递军令,最后便是通过传令飞剪船来人工传递军令。那飞剪船乃是小帆船,灵巧轻便,船速极快,往来穿梭,便可将军令传递出去。

    于是,船队开动之后,旗舰令旗翻飞,前后号角齐鸣,中间传令的飞剪小帆船快速往来整个船队,传递军令,使整个船队号令统一,行进、转向皆整齐划一。公孙胜、乔道清等人看了都是啧啧称奇,而孙二娘、琼英等女营兵将皆是欢呼雀跃。

    公孙胜捻着胡须叹道:“如此桅杆如林,风帆如画,千船百舸争流而上,楼船如墙,飞剪如蚁,如此军势的船队,谁人能是敌手?”

    三娘笑了笑道:“公孙先生,这船队也只是能在近海开动,我还想着将来,咱们的大船队要远洋南洋、西海,便是极东之地,我们也要去得。只不过眼下咱们还有六分仪这些东西没造出来,船队不辨方向,难以远洋。”

    公孙胜奇道:“这六分仪是何物?”三娘道:“六分仪便是一件器物,可通过海面、星辰、太阳方位夹角来计算方位的东西。要是去了茫茫大海之上,辨不清方向,那可就极为危险了,船上的食水总会用完,是以一定要能辨认方向,方才能遨游四海。”

    乔道清好奇道:“那六分仪如何辨认方向?”这一问倒把三娘问住了,要说六分仪,就得先说经纬线,要说经纬线,就得先说地球是圆的,加上六分仪还要通过复杂的数学几何计算,更有天文学、光学等学科知识在内,可以说是一个六分仪测定航向就包含了天文、光学、地理、数学几何等诸多学科,真要解释起来,三天都怕说不完。

    当下三娘笑了笑道:“乔道长要是有兴趣,可到济州镇守府建的百家科学堂去看看,他们那里正在研究这六分仪,你去问他们便是了,我这里也讲不大清楚。”其实三娘是偷个懒,百家科学堂是三娘倡导创办的,那里集合了许多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火器专才之人,专司研究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火器等学科。有山东路的财力支持,又有三娘时不时的提点一些,百家科学堂的科研能力正在长足显现出来。

    其实许多科学研究上,都只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就一理明百理明,一通百通了。就比如火绳枪过度到燧发枪是经过了许多漫长曲折的道路,但三娘一上来就提点研究火器的专才们,让他们研究燧发击发,有时候并非是燧发难以研制出来,而是没人想到而已。再比如后世的纸质定装弹药能提高火枪射速,也是经过人们反复使用后才摸索出来的,而三娘只需要提醒一下,将药量定装,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而更明显的例子就是火炮制作,三娘直接提醒工匠,用泥模制作法来制作火炮,一下就将火炮制作技术提前了一百多年。还有火药的配方问题,黑火药不同比例的配方可用来做不同的用途,可分为推射药、爆炸药等等,三娘直接将成熟的火药配方比例告诉工匠们,自然得到的结果就是山东路的火器犀利非常。

    要知道三娘这个火药配方来自于后世,便是后世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候,英军用的就还是黑火药,只是英军的黑火药配方就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和实战之后得来的最佳配方。推射药能让推射功能发挥到极致,所以英军火炮比清军打得远,爆炸药威力也是发挥到极致,所以英军火炮落地开花,威力惊人,清军不能抵挡。于是,同样都是使用黑火药,清军在火器上就完败英军。

    所以三娘开设百家科学堂,就是为了将她所知道的东西,能尽可能的传授开来,以加快科技树的攀登,让山东路在科技上保持优势。

    船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三娘等人都在楼船舱内,这内里布置得果真彷如济州自己住处静止堂一般,雕镂窗棂,黄幔垂帘,波斯地毯,羊毛毡垫一应俱全,内里家具皆是上等黄梨木,正是富丽堂皇,所需之物,美食醇酒一应俱全。

    丽卿号坐船只因安置得甚是舒适,是以几天的航程之内,倒也不如何辛苦,只是第三日上,北风大作,天寒地冻,船上有暖炉倒也不如何寒冷,只是风浪大作,略有些颠簸。

    到了第五日上,船队已经靠近燕京外海,此时燕京入海的几条河流都已经封冻,沿岸皆是滩涂、芦苇荡,并不适合大军登陆,好在李俊派出破冰船,破开沿岸冰块后,在海河南岸找到一块适合大军登陆的滩涂,于是船队便分批上岸。

    花了两天功夫后,先将骑军部队都送上岸去,包括骑军战马等一应器械,骑军迅速开出登陆点,在外围游弋,保护登陆场不受攻击。其实也没什么危险,这里几乎没有金军和辽军的身影,只有些渔猎的北地百姓在此,见得如此庞大的船队登陆,都吓呆了。

    骑军登岸后,对待北地百姓还算客气,又花钱向北地百姓买粮买新鲜蔬菜水果,是以北地百姓渐渐消除了戒备,听闻这支军马乃是山东路宋军,前来救援燕京的,北地辽人百姓更是欢欣鼓舞,不但主动带路,更加将自家储备的粮食、蔬菜水果拿出来贩卖给山东路军马。

    登陆后第五天,步军大部分已经登岸,便先修筑营寨、堑壕,将登陆场外围五里范围都建成营垒,稍后救出人来,还要往这里登船撤退的,是以此处营垒修建的坚固无比,一应粮草军需都安顿此处,身后又有战船火炮保护,是以坚不可摧。

    到了第六天上,外围游弋的骑军终于和金国女真游骑哨探相遇,两边都是轻装骑军,人数便是梁山军多一些。见得梁山宋军旗号后,女真金军还有些错愕,正打算上前问话时,梁山宋军便用弓箭招呼了过来。

    女真金军猝不及防,一伙二十多骑顿时被射翻五七个去。猝然遇袭,这些女真金军也当真凶悍,立刻打马冲锋,一边冲锋,一边用角弓还击。这边梁山宋军骑兵也不客气,一般的打马冲锋对射,两军对面直冲而来。堪堪要到面前,两军同时弃了弓箭,纷纷拔出近战兵刃来。

    女真金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