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消息走漏了,汉人群情激奋啊,我们用命保护你们这搞笑的******,你们就这么对我们?

    郭药师也是汉人,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就和部众们商量投降宋朝。本来老郭以为会有人反对,小心肝还噗通噗通的乱跳,没想到他把话刚挑明,其他人是“万口喧呼,无不响应,遂囚监军萧余庆等,乃遣团练使赵鹤寿帅精兵八千,铁骑五百,一州四县奉使来降”。

    咱们不说郭药师如何声具泪下的上表请降,又以涿、易二州为献礼。单说宋朝觉得很开心,任命老郭为恩州观察使并依旧知涿州诸军事。其他常胜军首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也各升迁以抚之,隶属于刘延庆部。

    老郭其实也很开心,毕竟他也不知道大宋朝是什么货色,他一心还在唱着香飘飘呢,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站在茅坑里了。

    老郭的投降让大宋朝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两个州。这一下大宋朝一直在胸膛以外的小心肝,回到了胸膛呢?终于淡定了,咱们是没打胜仗,但是辽国人怕啦,不怕怎么会来投降的?得知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

    再整军备,精武威扬,再次伐辽!

    种师道是被整下去了,于是童贯又带着刘延庆和降将郭药师将十万大军前来讨伐。这气势汹汹的样子,辽国人就害怕了,这大宋的军队怎么就这么多,刚****败十五万,现在又来十万,咱们现在在把这十万打败,他会不会在来十万,大宋据说有一亿多人,集中个上百万军队那绝对是小KS。

    更何况,现在的北辽根本不可能承受两线作战的压力,于是就派韩昉出使宋营见童贯,求和。童贯自然还是一口就拒绝了,并把试图磨唧的韩昉给轰出了大营,韩昉知道自己这一回去,辽国就算是完蛋了,就在院子里放声大哭,边哭边骂,说:“辽宋两国,和好百年。盟约誓书,字字俱在。尔能欺国,不能欺天。”所谓的“盟约誓书”就是澶渊之盟。

    后来靖康之变,是不是落井下石的报应呢……

    所谓念旧民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是每一个华夏王朝的君主应该去做的事情,可是时也,势也。若时势琢磨不明白,只能让自己难堪。

    或许政治没有什么道德,但肯定有权衡,一个政治家不是凭着自己个人的喜怒哀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你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命脉,老百姓的苦乐,徽宗皇帝权衡的太少了。

    最近英国脱欧就是一个很搞笑的事情,咱们不是说脱欧好不好,作为局外人咱们无权发言,反正这种事情谁用谁知道。咱们要说的是,脱欧领袖鲍里斯·约翰逊在英国公投脱欧之后,竟然宣布不玩了……

    滑天下之大稽!破旧可以,但必须立新,否者你就是一个纯喷子,纯纯的喷子,24K的纯喷子,一个纯粹靠肾上腺思考的人。这种人何曾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

    在说一个例子,就在大宋朝神宗时代,神宗皇帝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其他官员反对。反对者认为:“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神宗退了一步,就改为:“刺配远恶处”。大臣们还是不同意,说:“士可杀不可辱”。

    宋神宗不由得感叹道:“快意事做不得一件。”

    大臣们则称,“如此快意事做不得也好”。

    ……

    作为国家的领袖,快意的事情少做点还是好的,毕竟快意的事情就那么点。皇帝做的多了,老百姓可就没活路了。

    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鲜花,你的没一个支持都是在下前进的动力,谢谢。

    (本章完)

第52章 蝴蝶的翅膀() 
题外话说的有点多,咱们回到书中。既然不能和,辽国只能被迫迎战,辽国耶律大石和萧干领兵前来,此次的辽兵更少,两万还不到。双方对峙于卢沟,人数少的辽国先发动进攻,一场激战下来,战了个平手,据说辽国兵还略战上风。

    这个时候降将郭药师就出主意了,说:“现在辽国兵少,能打仗的兵几乎都来到了卢沟,咱们应该分兵去攻打防守空虚的辽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城,耶律大石和萧干也就不攻自退。”

    刘延庆觉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是个理!于是派遣郭药师和高世宣率领五千兵士偷袭辽南京,你说人一个南京你六千人打,怎么也少了点,但是刘延庆害怕分出去的太多,自己干不过耶律大石和萧干。

    郭药师不愧是百战名将,高世宣也是一时俊杰,两人半夜渡河,天刚亮就到了辽南京城下,趁辽国没有防备,很快拿下了迎春门……

    历史总是很搞笑……

    如果脑残会飞的话,这里便是一个宇宙最大的飞机场!如果脑残是猪的话,这是最大的猪圈!

    宋军拿下迎春门以后,按理该接着接着打内城和宫城。不,咱们先抢东西!于是鸡飞狗跳的事情就上演,这帮宋军跟小鬼子进村似得……

    这样一来,就激起了这个南京军民的反抗,而且也给辽国留下了组织反抗的时间……

    辽国太后萧普贤女见城门陷落,立即派人送信给耶律大石和萧干。这二人也没办法,只能丢车保帅,回兵救援都城。

    要说辽兵退了,刘延庆你该乘机掩杀呀。人刘延庆牛叉,人家选择了不追杀。他的逻辑是,既然你辽国人跑了,就说明咱们拿下了辽南京城,他们要跑就让他们跑呗,我现在去追,万一打败了这多尴尬,于是晃晃悠悠的向辽南京进军。

    刘氏家族在这个时代不是打仗的,是用来的搞笑的,他的儿子刘光世更是在这段历史中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儿子是典型的官二代。

    官二代也不都是傻帽,但小刘一个****中的战斗逼,孬种中的垃圾种。他这种人就适合上课睡觉觉,下课打闹闹,考试死翘翘。

    打仗不适合他爷俩,将来岳飞被治罪的起源,就是刘光世这小子临阵脱逃……

    你老刘慢,人家耶律大石和萧干可不慢,结果这六千人被回援的军队和城内的军队两面夹击,就逃回了几百骑兵,高世宣战死,郭药师运气到不错,下马装成小兵跑了……

    辽国军队出城追击,恰好碰上刘延庆晃晃悠悠的宋军。宋军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解放了辽南京了吗?怎么又来了这么多辽国人?当时全军上下就两个能形容:大骇!掉头就跑!都不用辽国人动手,自相践踏就死伤无数,又一场大败。

    怎么说呢,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有人说的好,为什么在王朝末世的时候,庙堂之上占据高位的都是脑残呢?因为大臣的智商取决于皇帝!

    童大公公着急了,这怎么办,这没法向皇上交代。于是童大公公就看是想歪招了,派人去找金国人,说:我们国家是仁义之国,不喜欢杀伤人命,辽南京城想麻烦你们给打一下。

    咱们转圜先说金国,十月一日,大圣皇帝到达奉圣州,接着下发诏令说自己优待投诚者的政策,于是蔚州紧接着投降。

    五日的时候,耶律余睹遣送蔚州降臣翟昭彦、徐兴、田庆前来朝见。大圣皇帝不吝赏赐,命翟昭彦、田庆为刺史,徐兴为团练使。

    只是翟昭彦、田庆两个人,觉得投降还没以前待遇好呢,于是杀掉了知州萧观宁,再次造反,不过这个造反有点短,九天再次被平定。大圣皇帝竟然依旧没杀了这两个人,只是打了板子,降职留用。这也不知道是什么逻辑,造反依旧还能活?这也许就给耶律余睹将来的造反埋下了伏笔,毕竟造反只是降职而已……

    很快大圣皇帝就到了北辽的势力范围以内,北辽太后萧普贤女又来谈和,希望能册封亲王,这个时候金国实在是没兴趣和你谈了,除非你不当皇帝,做一个南京留守。

    而恰巧这个时候童贯的使者来了……

    其实大宋的丑态,金国人是看的一清二楚,先是人两万人弄你十五万,后人一万多弄你十万,你们大宋还好意思吹,爷法眼一开就知道你是个什么玩意。你们应该找找一个小兽医,治治自己吹牛逼的毛病。

    就算你是练嘴的,还练的不咋地,还仁义之师,难道我们就是野蛮人吗?爷不和你计较嘴上的功夫,帮你打可以,军费你得给,天上掉烤羊的事情是没有滴。

    要钱好办,就怕你不开口。对童大公公来说,一点军费而已,自然是一口答应。老子有的就是钱。

    咱这里要说明白一件事情,大圣皇帝你错了,大宋就没把你们当成人看。

    大圣皇帝派遣完颜宗望率七千军队作先锋,完颜迪古乃从得胜口出兵。完颜娄室作为左翼,完颜婆卢火的军队充当右翼,取道居庸关。

    此时辽军大骇,金国人可不是大宋,那么好打,完啦。

    北辽朝廷是一致认为,现在南京是守不住了,要跑,关键往哪里跑是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最后耶律大石拍板去投靠天祚皇帝。

    当时很多人是不愿意去天祚皇帝那里的,毕竟咱们这些人可把人家降为湘阴王了,咱们这是谋朝篡位,你这去不是找死么?

    不过你没地方可以去,现在耶律淳死了,你换谁当皇帝都没有太大的号召力,还不如在归附天祚皇帝,小鸟虽小,可它玩的确是整个天空。咱们现在没有一个是长羽毛的。

    何况这些人还有一点幻想,现在天祚皇帝把萧奉先给干掉了,就有可能劝说天祚皇帝抵抗金国咱们还是有希望的。于是这帮人就弃城而逃。

    其实这帮人真的是做梦,贱人永远都是贱人,就算经济危机了,他也贵不了!你指望天祚皇帝能重振雄风?好吧,就算你一泡尿把天祚皇帝给浇醒了,现在的辽国也是不可能干过金国的,只能说实在是没地方去了,总不能向大宋投降吧?

    这就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

    你们这帮契丹贵族跑了,你还能指望那些士兵为你作战,于是刚刚抵达居庸关的大圣皇帝,就接到了辽国知枢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枢密使曹勇义、副使张彦忠、参知政事康公弼、佥书刘彦宗这六个留守的汉人的投降书。

    第二天,这六人率领留守的百官前往大圣皇帝的军营,请求赦免自己的罪过。大圣皇帝自然是大笔一挥全部释放。

    又过了一天,是十二月六日得时候,大圣皇帝坐到了德胜殿的宝座之上,群臣肯定是山呼万岁,一通猛拍。

    大圣命令左企弓招抚燕京各州县。前面是一帆风顺,没想到后院起火。黄龙府出事了,安福哥造反了,黄龙府那是金国心脏。后来的岳王爷不就说过直捣黄龙这样的话么……

    好在金国现在是方兴未艾的一个民族,经得起折腾,完颜宗辅和乌古乃(当然不是景祖)带兵平定了叛乱。

    这边唱来,那边和。这又过了一年,金天辅七年(1123)、大宋宣和五年,辽保大三年。正月三日辽奚王萧干自称皇帝了。

    花开很多朵,咱们说说萧普贤女和耶律大石这帮亡魂,一路狂奔寻找天祚皇帝。

    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鲜花,你的没一个支持都是在下前进的动力,谢谢。

    (本章完)

第53章 穿了低胸还捂着() 
人在路上闲的的没事干,就容易陷入琢磨的状体。辽奚王萧干越寻思越不对,自己这帮人找到天祚皇帝,天祚皇帝翻脸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他要翻脸了,自己的小命可就葬在那里了,人死了,那就真无力回天了。如果我死了,天祚皇帝能够振作起来,重新建立大辽帝国也就罢了,就当杀生成仁了。可是天祚皇帝就是一个每天退化三次的昏君,自己死也是白死,既然是白死,我和你们这帮人混在一起干嘛?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能上吊的梁。我不和你们一起吊死在一个棵树上。

    于是就和萧普贤女以及耶律大石在松亭分军,耶律大石就带契丹族的兵走了,而萧干带着奚、汉、渤海三军回到奚族的故乡箭笴山地区。

    萧干回到故地以后,那帮奚人就像见到活菩萨一样,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整的跟领导视察工作似的,满大街都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

    这帮人这么兴奋,是因为金国人太能祸害人了,现在自己人回来了,咱们都有救了。于是这帮人和将士们就拥戴萧干坐皇帝。

    萧干到也是一个实诚人,既然那个皇帝靠不住了,我当就我当,反正我们奚族和契丹族是同种同源的表兄弟。

    悲伤左拐,幸福也未必就能抵达。萧干不揣冒昧的干上皇帝了,这招是相当作,相当大脑缺钙的,你低调一点金国未必能来弄你。你现在装逼,装成了奚国神圣皇帝,那还得了,何况你这皇帝干的真是有模有样,立国大奚帝国,改元为天阜。

    有些东西,想起来总是很美好的,于是在你的想当然中,荒废了一场本来可以很开心的现实。

    不知道这个天阜是不是冲着大圣皇帝的天辅的年号来的,不然怎么读起来就这么像呢?

    这还没完,设奚、汉、渤海三枢密院,分管三族事务。改东西节度使为二王,分司建官。没钱怎么办,自己造,于是大奚帝国的“天阜通宝”就问世了。钱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这“天阜通宝”到现在还有残存。

    只要锄头舞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一时之间奚国军队曾发展到七八万人。就这军力比起后来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还要牛一些。西辽能混的风生水起,而萧干却****爆了,主要是因为西辽地理位置好,隔着一个大沙漠,距离金国太远,金国没办法弄他罢了。

    这边金国又有搞蛋的事情了,大圣皇帝竟然把萧干叛乱迁怒于自己的幼弟完颜昂,对谙班勃极烈吴乞买说:“完颜昂这小子干活不利索,让他迁徙百姓去岭东,没想到这小子给我玩花的,竟然骚扰百姓,搞得很多人因此叛逃。按照法令的话,自然要严重处理,先把他关起来,等事情搞明白了,在处理这小子。”

    这件事情真的很可疑,金国烧杀抢掠,除了金史没有记载,宋史和辽史等很多史料都有记载,至于骚扰百姓,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