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8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晋将相关的具体措施交给崔胤来执行,他只负责一件事,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大食。

    现在,唐朝在这里扩张的过快,表面的成功之下实际上是有着隐忧的。

    别看希尔凡会盟之后,各地的蛮部都先后宣布效忠大唐,但他们都是些随风摆的墙头草,一旦唐朝在此遭遇挫折,倒戈相向也是随时随地会发生的事情。

    卡扎尔的到来,正给了秦晋进一步削弱大食的机会,甚至可以动摇曼苏尔的统治根基。他是曼苏尔的同胞兄弟,在大食人的眼里,血统高贵,又是阿拔斯的儿子,在王朝开创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绝对有资格与曼苏尔争夺哈里发的位子。

    “丞相打算何时见卡扎尔?”

    “再晾他几天,磨磨性子,省得一见面就狮子大开口……”

    崔胤笑道

    “丞相放心,小人这一路上没少给他警告,他是个聪明人,相信会有分寸的。但晾一晾也好,正好让他看一看我们是如何将希尔凡小城打造成呼罗珊第一大城的!”

    呼罗珊的第一大城历来都是总督驻地的木鹿城,临近吐火罗与河中地区,但现在呼罗珊落入了大唐的掌握之中,其经略的重心自然向西转移,木鹿城过于靠近东方,显然不合适当做新的战略枢纽之地。

    “如果所料没错,卡扎尔一定要求我们出兵,替他夺回伊拉姆省,那里是他的根基之地。只可惜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当初曼苏尔将那里封给卡扎尔,一定没存了什么好心思!”

    “丞相所言甚是,据卡扎尔说,曼苏尔自打当了哈里发以后,就一改从前善待兄弟的形象,处处打压甚至残害昔日的手足们。像卡扎尔还算是下场不错的,许多人早在数年前就被牵连进谋反案里,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曼苏尔是个狠角色,秦晋从各种渠道所获知的信息里也能看出一二,但卡扎尔是与之接触最近的兄弟,从其口中说出来的,可都是第一手的资料。

    其中或许有加工的成份,但曼苏尔一定不会放过那些可以威胁自己地位的兄弟,这一点必然真真无疑。

    “伊拉姆的地图要尽快绘制,派出去的探子应该已经各自到位了吧?”

    “禀丞相,伊拉姆的地图卡扎尔也献上了一些,小人已经着人整理翻译,探子绘制的地图最快也要半月左右才能送到希尔凡。”

    “嗯,也好,先用卡扎尔的地图也行,制定进攻策略不能马虎,大军马上就要离开希尔凡,你要早早做好准备,还需要什么尽管说,我会命人优先调拨的!”

    闻言,崔胤一怔。

    “丞相这么快就要继续西征了?难道,难道与法兹勒和谈只是,只是缓兵之计?”

    秦晋摇了摇头,思忖好一阵才缓缓说道

    “我要在大雪封冻之前赶回长安,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甚?丞相要……”

    秦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以制止崔胤的失态。

    “刚刚从安西送来的消息,天子驾崩,新君待立,我必须回去!”

    好一阵,崔胤才回过神来,右手握拳,在左手掌心内重重一击。

    “这,这可真不是时候啊,若再晚一年,大事底定,丞相便可从容东返!”

    秦晋道

    “也未必尽然,朝廷在西域最大的敌人就是大食,削弱限制它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非十年数十年之功不可。我制定下基本策略,你们只须尽力执行就是。”

    崔胤咕哝了一下喉咙,然后说道

    “这里急需的是人才,是读书人,如果丞相能够调拨几万到呼罗珊,最好弄些明经、进士……”

    到这里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声音已经越说越小。

    读书人虽然渴求建功立业,但绝非到这远离政治中心的呼罗珊,在这里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回到长安,仅此一点就筛掉了九成九的读书人。

    倒是那些破落的勋贵与草莽们为了重振家族或许会到西域来找找机会。

    不过,和大食商人接触的久了,他也知道什么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只要秦晋肯还价,送些破落的勋贵也是极好的。

    果然,秦晋大笑。

    “你倒是贪心,但也不是不能,只要你达到我的要求!否则……”

    说罢,秦晋颇具玩味的看着崔胤。

    这下崔胤有些摸不清情况了,不知道丞相对自己会有什么难以达成的要求,犹豫着要不要一口答应下来。

    。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闻风便丧胆() 
    就在崔胤犹疑的当口,秦晋忽而面色郑重,沉声道:

    “如果你能留在波斯十载,别说数千读书人,就是搬迁几大家族门阀的支系偏房过来也未必不能!”

    闻言,崔胤登时眼睛放亮,来西域建功立业本就是他的志向所在,莫说在这里十年,就是二十年,三十年,哪怕埋骨于此,只要能建立功业,名垂青史,那还有什么遗憾呢?

    “大唐经略波斯正如煮茶,须文火慢煮,本该做长久之打算,若崔胤能做到,也希望丞相不要食言!”

    这番话说的极是诚恳,崔胤是清河崔氏的支脉出身,自父亲那一辈家中就已经没出过显宦了,他当然希望到自己这一代时可以重新振作。所以,为了这个目标,还有什么牺牲不得呢?

    出乎意料的,秦晋竟正色对着崔胤郑重一揖。

    “诚如你所说,我决不食言!”

    在这个时代肯到远离长安定居的人几乎是没有的,除非有着不得已的原因才会背井离乡,以崔胤世家子出身能够做出如此保证,怎能不令人钦佩呢!

    现在秦晋的心思已经有一半飞回了长安,天子李亨在缠绵病榻数年之后终于撒手归天,相必又会激起许多心怀叵测的人对皇位的觊觎,就算太子之位早早就已经有了人选,依旧阻挡不住他们问鼎皇位的野心。

    只是这些跳梁小丑早就失去了政治根基,在庞大的神武军系统面前根本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关键在于新君登基,他这个做丞相的必须到场,否则将会面临许多麻烦。

    丞相府长史的信是一个月以前的写下的,这是信使以接近极限的速度送来的,其中主要交代了,太子将会守丧暂不登基,等待丞相凯旋归来以后,再继皇帝位。

    政事堂的宰相们仍旧负责着长安朝堂上的事务,并没有过多干预新君继位的意图,毕竟像韦见素、第五琦这样的人都有着各自的原因,不愿意过多的搅合进朝廷政争当中,反不如埋头做事,即可保身,又能有所建树,何乐而不为呢!

    秦晋虽然身在波斯,但每日都会接到由长安急递过来的各类公文与消息,虽然有着一个多月的滞后性,但大体上仍旧对长安的形势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

    此时攻略波斯故地的计划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如果自己突然离开,会不会造成大食人的反弹,抑或是已经归顺的蛮部又生出了异心……

    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神武军必须进一步的巩固战果,以此震慑各地的人心,让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有所收敛,不敢轻举妄动。

    如此一来,卡扎尔的到来就正是个绝佳的契机。

    扶植卡扎尔在伊拉姆另立朝廷与泰西封的曼苏尔分庭抗礼,这才是唐朝在波斯长久经略的重中之重。

    秦晋十分清楚,以唐朝目前可以调动的有效力量,在短时间内灭掉阿拔斯王朝的可能性极低,而且唐朝的经营重心毕竟不在西域,不可能倾举国之力来打这场灭国大战。

    地域的限制就使得唐朝的核心力量鞭长莫及,便只能以制衡之术优先,此前打了几场硬仗,并且取得了可观的胜利,这也是必须要做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大唐兵威为人所知,否则这里的人就只知道十几年前那场唐朝全军覆没的百战。

    经过了近一年的攻掠,先打败并俘虏了呼罗珊总督阿巴斯,紧接着又俘虏了大食的王子马赫迪。

    由此,使得呼罗珊北部的各蛮部彻底归顺唐朝,同时还间接的引发了泰西封朝廷内部的继承危机。

    如此种种,固然有神武军的实力作为基础,但很大原因也是运气使然。

    每每在关键时刻,神武军都交了好运气,甚至在交了好运气以后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深知这些的秦晋自然不会天真的以为,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将大食帝国彻底荡平。阿拔斯王朝初建仅仅十余年,正是蓬勃向上的时期,如果不是神武军交了好运气,这个横跨两大洲的大帝国还要纵横延续数百年。

    即便是现在,曼苏尔仍旧有同时对付两个敌人的实力。只是内部的继承危机使得他不得不选择妥协,避免出现更坏的结果。

    卡扎尔的实力比起曼苏尔差的太多,甚至远远不够资格与其相对抗。泰西封蹩脚的政变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一夜的功夫,在不合适的时间,发动了一场好似笑话一般的政变。

    他现在的表现与十年前带兵打仗时几乎判若两人,完全失去了敏锐的洞察力,连一个勇士基本必备的机智和勇武都不复见。

    从泰西封逃出来以后,卡扎尔一路奔向东南部的伊拉姆省,结果在伊拉姆边界又被曼苏尔派出的禁卫军打的打败,竟至只有数十人狼狈逃走。

    好在卡扎尔一路上又收拢了不少从伊拉姆逃出来的溃兵,这才不至于成了孤家寡人,但失去了伊拉姆以后,他彻底的成了一条丧家之犬。

    从种种表现看来,这位亲王实际上在短短的十年间已经彻底腐化,堕落成了一个脑满肠肥的蠢货。

    事实上,秦晋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声望与资历足够高,能力又与之不甚匹配,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傀儡。

    从现有的情报显示,来自泰西封的禁卫军似乎并不打算在伊拉姆久留,神武军可以从容的向那里进发,并发起攻击。

    此前,秦晋与郑显礼商议此事时,郑显礼认为神武军应当在禁卫军尚未撤离时与之开战,只要就势将之击败,必然会再度震动大食宫廷,对曼苏尔也是又一沉重打击。

    接二连三的胜利,使得全军上下都有着空前的自信心,数百人就敢与数千大食人对峙,数千人就敢攻打城池。

    呼罗珊地方的大食兵也几乎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只要听说唐朝的兵马靠近,便先不战自溃,要么弃城逃走,要么全军投降。

    神武军对待降卒的温和态度现在显现出了效果,大食军队中大量的波斯人临阵倒戈,投向了大食的敌人……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花无百日好() 
    卡扎尔惊奇的发现,原本小小的希尔凡城已经住进了大量的唐人,他们显然都是不同于军队士兵的普通人,就在外廓城如火如荼修建的同时,被划在城内的区域已经出现了被修整的齐齐整整的地块,这些都是即将被投入使用的农田。

    大食人向来不喜欢耕种,在帝国境内这些繁琐的劳动均由波斯人来完成,在他们看来种地是卑贱人才干的活,真正高尚的大食贵族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养马和养骆驼。

    卡扎尔自然也不例外,他觉得唐人不辞辛劳的做这些下等人才做的活计,实在令人称奇。

    抵达希尔凡以后,一连三天都没能见到唐朝的丞相,只有那个与其同路而来的崔胤来过两次,都是询问关于大食内部情况的问题。

    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得到唐朝丞相的重视,卡扎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泰西封的情况,他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曼苏尔的确遇到了麻烦,而且宫廷内对哈里发之位觊觎的人也绝不仅只其一人。

    只不过卡扎尔第一个跳出来,率先踢到了铁板上,成了警示后来者最鲜活的例子,相信短时间内若没有合适的时机,可能不会再有人跳出来武力反对曼苏尔。

    隐藏在暗地里的觊觎者们行事将会更加的谨慎。

    每每想到此处,卡扎尔都觉得很遗憾,如果他当初但凡能小心一些,也不会被曼苏尔打的如此之凄惨。

    再想到伊拉姆的妻儿惨死在昔日的部众手下,卡扎尔内心的仇恨之火就熊熊燃烧起来。、

    穆罕默德这只狡诈的公狗,早晚有一天会让他后悔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

    第四天,郑显礼设宴款待了卡扎尔,同时作陪的还有使者法兹勒亲王。阿巴斯与马赫迪并没有出席。

    有过此前种种的屈辱经历以后,法兹勒的内心已经渐渐变得更加强大,连帝国王储马赫迪都能沦为阶下囚,卡扎尔投降了唐人自然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法兹勒甚至还十分热络的与卡扎尔打了招呼,并询问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导致其投降了唐朝。

    虽然看起来有些揭人疮疤的意味,可卡扎尔却不觉得自己被冒犯了,甚至有些唏嘘的感慨道:

    “曼苏尔被魔鬼迷了心窍,铁了心的放弃泰西封,迁都到底格里斯河的右岸,在那一片蛮荒的地方耗费了上千万的第纳尔,部落的老家伙们嘴上不说,谁又真的赞成呢?现在为了这件大家都反对的事情闹的人心惶惶,我看他是疯了!”

    法兹勒默然,他打心眼里也不希望迁都,毕竟泰西封作为帝国的中枢已经有数千年时间,巴格达那地方在确认为新都的选址之前仅仅是个只有百十人的小村子。

    但是,自从马赫迪成为唐人的俘虏以后,蛰伏多年的反对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如果哈里发打算摆脱这些觊觎者的掣肘,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

    一旦迁都,觊觎者们经营多年的权力圈子就会被彻底打散,想要重头开始又岂是一朝一夕才能恢复的?

    出于种种复杂情绪,法兹勒的心情很是矛盾纠结。

    他与卡扎尔同属于阿拔斯家族,只是亲缘关系已经很疏远,能互相叫一声兄弟都是勉勉强。

    卡扎尔在叛乱以前,其身份在宫廷内既贵且重,开国哈里发阿拔斯的嫡亲骨肉,又是哈里发曼苏尔的同胞兄弟,如果他一心站在曼苏尔的一边,足以蔑视宫廷内外的任何人。

    然则人往往贪心不足,有了这么高的地位却只想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