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下宗翰就牛逼了,等于是他左右了皇帝的人选,他把皇帝都给逼到下风口,威风的不可一世。

    所谓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宗翰把宗磐给彻底的得罪了,也让宗干觉得宗翰太过于猖狂,这为他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金国的事情并不多,咱们在转圜会大宋。

    也就在四月,富顺监男子李勃伪称徐王,小李被召到行在,十月被杀,装13就会遭雷劈的,何况你装王爷,你不死谁死?

    金国确立了皇储,大宋也到了确定皇储的时候了。

    我们前面说过,北宋皇室及其近族的男女老幼,都被北宋朝臣中的民族败类,依照女真贵族的意图,按照《玉牒簿》、《宗正谱牒》而指名追索,一律押解北去。除赵构一人外,几乎没有人逃脱。

    赵构在即皇帝位之前曾得一子,并又五个女儿,儿子在“苗刘兵变”平定后不久即因病夭逝。

    我们在前面交代过了,五个女儿,都被掳到金国。

    康大宗姬赵佛佑,北迁时四岁,后入洗衣院。

    康二宗姬赵神佑,北迁时四岁,后入洗衣院。

    康三宗姬,北迁时三岁,死於途中。

    康四宗姬,北迁时二岁,死於途中。

    康五宗姬,北迁时二岁,死於途。

    高宗皇帝在扬州时,因惊怖过度,已不能生育子嗣,必须从宗室中过继一个儿童来做他的儿子,以备将来继承皇位。

    太宗这一系几乎没人可挑选了,只能从太祖或者魏王这两系来挑选了。

    绍兴元年六月,上虞县丞娄寅亮,乘赵构停留在绍兴府上之际,上了一道奏章说:太祖舍其子而立弟,此天下之大公也。……昌陵(按即太祖)之后寂寥无闻,奔迸蓝缕,仅同民庶……欲望陛下于‘伯’字行(宋太祖第七世子孙)下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使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

    娄寅亮以一个县丞的身份,就敢上书谈论皇储的问题,是因为当时有很多民间的传说。

    赵匡胤的死,其弟赵光义的登基,是历史上的一场悬案,后世称之为“斧声烛影,千古之谜”。

    赵光义继承了帝位之后,为上述之事搞一个钦定的宣传纲要,颁布一个统一的说辞:“金匮之盟”。

    关于这个盟约,在下就不详细的说了,各位看官要是有兴趣,可以自己找资料看一看。

    即便是这个盟约的说法也是漏洞百出,从北宋直到南宋,在其朝野上下,却都在流行着一种传说,以为赵匡胤是被赵光义谋害的,赵光义的帝位是通过阴谋篡弑的办法而取得的。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是被赵光义暗害致死的。

    在下也是支持这种说法,当年的悬案赵光义有太多的嫌疑了,他洗不干净的,将来有时间的话,在下在去把这段历史给梳理出来。

    社会舆论认为赵光义这一支,不但应该把皇位再归还给赵匡胤的后裔,甚至连篡弑时的那笔血债也得偿还。

    传说在长期流行之后,便和一些离奇古怪的迷信、报应之说夹杂在一起。

    一个在北宋灭亡时被俘虏北去的汉人,在他“北狩时就亲见确闻之事”写成的《呻吟语》中记载:吴乞买其貌绝类我太祖皇帝塑像。

    金国铁骑的南侵和北宋的灭亡,以及赵姓宗室贵戚被俘北去,全是吴乞买在位期内干出来的,而被金人俘虏去的北宋皇帝和皇室子女,又全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

    《呻吟语》的言外之意,乃是向人暗示说:吴乞买是赵匡胤转世,之所以灭掉北宋而俘虏了赵佶、赵桓父子以及皇室子女多人,是为清算百余年前的那笔血泪旧债。

    因果报应这种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却明确的表达着对太祖的同情,对太宗的鄙夷。

    就连隆祐太后的哲宗孟后,也“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使得高宗赵构恍然大悟。

    就是说孟后梦见宋太祖赵匡胤来向她示意,提出要把皇位归还给他的后裔。在下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下驴的坡道而已,因为要下驴了。

    风波到了一个该平息,且时机恰到好处的时候。

    对高宗皇帝来说,自己没有儿子,把皇位传给太祖一系,对自己并没有任何损害,反而落得一个好名声。

    赵构看到这道奏章之后,觉得很满意,而且也很是时候,立即把娄寅亮提升为监察御使,并立即派人把任命状送往上虞县娄家。

    之前也有人提出让高宗皇帝立太子,为此还丢了性命,为何?原因是提的不是时候。要说娄寅亮看准了时机,也是不准确的,他只是恰好而已。

    娄家的人听到有诏令降临,以为必是大难临头,不禁“相与环泣”。

    来人把升官的委任状取出,全家才安下心来,娄寅亮也跟随来人,一同到绍兴府去了。

    高宗皇帝提拔了娄寅亮,也就向天下表了白,他愿意把皇位让给太祖一系。

    (本章完)

第187章 187被猫改变的历史() 
    高宗皇帝还亲口说过:“太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我今如不选取太祖后裔,作为我的过继子嗣,何以慰他的在天之灵!”。

    既然大计已经定下,那么选人那就好办了,太祖这一系子孙虽然没做皇帝,但不会影响开枝散叶,符合第七代子孙、且是七岁以下的儿童,那是大有人在的。

    经过海选,两个孩子进入决赛。这两个孩子一个稍微胖些,一个稍微瘦些,瘦子名叫赵伯琮,就是后来的孝宗皇帝。

    两个孩子被带到了皇宫大殿,高宗皇帝一眼就看中了胖子,觉得胖子有福相,有皇帝的派头。

    赵伯琮也进了决赛,也不能让人家白来,高宗皇帝下令赏给赵伯琮二百两银子,算是作为亚军的奖金。

    一个七岁的孩子,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皇帝的权威,也未必知道二百两银子意义,随即磕头谢恩,准备离去。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但命运却能让人防不胜防。

    从远处、或者不知名处,一只野猫晃晃悠悠的走了过来。

    赵伯玖还是小孩子心性,而且是比较野蛮的小孩,上去就是一脚,把野猫给踢了出去。

    高宗皇帝后来当了太上皇,生活是比较腐化奢侈的,但做皇帝的时候,还是比较节俭的。临安并没有大规模的修建宫殿,房舍也是稀稀拉拉的,这才会有野猫的出入。

    高宗皇帝见这孩子如此野蛮,就说了一句话:“此猫遇过,何为遽踢之?轻易如此,安能任重。”

    命运瞬间逆转,中国历史被一只猫给改写了。

    赵伯琮最后时刻绝杀小胖子,被高宗皇帝纳为养子,由张婕妤抚养,改名赵瑗,最后成了南宋的第二任皇帝。而最后时刻自摆乌龙的小胖子,在将来只能官至温州都尉了。

    什么是细节决定命运?这就是典型案例!

    八月,秦桧因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被罢官。

    九月,金国又发生一场大事,云内节度使耶律奴哥揭发耶律余睹谋反。

    金廷下令追查,耶律余睹是真反还是假反,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国要搞死耶律余睹了。

    耶律余睹也是明白人,他想要活着,唯一的选择就是逃走。

    逃跑的结果很悲惨,很多人都受到了牵连,京统军萧高六被杀,蔚州节度使萧特谋因惧自杀。而余睹全家也被屠杀殆尽。

    不过话说回来了,天下之大,并无余睹的容身之地。

    耶律余睹逃到了西夏,西夏首先惧怕金国,而余睹的本钱也太少,只带着两三百亲兵。为了点力量,得罪金国太得不偿失了。走投无路的耶律余睹忧郁而死。

    十月二十日,余睹以及其儿子们的头颅,被部族节度使土古厮送到了金廷。

    耶律余睹是被叛变也好,是真叛变也罢,早在天会八年,就已埋下了伏笔。

    咱们说过,耶律大石率领臣民向更西部的叶州迁移,最后来到了伊塞克湖边上的虎思翰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耶律大石在这块土地之上四处征讨,建立一个强盛国家,后世称之为“西辽”。

    在经营着这片土地的同时,大石也没忘记国仇家恨。天会八年,耶律大石决定实施复国大计,率领七万辽国铁骑誓师东征。

    大石在出走叶州境内时,吴乞买就曾派遣余睹追踪耶律大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余睹并没有和耶律大石相遇。

    大石也因为军队无法穿越沙漠,不得已罢兵返回。

    吴乞买得知消息后,派遣余睹率兵深入漠北草原。

    漠北不是茫茫的草原,就是大片的戈壁风沙,行军本身就很困难,在加上沿途的部落在大石的鼓动下,根本不配合余睹。要人不给、要钱没有,金军寸步难行,余睹只得率部无功而返。

    你在大草原上用公款旅游了一圈,连个鸟毛都没找到,被训斥是在所难免的。被训斥的余睹害怕了,他没有利用价值了。

    人不怕被利用,就怕没有用。

    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降将,或许可以默默无闻的活下去,但作为金国人憎恨的辽人近亲宗室,他没有可能活下去,因为金国实在没有必要养着他。

    余睹心惊胆战之下,只好为自己谋划将来,他以狩猎为名,率领部下发动叛乱,但他的运气太差。

    动作还没做出来,就被同是辽国降将的耶律奴哥告发。

    上述是余睹的谋反过程,可在下在这段史料之中,没看出余睹谋反的可行性,他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对金国造成致命的打击。

    在下认为,耶律余睹蒙冤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耶律余睹之于辽是叛臣,之于金是有功之臣。且不说耶律余睹在对辽作战之中的功劳,就说天会三年,金国大举伐宋,余睹被任命为元帅右都监,面对四万援救太原宋军,余睹败宋兵于汾河北,擒宋将郝仲连、张关索,统制马忠,杀死宋兵万余人。

    完颜宗翰伐宋,余睹留西京。虽然没有拿得上台面的功劳,也没有出幺蛾子,套用一句俗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功劳越大,距离死亡就越近。一个颇有能力的辽国近亲宗室,金国始终是放心不下的。太祖时期还是恫吓,现在就是取命了。

    余睹的一生很是悲凉,被逼叛国,寄人篱下却始终提心吊胆,最终愤懑而死。

    只能说人生在世,来又如风,离又如风,世事不过是场梦。投胎是个技术活,下次练好了技术再投胎。

    同月,撒离喝上书请求攻取剑外十三州。

    金国在被吴玠打败后,急需要一场对宋战争的胜利,自然不会驳回。

    宋金再战于商丘,宋兵败退。

    宋兵李横所部大败了伪齐军队,收复汝州。

    十二月十四日,金兵已经拿下金州,乘势向汉中进军。

    天会十一年(1133)绍兴三年正月,金将撒离喝用少量部队牵制和尚原的吴玠,主力由长安经过商州攻打兴元府。

    (本章完)

第188章 188饶峰关大战() 
    撒离喝和王彦交战于沙会泺。

    王彦不能敌,便焚烧积聚的粮草,退保饶峰关。

    知兴元府刘子羽,派统制官田晟扼守饶风关阻挡金军,并驰报吴玠请援。

    吴玠当即率部、自河池(今甘肃徽县)日夜兼程三百,里赶至饶风关。

    到了以后,吴阶给撒离喝送去了数框橘子,说:“贵军远道而来,聊以止渴。”

    这一手是在恫吓用撒离喝,让他陷入迟疑,为自己争取时间。

    撒离喝果然大惊失色,以手杖击地说:“尔来何速耶!”

    二月初五,金军在撒离喝的督令下,一人披重甲当肉盾先登,两人披轻甲在其身后扶助登山,如果披重甲的人战死,则披轻甲的人重甲继续前进。

    吴玠令增援的洋州(今陕西洋县)义军,与金、均、房州安抚使王彦所率八字军,共三万余人,凭借险要地势,以强弓劲弩,轮番发射……

    宋军顽强坚守六昼夜,金军伤亡惨重,再也无力攻关,只好屯兵于关下。

    十一日,吴玠见有隙可乘,以每人一千两的代价召募敢死士。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五千名士兵参加了敢死队。

    吴玠打算用这五千士兵配合主力部队夹攻敌人,而然天有不测风云,有个被处罚的宋军偏将降金,引金军自蝉溪岭绕出关后,潜出饶风关背后,夜袭宋军郭仲荀部,占领山寨。

    金军占据高低,俯瞰饶风关,并以一部精兵攻宋军背后。

    宋军腹背受敌,被迫败退,吴玠收余部退守西县(今陕西勉县西),王彦率军奔达州(今四川达县市)。

    十三日,金军攻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

    刘子羽坚壁清野,率余部退至三泉(今陕西宁强西北),修建潭毒山以自卫。

    吴玠随即到三泉于刘子羽会合。

    吴玠料金军粮草难继,不能久驻,遂回师河池,准备断其归路。

    果不出吴玠所料,金军虽占据了不少地盘,但这些地方因饱受战火,抢掠的的东西,不足以支持军队消耗。

    金军粮草不继,加之疾病流行,撒离喝无奈,只好在四月初引兵北撤。

    吴玠派兵于武休关(今陕西留坝东南)袭击金军后队,金军仓惶不备,被斩及坠涧死者数千人,只好丢弃所获辎重而去。

    王彦也乘势收复了金州。

    金过开始谋划攻宋时,本以为吴玠在西边,想要通过隘阻地区,从东边发起进攻,没想到吴玠奔驰而至。

    金军虽侵入了三郡,但得不偿失,双方又恢复了战前态势。

    朝廷晋升吴阶为检校少保,充任利州路、阶、成、凤州制置使。

    吴玠认为和尚原距离四川太远,就将基地移到仙人关附近,由于仙人关多次阻击金军,被时人称为:“杀金坪”。

    再次期间,翟琮进入洛阳,俘获伪齐留守孟邦雄。

    李横攻破颍顺军,伪齐知军兰和投降,接着又收复颍昌府。

    二月初三,权邦彦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