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际上,哈西姆对唐朝援兵的规模也只是一知半解,但他还是斩钉截铁的说道:

    “唐朝的宰相亲自率领十万唐兵,从都城长安出发,现在已经到了凉州,和优素福打起来,胜算当在五成以上!”

    宰相带兵亲征,规格上就比优素福高了不知多少倍,大食朝廷的注意力大都放在东方的罗马国身上,至于东方的唐朝,也仅仅是呼罗珊总督派出的一支帝国偏师而已。

    “阿布兄弟,说了这么多都是虚头,等到见了唐朝的宰相,就知道究竟如何了!”

    实际上,不论哈西姆和阿布,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在唐兵俘虏口中得知过一些唐朝朝廷的政局。那就是唐朝的万王之王已经被架空,所有的权力都是被一个名为秦晋的大臣所攫取,而这个姓秦的大臣,就是此次带兵亲征的唐朝宰相。

    继而,阿布又让哈西姆解释了什么叫做“投名状”。在明白了“投名状”的意思以后,阿布反而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建议。

    “现在优素福已经先一步离开了军营,各部众也在分批徐徐西撤,咱们何不趁夜突袭?”

    “当真?”

    哈西姆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想到,心高气傲的优素福居然不敢与唐朝的援兵前锋正面作战,此前的咄咄逼人的气势不知都去了哪里。

    阿布郑重的点了点头,他昨日去营中时,就已经见不到优素福了,虽然营中的官吏极力掩饰优素福的行踪,还是被他嗅出了其中不同寻常的味道。

    大食人的主力已经先一步西撤,留下来的大都是波斯人和草原蛮族,人心已经很不稳定。

    阿布居然还低声似模似样的说道:

    “优素福认为诱敌打援的战术失败以后,张掖城下一马平川,已经不适合在此仓促决战,反不如后撤到酒泉一带,依托复杂的地形于沿途派兵袭扰,使其成为一支疲敝之师,再寻机决战!”

    哈西姆嗯了一声,觉得这种作战手法的确是优素福的风格,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宁愿放弃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

    他甚至开始有些隐隐担心,如果让优素福的计策得逞,唐兵岂不危机近在眼前了?

    不过,那是后话,现在确实有一大块现成的肥肉摆在前面,能不能吃到口中,就看胆子大不大了。

    “趁夜袭营!”

    哈西姆郑重的说道。

    是夜,哈西姆所部数千骑兵,与阿布所部数千步卒两军并进,向南方十里以外的大食军营发起了突袭。

    事实也果如阿布所言,探马已经不再侦查敌情,他们几乎是轻而易举的就摸到了营寨前。

    摧毁寨墙,放火,一气呵成,竟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许多军营已经走空了,留下来的都是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部族军,他们都在依照着优素福的军令,等着时间一到便弃营而走。

    直到火光冲天而起,留守的部族军才意识到敌军袭营……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清虚子进城() 
    哈西姆和阿布呜嗷着冲进了混乱一片的军营,与其说这是一次突袭,不如称之为一次狂欢。两个人带着亲随如入无人之地,所剩不多的部族军只顾着仓皇逃窜。

    大食军自从阿拔斯王朝兴起以来,几乎从未有过兵锋挫败的时候,短短的几十年间从西到东上万里,横扫无敌。哈西姆看着眼前的乱兵,不禁感慨连连,甚至难以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

    他在自己满是络腮胡子的脸上猛的掐了一下,疼得直咧嘴,看来不是做梦。

    阿布驱马来到他身侧,大声的说道:

    “我说的没错吧,哈西姆兄弟,优素福已经走了,留下来的就是一座空营,咱们趁乱接管下来,总能搜掠到不少物资呢!”

    大食联军中的波斯人虽然地位仅次于大食人,但同样作为后娘养的军队,其补给自然也不是时时都能得到满足的。

    所以,无论哈西姆还是阿布,就像长时间挨饿的饿狼一样,见到一丁点物资都不肯轻易放过。

    身在张掖河北岸坐镇的张元佐见哈西姆渡河以后长时间没有回来,不免有些疑虑,但很快就收到了哈西姆派人送来的军报,得知他不但劝降了阿布,甚至鼓动阿布一起攻克了优素福的大本营。

    这可是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仅仅凭借着哈西姆和阿布这两个新降之将就轻而易举的攻克了优素福的大本营,这可真真是意外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啊。

    在震惊的同时,张元佐也不免怀疑优素福有什么诡计,但等到天亮以后,他派过去查勘实情的军吏返回以后,确认了优素福的大本营的的确确被攻克的消息以后,便也接受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实。

    因为张元佐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哈西姆和阿布的斩首与俘虏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他们攻克的几乎只是一座空营。被留下来看守军营的,应该是优素福的弃子。

    至于优素福因何如此仓促的撤军,其中一定另有深意,据他所知,这个人是个很难对付的角色,绝不会见到援兵来了以后,就如此灰头土脸的撤走。

    所以,他并不急于过河,而是只派出了一支由五百人组成的接收队伍,去指导哈西姆对军营的处置。

    事实上,由于优素福撤走的仓促,留下来了为数不少的物资,这些东西也是他们紧缺和急需的。

    降将哈西姆攻克优素福大本营的消息传到了姜凤翔军中,姜凤翔大感失悔,如果当初他敢于冒险接纳了哈西姆的投降,说不定这一桩功劳就不会从自己手中溜走了。

    不过,他也不会因此而生出嫉妒之心,毕竟张元佐敢于冒险的名声在整个神武军中都已经传开了,能够以五千孤军纵横凉州到酒泉这千里敌后之地,并且成功搅乱了大食军的军事部署,仅此一点就绝非普通人能做到的。

    姜凤翔自问,就算给他五千骑兵以孤军深入敌后,恐怕也难以取得如此战绩。

    这个攻克敌营的功劳着落在张元佐身上,谁也不会觉得这是侥幸。

    当日下午,从凉州传来了丞相的军令,大军过河,进入张掖城中,为城中的军民送上粮食和补给。

    张掖城此前经历了数月的围困,向来已经接近粮草枯竭的边缘,巡抚河西的苗晋卿能够坚挺到今日,也称得上一个奇迹了。

    清虚子与姜凤翔进行了短暂的商议之后,决定一部进城,一部渡过若水,留在城外警戒。

    这么安排是出于谨慎起见,虽然优素福已经撤军了,但谁又能保证这些大食人不会杀一个回马枪呢?

    清虚子捋着颌下稀疏的山羊胡子说道:

    “丞相虽然远在百里之外,却能一眼看透战局的发展,真是我辈所不及呢!”

    姜凤翔撇了撇嘴,不置可否,他的心里对清虚子这种谄媚是不以为然的,现在又不是在丞相面前,何必说这等让人听了头皮发麻的话呢?即便这是事实,但在一个正直的人看来,也是极为不妥的。

    虽然对清虚子的人品有所异议,但清虚子这一路上的表现却也让姜凤翔折服不已,此人虽然看起来十分油滑,但打起仗来却从不偷奸耍滑,其所亲领的炮营更是敢于列阵最前面,对冲锋的敌军骑兵予以炮火打击,又能在敌兵冲至阵前之际,及时的将炮兵撤走。

    仅仅这份胆量和能力,也是值得人敬佩的。

    姜凤翔思索了一阵之后,主动请缨留在了城外,而是让清虚子带着补给赶赴张掖城内。

    优素福大本营的变故,身在张掖城中的苗晋卿也早就发现了,但为了防止中计,一直静待观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派出去的探马并没有在乱成一片的敌营中发现唐朝的军旗。

    直到清虚子带着物资抵达了张掖城下,苗晋卿这才彻底确认,张掖之围已经解了,此前上百个日日夜夜的坚守终于没有白费。

    一念及此,不由得老泪纵横,在最后的数十天里,他本已存了必死之心,现在突然获救,其心中之激动难以言表。

    满城上下欢喜鼓舞,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但是,张掖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严重的,城中十六岁到六十岁的男丁几乎全被组织起来守城,而幸存活下来的却只有十之二三。看着一张张满是疲惫,有溢满了喜悦兴奋的,各色不一的脸,苗晋卿感到了一阵阵的解脱,竟然眼前一黑,仰头跌倒。

    当他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繁星满天,室内的牛油大蜡火苗扑簌簌的跳跃着,一张瘦削而又蓄着稀疏山羊胡的脸第一个出现在视野之内。

    “苗抚君可算醒过来了,贫道带来了丞相的亲笔信呢,当然,还有物资……”

    苗晋卿认得这张脸,此人正是颇受秦晋信任和重用的一个道人。他从前只觉得,此人以妖言蛊惑秦晋,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全然如其想象一般。

    “丞相,丞相合适可抵达张掖?”

    秦晋的亲征,让苗晋卿心下大安,觉得大食人就要得到应有的教训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波斯的骄傲() 
    优素福心下有着说不清的懊悔与恼怒,原本胜算在握的他不知如何就被打成了这般境地,诱敌伏歼成了愚蠢的被动挨打,避敌锋芒也稀里糊涂的变成了一场灾难样的溃退。

    那些拼凑而成的部族军各自为战,并没有执行优素福下达的军令,一路向西东奔西窜,只有被优素福以之为精干主力的大食军有条不紊的缓步行军。

    从张掖向西直到酒泉,是一条狭长的戈壁通道,南北两侧都有着很难翻越的高山,沿途南北方向没有任何腾挪的空间,并不是最佳的决战场地。

    更何况,联军的部族军像乌合之众一样,已经作鸟兽散,优素福原本计划后撤待敌,沿途骚扰的策略便彻底流产了。

    所以,为了这两万大*锐的安全,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酒泉,那里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如果不能挡住唐兵的反攻,那么就撤到西域的茫茫戈壁与沙漠中去,在那里,才是大食人最擅长作战的地形。

    酒泉的波斯守军是墙头草,唐兵来了便投降唐兵,大食兵来了便投降大食兵。

    波斯人千夫长夏沃什在一天前就陆陆续续见到了不少联军溃兵,只不过他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并没有放这些人进入酒泉,他在等着优素福和他率领的精锐大食军。

    在没有见到优素福之前,就不能确定大食军是否已经战败。

    优素福从西征以来几乎战无不胜,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威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彻底扫地的。

    直到在城头上看见了军容整齐的大食军,夏沃什才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大食军并不会这么轻易的溃败,但不知何故,心里竟有些隐隐的失望。

    “开城门,我要去迎接呼罗珊最伟大的将军!”

    这是呼罗珊的官吏们对优素福最崇高的尊称,夏沃什几乎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此前他就已经有过投降唐朝骑兵的污点,这一次他可不能再给优素福留下什么糟糕的印象了。

    事实上,夏沃什也十分笃定,在这种关键时刻,正是优素福拉拢人心的时刻,自己主动凑过去,换来的只能是笑脸和掌声。

    夏沃什没有料错,当优素福见到了夏沃什的先导使者以后,心下松了一口气。

    镇守酒泉的波斯人在关键时刻还是选择了站在自己一方,没有再一次的出尔反尔,同时也生了他费心的功夫。

    优素福的大军进入酒泉城,当日就开始派出使者,收拢那些溃败的部族军。在稳定了阵脚以后,他又派出了数股千人队骑兵,向东而去,他们的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向溃散的部族军宣示大食军仍旧可以一战,二是为了猎杀唐兵派出来的探马游骑,第三点最为重要,那就是骚扰唐兵的前锋,使他们不能顺利的通过这数百里的狭长地带。

    三两日的功夫,散乱的部族军就已经收拢了四五万众,密密麻麻的排布在酒泉城外,士气倒也如虹般盛大。

    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以后,优素福还是没能放过曾经投降过唐兵的夏沃什。

    夏沃什带着自己的三千部众被派到了酒泉往东五十里处的福禄镇。

    福禄镇的北面是片望不到尽头的沙漠,南面斜斜耸立着一条昆仑山的余脉,东面则是崆峒山,也算得上一处险要之地。但是,此地的城防设施在优素福抵达之前就已经被河西内部的唐朝叛军烧毁了,加之崆峒山并非那种高耸险要的大山,所以想要以三千人之力挡住源源不断赶来的唐兵,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优素福这头蠢驴,没有部族军的帮助,仅凭那两万大食人就想征服东方吗?就连做梦也不能实现吧!”

    在抵达福禄镇的第三日,哈西姆的秘密使者居然就到了。

    夏沃什奇怪哈西姆的使者是怎么躲过数股大*锐骑兵的捕杀,他已经知道了哈西姆与阿布叛投唐朝的消息,加之此人对大食人极度的阿谀谄媚,甚至连属于波斯人的名字都放弃了,改用大食名字,因此他对哈西姆的印象是很不好的,甚至十分恶劣。

    现在的局面可不是凭着好恶做决定的时候,优素福显然已经不信任大食军以外的任何力量了,这个出身自阿巴斯王朝的年轻贵族虽然身具极高的军事天赋,但他与生俱来的傲慢和轻浮最终会成为其致命的根源。

    夏沃什身为波斯旧贵族,经历了大食倭玛亚王朝与阿拔斯王朝的战乱更迭,始终能够屹立不倒,自然是凭借着左右逢源的本事,可骨子里深深埋藏的,却是波斯人的不甘与骄傲。

    大食人的兴起不过百多年时间,他坚信这些沙漠深处跑出来的野蛮人早晚会滚回他们的沙漠。波斯人成为波斯那片土地的统治者已经有上千年的时间,波斯人的万王之王更曾有过俘虏罗马帝国皇帝的荣耀,将罗马皇帝踩在脚下当做上马石……

    急促的脚步声将夏沃什从这种虚幻的沉湎中拉回现实,哈西姆的使者就在面前,此人他也认识,竟是与之一同投了唐朝的阿布。

    “夏沃什兄弟,赶走大食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