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8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主自从成为他的妻子,不曾与之有过一刻安静与欢愉,匆匆一见之后就是无休止的征战和忙碌,哪怕长子呱呱坠地以后,见过的次数用一只手也能数过来。

    入春时,长安来信,公主为他产下次子,这个消息到现在秦晋的身边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有些时候,秦晋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台机器,很难再因为一些事情欣喜,同时也很难因为一些事情愤怒。

    形成这种性格诚然使得他从容顶住并熬过了巨大的压力,可终究是失去了一个作为普通人的乐趣。

    “丞相,丞相……”

    忽然,一阵空灵的呼唤声让他睁开了眼睛,面前出现的是郑显礼刀劈斧凿一般的脸。

第一千三百章:马赫迪之怒() 
郑显礼是从阵前赶回来的,带回来了一则至关重要的消息,大食人的军队出动了,只不过与预想中完全不同的,他们居然向南开进了。

    本来秦晋斜倚在军榻上,听到这则消息,一骨碌爬了起来。

    “马赫迪终于耐不住性子了!”

    此时的秦晋已经睡意全无,眼睛里迸射着夺人的光焰。

    郑显礼凑到秦晋身前,声音里也满是兴奋。

    “不错,马赫迪不敢正面进攻,打算拉出去野战,便满足他们!”

    神武军厉兵秣马多日,可以说在越过葱岭以后,几乎没打过什么打仗。

    此前,不论在天竺还是吐火罗,冲在前面的都是附庸军,其中尤其以波斯人和拔汗那以及铁勒人为最。

    这些附庸军打仗虽然勇猛,可对大食军有着天然的恐惧,这种恐惧就好像老鼠怕猫一样,已经深入到骨髓里。

    毕竟大食人百多年的杀伐已经把他们打怕了,可不是短短年余时间就能改变的。

    神武军则不同了,他们刚刚在国内打赢了平叛战争,又在张掖击败了优素福的东征军,紧接着携大胜之威横扫吐火罗和天竺。他们现在一个个都是如饥似渴的下山猛虎和群狼,恨不得把一切挡在面前的敌人撕碎。

    “走,现在就去看看,他们的大本营还剩下多少人!”

    两人出了门口,亲卫门立即也跟了上来,护着他们离开军营,这种时候,秦晋更倾向于自去看看,掌握一些第一手的动态,才能心里更有谱。

    双方大营相距大概有十余里,此前游骑你来我往,相互猎杀的场面不见了,剩下的只有荒草和南风。

    这种情况确实是罕见的,看来大食人已经放弃了正面突击的打算,否则也不至于撤走了所有的游骑。

    现在,神武军的游骑也撤了,都散布在大营左近,随时候命。

    对峙的这段日子里,秦晋已经在两军大营之间走了不知道多少次,对于地形也熟悉之至,在他们能达到接近大食军营的极限之处,一行人停了下来。

    百余骑兵亲卫护持着秦晋和郑显礼,站在一处明显的坡地上,距离大食的军营有一箭之地,里面攒动的人头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仔细观察了一阵,郑显礼道:

    “里面明显是在虚张声势,混淆视听,丞相信不信,以我军火炮强攻,必然破之!”

    这话当然说的有些满了,可秦晋也不认为是毫无可能的。

    只是,以不适当的代价强攻下来的胜绩,这不是秦晋所追求的。

    神武军远离本土作战,物资补给虽然十分困难,可最困难的还是人力。战士们死一个便少一个,所以,秦晋考虑一场战斗的时候,会把可能出现的伤亡比例考虑进去。

    “探马该有消息了吧,大食的主力到了何处?”

    “回丞相话,大食人已经越过了戈尔干南面的季河,目的地暂时不详!”

    侍从赶紧答道。

    “虽然不会强攻,总要让军营里的大食人知道知道,咱们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诡计!”

    此时,大食军营里的人已经注意到了外面一箭之地的一场情况,自然不会放任唐兵明目张胆的靠近。

    一阵阵的箭雨毫无征兆的砸了过来,不过绝大多数的箭矢在砸向秦晋等人之前都无力的跌落在地。

    弓箭毕竟是有射程的,大食人在军营里,并不能对秦晋等人造成有效的杀伤。

    “丞相,大食人可能要出来有所动作,咱们赶紧回去吧!”

    郑显礼的神情有些紧张,出言提醒,话音未落,就见到大食骑兵从军营里冲了出来。

    一箭之地说到就到,让丞相冒险与敌人肉搏,是郑显礼绝不希望见到的。

    不由分说,秦晋被是从左右夹着离开了此地。郑显礼和部分亲卫则留下来断后。

    唐朝的骑弩威震西域,就连各蛮部的骑兵都纷纷希望得到一把唐朝骑弩,其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两阵箭雨压制了大食骑兵的突袭,就是这短短的功夫里,秦晋已经在亲卫的护持下冲出去一里地,郑显礼见状断然下令所有骑兵边撤边以骑弩向身后进行射击。

    这种战术与波斯盛行的帕提亚回旋射大致相当,大食骑兵被箭雨压制,无法持续靠近,眼见着对方撤的远了,便都悻悻的停止了追击。

    回到军营,秦晋当即下令,调炮营出阵,准备对大食军营进行炮击。

    此前,火炮作为压轴的秘密武器,一直被限制使用。

    现在,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马赫迪既然沉不住气打算进行野战,也就没有必要再掖着藏着。

    大约一个时辰的准备,炮营已经在营垒外列阵,乌黑的炮口对准了大食军营所在的方向。

    神武军的炮营日常使用两种炮弹,一种是实心弹,一种是小铁球组成的散弹。前者是为了打击远处的目标,而后者则是对敌军进行杀伤。

    这一次,炮营所装载的全是实心弹。

    军令被层层传递下去,很快,大地就在隆隆的炮声中颤抖起来。

    起初,大食人并未怎么在意,毕竟此前的一次对峙神武军也用了这种可以发出巨响的和浓烟的武器。

    只可惜,这一次他们想错了,神武军的秘密武器不但可以发出巨响和浓烟,还有可以致命的弹丸。

    经过第一次射击的校准之后,第二次齐射有进一半的炮弹砸进了大食军营。

    炮弹带着灼热火烫的温度砸开了碗口粗木杆夹成的营寨壁垒,落地之后力道不衰,依旧向前弹,壁垒后面的血肉之躯顿时就成了残肢断臂。

    霎时间,惨嚎痛呼连称一片。

    敌袭示警的嚎叫呜呜咽咽吹响,精锐的大食步卒开始向炮弹袭来的方向集结,如果唐兵趁此机会突进营垒,恐怕他们都要将自己的脑袋送给马赫迪王子才能赎罪了。

    不过,随着一阵又一阵滚烫的炮弹砸下来,连一个唐兵都没有出现,然则整整一片的木栅栏几乎尽数被摧毁,同时还有数百人惨死在隆隆而来的铁弹之下。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力撼神武军() 
大食军营遭袭对于留守的大食兵造成了不小的震动,谨慎的派出了一队步兵和骑兵相呼应的人马对唐兵进行驱逐。

    不过,他们几乎没有与装备火器的神武军进行正面作战的经验,仅仅第一次试探就被打了个稀里哗啦。加之战场上浓烟弥补,不辨东西,为了防止中圈套,不得不选择了撤兵,退守营寨。

    只要唐兵没有突入军营,一切就没到最坏的关头。

    当马赫迪得知了这个令人扫兴的消息时,他不但没有动怒,反而觉得一阵轻松。

    因为唐兵如此表现,正说明了他们在意自己战术的改变,希望以此来拖住大食主力的后腿。

    那么按照正常的思维模式,唐兵越不希望他们做的,就越要去做。

    经过了数日的思考之后,马赫迪觉得,与其这样干耗下去,不如将唐人的军队从军营里引出来,在野外痛痛快快的打一仗。

    实际上,对峙的这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唐朝所谓的神武军几乎没怎么露过面,和大食军队周旋摩擦的,一直是附庸军。

    多达上百次的冲突,将大食军队搞的焦头烂额,这么说并不为过。

    几次三番的劫掠运送物资的车队,对游骑进行大规模的猎杀,每每派兵去剿灭时,对方的附庸军又作鸟兽散。

    唯一的一次用计围剿的机会,还被神武军用一种可以制造巨响和烟雾的武器所挫败。

    正是那一次的挫败,让马赫迪意识到,也许唐朝人也在用拖延战术谋划着什么。

    经过一番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唐兵很可能是因为与大食主力正面野战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才迁延不战。

    今年,哈里发对罗马帝国的西征在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在来年西征之前,必须解决唐人进军呼罗珊带来的麻烦。

    马赫迪最初是以一种游猎的态度率军出征呼罗珊,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必须端正态度,正视这个打败了堂叔阿巴斯的唐人丞相。

    于是乎,一场野战的谋划就被正式推上了日程。

    马赫迪深信,唐人一定不会坐视大食的主力深入到他们的侧翼甚至是后方,如此必然会引起唐人的焦虑和紧张。

    唐人如果想要对大食主力的用兵方向加以干涉,就必须做出一些相对应的措施。

    只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唐兵居然对大食军的大本营发起了攻击。

    据说,他们又使用了可以制造出浓烟和巨响的火炮,并造成了数百人的伤亡,但也仅仅如此了。

    声势造的再大又如何呢?

    还不是没能攻破军营么!

    留守军营的是跟随哈里发作战多年的大千夫长,以善守著称。

    为了这次诱敌野战的计划,马赫迪反反复复考虑了诸多用人的细节,现在终于显现出了效果。

    “派遣游骑,侦查唐人动向!”

    一系列的命令下达之后,马赫迪长长舒了一口气,他这次率领主力向唐人大军的侧翼运动,除了不想强攻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以外,还有着一丝侥幸心理。

    所侥幸的就是唐人的应对措施会产生失误,这样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赢得战争了。

    现在他就要将主力大军分作三路,由侧翼直扑唐朝军队的后方,扑向神武军并不怎么牢固的补给线。

    从木鹿城通往戈尔干数百里的道路上,有着大大小小十几座城,每一座都是神武军补给线的关键节点。

    如果神武军不来应战,那么他就将这些遍布在补给线上的节点一一拔掉,到那时,就算唐人还想坚持,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断掉了补给线的数万大军,等待他们的不是被饿死,就是被饥饿带来的恐慌所击垮,根本就不用大食的战士用命硬拼了。

    现在,唐人做出了围攻大本营的应对措施,也算举措得当,如果他们当真攻克了大本营……

    想到此处,马赫迪不由得笑了。

    此时此刻的大本营不过是个迷惑人的假象而已,里面早就是空营一座。

    大食军队的补给线也并非唯一的,从呼罗珊向西,直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他有着上百座大城作为补给的后盾。

    唐人若果真损兵费力的攻下了留在戈尔干的大本营,最终也什么都得不到,只会徒耗实力而已。

    也因此,在得知唐兵并没有攻陷大本营,只是浅尝辄止的时候,马赫迪甚至还有点失望呢。

    身边少了一直聒噪不休的赛义德,他一时间还有点不适应,总觉得冷清了许多,每天都少了一些乐趣。

    想想赛义德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泰西封,他这次奉命返回泰西封,除了向泰西封的朝廷回报战况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说服哈里发,让哈里发相信,自己会在一个月之内结束呼罗珊的战争。

    其目的是在秋后西征罗马帝国时,担任一路军队的统帅。

    身为王朝准继承人的马赫迪深知,攻伐罗马帝国的军功在争夺储位时的重要性。

    因为哈里发不止一个儿子,每次出征都会带着有能力征战的儿子,如果他的哪个兄弟因为这些机会,而威胁到自己的储君之位,那么这次收复呼罗珊之战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驱动着他由拖延转为速战的理由,正在于此。

    原本哈里发是决定来年再攻打罗马帝国的,可不知道朝廷中又产生了什么变化,居然做出了秋后西征的决定。

    被打乱了节奏的马赫迪,反而从压力中发现了解决与唐人对峙僵局的办法。

    马赫迪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每每面临挑战,他就有一种单人独骑猎杀雄狮的兴奋和快感。

    面临的挑战越打,心中的兴奋就越是难以抑制,以至于血管中的血液都似沸腾了一般。

    很快,游骑侦知的军情消息被纷纷送到了马赫迪手里。

    唐人在针对戈尔干的大本营做了一次看似规模较大的攻击之后,竟然就此偃旗息鼓了,并没有派出大队人马阻拦大食的主力。

    得知情势如此之后,马赫迪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

    “难道是我高估了唐人吗?”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同生共死哉() 
马赫迪最擅长的诱敌之计,这一回似乎并没有将唐朝的军队从军营里引出来。然则,唐兵不出来更好,他便绕过唐朝驻军之地,向木鹿城进军。

    只要将呼罗珊丢掉的大小城一个个夺回来,就等于断了唐兵的后路,看他们还出不出来。

    距离戈尔干最近的一座小城就是希尔凡。

    这是一座马赫迪从前都没听过的弹丸小城,数万大锐连罗马帝国都要瑟瑟发抖,更何况一座小小的城呢?

    可是马赫迪就在这座小城外遭遇了自领兵以来最顽强激烈的抵抗,至于望风而降,不战而逃之类的情况,则根本没有出现。

    马赫迪很失望,亲自到距离希尔凡城很近的一处山坡上查看具体战况。

    粗略观察可以看得出来,驻守在这里的唐朝军队的确狠用心的做了城防布置,除了在低矮的城墙外挖掘壕沟,还在城墙上涌奇形怪状的木质物加强防御的效果。

    负责强攻城强的士兵就是在这种奇怪的防御武器下吃了点小亏。

    不过,弹丸小城毕竟是弹丸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