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上次入婆利国时,王海崇建议冒充朝廷使节,得到了婆利国王的热情接待。这次入罗越国,虽没听说该国有派使节去大唐朝贡,但大唐的威名在南洋也是响当当的,能去大唐朝贡的基本都是南洋强国。

    再冒充一次朝廷使节,想必罗越这样的小国也不敢怠慢。

    张钦、于鸿此次都没经王海崇提议,驾轻就熟毫无心理负担的扮起了朝廷使节,一入罗越国港口就傲气十足的朝来收港口税的罗越官员报上:“大唐使节至此,速请贵国国王接见。”

    张钦还掏出了腰牌表示身份,哄的罗越官员一愣一愣的,急忙离开通知国王。

第265章 大忽悠() 
果不其然,罗越国王听属下来报大唐使节来了,整个人都高兴的从王座上跳了起来,冲身旁的官员说道:“速速以本国最尊贵的礼仪将上国贵使迎入王宫。”还不望吩咐左右速准备最精美的吃食慰劳远道而来的唐使。

    罗越国仅是南洋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为求平安臣服于海峡南的强国室利佛逝,每年得交高昂的税金。

    令国王兴奋的是,本国如此弱小竟能得到上国大唐的注意,特遣来使臣拜访。速闻大唐以礼待四方诸国,对于向其称臣的属国不仅保护其不受他国欺凌,从不征纳贡税,还赐予锦绣长衫、官职厚礼。此次唐使前来,是不是可以借机向大唐称臣,寻求庇护,摆脱贪得无厌的室利佛逝控制呢?

    从王宫出发的罗越国卫队直接将从王宫通向港口的的街道清空,前来负责接待的官员舔着笑脸陪着张钦、于鸿等人走在专为他们清出来的街道上。

    罗越国的礼遇令张钦等人心中充满了身为大唐子民的自豪感。

    ‘瞧,只是冒充朝廷使节都能令南洋番国上至国王下至官吏尽显巴结讨好之能事。’

    罗越国王虽没有婆利国王富有,但用来招待张钦一众上国贵使的食材都是精挑细选的,平时连罗越国王本人都很少吃。

    虽然两国的口味烹饪手法各有不同,但对于在海上漂泊十天半个月都吃不上一口好饭的张钦、于鸿等人来说,也是难得的美味佳肴了。

    南洋诸国基本上是以稻米为主食,各类海鲜为菜。

    摆在张钦等人面前菜肴,光是以各种鱼类做的就有五道,贝类一道,还有一道不知是何动物肉做的烤肉,吃起来香舔可口美味绝伦。

    王海崇一时吃上瘾,几口就把自己那一份烤肉给吃光了,眼巴巴的看着于鸿桌上的那一份,诺不是顾忌在罗越国王宫,王海崇估计就开抢了。

    见唐使酒足饭饱后,罗越国王向张钦等人道出了自己心中所想,愿举国向大唐称臣,请求上国庇护,摆脱室利佛逝常年对其国民的敲骨吸髓。

    张钦等人本就是假冒的使臣,面对罗越国王的请求一时犯了难。

    王海崇睛珠子一转,想到这是一个立功的机会,开口向罗越国王说道:“我皇素闻罗越国备受周围强邻欺凌,心有不忍,特遣我等前来视察实情。如准如我皇所听闻贵国受尽四周强邻欺压而民生困苦,将指派吾大唐燕王殿下为南洋诸国安抚使,遣军下南洋安抚各方。使南洋诸国大不欺小,强不凌弱,各自安生共享天伦之乐。”

    “好好……大唐果不其然是一个礼仪之邦,圣皇陛下爱戴四方,他日小王定当前往长安朝觐圣皇。”

    罗越国王激动的手舞足蹈,连连向张钦、王海崇等人诚恳的表示罗越国上下对大唐的仰慕,对本国备受四周强邻的欺凌更是大倒苦水,热泪盈眶盼切王师南至。

    张钦、于鸿等人一脸呆滞的看着王海崇满嘴胡诌,罗越国君臣却如抓住了救星,高兴的无以复加。

    王海崇突然话锋一转,发愁道:“可我大唐燕王殿下仁义,遣军下南洋也不想惊扰了南洋百姓的生活,故想另寻一荒岛暂驻,也不知哪里合适?”

    罗越国一大臣急忙回应:“我国东南数里外有一大岛蒲罗中,岛屿四周可做港口的地方足有五六处,岛上百姓却不过百余人,完全可够贵国燕王殿下兵马驻扎而不会惊扰了百姓。”

    王海崇又难道:“我家燕王殿下爱惜士兵生命,怕士兵下南洋登岸后水土不服,加上南洋又瘴疠丛生可能导致士兵病疫者众,不能完成安抚南洋诸国的任务,定会先遣人南下来修善驻泊地。可大唐至罗越国不知几万里的大洋,这一来一回,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遣军来南洋安抚各方?还望国王耐心等待。”

    “不用劳烦上国燕王殿下遣人来修驻泊地了,唐军驻扎蒲罗中的城池、港口等设施小国一律承担。明日小王就遣人去蒲罗中清除草木,择一良湾修造港口,垒筑城池。至今年东北风刮起之时就能完成,上国殿下届时就可遣军乘风而来。”

    罗越国王拍着胸脯向王海崇保证道,只求唐军能速来拯救本国于危难之中。

    国王好意,王海崇岂有不答应之理,故做难为情道:“国王诚心对我大唐,待我回长安后定如实向陛下禀报,定不辜负贵国的诚意。”

    有了唐使这番话,罗越国君臣拍手称庆,脱离苦难的日子终有个头了。最迟明年,罗越国再也不用交大笔财税给室利佛逝这个强盗,可能留给自己享用。有了唐国军队在家门口的庇护,可好好经营自家港口,届时四方海商汇来,通行税、港口税收来的财富必将堆满王国的府库享用不尽。

    罗越国处在黄金半岛最南端,扼控黄金水道进出口的要道上。国都就在后世的柔佛海峡北岸,与后世亚太第一大贸易港新加坡港不过十数里之隔,筑起的港口却没能发展成南洋一大贸易港。实是被金岛东南面的末罗游、室利佛逝,其国西北黄金半岛东西两岸的吉打、彭亨等强国压榨所至。

    上述诸国虽未处黄金水道的要地,却强硬的要求路过的商船必须往其国港口停靠交纳通行税、港口税。不听令的商船定会被早以埋伏在黄金水道各处的其国水军截杀。

    在多方挤压下,身处地理位置最优越的罗越国港口反而名不见经传,前来贸易、停泊的商船少之又少,国力自然也就孱弱不堪,备受强邻欺凌。

    反而离黄金水道七百多海里,根本不在商船来往的贸易航线上的室利佛逝国的巨港成了南洋第一大港,完全不符合交通要道沿途经贸发达的逻辑。

    张钦、于鸿等人虽早知晓王海崇有着一张巧舌如簧的嘴皮子,但今日忽悠罗越国君臣自愿帮助殿下在南洋黄金水道的关键位置上修筑港口、城池。

    这?这以经彻底被颠覆了张钦、于鸿等人对王海崇这个嘴不饶人、品行不端的小道士的认知。

    “一张嘴胜过十万雄兵,某是不是见识了新一代张仪的崛起?”

    于鸿看着王海崇雄赳赳气昂昂的背影叹道,突然感觉不再那么流里流气,而是高大上起来。

第266章 一路行骗() 
王海崇忽悠罗越国为殿下在蒲罗中筑城、造港,得给予技术指导。免得以罗越国人的筑造技术弄出来的城池防御力、港口条件不符合唐军要求。

    为此王海崇带着探险队中由他率领的测绘组帮助罗越国在蒲罗中选址、筑城方面进行技术指导。

    张钦、于鸿等人完全成了旁观者,住在罗越王提供的宫殿内,享受着美食和罗越女人的贴心服侍,就等王海崇指导完后离开。

    王海崇带着测绘组勘探了整个蒲罗中,此岛是一座方圆二十二余里面积不小的岛屿。岛的中央是起伏的丘陵,覆盖着茂密的热带雨林,从丘陵发源出的众多小河呈散射状流向四方汇入大海。此外,岛上还有四五个淡水湖,在岛上驻守大军完全不用担心淡水的问题。

    考虑到殿下麾下的蛟龙海航所拥有的海船大多为上百吨级的大船,还有上千吨的巨舰。王海崇便选定了蒲罗中西南,东西向长达十二里的海湾,此海湾南面跨海两里外有一座东西长达十四里的小岛阻挡海上风浪对内侧海湾的侵袭,形成一座天然的良港。将此地建设成港口,优越条件必将超越都里镇港口。

    城池则选在了海湾东北方向四里外的一条流量不小的河流西岸,王海崇将此城规划为占地方圆二里的城池。

    因为没有水泥,用石头筑城以罗越国的财力、物力、人力要将港口和城池筑起来不知何年何月,王海崇便教罗越国百姓用夯土版筑技术筑城。

    夯土版筑技术要用到墙筛、夯杵、圆木横担、大拍板、小拍板、绳线,鲁班尺、短木尺、三角尺、水准尺,铁锤、榔锄头、铁铲、丁字镐,以及泥刀、竹刮刀、锄头、木铲、簸箕若干。

    虽然要用到的工具有十九种,但这些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技术极为简单,以罗越国的工匠水准和能力,在王海崇指导下打制、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制作好工具,造夯土墙就需取土过筛后放入大锅中煮一遍,杀死土中的虫蚁植物根径种子,就可以进行夯土版筑了。

    经过王海崇十日的辛劳、示范,筑起一丈长的夯土城墙,教会了一批罗越国工匠,无需自己继续指导,按照留下的筑城、港口建设的图纸就可完成皆下来的工作。

    在罗越国王宫中好吃好喝等待多日的张钦、于鸿等人见王海崇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终于松了口气,探险队可以出发了。

    在罗越国休息了十多日的探险队辞别热情过头的罗越国君臣,收下厚礼扬帆起航,沿黄金半岛的西海岸航行,探访沿岸各国。

    探险队先后拜访了沿途的刚迦、羯荼、吉打、佛隆诸王国,越过当地人称的普吉岛,沿海岸线转向北航行。航行三天后到达瓜巴王国的港口,俱闻该港以经是黄金半岛西海岸最北端的港口了,再向北就是人烟稀少,充斥着野蛮人的莽荒地域。

    张钦与于鸿、王海崇商议后,决定不再向北航行,调转船头朝南航向金岛。

    素闻金岛以盛产黄金著称,尚未到达的于鸿、王海崇等人经以盼着到达金岛,以大唐使节的身份拜访岛上诸国,将会从各国国王那收到多少赠送的黄金。

    自从王海崇提出冒充朝廷派往南洋诸国的使节,从婆利国、罗越国那获利颇丰后一发不可收拾。航行在黄金半岛西海岸时,每到一国必以大唐使节的身份拜访该国国王。

    这些番国国小民弱,根本不够格也没那能力遣使北上向大唐朝觐,其国君臣也就根本没见过世面,只是从前来本国港口贸易的唐国海商和去大唐朝觐过的室利佛逝、末罗游等南洋强国那听闻了北方唐国富饶强盛的消息,心中除了憧憬也只胜憧憬了。

    没想到唐使的会突然前来拜访?诸番国国王的表现与罗越国国王听闻时一样惊喜,以最高规格的礼节迎接,在探险队离别时赠予本国特产、黄金。还处在该国海域时,受到该国保护,免遭海盗袭扰。

    一路航来,以致探险队三艘船上,每艘船仓里都载有黄金百两,银三百两,芳香木、樟脑、熏香、黄熟香、头沉速、打白香、脑子、花锡、粗降真等南洋特产更是压了每艘船的三个仓位。

    按张钦估计,他们跑完金岛和爪洼岛后,没途所遇各国与黄金半岛诸番国一样热情的话,探险队恐将彻底变成装满南洋商货的商船队。

    以目前诸番国所赠送的黄金、特产运回大唐售卖后,均分给探险队士卒,每人至少可得百贯。

    ……

    探险队朝南足足航行了十日之久才看到金岛的海岸线,费了两日功夫才找到一座有数十艘商船在港的港口,其中有从泉州来的华商。

    从华商口中得知此地是处于金岛西北端的苏门答刺国,国力在南洋诸国中属于中等。

    了解足够多信息后,张钦等人故技重施,盛气凌人的出现在苏门答刺国港口税吏面前,摆明来意。

    苏门答刺国自是不敢轻慢上国来使,对张钦等探险队众人好吃好喝供着,临别时还向探险队赠送了一堆土特产。

    待船只离开苏门答刺国港口后,王海崇迫不及待的跑去估算这批礼物的价值,这几乎成了王海崇的惯例。

    见王海崇从船仓内爬了出来,于鸿笑问:“小道长,算清了没,苏门答刺国王赠送的礼物值多少贯钱?”

    “黄金就十八两,白银根本没有,其它的都是些什么熏香之类的,回去卖了加起来不超过八百贯。苏门答刺国王做为南洋中等强国,简直抠门到道爷都不能忍。”

    “小道长别贪心,好歹兄弟们每人能分一贯多。”于鸿哈哈笑道,遭来王海崇一顿白眼。

    “国小有求于大唐,自然对冒充朝廷使节的咱们礼遇有加、重礼相赠。像苏门答刺这样的中等强国没什么可求于大唐的,能送一点礼物表心意以是不错了,咱们何须多求?”

    张钦倒没多在意番国送的礼物多寡,诺不是冒充朝廷使节,探险队每到一国还得交通行税、港口税呢。

    “再说这一路东去,沿途还有那孤儿、黎代两小王国呢,也许咱们能从他们那收获一批厚礼也说不定。”

    王海崇撇撇嘴道:“吾都打听过了,那孤儿、黎代就两又小又穷的番国,估计都算不上国,只能算部落,能有什么礼可收?对了,连港口都没一个。”

第267章 海上迷雾() 
果如王海崇所料,离开苏门答刺国沿金岛海岸线朝东南方向航去,经过的那孤儿、黎代两小国不仅穷且没有港口,其酋长连大唐都没听说过。

    王海崇极其扫兴的拔腿就走,至于酋长送的一条刚打的蟒蛇,于鸿强忍着恶心拒绝了,三步并一步的跑回了船上。

    张钦没有下船,故没有遭遇这份尴尬,瞧王海崇、于鸿带着人失望而归就知道没落了好,笑呵呵的安慰了两人一番,下令船队朝哑鲁国进发。

    哑鲁国是金岛群强环视的小国,时有被邻国灭国之危,对于张钦等人冒充的唐使倒是礼遇有加,厚礼相送。自然像罗越国王一样递交了一份国书,请求张钦回到大唐后呈交唐皇寻求庇护。

    南洋番国的国书嘛,张钦是不可能呈交陛下的,交给燕王殿下还差不多。至于殿下兴兵南下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