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你脸,你不要脸,休怪大爷翻脸不是人了。

    四月二日,完颜阿骨打任命斡鲁统领内外各路军队,和蒲察、迪古乃会合咸州路都统斡鲁古讨伐高永昌。高永昌难道没觉察到,自己这根葱,人连拿起来蘸酱的耐心都没有。

    现在的金国军队那是,见神杀神,遇佛屠佛。何况高永昌这头没脑子的猪。很快高永昌兵败被挞不野擒获,完颜斡鲁可不会给你这种玩意客气,自然是就地处死,高永昌了。

    这个挞不野原本是渤海人,辽国的一个偏裨小将,在宁江州被攻破的时候做了金国的俘虏,于是乎就投降了,做了伪军。

    拿下辽国的东京以后,完颜阿骨打的腰杆子挺的更直了,下令废除辽国的法律,将军队按照自己民族的风俗搞成猛安谋客制度,和后来的八旗应该有点差不多的意思,制度上就是中原王朝玩剩下的府兵制度。据说还消减了赋税,可信不可信我不知道。但是金国嘛,一切都是可以抢的,要那一点屁大的赋税有个毛用。

    同时任命这一战的主帅完颜斡鲁为都统、迭勃极烈。

    说到勃极烈,在下给各位看官解释一下,他究竟是个什么玩意。简单点说是一种类似于权力核心小组的意思,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是由这个小组完成。

    我们来说说勃极烈制度的变迁和消亡,然后我们就能理解金国之后的花式内斗。

    勃极烈制度的形成是由于阿骨打为了摆脱家族议政制度的释放的大招。在议政制度里,不管是当初的部落领袖还是阿骨打,在小组里和其他人一样,都只有发言建议权,最多有个否决权。

    现在权利多了,财富也多了,阿骨打心思就活络了,想要多占有权利。他把都勃极烈、国相、各勃极烈参与的常委扩大会议,改组为皇帝朝政和少数国相级别的高级核心官员共议国事的勃极烈制度。

    于是勃极烈不在泛滥,被精简为五个脑袋。

    完颜大脑袋自然是阿骨打,他任都勃极烈,也就是皇帝。

    他的弟弟吴乞买是二脑袋,任谙班勃极烈,也就是皇帝接班人的意思。在当时来说,吴乞买的地位远远不及撒改,这么安排,明显就是打压撒改一系。

    第三把交椅是撒改的,他任国论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

    排在第四的是完颜习不失,他任阿买勃极烈,相当于副国相的意思。

    排在最后的是完颜斜也,他任昊勃极烈,相当于副副国相的意思。

    在这个体系里,劾里钵一系占有三个席位,劾者一系只有一个席位,更远一点的宗族以习不失为代表,只有一个席位。

    刚开始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到了国家彻底建立了,皇帝要加强君权的时候,勃极烈就必须要变化。

    首先阿骨打改国论勃极烈撒改为忽鲁勃极烈,并将其叔父完颜阿离合懑也纳入了勃极烈的行列,任乙室勃极烈,乙室勃极烈和昊勃极烈平级。等于说劾里钵家族在劾里钵中的席位又多了。

    后来忽鲁勃极烈撒改和乙室勃极烈阿离合懑死后,原昊勃极烈斜也升为忽鲁勃极烈。

    昊勃极烈则由阿骨打的堂兄弟蒲家奴颜(完颜劾孙的儿子)担任。乙室勃极烈由完颜宗翰担任。

    到了这一步,六位勃极烈中的前四位都是劾里钵一系了,劾者和劾孙这两只的代表也只能排在了最末。人简单,事也简单,不就是排个座次嘛。人事就不简单了,名分不足的宗翰在和宋辽的交战之中,兵权不断扩大,实权就越来越大。你爱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我无所谓,因为我拳头大。

    阿骨打和习不失去世后,吴乞买继位。完颜斜也升为谙班勃极烈,宗干担任忽鲁勃极烈。阿买勃极烈由完颜谩都诃担任。看这个人事俺来就明白了,吴乞买这明显是要打压宗翰,让小弟们骑到到了宗翰的头上。

    在后来完颜斜也也死了,吴乞买私心作祟将谙班勃极烈闲置两年,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宗磐继位。

    这么一来,阿骨打这一系不干了,联合撒改一系将完颜亶扶到了谙班勃极烈。

    不过吴乞买也不好欺负的,将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磐提到到了忽鲁勃极烈,而宗干则被降为左勃极烈,就是副相的意思,原乙室勃极烈完颜宗翰为右勃极烈。

    到这个时候勃极烈再次平衡。

    吴乞买死后,谙班勃极烈完颜亶继位。掌权的人是宗干,在宗干为了打击宗磐和宗翰,将完颜宗磐为尚书令、太师,国论左勃极烈完颜宗干为太傅,以及迁国论右勃极烈完颜宗翰为太保,总管政府机构,“领三省事”。到了这个时候,勃极烈制度就被废除了。

    至于头衔变换的勾心斗角,咱们以后再详细的说,还接着说辽金的战争。

    福无双至今日至,阿徒罕在照散城攻破六万辽军。这个时候的辽国真的也集结不起大军和金国对峙了,由重点进攻向重点防御转化,当然他们的重点进攻还没实施就流产了。

    几月无事之后,完颜吴乞买就没事找事了,带着群臣给完颜阿骨打上了一个尊号,大圣皇帝。大圣皇帝?!不知道悟空如何感想?反正完颜阿骨打感想不错,当然对完颜阿骨打来说,我们都拿下东京了,乖乖这么大的功绩,上个尊号自然是应该滴,于是就成了大圣皇帝。孽还做完呢,还确定下一年改元天辅,这个更霸气,皇帝是天子,你小子叫天辅,你让你爸爸情何以堪。

    宋政和七年,辽天庆七年,金天辅元年(1117),新年新气象,改元了嘛,就是不一样。一直牛逼哄哄的金国,竟然也发生了叛乱。金国比辽国牛的地方是,叛乱很快就被平定。

    到了四月的时候,大圣皇帝手又痒痒了,又想弄辽国了,借口辽耶律捏里在边境动向不明,派遣完颜迪古乃、完颜娄室、完颜婆卢火率领二万人马汇合会合咸州路都统斡鲁古去弄耶律淳。结果可想而知,辽国依旧兵败。

    这个时候野蛮的女真人,竟然干起了一件文明的事情,说:“不准同姓结婚,否额就用棍棒让你们这帮男女分离。”好吧,这事真干的不错,但是真的能做到么?完颜宗雄和大圣皇帝女儿的婚事是怎么解释?

    看起来不伦的婚姻,在天道和律法上自然是解释不同所谓。但是放在当时,就说的通。阿骨打要拉拢宗雄,这也是为了权利的集中和联盟的紧密。

    求点击,求鲜花,求推荐,各种求

    (本章完)

第41章 童大公公() 
七月二十二日,任命完颜斡论知东京事。

    完颜斡论,景祖之孙,完颜阿离合懑次子。

    八月八日,好日子,高丽国派遣使者又来了,还是来要保州。这帮高丽人你真二,大圣皇帝猴精猴精的,能把土地给你们吗?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打猎的天祚帝耶律延禧也下了一道命令:秦晋王耶律淳前往边境沿线,会集四路兵马防备金国人趁秋高马肥时入侵。

    这一招好呀,可是人女真人打仗不按规矩出牌的,人什么时候想去打你,就什么时候打你,从不看什么黄历。

    这不十二月十一日,大冬天里斡鲁古帅军队在蒺藜山打败了耶律淳的军队,攻取了显州,于是连锁反应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闻风而降。套用一句广告词:他叛我也叛。

    这边大宋高兴了,报应呀,每年爷给你辽国岁币,心疼的爷要靠安眠药睡觉。而且爷和西夏打仗,你辽国还给我玩两面派,吃完被告吃原告。这些新仇旧恨都记着心里呢,爷每天就祈祷那位天使姐姐给我把仇给报了。现在女真崛起了,把辽国揍的连妈都不认识了,于是那帮奸乱之辈弹冠相庆,这一百年得窝囊气爷要出来了。

    这一年是大宋政和七年,大宋派登州防御使马政带着国书前来通好,上来一阵猛拍:大圣皇帝是日出地方的圣人,所以和辽国打仗屡战屡胜,辽国灭亡指日可待。马屁玩了之后表达了真实的意思:待到日出之处的圣人把辽国摆平了以后把当年五代时期被辽国占领的汉族地区归还给我们大宋。

    大宋竟然沦落到了和高丽一样的自己没本事就来求人地步?

    金史记载是这个意思,而且大宋还使用了“下国”两个字。这只能说《金史》装十三,大宋当时可是辽国的兄长之国,你一个女真刚刚兴起的部落,也配让大宋自称下国,明显太扯。在大宋的眼中,你也就是进化不纯的生命体,基因突变的外星人。

    这次会盟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只能通过海路来往,所以称之为《海上之盟》。在下将来会把《海上之盟》的因果来去挑出来单独说,现在先压着。

    之所以出现宋朝前来通使,不是说宋朝多能看的上金国,是因为当初大太监童贯出使辽国,辽国人看一个没胡子的太监来出使,就有点怠慢,结果童大公公不愿意了,心中闷闷不乐,可巧却遇到了一个人。

    这人是辽国光禄勋马植,马植和童贯说(后改名赵良嗣):“现在的辽国主昏臣暗,文恬武嬉,辽国必然将彻底衰败。”于其便宜全让金国蛮夷给占了,身为汉人的马植就觉得大宋也要分一杯羹,毕竟大宋还是自己心理上的祖国,辽国最多只能算是生理上的。

    童大公公心里可乐开了花,当年神宗皇帝颁下谕旨:收回幽云十六州封王爵。这个王爵看来要着落在我童公公身上了。于是和马植一拍即合,两人就一起回到了大宋。

    题外话,这一次的一拍即合在当时看来好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毕竟辽国是大宋的最大敌人。但一千年以后的我们来看着这件事情,不得不说童贯和马植的乱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以后的靖康之变买下了伏笔。甚至很多专家都认为,童公公和老马直接导致了靖康之变。

    不过在下认为,这是一种责任推卸的思维,假设说没有这次会面,也没有以后的联金灭辽,难道就不会有靖康之变?宋朝是一个花花世界,野蛮人眼中的天堂,他们对大宋下手是早晚的事情。

    从古至今,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征伐就不成停歇过,因为这两种民族看事物的角度就不同。

    咱们举个例子,在宋金交往的过程中,宋朝曾经许诺给金国一些粮食和钱财。

    既然许了,宗翰自然就派人来取,到了宋朝的边地的一个州府之后,州府拒绝给予。不是说州府不知道这个事情,而是在州府看来,我要得到朝廷的下达的文书,才能交割,不能红口白牙的一说,我就开仓库拨金银。

    宗翰怎么看这个事情呢?他觉得你们既然都答应了,你也是知道的,为什么不给粮食,你这是不守信用。

    这里面谁有错吗?都没有,野蛮民族更加讲究承诺,而文明王朝更更加看重文书。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是谁制造的,而是文化的差异决定的。

    那是不是说靖康之变是必然呢?这个不一定。在下认为宋金开火是必然,但金国长驱直下汴京,那就不一定是必然。只要宋朝做好防御工作,以黄河为天堑,并非不能和金国一战。

    性格和能力决定命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是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就宋朝迟钝的反应和小贱样,注定要挨揍。

    其实童贯在出使辽国的辽国的时候,当时就有大臣反对,说:“我们大宋难道没人了么?派一个宦官去。”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一个只能意淫的太监,你非要让他上青楼,不是这个太监作孽,就是你造孽。

    徽宗皇帝赵佶轻佻性格发作,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这真是一个大大的良策,不是良策你老人家怎么能到黑龙江阿城坐井观天?

    童贯这个人以为以后还要提到他,所以就讲讲他的来历。童贯是究竟是哪里人,已经不太清楚了,几岁当的太监也不太清楚了,只是知道这少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宦官李宪的手下当差。

    这个李宪也是一个神人,和童贯一样,也是一个太监将军,但是李宪确实有点水平,在和西夏的交战中,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但这小子也自持功高,老是违抗皇帝的命令,后来就被贬谪了,郁郁而终……

    童贯在这个老师身上看到了太多的东西,学到了好,也学到了坏……

    童贯作为一个太监,既没有早恋的烦恼,也没有青春期的懵懂,总之少年维特之烦恼,童大公公都不会有的,于是这多余的时间,童大公公就用来揣度皇帝的心思,于是乎,皇帝很喜欢这人。当时皇帝喜欢花石纲,就派遣童贯去到东南搞花石纲的事情,你说太监能搞啥,女人都不能搞,还能搞石头?

    但是人童大公公,就是与众不同,人在这里搞上了被罢黜的蔡京,两人都是奸邪小人,自然很快就沆瀣一气。童大公公就在把蔡京弄进了朝廷,蔡京是什么人,书法字画,样样精通。和当时书画皇帝徽宗那猩猩配猴子,相得益彰。于是蔡京一年之内三级跳干到了宰相的位置上,于是乎,投桃报李对童贯也是大力提携。童大公公就开始了平步青云。

    要说童贯要是贪污一些,也就罢了,反正宋朝有钱,不怕贪污,连太祖皇帝都默许贪污,何况这都到了北宋末年了,是个官就没有不贪污的。

    就整个北宋来说,在历史上留下笔墨的,除了一个王安石算是简朴的官员,你看寇准,王旦这样的贤相不也排场大的没有边,所以在大宋往常贪污已经不算个什么事情了。但偏偏童大公公还有强烈的权利欲望,喜欢打仗,喜欢当将军。你不搞嘛,太监又不可能雄性激素过剩。怎么就喜欢干这刀头舔血的生活?搞不懂。

    求赞,求鲜花,求推荐,求一切啦

    (本章完)

第42章 被太监强奸了() 
蔡京自然不会逆了童大公公的意思,就向皇帝推荐童贯,这么一来童贯就干上了监军的职务,你还别说人童大公公的运气真不错,出兵还真打了胜仗,真是爽歪歪。

    这么一来,童贯又能挠皇上的痒痒肉,又能打胜仗,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