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出现了,高宗皇帝觉得靠谱,适合留在自己身边,于是老张就飞黄腾达了。

    张浚见皇帝如此待见自己,各种为皇帝提抗金的建议,为此经常被黄潜善和汪伯颜讥笑。

    张浚当然不会管这些,和猪交往,你不能要求猪按人类的礼仪办事!只要高宗皇帝看中自己就行了。

    后来,金兵在南下,高宗皇帝南逃,张浚跟随宰相朱胜非在吴门抵抗金兵。

    朱胜非被召回以后,张浚单独驻守吴门。

    在这期间,张浚收服了数股散兵和盗贼。

    也就在这个时候,苗刘兵变发生,前面我们说了,张浚立了大功,被任命为枢密使。

    好事还没玩,双喜临门了。

    当时有一股万余人的盗贼群啸聚淮甸。

    面对这种局面,要么打,要么招降。打的话,老张并没有什么把握。招降的话,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

    你还别说,老张虽然是个糊涂蛋,但关键的时候还真不怕死。

    为了示贼以诚,张浚单枪匹马的来到了强盗的老窝高邮,对这帮盗贼进行招安,一通说服教育,这帮人就归入张浚的麾下。

    张浚任命头领薛庆为拱卫大夫、福州观察使、承州天长军镇抚使。

    所谓不怕死就不会死,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张浚是不怕死,可其他人并不看好老张,觉得老张此行就是自寻短见。

    张浚进入高邮以后,就有流言说张浚被薛庆干掉了。

    人走就会茶凉,更何况人死了,高宗皇帝伤感了一下,就罢了张浚的枢密使。

    几天后,张浚颠颠的又回来了,并禀告了自己的战果。

    据说高宗皇帝再三叹讶,觉得老张不仅命大,而且还特别有本事,如龙潭虎穴降龙伏虎,真是霸气测漏啊。

    本以为你华丽撞墙了,没想到你低调转身了,真是令人佩服,

    高宗皇帝概叹完了后,恢复张浚枢密使的职务。

    局面稍稳以后,张浚给高宗皇帝上书:说:中兴应当自关陕开始,考虑金人也许会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所以请行为川、陕宣抚处置使。

    现在的高宗皇帝,怎么看张浚都觉得顺眼,于是下诏,任命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并且可以见机处理官员升降。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权力了。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意的升降官员,何况是一个大臣。于此可见高宗皇帝对张浚的爱,是毫无保留的。

    在主战派中,张浚绝对是一个异数,至少在早年的时候,赵构对他信任是无以复加的。

    可张浚的才能,却让赵构有一种,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瞎了眼的感觉。如果是说在扬州是肉体上的阳*痿,那么张浚让高宗皇帝开始精神上阳*痿了。

    后来张浚在富平出的那个丑啊,不仅把南宋的家底给打光了,也把高宗皇帝恢复中原的雄心也打没了。当然了,这是后话。

    张浚上任之初,表现的很会用人。

    先以赵开为随军转运使,“专总四川财赋”。

    这位赵开简直成为川陕宋军的财神爷,“悉智虑于食货,算无遣策,虽支赏不可计,而资财常有余”,把财政搞得有声有色。

    又以曲端为威武大将军、宣抚处置司都统制。

    又荐吴玠吴璘为将。

    但是用人不等于会打仗,张浚真的是志大才疏,而且他还有浓重的文人性情,太过于刚愎自用,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正因为他的目空一切,后来被秦桧整的七荤八素,被活活郁闷死了。不过他死也算是活该,再让他祸祸几天,大宋就提前灭亡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秦桧还是有功之臣呢!

    当然了,他用的这几个人,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了,早被业界的专家看好了,张浚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说到这里,就可以把李彦仙能向张浚求援的原因说明白了。

    张浚虽是主战派,却不能理解李彦仙的意图。只是让李彦仙空城清野,据险保聚,待空隙而行动。

    这尼玛也太官话了。

    李彦仙得到回复之后,一口老血差点喷出,这人是个什么玩意?只好再次派人前去称述想法,但任你天花乱坠,张浚是王八吃了秤砣,就是不尿你。更何况,李彦仙也没有太多的争辩时间了。

    (本章完)

第154章 154大侠殒命,天地同悲() 
建炎三年十二月,完颜娄室率领折可求等将领、带兵十万攻打陕州。

    经过多年的交手,完颜娄室太了解李彦仙了,这次的行军很谨慎,没有冒冒失失的攻打。

    完颜娄室把部队分成十部分,打算从建炎四年正月开始,每队攻打一天,就这么轮流着打。

    按说打仗那有这么打的?

    打仗就该一鼓作气,你轮番打,很难把对方迅速消灭,反而会让对方越打战斗力越强。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在刚有苗头的时候,就该一泡尿将其剿灭,你的尿量不够,反而会助燃的。

    咱们说的只是常态,对孤城来说,死一个人,就少一个人,完颜娄室就是要耗死李彦仙。

    这招不仅只是一个“耗”字诀,更是一种自我保护。李彦仙再能打,我分成十部,你不可能把我一次性消灭。

    陕州才有多少兵,只能靠计谋,不能靠实力。靠计谋打败了一部分军队,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我还有九部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车轮战摆出,李彦仙也是一惊,完颜娄室不好对付了。

    但老李不是常人,压抑住心中的慌乱,依旧是一副平常的意态。他登上望楼,大肆作技宴乐,地里却令士兵深挖地道,直通至金兵大营。

    地道完成之后,李彦仙派健卒冲出,在金兵营寨举火焚烧,亲率大军冲杀出城,金兵大溃,后退数里扎营。

    完颜娄室又受惊了,好歹也是一代名将,怎么在李彦仙的面前,永远脑子都抖不干,永远被水泡着,真是郁闷啊。

    但转念又一想,自己有十万大军,只要按照这个计策,可保事万无一失,不能因为一次小败就如此惧怕,不能丢了大金男儿的脸。

    先学会不郁闷,再学会郁闷死别人。完颜娄室想明白了,便回到陕州府城下,和李彦仙耗了起来。

    金军虽然败了,陕州城也是一片惨相。

    金兵利用鹅车、天轿、火车、冲车等攻城工具,加强了对陕州城的围攻。

    李彦仙在战斗中被金人炮火所伤,全身糜烂,仍坚持不下火线。

    战争惨烈不用说了,因为没有战争不惨烈的。更为要命的是粮食就要吃尽了。

    李彦仙只能带着军民煮豆子吃,取豆汁喝。

    哇,新鲜豆浆呀,好东西!可咱们要知道,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在新鲜的豆浆也没有一碗米饭来的实在。

    这个豆子从哪里来的就不清楚了,可想而知,豆子也不会很多,很快就会吃完,李彦仙看着在城外的志在必得的金军,只能继续派人找张浚求援。

    张浚没有李彦仙的计谋和魄力,但是绝不是像杜充那样没有担当的人,支援各路军队那是他愿意做的事情。

    可问题来了,张浚太二了,他让手下的人拿着金币犒劳陕州府的军民,你这不扯淡吗?对李彦仙来说,米饭比金币重要的太多了。

    当然了,张浚也让都统制曲端率泾原兵支援李彦仙,但是曲端讨厌李彦仙这种半路出家的军人,更嫉妒李彦仙的功劳比自己大,官位也比自己大,所以死活不去救李彦仙。

    你这不是扯淡吗?就算李彦仙得罪你了,可是陕州城百姓可没得罪你,你这么干对得起天地良心吗?不能否认曲端是一代名将,但是心胸狭窄也是一代难寻。

    所以老曲最后的惨死,不能算是冤枉他。岳飞的功劳比曲端大多了,死罪当中也有一条援救淮西不利。由此可见,支援不利是大罪。

    曲端按兵不动,张浚就懵逼了,他能调动的所部太过遥远,而且路途极度不通畅,根本无法支援。

    看这张浚满脸的“二”字,手下幕僚对张浚说:弱国金人在短时间内攻下陕州,黄河边得所有城池就全丢了,之后金国并可窥视巴蜀。我们必须出兵,死马也要当活马医。

    张浚一想也是,于是兵出长安,但是行军实在是困难,几乎无法前进。

    李彦仙的手下邵隆、吕圆登、杨伯孙也从外面来援助,由于道路艰险伤亡很严重,仅仅有很少很少人到达而已。

    在这种环境一下,陕州依旧一次又一次的击败金兵。

    完颜娄室很纳闷,没见过这么会打仗的人,这种绝对是人才,哪里是折可求这样的人能比的?

    娄室起了招降李彦仙的念头,派使者到陕州城内对李彦仙说:只要你投降,就任命你做河南兵马元帅。

    李彦仙是何等样人,一代大侠,天之骄子,哪能屈膝投降。不仅没投降,还把金国派来的使者给斩杀了。

    完颜娄室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金人更加猛烈的攻城了,可是老李有如大神附体,陕州城就是不破,

    金人无奈,再次用招降的计策,派人在城下喊话说:只要投降,给予以前许下的官秩。

    李彦仙没有答话,直接用强弩射死了喊话的人,算是给了完颜娄室答案。

    完颜娄室之灾闹不明白,李彦仙为什么这么淡定,一直于他开始怀疑淡定,是写在腚上,还是写在脸上。

    战争就这么一日一日的进行,李彦仙设置钩索,每天钩取金人,撞击斩杀在城楼上。可是城墙上守卫的陕州宋兵伤亡日尽,金兵的攻势则越来越猛……

    以弱毙强,需要乘着强打盹,娄室是不会打盹的,因为他已经被打怕了。

    若强严正以待,弱决不可能会胜。

    终于,在建炎四年正月十四日,陕州城破……

    李彦仙率领军民展开巷战,身上中箭无数,左手臂多次被敌人砍中……

    完颜娄室很看重李彦仙,重赏招募人生擒李彦仙。

    李彦仙看到大势已去,因“不甘心用身体承受敌人的刀刃”,而换上破旧的衣服逃走渡过黄河。

    不久之后,李彦仙听说金人士兵屠杀抢掠,不由得慨然流涕说:金之所以纵杀于此城,是因为我坚守的缘故啊,我还有什么面目,生活在这个世上呢?”于是投黄河而死,终年三十六岁。

    (本章完)

第155章 155金兵北反() 
一代名将周瑜也是在三十六岁去世,可周瑜取得le 赤壁之战的胜利,如果不一本《三国演义》把周瑜黑的一无是处,那么一生没有吃过败仗的周瑜,将会有更响亮的名头。而我们的主人公,其才智绝对不输于周瑜,却落得如此下场……

    一代大侠,一代军事家,一代武术家陨落了!!!副将邵云、吕圆登、宋炎、贾何、阎平、赵CD等人也一并殉难。

    青史几多名姓,红尘难遇奇才。一年陕州秦汉关,铁剑长鸣未入匣。西风声长啸。

    风骨弥漫千年,青丝白衣清秋。少时心事关山难,功业如梦隔苍山。雄魂尽尘埃。

    在下胡诌几句,是对大侠的哀思,哀思不会尽的,因为那些真真傲骨,是中华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是这些人,让在下觉得,生为一个中国人,该是自豪的。

    除了李彦先的弟弟弟李夔、儿子李毅得以幸免,全家遇害。

    张浚接受皇帝的诏命,赠李彦仙为彰武军节度使,在商州建立祀庙,号忠烈。用李毅为官,给予住宅一处,田土五百亩。

    绍兴九年(1139),宣抚使周聿请求朝廷在陕州立庙,取名“义烈”。

    后来,南宋把商、陕州割让给金人,便把李大侠的庙迁到阆州。

    乾道八年(1172),易谥号“忠威”。

    宋史对李彦仙还有一段记载:彦仙身材高大而且脸长,严厉不可进犯。以信义治理陕州,违犯命令者即使贵要也严惩不贷。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乐意为其所用。他具有运筹谋略,善于应变。

    曾经到青涧一带,突然遇见金人,众人都陡然一惊,彦仙依傍山势树立疑兵旗帜,慢慢地占据柳林,解甲自如。金人怀疑有埋伏,引兵而去,彦仙追袭金人于险要之处,金人践踏伤害纵横相枕。

    关东都被金人攻下,惟独陕州保全,金人决心打算攻下陕州,然后合力向西进攻。彦仙以孤城控扼要冲之处又一年多,大大小小战斗二百次,金人不能西进。州城陷落,百姓没有二心,即使是妇女也登上屋顶用瓦石投掷金人……

    也因此激怒了金人,愤怒的金人毁掉了城市杀死了居民,整个陕州几尽灭亡。

    陕州终于被拿下了,而江淮战线则告一段落,完颜宗弼所部经过长时间的征战,已成强弩之末了,急需要休整。

    完颜宗弼不敢把部队放在江南休整。首先士兵就水土不服,其次在没有援兵的状态下,宋兵一旦聚集了力量,肯定会给自己致命一击。

    不过,撤兵也很麻烦,之前一路向南,没有占据撤退据点,也就是说没有退路。要想顺利的撤退,就得先把回路打通。

    完颜宗弼的运起用光了,他军队选择了楚州作为退路。

    楚州的守将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赵立,老赵是个能人,文韬武略都不在话下。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兵,老赵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并在城下造了火池,只要金人开始用攻城器械攻城,严阵以待的宋兵就用钩子,钩取金人投入火中。

    金兵很郁闷,面对这种狗血战法,实在是不知所措。兵书战策之上没说啊,这算什么啊,你老赵到底按不按规则出牌?老子很不适应你的打法的好不好?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金军玩起了敢死队的干活。

    敢死队是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存在,赵立才应该用这个战术,在江南抢了个盆满钵满的士兵,回去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个时候怎会有卖命的心情?

    见到敢死队被打了回来,宗弼也知事情没戏了,便打算集合所有力量一起北返。

    此时金军的主力还在江南,二月初三,金军从明州退到了临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