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士、越州教授。

    宣和二年,赵不试再次遭贬,降为承务郎、知泾县事。

    老赵心态不错,依旧能在任上奉公廉洁,考察民情,开荒修渠。在泾水弋水两岸开出无数良田,并亲开县学,教化百姓,使得当地政治清明。

    这一系列的所作所为,深受泾县百姓爱戴。

    (本章完)

第132章 133英雄郭永() 
完颜昌这么大的干部,还会主动和我说话,可见他有多么的爱我。投降!必须投降!

    对刘豫来说,投降比起抵抗,痛快多了,至少不会死。但投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内部就存在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做汉奸。部将关胜就不愿意投降。

    关胜在《水浒传》里被演义了一把,在梁山好汉里,做第五把交椅。这仅仅是演义。

    刘豫虽然软弱,不是没脑子的人,知道要想投降,必须把最大的主战派给弄掉。主要的抵抗派死了,其他的人就好办了。

    于是派人暗杀了关胜……

    梁山好汉神仙下凡一般的传说,就在此刻,小脸蛋被刘豫给拽着陆了。

    在《水浒传》里,关胜虽只是第五把交椅,但武功仅次于卢俊义,怎么就被刺杀了呢?演义注定只是演义啊。

    完颜昌也不食言,保奏刘豫为做安抚使,治理东平。

    刘豫大喜呀,原本只是企图保命的,没想到还升官了,那是对完颜昌千恩万谢不在话下。

    谢谢说完了,总得在表表决心,当时完颜宗翰进攻大名府,于是刘豫收拾济南的军队组成伪军,前来给金国人打下手。

    完颜昌搔首弄姿回眸一笑,就迷得刘豫神魂颠倒不知所措。

    当时四处金兵横行,即便是大名府,如此重要的地方也是毫无战心。

    当时大名府知府张益谦,自知大名府不足以抵挡金人,准备撒丫子跑路,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软骨头,提点刑狱郭永慷慨激昂的说:“北门所以蔽遮梁、宋,彼得志则席卷而南,朝廷危矣。借力不敌,犹当死守,徐锉其锋,待外援之至,奈何弃之?”

    一顿抢白下来,张益谦讪讪不好意思,就留了下来。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张益谦人留下来了,心可早就走的没影了,那有心事做攻守的准备呀。所有的重担就压在了郭永的身上。

    金兵扬着尘土,浩浩荡荡的从天边出现,完颜宗辅看着紧紧关闭的城门,心中一阵冷笑,还有蝼蚁撼树的傻瓜?

    既然你不服,我就打的你服。于是命令士兵四散开来,准备攻城工具……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更不需要理由,大名府里的郭永带着勇士突然冲了出来……

    完颜宗辅大惊失色,难道完颜宗翰濮州故事又要在演一次了吗?宗辅有点蛋疼。

    幸好郭永兵少,只是一种骚扰的形式出现,双方一接仗,很快就分开了。

    像这样的骚扰,可以说日夜不间断,起到了阻碍金兵进攻的作用,但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毕竟骚扰是无法击溃金兵的。

    郭永夜缒士兵出城向朝廷求救,可是朝廷现在又有什么兵力可调?求援只是一种精神的安慰罢了。

    金兵越是打不下来,便围的越急。

    郭永带着勇士反击,双反伤亡都很大,尤其是作为攻城者的金兵。

    完颜宗辅的脸有点发热,怎么就搞不定老郭呢?事情是经不起琢磨的,只要你想,就一定会有办法。

    宗辅突然坏蛋附体,当然他也不是什么好人,有了个坏主意了。他把东平府和济南府的汉奸弄到城下喊:“二郡已降。降者富贵,不降者无噍类。”

    “哇……”

    投降派沸腾了,原来投降不仅可以活,还可以富贵呀。

    不仅仅是投降派,不少人所以抵抗,是害怕金国攻陷城池以后,不会放过自己,现在看到这种情况,也跟着动摇了。

    郭永无可奈何,大声对着张益谦等人疾呼:“今日正吾侪报国之时。”说完,上城安抚士兵说:“王师至矣,吾城坚完可守,汝曹努力,敌不足畏也。”

    这是骗人的话,稍微有点远见的士兵都明白,哪里有什么援军。若真有援军,东平和济南也不会轻易被拿下。

    有些忠义的士兵,也被郭永的行为所感动,哭着保证会誓死守城。

    活在一个***的时代里,对凡事都要抱着去他妹的心态。不能去批评那些动摇者,他们只是想要活着的权利,但对于那些坚持的人,我们要用心去赞扬他们,他们用生命诠释的了人性的光辉。

    人生为了什么活着?在下并不知晓答案,但在下觉得,人是应该为了准则而活,为了那些自己认同的准则,即便牺牲了自己,也是光辉的。

    黄家驹的歌声了有一句经典的歌词:“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我们该为那些坚守信念的人鼓掌。

    第二天,刘豫的部队开了过来,刘豫的部队这次没有攻城,而是用炮车发射断碑残础之类的东西,轰击大名府的城墙,很快“楼橹皆坏,左右蒙盾而立,多碎首者。”

    一顿狂轰之后,大名府的城墙,出现了一个缺口,于是金兵、伪军一拥而入……

    大名府陷落……

    郭永看着眼前一切,呆呆的站在城墙之上……

    手下的人拉着郭永躲藏,被他拒绝了……

    郭永的儿子们跪在地上,请求郭永离开……

    郭永长叹一声说:“吾世受国恩,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

    人生本无根,浮如陌上尘。年年陌上枯百草,日日楼中望夕阳。在世如莲,净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知我心者为我忧,不知我者为我求。

    这一世,从雨中离开,不为绽放漫天湖海,只为涤尽俗世尘埃。

    张益谦和转运判官裴亿二人率众投降,完颜宗辅问这帮人:为什么到了城破以后,你们才出来投降?

    这帮人厚颜无耻的说:是因为郭永不让我们投降,要不是他,我们早就投降了……

    完颜宗辅也懒得理会这帮二货,就派人去召郭永。

    郭永正了正衣冠,南向拜了几拜,脱掉官帽带上幅巾,跟着金兵到了完颜宗辅的所在地。

    完颜宗辅看到郭永来了,故意阴阳怪气的说:“是哪个阻止别人投降的?”

    郭永直视完颜宗翰说:“郭永。”

    完颜宗辅一看,这人气度不凡,又能打仗,是个人才,哪里是那帮软骨头可比,就换了一副脸孔,许以富贵,招降郭永。

    (本章完)

第133章 134郭永生平() 
这可让郭永动了无名真火,指着完颜宗辅大骂说:“无知犬豕,恨不醢尔以报国家,何说降乎。”

    这话的意思,大家都看懂,在下就不解释了。

    完颜宗辅大怒,这一路被骂过好几次了,怎么“没素质”的人这么多?但人才难得,就忍一忍吧,命令士兵把郭永带下去,冷静冷静在谈谈。

    郭永没打算冷静,怒吼说:“胡不速杀我死?当率义鬼灭尔曹。”

    面对此时此景,就算是玉皇大帝失手摔下的电饭煲,也该感动的稀里哗啦吧。当时在场的宋兵降将,很多人都为之落泪。

    完颜宗辅大怒,你搞什么搞,还言传身教的宣传“骨节”教育,让这帮铁杆汉奸起了一丝内疚的心情。

    完颜宗辅觉得别偷鸡不成蚀把米,别让让这些汉奸也变的不奸了。

    于是举起骨朵,打断郭永指着自己怒骂的手臂,后再补一刀,郭永英魂飞往奈何桥……

    悲伤逆流成河,到底瘦了谁的脸?痛了谁的心肠??大名府百姓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都为之哭泣……

    骨朵是一种类似长棍的兵器,用铁或硬木制成,顶端瓜形。大概的样子,就好一个小小的南瓜,戳在了棍子的顶端。

    这个武器,很符合万圣节的气质,假妖怪们喜欢用。

    杀了郭永,也没理由放过郭永的家人……

    金兵离开以后,百姓将郭永及其家人埋葬。

    后南宋朝廷追赠为:赠中大夫、资政殿学士,谥勇节,官其族数人。

    梅花落,余香留。世间不断忠义梦,民心总有英雄魂。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小时侯刚强聪明勇敢果断,身高七尺,美髯飘胸,神采奕奕。老郭是个官二代,能进入官场是凭借祖辈的功劳,最招担任丹州司法参军。

    当时的丹州太守是个习武之人,咱们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太守大人会武术,还是个典型的流氓,干起伤天害理的活计,那是无所顾忌。

    郭永乃耿直之人,多次和太守对着干。

    太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爱我的人我可以不爱,不爱我的人就往死里踹,一会用砖石星辰拳,一会用天马流星拳,一会又用凤凰幻魔拳,企图把郭永打成浮云。

    但人郭永就是新闻联播的命,管你怎么换台,都尼玛没用……

    太守实在是没办法了,也不能把他干掉,毕竟是朝廷命官。于是就上书朝廷说郭永是个人才,朝廷应该重用。

    太守这一招是相当高明,说郭永坏话的话,是有难度的事情。

    人家郭永为人耿直,没有把柄抓在他的手里,而自己却有很多把柄在对方手里,搞不好,自己就被和谐了。

    其次,这样也让朝廷比较信服,也会让朝廷觉得你心胸宽广,万一以后真闹掰了,这样的铺垫,对自己也是有利的。

    你若是说对方不好,朝廷可能没时间搭理你,官官不和的事情太普遍了,而且也会让郭永大不爽,会更起劲的找麻烦。

    朝廷的文书还没下来,这边两人又呛呛上了,太守为了袒护一个人,竟要修改已经结案的卷宗,郭永当然不同意,但是太守毕竟官大,最后还是太守胜出。

    没多久,朝廷的文书就到了,把郭永安置在清河县,不久主持大谷县政务。

    和对手不对付,不一定非得搞死对方,把对方弄的远远的,也是一种办法。

    清河县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的熟悉,那是了,打虎英雄武松的老家呀,当然金瓶梅里说法不太一样。

    清河县属于今天的河北邢台,所以武松的身世,也有了争议,有人说是山东人,有人说是河北人,两派各有说辞,关于这种闹腾,咱们就不管了。

    大谷县,大约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大谷县,在宋朝的时候,隶属于太原。

    当时太原的统军干部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吃喝玩乐那是必须的生活需要,花钱自然如流水一般。这帮人不可能自己花钱,都是公款。公款这种东西是有限的,跟卫生纸是一样样的,你天天这么乱搞,肯定很快就没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钱没了,就弄羊呗,这帮人开始压榨百姓了。

    官员压榨百姓这个事情,历朝历代都有,这是固有的阶级矛盾,没有什么好说的,权利在那个阶级,那个阶级就老卵一些呗。

    什么是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不一定是上下级,更多的是平级之间的相互倾轧。

    就说现在,城管欺负小贩,小贩爆发弄死城管,这就是阶级矛盾。

    小贩也好,城管也好,和在下一样,都是屌丝,屌丝何苦为难屌丝呢?

    话题扯远了,咱们回来。

    压榨百姓得有个度,显然太原的那帮孙子,是没有底线的人。

    他们每次设宴招待的花费,就会有黄金千斤。咱们在提一下,所谓黄金是之铜。

    前一旦不够,就从各县索取,尤其是富饶的大谷县,就成了最肥最有毛的羊。

    要在平时也就算了,可现在郭永来了,情况就一定会有逆转。

    郭永就给这帮人的头头写信说,你们要钱我是没有的,若是你们一味强逼,那么我就不伺候了,我辞职回家。

    那帮人也不敢把县令给逼的回家卖红薯,只好稍作收敛,但肯定是记恨于心,

    这件事了以后,大谷县长时间不下雨,一些受了长官指使的巫师,开始借着这个说什么天灾人祸,盘剥百姓。

    郭永那是什么人,读书人,知道什么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把这帮巫师给绑在太阳底下暴晒,结果吊诡是事情出现,竟然下雨啦!

    这些这帮巫师是百口莫辩,按照巫师的理论,那么造孽的就是你们这帮巫师,如果你们说的都是乱语,那么招摇撞骗的罪名是吃定了。

    这端尴尬的过往不仅记载在史书当中,还被当地百姓刻在了石碑上。

    下雨的事情搞定了,怀恨在心的领导们很不爽,这小子运气太好了,咱们就不姓你小子**比别人干净。

    (本章完)

第134章 135英雄难立足() 
为了能找到小辫子了,领导们派人四处刺探,可是郭永争执廉洁的人,哪有什么污点让你们欢乐啊。

    这帮人很有信念,坚定的相信目标可以实现,不断派然在大谷县游荡。

    开始的时候,郭永并不知道这事,可是这帮游荡的间谍,仗着身后有势力、上面有人,竟然和老百姓起了冲突。

    老郭不管你这些,你飘着我管不了,你扰乱和谐社会就是不行,不管你上面有人还是下面又人,抓了,统统抓了。

    抓了以后,就审问出端倪了,老郭也绝,把这帮人安了一个扰乱社会治安的罪名送到太原府。

    太原府官员那是一个郁闷啊,脸都掉裤裆里了,却也没办法把郭永怎么样。

    郭永凭着一腔为民热血,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以至于后来郭永调走几年以后,途经大谷县的时候,当地百姓依旧热情的挽留他,就如同他当初离开的时候。

    后来,郭永调任为东平府司录参军,依旧每件事办的都仅仅有条。

    当时郭药师屯边,这人残酷寡恩,虐待百姓。

    郭药师这个人我们前面提过。

    安抚使王安中一介文人,不敢拿郭药师怎么样,郭永当然不会像王安中一样骨头软,找了一个机会见到了郭药师,二话没说,上来就问道:“朝廷负将军乎?”

    郭药师一惊,不对呀,这茬不善呀?硬着头皮反问说:你这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