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7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第五琦的作用便显而易见了,这位以财计闻名于朝野的能臣干吏,一定会尽其所能满足西征的各项要求。

    这些具体事宜,秦晋早在半年前就开始与第五琦计划并实施了,物资被从各地源源不断的调往关中,当然,名义上只是为了充实空虚的关中,实际上,这些不辞千辛万苦被运送到长安的物资都是被秦晋当做战略储备的,唯一的作用就是以保障即将派出的征伐大军。

    韦见素不肯让步,依旧坚持己见。

    “天下战乱依旧,如今乱事刚刚平定,朝廷第一要务应该休养生息才是,现在又要大张旗鼓的以百万人进行征伐,丞相难道就忘了秦隋之亡的典故吗?”

    韦见素现在一改从前影子宰相的风格,对秦晋的许多决定坚持反对,让秦晋有些哭笑不得。秦晋清楚,韦见素笃定自己不会因为劝谏而迁怒于他。

    但是,当年的太平天子李隆基却会,所以,在李隆基面前,一向明哲保身的韦见素,聪明的选择了做一个影子。

    关于这些复杂的事情,秦晋不想和韦见素过多的争执,便草草应付了事。

    次日一早,秦晋按照计划前往东内苑的新军营地,清虚子就像开了挂一样,研制的新火器层出不穷,而这次视察,就是他又捣鼓出了十种新式火器,请他来确定一番,究竟哪种更适合装备新军。

    刚进入西内苑,秦晋就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燃烧后的硫磺味道。

    清虚子早就带着人等在门口,见到秦晋的马队当即一连笑嘻嘻的迎了上来。

    “贫道恭候丞相多时了……”

    清虚子对于火器似乎有着异于常人的兴趣,几乎可以几日几夜不吃不睡的进行试制,距离他还有十步就已经能闻到一股浓烈的汗臭味。

    秦晋禁了禁鼻子,调侃道:

    “真人又清减了啊!”

    确实,清虚子面部已经瘦的颧骨突出,两颊更是深陷。不过,一双眸子确实炯炯有神,昭示着这并不是一个身体虚弱的人。

    来到所谓试验场地,满眼可见坑坑洼洼,可以想见是试验火器时所炸出来的。

    一种外形奇怪的火器吸引了秦晋的注意力。

    石砲的架子上,换成了五根一人可以环抱的树干。

    这种东西如果用做武器的话,在秦晋看来,其笨重程度堪比石砲,复杂程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本不适合远途或者长时间作战。

    不过,秦晋还是想知道清虚子的创意到底如何。

    “敢问真人,这是何物啊?”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验看新武器() 
    很显然,这东西是清虚子的得意之作。他见秦晋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就很是得意的说道:

    “此物名为连珠炮!可以连续发射五枚石弹!”

    秦晋走进了仔细观察,却见那五根所谓的树干实际上是被凿空的,内部焦糊一片,显而易见是被*灼烧过的。他当即就明白了,清虚子捣鼓出的居然是类似火炮原理的一种东西。

    不过,以凿空了的树干来发射石弹,秦晋很怀疑,这东西能用几次。

    “真人可曾试验过了?”

    清虚子站直了腰板,炫耀道:

    “那是自然,还请丞相后退二十步,贫道将亲自试射!”

    随着清虚子一声令下,便有军卒有条不紊的将研磨成颗粒的*倒入凿空的树干里,又将打磨成椭圆形的石弹塞了进去,一根火绳从树干的中间*进去……这些动作不到半刻钟就全部做完,秦晋暗道:清虚子在训练这些军卒上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五根树干的火绳被同时点燃,只听得数声巨响,便见前方百步开外处已经砸出了数个深坑。

    试射完毕,清虚子更是得意,来到秦晋面前,以一种邀功的语气问道:

    “丞相以为,贫道这连珠炮如何啊?”

    秦晋竖起大拇指,连赞了数声,然后又话锋一转。

    “请真人连续试射十次!”

    “十次?”

    清虚子一愣,马上笑道:

    “好,便试射十次,给丞相看看!”

    说罢,他又一溜小跑的回去,指挥着军卒继续准备试射。

    很快,新一轮的试射便又顺利完成,清虚子十分满意这次试射的结果。因为摆在目标位置的靶子全部被摧毁。然则,当试射进行到第六次时,意外出现了。

    五根树干居然有两根被炸穿,一个军卒被碎木块划伤了面部,血流不止。所幸,只是轻伤,并无大碍。

    至此,清虚子的脸色就已经变得很难看了,不过,他依旧不死心,仍旧下令对余下的三根树干进行装填,当试射进行到第十次时,无一例外的,则尽数被炸坏。

    清虚子沮丧的顿在地上,琢磨着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秦晋当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清虚子所捣鼓出的这种火器,实际上就是后世的火炮。只不过,树干的韧性虽然不错,但仍旧无法承受*燃烧后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随着爆炸次数的增多,树干的承受力必然越来越差,被炸坏只是迟早。

    “真人何不用铸铜替代树干?”

    清虚子挠了挠头,似乎有所恍然,但又叹气道:

    “丞相给新军拨付的研制款项越来越少,又怎么用得起铜呢?”

    缩减清虚子勇于研制火器的预算,第五琦早就和秦晋通过气,因为清虚子在大半年时间以来,研制出的东西几乎九成九都是没用的废物。在平叛紧张的时候,国库捉襟见肘,第五琦的目光自然就落在了花钱多又白费力气的新火器研制上。

    现在平叛已经结束,秦晋自然可以适当的为清虚子多拨付一些银钱。

    而且府库中有现成的铜料,直接拨付给清虚子就是。

    用铜料铸造出空心的铜柱,以取代凿空的树干,无论是韧性与硬度便增强了不知多少倍。

    在得到了秦晋的许诺以后,清虚子很振奋,又主动拉着他去试看其他新式火器。

    第二种火器看起来则比五根并排的树干靠谱多了。一个五尺见方的木箱子里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火箭。仅看外观,秦晋也可以与历史上所诞生过的火器对上号了。

    他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清虚子的想象力,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零基础上,居然可以造出这许多超前的东西。虽然,每一样都是粗制滥造的令人发指,但基本原理却是大致不差。

    现在秦晋倒觉得,有必要增加针对研制新式火器的预算,万一让他捣鼓成功了呢!

    此前,秦晋忽略对火器做进一步的研制,并不是他意识不到推陈出新的重要性。而是以当前的金属冶炼水平,以及军队的作战习惯而言,与超前的武器是有着许多矛盾的。

    因为,超前的武器必然意味着使用超前的战术,而战术这东西不是拍着脑袋就能想出来的,需要大量的实战与总结。而所谓的新式武器如果使用不当,甚至还可能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这也就是秦晋一直以最简单和原始的火器作为神武军补充力量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复杂的火器往往需要复杂的保养,战损率同样居高不下,在长途奔袭中,这些所谓的超前武器能不能稳定的发挥作用等等。

    正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秦晋才推迟了研制,而是更注重实际的,对神武军在现有基础上做修补式的加强。

    然则,今日清虚子各种超前的想象力给了秦晋有力的刺激,觉得他既然能够捣鼓出这些原始粗糙的武器,如果自己再以所知的东西加以点拨,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请丞相后退十步!”

    但凡火器就都有爆炸的危险,所以,为了保障安全,清虚子再一次让秦晋远离这种装满火箭的箱子。

    随着一声令下,十个装满火箭的木箱子齐齐冒出了浓烈的白烟,紧接着便是一阵阵尖利的啸叫,数不清的火箭窜射出去,距离竟超过了五十步,前面对方的草木立时便被引燃,着起了熊熊大火。

    清虚子不等秦晋再让他试射十次,而是主动的指挥着军卒重新装填,点火……

    这回,装满火箭的箱子相比较此前的树干连珠炮稳定了许多,大量火箭燃烧后释放出的硝烟很快弥漫了整个试验场,久久不能散去。

    使得新火器的演示不得不中断。

    清虚子这次低调了许多,一改此前的得意,有些期期艾艾的问着秦晋:

    “丞相说说,这连珠火箭如何?”

    秦晋暗笑,清虚子起名的想象力倒是乏善可陈,几样东西都要冠以连珠之名。但是,这连珠火箭的确可用,不论是用来打散敌兵冲锋的阵型,还是用来强攻营垒,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当然,如果用在防守,则效果更佳了。

    不过,现在唐。军已经不是天宝年间不堪一击的唐。军了,进攻将是未来十年内,唐。军的主要作战任务。

    所以,进攻火器的研制,显然比防守类的火器要更加优先。

    “不错,此物用来守城,倒是一绝!”

    清虚子何等的聪明,立刻就听出来了秦晋的话中之意,于是辩解道:

    “连珠火箭是火攻利器,比之防守亦不遑多让,不信,便请丞相一会再试看!”

    由于硝烟的弥漫,试看的新式火器演示只能中断,秦晋便趁机与清虚子交流着自己的意见。

    “火器这东西,造好了威力十分之大,但有一点却要兼顾,那就是必须耐用!毕竟武器是需要长时间使用的,如果长途奔袭中,火器的损坏率超过了五成,战斗力又怎么保证呢?作为补充战斗力的时候,倒也可以接受,然则一旦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后果不用我说,你也明白吧?”

    清虚子很认真的点着头,他一直洋洋自得的东西居然如此不争气,在演示的时候让他丢了很大的脸,情绪自然也随之稍显低落!

    秦晋把建议的重点放在了火炮上,如果清虚子当真捣鼓出了可堪用的合格火炮,还真是给了他最大的惊喜呢!

    “连珠火炮炮管多而笨重,又维护复杂,不适合军队长途作战使用。可以试着进行精简,铸造单根炮管,架在轮子上,行军时可用驮马拉追,岂非比石砲的车架更加轻便?”

    清虚子闻言,觉得大受启发,连不迭的点头称是。

    把自己的建议大致告诉了清虚子以后,秦晋又话锋一转,说道:

    “西征马上就要提上日程了,研制的进度要快,最晚入秋,便是大军开拔之时!”

    闻言,清虚子的眼睛又是一亮,他早就心心念念着随军出征。郑显礼奔赴西域的时候,没赶上机会,现在秦晋打算亲自出征,他自然不愿意放弃这绝好的机会了。

    “丞相此次出征,可,可一定要带上贫道啊!”

    秦晋笑了,在琢磨随军出征的人选时,清虚子便在第一批的名单上。此人算是福将,几次大难不死,因祸得福,带上他说不定还能收到奇效也未可知!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清虚子作为神武军中最懂火器的人,是必须随军出征的。因为,新军以的火器装备已经超过半数,对战斗力的影响极大。

    没有个统筹全部火器的人,秦晋还真不能放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晋又与清虚子闲谈了几句,便突然有亲随骑马奔入西内苑,送来了一封加急军报。

    这个时候有军报送来,一种不好的预感袭上心头,秦晋当即拍开封泥,倒出里面的油纸信封,将羊皮纸写就的军报抽出来,才看了几个字便忍不住脸色一变。

    清虚子见状,便忍不住问道:

    “可是出了大事?”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刺杀重臣也() 
    秦晋不置可否,只交代清虚子加紧铸造出铜制的炮管来,然后便领着一众随从、属吏急急忙忙的返回了长安城内。

    刚进了丞相府,意外的,颜真卿已经候在了中堂,见到秦晋马上便道:

    “那伙叵测贼人刚刚联络了下吏,称,称背后谋主今日将会路面!”

    秦晋点了点头,他接到军报也是关于这伙人将要作乱的,想不到这伙人并没有放弃拉拢颜真卿的打算。

    不过,颜真卿看到秦晋的面色十分难看,便已经猜到了一定还另有因由,使得这位年轻的丞相脸色如此难看。然则,他也是十分识趣的,知道什么当问,什么不当问。

    但秦晋却主动说起了军报的内容。

    “刚刚得报,这货贼人今夜会作乱,具体地点尚不清楚,秦某急急从西内苑回来,便是为了此事!”

    闻言,颜真卿惊得不轻,他一直以为这伙贼人仅仅是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但现在看来,他们已经膨胀到敢于公然叫嚣神武军了吗?

    然则,敌暗我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

    “丞相,下吏愿与贼子某后主使接触,以探明作乱的具体地点!”

    秦晋当即拒绝了他的这个提议,首先一点,朝廷绝对不可能以仅次于宰执的重臣冒险,再者,就算能取得对方的信任,也未必会马上得知对方的谋划。

    “此事也许只是他们虚张声势,神武军将会在入夜后开进长安城,加强城防守备!颜抚君放心,必不会酿成大祸!”

    经过这一段耽搁,天色就已经渐渐黑了,颜真卿刚要返回驿馆休息,却忽见军吏惶急进来。

    “丞相,大事不好,第五相公,第五相公与路上遇刺”

    “甚?”

    秦晋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如何防止贼人作乱上,却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重臣的人身安全。

    “第五相公可,可还活着?”

    “流了不少血,伤医救治的及时,没有生命危险!”

    “这就好,这就好!”

    瞬息间,秦晋又马上传令:

    “速拨两百兵卒,护卫韦见素与严庄!”

    韦见素是三朝重臣,绝对不容有失,而严庄又是丞相府司直,位虽不显,但事权极重,如果遇刺,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

    “丞相不必担心,下吏是安全的!”

    虽然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