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7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首的则是代王府从前的一名掾吏,张炎与之十分相熟。

    “张相,陛下命我等率人来助!”

    “正当其时,把这些这些漏网之鱼都杀干净!”

    这伙生力军的加入,让张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如果没有各方力量的合作,也许今日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坎。

    但是,城内的史思明死忠已经被裘柏斩杀干净,曹敦等人的首级还挂在城头呢,劫后余生的大都是一些首鼠两端的墙头草,又都惧怕史思明重新得势后的疯狂报复,所以提出来降唐也就顺理成章了。

    唯独史朝清,他本是史思明最疼爱的儿子,史思明对他几乎倾注了所有,甚至几度动心思杀了史朝义为他铺路。结果呢,史朝清不但没能守住史思明交到他手里的范阳城,反而稀里糊涂的篡位登基,致使史思明陷于绝地。

    这样一个昏聩无能的人,怎么能君天下?

    伪燕之不幸,大唐之幸也!

    大约半个时辰后,冲进城内的贼兵基本上被杀光殆尽,城外的攻势也戛然而止。裘柏浑身是血的下了城,已经分不清楚身上的血渍那些是他的,哪些是别人的。

    “史思明不行了,神武军在外面已经把他们打的四分五裂,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

    裘柏的身上一定有着不少的伤口,只见他笑时嘴角不自觉的抽搐了几下,显然是触动了伤口。

    “何时迎接大军入城?”

    “还得等等,史思明的残部尚未彻底肃清,贸然进城,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

    “也对,咱们就守好范阳!等着王师入城!”

    恰逢其时,元复竟也不顾刀枪无眼赶了过来,被裘柏和张炎的对话弄的莫名其妙。

    “敢问,裘将军,所谓王师,究竟是师出何方啊?”

    不等裘柏回答,张炎便笑道:

    “还能是何方,自然是老相公欲投之唐朝了!”

    “这,这老夫糊涂了”

    他本想质疑一下,唐兵为何来的这么快,但他毕竟心思活络,马上就明白了,一定是张炎与裘柏和唐朝早就有联络,只不过他们这些人都被蒙在鼓里而已。

    但是,这些话知道也就知道了,可没必要说出来,反正现在的结果是他看来最妥当的结果,至于中间有人做了什么,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元复装了一辈子糊涂,现在把糊涂进行到底,则是一以贯之的明哲保身之道。

    主意打定以后,元复便笑着恭喜裘柏和张炎两人。

    这时,裘柏才注意到,一直不离他左右的郑敬不见了踪影。

    于是只能另行安排人,赶紧将城墙上的死尸清理掉,同时又找来了大量的碎石砖瓦,将豁口做简单的填堵,绝不能再有任何一丁点闪失。

    这些活,元复责无旁贷的都揽在了身上,眼看着就要投奔唐朝了,身上或多或少也得有点功劳不是?他年老体衰,不能上阵杀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可以的。

    于是,马上组织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羽林上城,做战后清理,直到亲自上了城头,他才清楚今日一战的惨烈。城墙甬道上已经看不到砖石的本色,落脚处尽是未及凝固的黑褐色粘稠血液,沾得满靴底都是。

    浓烈的血腥味充斥满口鼻,元复终于忍不住,和大多数的羽林一样狂吐起来,翻江倒海一样,把胃里的食物吐了个干干净净。

    好在元复不是只顾着呕吐,还腾出功夫来观察了一下城外的敌情,只是这一看差点又让他吐了出来。

    只见难以计数的尸体密密麻麻的层叠在一起,竟铺成了一道直上城墙的斜坡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大仇终得报() 
    终于,元复忍不住有吐了,吐得稀里哗啦。此情此情与阿鼻地狱应该也没甚分别,入眼处竟无处不是残肢断臂,他忍不住以手扶在女墙直上,却觉得手下粘湿一片,抬手看时却是一片不知从何处削下来的皮肉。

    然则,就是如此惨烈的战斗,史思明仍旧没能攻下范阳城,因为唐朝的援兵到了,到得不早不晚,正当其时。史思明把全部精锐孤注一掷的投入到攻城战之中,却忽略了背后插过来的刀子。

    这一刀就要了史思明的命!

    强忍住胃内的翻江倒海,元复在城墙的甬道上向西走了约有百步的距离,那处豁口便尽显在他的面前。

    其实这处豁口并没有完全与地面平齐,至少还有两丈以上的高度,不过这已经足够成为一座坚城的弱点,史思明正是抓住了这弱点,如果不是唐朝援兵的到来,此时胜负还真就难说了。

    太阳渐渐暗淡了下去,城外的战斗并没有结束,史思明残部仍旧做这垂死挣扎,唐兵军阵有条不紊的一点一点的收缩着军阵,试图将余下的残兵彻底剿杀干净。

    元复并不懂得阵战,但仅从双方阵势来看,唐兵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从前,他一直以为唐兵都是些不禁打的乌合之众,今日在城上所见的这几眼,使他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

    唐懦弱,那是从前的事情了,从神武军开始,足够可以扫平天下而没有敌手的了。

    “元相公,元相公,天子召见哎呦”

    一名宦官踮着脚上了城,却冷不防脚下一滑摔了个狗啃屎,衣袍上、脸上沾满了血污。这宦官也没忍住,稀里哗啦的吐的满地都是。

    元复闻言,便赶紧过去。

    “天子召老夫何事啊?”

    他现在一心要做点立功的事情傍身,对于这个即将亡国的皇帝,自然也就没那么伤心了。

    “天子说了,降,降唐也得有个章程,请,请相公回去商议,商议”

    对此,元复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请转告天子,今日一战。战兵损失严重,城墙损毁严重,老夫在城上负责巩固城防,一旦空出时间来,便回去商议!”

    “这”

    元复的回答哪里还有点为人臣子的样子?小宦官也听得出来,这是明显的拒绝,可他又不敢就此回去复命,就尴尬的呆立在当场,不知道如何是好。

    范阳城西北某处高地,卢杞冷眼俯视着战场,史思明残部被压缩在了只有方圆不足百步的空间内。只要一阵箭雨,就能够将这些人剿杀殆尽,但他偏偏不肯,因为没有什么比活捉贼首更加诱人的了。

    百多年前,唐兵北伐突厥,灭其国,擒其可汗,此等威风自此以后不曾有过,卢杞亦有心重现这等兵威!

    “活捉史思明,活捉史思明!”

    一声声的高呼,震耳欲聋,几乎每次如此高呼,史思明部残兵就畏缩一点。战场上数万的高呼,就像鼓槌一样,一点一点的敲掉了他们的军心和士气。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活命,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活命更能让人渴望的了。

    驱散了外围的残兵以后,神武军铁了心的不让他们逃出去一人,哪怕一只老鼠,一只鸟都不放过半个。

    不过,除了活命以外,史思明残部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和视死之心。

    卢杞的脸上挂着冷笑,此时大局已定,他所要的不过是擒住首恶而已,他有的是时间陪着他们玩。

    于是,彻夜围困的军令被送达个作战军阵,若有强行突围的,可当场斩杀。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能不能抓住活的史思明就听天由命了。

    除此之外,卢杞还进一步的采取了攻心之计。让被俘的史朝义向被围困的史思明部残兵喊话,一方面劝降,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瓦解他们的抵抗决心。不过,史朝义的喊话收效甚微,且只换回来了数十只愤怒的箭矢。其中一只还险些射中了他的要害之处。

    所幸史朝义身体反应够快,才躲过了这要命的一劫。

    围困当夜,裘柏打开城门,迎卢杞进入范阳。

    作为刚刚登基的“大燕天子”史朝清也在迎接队伍之中,只是他也罕见的识相了一次,脱下了皇袍,只穿布衣,混迹于一干大臣之间,显得十分萧索。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人群中左右搜寻着可以以之为臂助的张先生。

    不过,所有的搜索都没有结果,在他身边的大臣们也都若有若无的避开他,仿佛离得近了就会招惹来晦气一般。

    事实上,神武军并没有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仅仅象征性的派遣了五千人入城,神武军披着夜色脚步踏地有声,整齐划一。仿佛每一次集体踏地,都是一次临战时的擂鼓。

    如此强兵,不胜也都难啊!

    元复在渐浓的夜色下目睹了神武军的军容以后,终于忍不住暗叹了一声。

    曾几何时,大燕军也是睥睨天下一般的存在,可就在短短数年之间,形势居然就不可思议的对调了、大燕军成了一群勾心斗角,自相残杀的乌合之众,而唐朝在这场战争中却越打越强,将大燕军打翻在地,永无返之日!

    往事已矣,一切都要朝前看。元复如此告诫着自己,千万不要对大燕朝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否则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叵测的命运。

    史朝清本想鼓起勇气站出来,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但所有人,包括他曾经打大臣们在内,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以至于,他只是向前走了几步,用蚊子大小的声音说了几句话,就连身边的人都没听清楚,更别提行军声势不小的神武军了。

    神武军入城以后,暂时以范阳府官署为帅堂,裘柏、张炎、何敞等人俱在这里与之会晤。

    裘柏是卢杞的部将,自然有许多阴私的话要说,张炎作为降臣,地位颇为尴尬,最终还要等到唐朝的确认,才能拥有正式的身份。

    唯独何敞,对卢杞不理不睬,封常清的部将,大都对这个河东节度使没有好感,此人在河东数年间,没帮上什么忙,却总是在背地里做一些拆台的事情。而今日何敞之所以在场,就是要告诉他,此战得胜,封大夫所部亦将就此撤离范阳。

    不过,卢杞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都呆住了。

    “据探马军报,契丹人举十万大军南下,直逼范阳,诸位可有对策?”

    裘柏的额头上登时渗出了密密麻麻的冷汗,如果契丹人在今日到来,这场大战岂非就成了鹬蚌相争,而白白的便宜了渔人?

    “所以,卢某这次进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城内组建新军,结团保境安民!神武军主力歇息一日后,即北上榆关。”

    正当所有人张口结舌之际,郑敬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

    “末将郑敬,拜见大帅!”

    裘柏正愁找不到此人,大战开始之后就不见了踪影,现在却又好端端的出现了。

    不过,当着卢杞的面,裘柏也不好发作,于是就忍下了腹中的质问之语。

    不等卢杞说话,郑敬又道:

    “末将身上有伤,所以,所以迎接,迎接来得迟了,请大帅赎罪!”

    众人这才注意到,郑敬的身上的确是有一大片被血染红了,裘柏仔细看过去,待看清楚后差点没笑出声。原来,裘柏的受伤之处竟在屁股上。由于刚才的走动,外面紧裹着的布片上又渗出了不少暗红的血水。

    但凡作战,伤处多在胸腹间,这也是正面作战最容易受伤的地方,偏偏郑敬伤在屁股上,这说明什么?说明郑敬是在逃跑的时候被人一刀砍在了上面,当然也可能是一箭射在了屁股上。

    不管怎么样,这总不是可以从容说出去的一件事。

    郑敬看到众人的表情,就赶紧解释道:

    “俺这伤口虽然在屁股上,却不是他逃跑时伤的!城上混战,俺正与一名蕃将恶斗,不知哪来个杀千刀的,居然一刀,一刀捅在老子屁股上是可忍,孰不可忍,俺回手一刀就要了他的小命”

    郑敬说的唾沫星子横飞,众人听得似点头,似摇头,明显一脸的不相信。

    最后还是卢杞打了圆场。

    “郑将军作战勇猛,有大功!”

    一句话,算是对郑敬屁股受伤的行为有了定论。

    众人也就不再纠结他屁股上的伤究竟是何时何地才有的

    初夏的关中大地已经像火炉一样的炙热,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路边的野草和庄稼没精打采的耷拉着叶子。忽然一队骑兵惊起了阵阵烟尘,自东向西,直奔长安城而去。

    “捷报!捷报!安史叛贼彻底覆灭,神武军进驻范阳!”

    奏捷之声沿着潼关通往长安的官道上,一遍又一遍的腾起又落下。庄稼地里间或有除草的农夫,闻声或许直起发酸的身子,喃喃几句:

    “终于胜了,终于胜了,有太平日子过了”

    干涸的眼窝里淌出滚烫的泪水。

    “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啊,你们都瞑目吧大仇,报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开府并建衙() 
    安史二贼的叛乱从天宝十四年到至德四年一共持续了六年之久,天下人口因此而减少了超过三成。几乎每一家,每一户都有子弟死在这场叛乱之中。守在尤为严重的则是河北、河东、河南与关中。

    尤其是关中,先后经历两次浩劫,一次是孙孝哲破关围困长安城,另一次就是吐蕃人攻陷长安城。特别是后者,李唐宗室惨遭吐露,幸存者十步足一。

    宗室权贵尚且如此,又何况普通百姓呢?

    报捷的骑卒沿着潼关通往长安的官道过去了一波又一波,不到一天的功夫,半个关中都知道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

    长安城内也因此而欢欣沸腾,无论官民,所有人的脸上都演绎着由内而外的喜悦。战争的结束,意味着出征的子弟终于可以还乡了。

    不过,与之相反的,秦晋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在他的案头堆积了太多的公文军报,此时的大唐仍旧危机四伏,不仅仅是平定了河北的叛贼便能天下太平。

    今日,亲赴河北配合颜真卿收拢流民的严庄回来了,他作为亲赴前敌的高官,向秦晋汇报了所见的第一手资料。

    颜真卿的确是个有治世之才的能吏,不过,严庄却不建议重用此人,而是应该将其调往不甚重要的州郡任太守。

    而今,天下稍定,有功不赏是会让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