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县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县令-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干,来,吃了大娘这块饼,找点活计,别再当乞丐了。”

    墨谦默默接过那块烧饼,眼眶有点湿润

    什么都说不出来,这是他到这里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

    ——————————————————

    “额。。。。。阁下是。。。。。。”

    柳城问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很犹豫,因为他实在无法把文曲星一样的人物同眼前这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手上还拿着一个烧饼使劲啃的人联系在一起。

    墨谦把油腻的手在衣服上一擦,从怀里掏出任职文书和一方官印塞到柳城手上,然后径直往衙门里走去,留下一脸惊讶的柳城。

    反应过来的王琰快步跟上墨谦,“大人,恕我直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怎么会一个人前来上任,还这般落魄?”

    什么叫落魄?

    就不能换个词吗?

    你这是歧视!

    大人我搞个行为艺术不行呀!?

    没见过行为艺术搞失败了变乞丐的呀?

    好吧,我被人打劫了,大哥求你别问了。。。。。。

    墨谦鄙视地盯着王琰,看到他一脸茫然,只好假装平静地说道,

    “嗯。。。。。。此事说来话长,容我先去洗个澡再与你们细细道来。”

    “哦,是下官失礼了,我这就让人给大人烧水。”说罢就下去吩咐工作。

    一旁的柳城上前一揖,说道:“下官柳城拜见大人,大人一路奔波劳累,我等今晚在迎凤楼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聊表心意,望大人赏光。”

    “嗯?”墨谦意味深长地看了柳城一眼,看得他眉眼一挑,心中一喜。

    难道这位县令是万年难得一遇的正人君子?

    视金钱如粪土,不屑于别人拿银子羞辱他?

    那可就太好了!

    毕竟在这穷乡僻壤的,捞点银子不容易啊,能省一点是一点。

    更何况这样的初生牛犊比圆滑的官场老油条好对付多了。

    于是柳城就一脸真诚的等待墨谦说下去,满满的都是鼓励的目光,继续说下去呀。

    只见墨谦慢慢摩挲自己有些胡渣的下巴,仿佛很认真地思考问题,一副国家重任在肩,我在努力思考大齐未来十年规划的模样。

    忽然他猛一抬头,表情凝重,声音低沉地问道,

    “有鸡肉吗?”

    “啊?有。。。。。。”情况有点不对,但柳城还是不由自主地接下去了。

    “有鸭肉吗?”

    “有”柳城持续懵逼。

    “有海鲜吗?”

    “没有”

    “嗯,是有点可惜。”

    柳城暴汗,这位爷把这里当做什么啦?不说我们能不能买得起,就说这里离海至少几千里路,以现在这种交通条件,又怎么会有人千里迢迢把海鲜运到这个小县城呢?

    “有鸡肉也勉强可以接受了。”墨谦一边转身一边自言自语,忽又转过来对柳城说,“记得多加几个菜啊!”

    柳城欲哭无泪,这位县令的底限有点低呀,不!应该说完全没有底限,说好的正人君子呢?

    说罢墨谦春风得意径直走进大堂,大堂中间悬挂“宁远县正堂”金字大匾,匾额下为知县审案暖阁。

    阁正面立一海水朝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字匾额。

    三尺法桌放在暖阁内木制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放一把太师椅,其左为令箭架,右有黑折扇。

    暖阁前左右铺两块青石,左为原告席,右为被告席。

    只在电视上见过最这些东西的墨谦着实被震住了,但是好歹是有一些常识的,穿过大堂,到三堂的东西花园厅就是县令日常起居的地方了。

    虽然自古就有官不修衙的旧俗,但是一些大县的县令仍然会把后堂修建得精巧雅致,再次一些的至少也是舒适雅观。

    至于宁远县的后堂。

    “柳城,我们县衙是不是刚被山贼洗劫过?”

    “大人何出此言?”

    “你就告诉我这里原本是不是长这样的?”

    “额。。。。。上任县令刚致仕,顺便带走了点东西。”

    墨谦:“。。。。。。”

    这县令是把整个后堂都给带走了吧。。。。。。

    —————————————————————

    洗完澡的墨谦躺在床上,房子的外边不怎么样,睡在床上还是很舒服的。

    一个月以来从来没有那么舒服地洗过澡,在这一个月的奔波和疲于奔命里,墨谦也想通了,虽然这里是破旧了点,但是自己好歹是有个家了。

    自己也没想过要升官发财,只要能安稳地在这里住下去就行了,所以,自己必须在这里站稳脚跟!

第三章 宁远规划()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沐浴过的墨谦,换上新衣服,又变回那个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

    看到他走进来的时候,座上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称赞一声。

    “大家都别愣着呀,待会菜都凉了。”

    柳城见场面有点僵,出来打圆场,大家哈哈一笑,也不再拘束,然后向大家说道,

    “这位,是我们的墨谦墨大人,要知道,墨大人可是今科二甲第十五名,天纵之才,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大家在墨大人麾下,一定要兢兢业业,我们先敬大人一杯。”

    墨谦微微致意,举起酒杯啜了一口,这酒度数很低,也就相当于后世果酒的度数,但是口感有些寡淡,远不如果酒来得香醇。

    不过这对于墨谦是有有好处,毕竟他就是传说中的一杯倒。

    倒是桌子上的菜十分合墨谦口味,普通的农家小菜,所谓的设宴也只是鸡鸭肉加上一碟蔬菜,一小碟炸花生。

    但相对于一个月不知肉味,嘴里淡出鸟来的墨谦来说,实在是满汉全席了。

    名字高大上的迎风楼,其实就是装修简陋的两层木质小楼,若是冬天,这里可真是四面迎风了,酒家上上下下都只有店老板夫妇忙来忙去,唯有小楼外那迎风飘飘的酒家旌旗能看出这里是一家酒楼。

    怎么看都像是后世路边摊的大排档嘛,人喝了些酒之后,就容易多想,墨谦拿着酒杯,看向窗外。

    这个时候,窗外本该是繁华夺目的霓虹灯,看车来车往,人走茶凉,身边可能坐着告白成功的女朋友,或者是拿着瓶啤酒安慰他的兄弟。

    可是自己现在只是在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他认识的朋友,没有他熟悉的一切。

    这一个月里,他也大致知道了一些这个世界的信息,现今处在的这个朝代大齐,有点像古代的唐宋时期。

    不过不同的是大齐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比华夏最长的朝代周还要多出好几百年,没有唐诗宋词的兴盛,没有太极八卦的传说。

    有的只是一千多年前,太祖文韬武略,百万大军平定乱世,一同天下,官分文武,开创盛世。

    只是老话说得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个一千多年的古老王朝,体制正在趋近僵化,近年来北方的异族势力不断紧逼,特别是犬戎等几个游牧民族更是猖狂,不断南下掠夺粮食,大肆屠杀。

    最近的一次战役是十年前的通云关之役,逐渐没落的大齐王朝,二十万大军被三万乌羌军杀得溃不成军,一直败退到通云关,皇帝御驾亲征才勉强挽回一局。

    可是自那之后北方的异族就知道了大齐不过是一只虚张声势的狮子,压迫得更紧。

    如果光是北方倒也罢了,南边的农民也没闲着,时不时的就闹一下起义,荒年欠收来一次,地震洪水来一次,口号也是多

    种多样,替天行道的,锄奸卫国的,斩妖灭魔的。

    真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啊!

    现在新君登基,据说是一个明君,可是又关自己什么事呢?自己的目的不就是安安稳稳地在这里混完一辈子吗?

    逃亡了一个多月,每每醒来,总会怅然若失,真想睡一觉就回去了呀,老妈拿着鸡毛掸子把自己从床上赶下去,门口是偷偷摸摸邀自己去玩的死党,一天一月一年,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

    墨谦,从不是一个渴慕轰轰烈烈的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娶了自己一直暗恋的那个女生当老婆,生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国家开放二胎了嘛,他知道。

    整天绕着些柴米油盐的事情转,其实一辈子,也就那么简单。

    可是当自己在这里寻寻觅觅一个月之后,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一个人影在眼前一晃打断了他的出神,柳城拿着一杯酒到他面前说道,“大人,让下官为你介绍一下在座的各位同僚。”

    说着指向王琰,“这是本县的主簿,王琰。”

    王琰忙起身敬酒,墨谦微笑回敬,接着指着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说道:“这是本县的捕头,姜律。”

    姜律拿着一碗酒站起来,这人虽然满脸胡子,却不给人一种凶神恶煞之感,反倒有些憨厚,“哈哈,大人,我不会说话,先干为敬了。”

    说罢一饮而尽,顿时赢得大家好感。

    酒至半酣,大家都喝得醉意微醺,柳城问道,“不知大人可否告诉我们,这一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柳城还是重提了这个问题,幸亏墨谦早就想好怎么回答,于是墨谦就把在路上怎么遇上马贼以及自己怎么逃脱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然,期间省略了一些事情,比如偷鸡摸狗被村民拿着锄头追好几里路的事,只说自己靠着卖马的钱一路坚持到这里。

    听完之后,柳城和王琰显得有些唏嘘,现在终于确定了,这位大人不是文曲星下凡。

    他是扫把星降世啊!!!

    一个人竟然能这么倒霉。

    王琰和柳城沉默半晌,面色凝重地说道:“照大人所说,那么大人可能是遇上了追云寨。”“哦?不知这追云寨又是什么来头?”墨谦饶有兴致问道。

    柳城说道,“要说这追云寨,来头倒也不大,就是追云山里的一些山民生活不下去,凑在一起打家劫舍罢了,以前的县令也曾派人剿匪,但是他们本身就是山民,对地形熟悉,聚在一起是匪,散开回到山林中又成普通的山民,所以朝廷的数次剿匪都无果而终。”

    “原来如此。”柳城和王琰都等着墨谦说话,结果谁知他只“哦”了一句就再没有下文了,他们一脸惊奇地看着墨谦。

    墨谦白眼一翻,你们当我傻呀,朝廷剿匪剿了那么多次都没有成功,我哪敢以卵击石。

    不过这个仇我记下了,追云寨,你们给老子等着!

    打开房门,醉醺醺的墨谦被衙役扶进来,墨谦坐到凳子上对衙役说:“我没事,你们先下去吧。”

    衙役道一声是把门关上之后,墨谦醉意渐退,给自己倒上一杯茶,从怀里取出一卷羊皮地图,正是用马换来那卷。

    其实光是到宁远县也未必需要这地图,但是在途中墨谦就了解到,现在交通技术不发达,所以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对自己所处地区远一点的地方几乎是没有一点了解,普通百姓一般了解的范围也不过是自己半径五十里。

    因此,当墨谦看到一个商人手中的这张包含宁远及周围几个县的详细地图时,就知道它的弥足珍贵,甚至不惜把马卖了来换取,这是他要在宁远县发展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打开地图,取来一支蜡烛,找到宁远县的位置,宁远县位于江南道,建安府西部,属于建安府十二个县里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就是宁远县多山,这是他在来的途中就知道的。

    八山一水一分田,虽说不是到要靠天吃饭的程度,平年没什么大灾荒勉勉强强也能撑过去,要是遇到了荒年,那问题可就大了,流民遍野,饿死的更是不计其数,靠种粮食肯定不行。

    跟他们的交谈中,也没发现宁远县有什么特色,宁远县有的,别的县有,别人有的,宁远县却不一定有。

    唯一值得拿上台面夸耀的就是上上任县令向县里乡绅捐建了一座文庙。

    但是最关键的事情是,宁远县压根不是一个教育大县,县里连一个秀才都还没有,所以文庙里什么都供奉。

    弥勒佛、韦陀、太上老君、二郎神,佛教的、道教的、送子的、散财的,都一窝蜂在庙里挤着,唯一的缺点就是。。。。。。把孔夫子给挤出去了。

    真不知道他们这堆神会不会在庙里打起来,墨谦暗暗想道。

    这明显就是拿来拼政绩的嘛,果不其然,在当年的大考中,那位县令就凭借这座文庙升官去了,留下这一堆烂摊子。

    墨谦在地图里唯一能发现的优势只有一个,交通,宁远县离广源县和景县非常近,从广源县到景县经过宁远县只有三十里路,而从别的地方绕道至少要八十里路,但是宁远县就是发展不起来,原因只有两个,要嘛是别人不愿意来,要嘛是别人进不来。

    不愿意来说明路况太差,进不来说明有一些认为的原因,或许是强盗,又或许是别的。当然,这个原因墨谦现在还无从得知。

    “看来想要建设好宁远县并不容易啊。”墨谦揉揉自己的头,算了,明天再想吧。

    墨谦就是这样,绝不勉强自己,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如果明天再想不出来————那就不想了!

    睡觉。

    取过蜡烛轻轻吹灭,一夜无声,宁远县,真如它的名字一样,宁静而悠远,梦中的墨谦抿着嘴唇,但是隐隐透露着一股笑意,他的生活,就从这里开始了。

第四章 风雨欲来() 
雄鸡的鸣叫打破了这座小县城的宁静,宁远县也从睡眼惺忪中慢慢醒来。

    六月的早晨,从五点开始东方的天空就微微露出了鱼肚白。

    慢慢的,一抹霞光刺破云层,将无尽的光辉撒向这片土地。

    走过了春的旖旎,终于迎来夏的蓬勃,一缕微风吹来,让人顿感身心舒畅。

    这个时间段,一夜的寂静已然落幕,新的活力才刚刚开始,城门已经打开。

    进门赶早集的菜农或小贩陆陆续续进来,去到属于各自的摊点,遇上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却给人一种绿色和活力的感觉。

    幸福与不幸福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