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8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论农民抑或牧民,都是秦晋拉拢团结的对象。

    许多部落的牧民见到神武军以后并没有选择逃走,甚至他们之中的首领还带着礼物赶来求见,并表达了对唐兵的恭顺之意。

    当得知大唐丞相亲自接见了他们以后,有的部落首领则激动的表示,愿做大唐丞相最忠实的仆人!

    希尔凡与草原诸部的会盟显然起了作用,方圆数百里的草原部族都知道了神武军愿意与各部落友好共处,并且还会提供帮助。

    这些都是大食人做不到的,大食人不但不会友好的对待他们,除了以武力逼迫其改变信仰以外,还掠夺他们的人口和财货。

    在唐朝军队数次击败了大食人并占领了呼罗珊以后,许多部落纷纷背离了以武力压迫他们的大食,转而投靠了唐朝。

    负责在希尔凡南部两百里处筑新城的是新军指挥姜凤翔。

    新城附近都是大片适宜开垦的农田,比之草原上的希尔凡更加适合定居。

    而且那里也更加靠近波斯人聚居的区域,神武军如果想要在呼罗珊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就必然要与波斯人合作共处。

    这次筑城也是长远计划中的第一步。

    神武军随军的大量辅兵在离开木鹿城抵达希尔凡以后,被陆续派往南部筑城。

    新城的名字还没有定下来,但规模却是不小,方圆十里的城墙可说是足以比肩木鹿城的。

    秦晋的计划是,用十年的时间将这座新城经营成北呼罗珊首屈一指的大城,并且成为呼罗珊东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并且可以作为唐朝在呼罗珊站稳脚跟最稳定的支撑点。

    这次随军西征的许多将领和官吏都被秦晋留了下来,而且,远在长安的朝廷也通过了一场全国性的考试,选拔了超过三千名年轻的官吏,即将派往呼罗珊、吐火罗、身毒等地。

    与广阔的土地相比,三千名官吏杯水车薪,但这只是第一步,再接下来,秦晋返回长安以后,还要发起并促成一股西迁的浪潮。

    将会有更多的人到西域之地来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惠及子孙。

    这个时代的人做官也好,从军也罢,所为的基本上离不开这三件事。

    只要以足够的利益相诱惑,在此基础上再因势利导,势必会形成一股风潮。

    越往南走耕地就越多,经过了一整天的行军以后,入眼处基本上已经见不到草原和牛羊。

    虽然有许多是抛荒的土地,但已经零星可以见到精心侍弄的麦地了。

    村落中的波斯农民显然对唐朝军队的到来怀有深深的戒心。

    秦晋本想到村落中与当地的农人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但所到之处无不关门闭户,好似躲避瘟疫豺狼一般,就更别提什么迎接了。

    也难怪,错落里的农人不比四处迁徙游走的牧人,他们获取消息的渠道比起牧人更加闭塞,自然也甚少听到过希尔凡会盟的事情。

    而且,就算他们知道了,也未必会有什么改观。

    毕竟所有军队抵达村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征存粮和青壮人口。

    这些都是战争的必需品。

    随从们强行敲开了一户波斯农人的家门,屋子里面一老三少,四口人,都吓得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通译简单翻译了老人颤抖又有些语无伦次的话。

    “我的几个儿子都被军队征发了,到现在也没有音信,如果你们还需要人,就带走我吧,我的孙儿还不到十岁,请放过他们……”

    老人的眼睛里满是恐惧、绝望、伤心还有隐隐的愤怒。

    秦晋可以看出来,他的几个孙子应该都已经是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之所以如此说,应该是不想他们和儿子一样在军队中落得个生死不知的下场吧。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突发之状况() 
    任凭神武军的几个士兵怎样和他们交流,老人的眼睛里始终流露出恐惧和压抑,秦晋无奈只得命人留下一些粮食,然后全数退出村子,以减少对他们的骚扰。

    在赶往新城的路上,前来迎接秦晋的校尉疑惑道:

    “姜指挥先后在各处村子都分发了救济粮,许多农人基本上对我们维持了相当的善意,像这个村子的情况倒是少见。”

    秦晋对此并不甚在意,收拢人心并非一朝一夕能达成的,而且就算他们再努力,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因此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是很正常的。

    那校尉颇为紧张的解释,自然有为上官开脱的意愿在里面,也没有必要深究村人敌视神武军其中的根源。

    正思忖间,行进的队伍却停住了,随之则是一阵阵的骚乱。

    “报!前方有曝尸!”

    “曝尸?哪里的?”

    很快,秦晋就看到了倒吊在路边胡杨树上的尸体,看情形死了没多久,样貌全是毛发浓密的波斯人。

    此时正值夏秋交界之际,天气还很炎热,周围已经是臭气熏天。

    秦晋只得命人将这些倒吊的尸体都放下来,然后就地挖坑掩埋,省得再因为尸体腐烂而引发传染性的疾病。

    不过,尸体上的伤口很快引起了秦晋的注意,许多伤口大而深,甚至连里面的骨头都已经碎裂,这明显是锋利而又沉重的兵器所致。

    看到这一点的不止秦晋,还有他身边的扈从们。

    几个校尉都私下里交头接耳,觉得这十分像陌刀造成的。

    而陌刀只有唐兵和扈从军才有装备,如果那些伤口当真是陌刀所致,问题可就不简单了。

    很明显,有人任性而为,破坏了收拢人心的大局。

    意识到这些,秦晋的面色已经很难看了,他忽然联系到了波斯老人对自己的戒备甚至隐藏着的仇恨,或许那并非是他们单纯的胆小和偏见,说不定事出有因呢!

    秦晋立即下令停止掩埋,以便从这里搜检出更多的有用信息。

    附近战马的蹄子印并不多,倒是有很多杂乱无章的步卒皮靴足印。

    “找到了,找到了……”

    一名士兵手中高举起了一只沾满尘土的装水皮袋。

    看到皮袋,秦晋的面色越发阴沉,他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安西军民惯常用的样式。

    难道刚刚胡乱猜测的事情成真了?

    神武军向来军纪严明,秦晋从没有因此而担心过,当初征讨安史叛军时,真真可做到秋毫无犯。

    现在突然出现了这种情况,实在令其恼怒。

    不过,任何事都需要证据,不可凭空的指责任何人。

    秦晋又下达了一道命令,将今日负责这片区域巡逻的负责校尉找来,先从他们身上查起,如果没有问题,再责令他们自查部曲。

    直到太阳落山,依旧没有任何头绪。

    负责督造新城的新军指挥使姜凤翔久久不见秦晋按计划抵达,也寻了过来。

    “丞相如何在这里停下了?害的末将担心了一路!”

    姜凤翔当然听说了这里出现几十具波斯人尸体的事情,在他看来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战乱时死人无数,多了几十个人又算得上什么呢?

    偏偏秦晋就在意了,不但在意了,还弄的满城风雨,似乎不查处这些人的死因就不会收手。

    正巧,几名士兵引着一群波斯人前来认领尸体。

    秦晋下决心彻查此事,就必然要了解这些人的身份。

    一连几波人领了过来,也不见有人认出自己的家人就在其中。

    很快,秦晋注意到了,白日间他们见过的那位波斯老者也在其中。

    波斯老者黝黑的脸上沟壑纵横,在火把光影的勾勒下,显得更加苍老和憔悴。

    秦晋注视着老者的表情,有那么么一瞬间,他几乎以为老者就要在那些死尸中认出一两具来。

    然则,他只是挨个看了一遍之后,又是摇头,又是抬头望天。

    这些动作显然是老者既担心且绝望。

    那些尸体的惨状刺激了他,让他对几个儿子的情况越发悲观,也许他的儿子们也在某处成了这般模样。

    秦晋来到老者的面前。

    “这里没有你的儿子?”

    他没有任何的开场白,直入主题。

    老者楞了一下,似乎也不如白日间那么胆怯与戒备,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又抬起左手分别在两个眼窝抹了一把。

    “我也不指望他们回来了,只求能将几个孙儿养大……”

    呼罗珊这片土地已经乱了几十年,自从倭玛亚王朝与阿拔斯王朝内斗开始,这里就一直是战乱的重灾区。

    大食人不把波斯人当人看,随意抓壮丁,征发成年男子充作奴隶和士兵。

    离开村子的,十个人有十个再没回来过。尽管老者希望儿子们回来,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儿子们陆陆续续被破离开村子,真是再没有一个能够回来。

    他现在只想将几个孙子留在身边,也算是有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如果连孙子都留不住,他宁可现在就死了,也省得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此痛苦。

    经过简单的交流,秦晋知道了这个老者名叫巴赫拉姆,家族居住在这里已经有数百年,虽然世道艰难,他也没有产生过离开的想法。

    “请问尊贵的将军,你们难道是要为这些惨死的伸张公道吗?”

    秦晋淡淡的点了下头。

    巴赫拉姆满是沟壑的脸上显出了一丝讽刺的笑容,所有沟壑挤在一起看起来十分刺眼。

    “怎么,你认为我不能为他们主持公道?”

    巴赫拉姆还是笑,并没有正面回答秦晋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难道你能杀掉自己的将军吗?他们为你跟着你从万里之外来到这里,难道就是要为了那些毫无价值的异族人送死吗?”

    秦晋问道: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

    巴赫拉姆摇摇头。

    “我不敢说,如果说了,将来你一定要走的,受到报复的还不是我和孙儿们么?”

    只是他口中拒绝,但眼睛里却都是等着秦晋继续开口追问的意味,其中还夹杂着一丝丝嘲讽……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巧遇名门后() 
    秦晋笑了,如果老头子还是之前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确实无法交流,这样倒容易沟通了。

    不管巴赫拉姆对自己有什么敌意,他相信只要没有原则性的仇恨,只要可以交流,敌意终究会化解。

    “神武军在这里,没人会伤害你们,有什么问题直接告诉我就可以。”

    “你?”

    巴赫拉姆与白日间表现出了大相径庭的胆色,居然带着怀疑的目光与秦晋直视。

    秦晋惊讶于此人的变化,甚至要怀疑此人与白日间见到的那个满脸惶恐的老者是不是同一个人。

    很明显,他是质疑秦晋没有能力保证他们的安全,虽然秦晋蓄着络腮胡须,但依旧无法掩饰其年轻的面庞。

    “怎么,怀疑我不能保护你吗?”

    老者终于叹了口气。

    “将军是个好人,当然可以保护我们,但将军一人之力终究是有限的,能够指挥的人也是有限的,难道将军能够一直驻扎在这里?当然不能,为了我的几个孙儿,老家伙也只能保持沉默了!”

    言下之意,秦晋人微言轻,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管得了所有人。

    秦晋身侧的校尉终于忍不住说道:

    “老丈,你知道面前的是谁吗?”

    “是谁?”

    老者随口答应。

    “这就是统帅神武军,数次打败大食人的大唐秦丞相!”

    “这……真的?”

    老者有些吃惊,他实在无法将手握重权的大唐丞相和面前的这个年轻的大胡子联系在一起。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一军统帅至少也该是个四五十岁,结结实实的壮汉吧。

    秦晋微微点头。

    “如假包换!以我的能力,保证你一家的安全自是不难,实在不行,你们和我回长安去,我可以保你们一家老小衣食无忧,孩子们还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十数年后,甚至出仕为官也不是不能!”

    “这,这怎么可能,你不是在诓骗我?”

    巴赫拉姆无法相信这些,因为他所知道的与秦晋所言无法做等价交换。一个手握权力的人,又怎么可能对他这种小人物许以重利呢?

    当然,离开家乡也非他所愿,留下来或许还有能见到儿子们活着回来的一天,假如跟着唐人到了遥远的长安,恐怕此生再也无法回到呼罗珊了。

    念及此,巴赫拉姆惨笑了一下。

    “长安虽好,却终究不是家乡,老家伙留恋这片土地,再者也走不动了,走不了那么远,倒是几个孙儿,他们还年幼,如果贵人不嫌弃,收做仆人,将来在贵人左右效力……”

    能够做大唐丞相的仆人,在巴赫拉姆看来绝对是天神对他们一家的垂青。

    秦晋微微一笑。

    “做仆人,未免委屈了他们,我正计划着带回一批波斯人,作为友好亲善的使者,让他们定居长安,如果老丈舍得孙子,可以给他们几个名额!”

    到这里,巴赫拉姆犹豫了一阵,终究还是怅然若失的摆摆手。

    “怎么舍不得?舍得,舍得,跟着贵人去了长安还能有好日子过,留下来,留下来,谁知道这混乱的世道还要持续到哪年哪月呢?”

    实际上,秦晋此时也暗暗有些惊讶,一个普通的波斯农民居然能脱口而出“长安”二字,应该还是有些见识的。

    以秦晋的经验,就算此地的一些贵族和官吏也未必知道大唐的京师是长安呢!

    “老丈听说过长安?”

    一言问毕,巴赫拉姆的脸上流露出了神往之色。

    “当然,那是个能够与泰西封比肩的城市,我的祖父曾经护送波斯王去过大唐,后来又追随波斯王返回到这片土地,只可惜啊……”

    他一连说了三个可惜。

    秦晋大概猜得出来,如果巴赫拉姆所言是真的,他口中的波斯王应该就是萨珊王朝末代国王,伊嗣俟的孙子泥涅师。

    唐高宗时期,右卫大将军裴行俭曾奉命护送泥涅师由长安返回波斯,正与巴赫拉姆所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